轻院艺术团全员大会的发言先由方杰开始,她首先列出这一个月来艺术团的工作和成绩外,还对捆扰很久的问题逐个提了出来。
“策划部负责招新和宣传工作,做得非常顺利。使艺术团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加入。在这段时间,歌唱部表现十分积极,广宇做得很多,他组织的合唱准备在下个星期就参加学校的艺术节闭幕初赛。那些事情就让他自己说吧……”方杰主持着会议。
黎广宇走上讲台,把纸轻轻放在桌面上,双手略分开撑着……
夜色很深,轻院的大礼堂的大灯一直亮着,二十多人站在舞台上。音乐不断地重复,歌,唱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没有感觉到累,因为他们的和声做得很出色,练的就是感情的调动,在音乐中的感情是容易变化,他们自己已经感觉到非常的舒服。
他们就是合唱《黄水谣》的成员:
“黎广宇、李少华、李梅英、郑洁、杨妙、赵雯雯、苏晓春、谭炜慧、吴戴玉、梁秀芳、张小斌、邹文伟、刘福兴、麦永利、刘建源、黄恒关、廖家辉、王康贵、冯志亮、曾伟生、陈有强。”
……
黄贝霞说过要黎广宇在这天找她的。下午,黎广宇已经坐车到了路上了。黄贝霞发短信发错了号码,等了很久,她就打了黎广宇的手机。
“细老,你是不是正在来啊?”黄贝霞说。
“是啊,差不多到了。”
“啊!我还要去接人啊,你……算了,你在东风大酒店门口等我吧。”
黎广宇下了车,就走到东风大酒店的门口。一站在那儿就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特别是在等人,总有一种难忘的心情。
陵园西路,春天刚过,一片木棉飘过,轻飘飘的。这里景色依然,但已经人事以非了。然而这一切仅仅过了三个月。
工艺职中准时放学,一群穿过熟悉的校服的同学穿过熟悉的马路。人群中,曾经有个更令他熟悉的身影走过,他也绝不会去上前的,因为那些故事已经结束了。
黄贝霞由于拖堂晚了很久,他见了黎广宇,又大声地叫着:“哎!你怎么又来了?”
她来着黎广宇走进了东风大酒店,把书包扔给他,自己走进洗手间。
陵园西路上,他们一直是曲线地走着。“细老,一会我要去接一个人。”
黎广宇一直跟着她,一直走到了地铁站的门口,坐了下来。
黄贝霞坐在地上,拿着黎广宇给她的书稿。或许在黎广宇那她没有话说,也静了一些。从性格来说,她绝对是个男孩。
“我等夏雨,我的师兄。”黄贝霞说。
“我见过他的。”
过了不久,夏雨兴冲冲地赶过来。黄贝霞见到了他也很有兴致。
“到美院那边看书去!”黄贝霞说。
从中山三路到美院要转一趟车,他们好像说好似的,二话不说就上了车,黎广宇也跟了他们。
从公车上到美院后门的书店,世纪联华,到“好有多”超市。他们都有很多话说着,说学校,说高考。黎广宇就一直跟着他们。
黄贝霞天生男孩的性格,她知道黎广宇的心情,但她是不会当面说的。她由于一天的玩笑却认了比他大两年的细老,也出于少少的怜爱,少少的同情。
天已经很晚了,三人来到车站。一辆车停下,夏雨很快就上了车了。
“你不等我。”
车门已经关上了,黄贝霞懊丧得很。也是这时,她才注意着一直在身边的黎广宇。
206一直开向鹤洞大桥,两“姐弟”坐在最后一排。身心疲惫的黎广宇靠在黄贝霞的肩膀上,闭上眼睛。
“家姐,我不想做了。”黎广宇说。
“不要这样了,你在我这里经常都是说这些。虽然家姐不了解你做的东西,不过我不想见到你这样。”
鹤洞大桥被灯光照成黄色,四月的夜晚,由于春天的霉雨,使人的心情和热情都很消沉。想到以前的困难和压力,黎广宇是怎样走过来,与几年前相比,真的进步好多,这又怎么不能面对现在呢……
轻院的大礼堂里,大灯之下,三个人面对着一个谱架,认真地研究着。黎广宇经常对廖家辉,陈有强说。歌内容的研究一定要认真,不要放过细节,只要超越了别人的认真,也就超越了别人。
三个人的心态真的开阔了很多,他们分开站在舞台上,面对漆黑的大礼堂,深情地一遍遍演唱。默契在友谊中出现了……
他们躺在舞台的边沿上,强烈又带点柔的灯光照在脸上洗去他们一晚的疲劳,过了四月,食品系的晚会就要等着他们了。
轻院的科技文化节的合唱比赛在这天进行了预赛。这次比赛由于是全校动员的,所有的同学不论喜不喜欢唱歌,都会是热情十足。好歹都是与自己班的同学练了那么久,很希望自己班取得好的成绩。也有许多人为第一次上舞台而兴奋不已……
黎广宇和李少华、梁隽等早早就来到了大礼堂。他们也可能是这么多人之中压力最大的,一个频临瘫痪的艺术团,两届部长为它挽回一点的荣誉。
成员也很准时地到齐了,他们的状态很不错,没有些少应付的意思。由于并没有后台的人手,播录音带的工作只有她,做了唯一的一次后台音响负责,她就是艺术团的团长——方杰。如果是放在一年之后的这个时候她做这个工作似乎是不可能的,可这时她确实做了,方杰是很希望与艺术团共同进退的,这也出乎了李少华与梁隽的意料。
黎广宇把带子给了她,她也很耐心地听黎广宇的嘱咐,收起了备用带。
方杰的动员很短:“大家在舞台上开心点玩吧!”
黎广宇先向他们中间伸出了手,李少华、方杰搭了上去,接着,所有的成员也搭了上去。一声齐响,引来许多人的注意,也使他们振奋了信心。
作为队长,黎广宇也参与了一声部的合唱,所有人都知道他上去对声音的没有太大的帮助的,他擅长的是独唱,要这么严谨,这么拘谨的合唱里,他绝对是没有发挥的。但他知道上场远比在台下为他们叫场好,同时也凭他的经验,及时作出调整。
他带着成员,走在中间的走道上,令人难忘的是成员都不约而同地拉上衣链,拉齐袖子。第一个任务,永远是难忘的。
黎广宇与他们简单的练声再熟悉不过,不难发现,他们是所有人里最认真的。李少华则在梁隽的面前一遍遍地练习指挥……
比赛开始,他们的最后的参赛者,黎广宇由于还要参加系的合唱,也在不久就跟着陈华创他们了。
设计系的演唱很是精彩,在中间的黎广宇似乎也第一次有种奇怪的感觉,左右不到的感觉。其实,他本来的想法是自己接手了艺术团,更加很好地跟自己系合作的,不过到此为止他还没有看到哪个系哪个人提出过合作,自己的系也似乎是遗忘了他。不禁皱了下眉头……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甚至到了年底出现的尴尬和很僵的局面……
很快就到《黄水谣》了,轻院艺术团歌唱部这个名字也很久没有在司仪的口中说出了。三十个人排成两行,黎广宇用手在胸前划了个十字,他们就出去了。
李少华向观众鞠了躬,转过身,等待着音乐的开始。
一段长萧的起音,悠长婉转,接着是钢琴的长琶音,李少华的手递起了。
成员的声音跟统一,很难想象,一群声音各异的同学,仅仅过了一个月,便很能融合了。
台下的观众一直屏着呼吸地听着。黎广宇在后面给成员们起了一个信心的作用,其实他突出的声音对于合唱是没有好处的,他本来是大可以不唱的。不过,只要踏上舞台,黎广宇的脑海里只有认真两个字。他平时哪怕是那么的懒、那么的贪睡、那样的装幼稚,在舞台上体现的就是他真正的性格。其实,他平时对艺术团的工作是那么的专心,就像自己的事一样。这一切,她最清楚,就是方杰。
完美的一曲从欢快到悲愤的合唱很快就结束了,艺术团歌唱部又经历了一次实至名归的掌声,他们走下台后,一片欢腾,方杰从播音室里跑下来:“不错啊,你们真的不错喔!我在上面听到好开心啊!”方杰乐颠颠地说。
成员击着掌,黎广宇很振奋,他一直很大步地走在走道,走到了艺术团的座位。未能上场的陈海珍也很兴奋,一直说着英文:“You are very very find……”
“芬,你在这里等下,我过去看看他们。”在管理系中,一男一女准备走着过来。男的有点胖,戴着的眼睛,笑容可鞠。
“我们是管理系的,叫我阿峰。怎么称呼?”
“叫我广宇。”黎广宇也应了一句,也不怎么记住。不过这个男同学在后来的日子还起了很重要的位置。
黎广宇认识了许多些人。轻化系的文娱部长叫薛莲花,是陈有强那个班的。食品系的黄洁瑜也来祝贺。完场后,全场一片欢腾……
李少华告诉成员们,许多她熟悉的师姐说了令他们很难忘的话:“三十多人的声音够得上他们五十人了……”
这是黎广宇在去年新生晚会以来最振奋的一天,他们的队顺利出线,又一次对人们的轻视的一个否定。
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黎广宇与李少华也准备着看租衣服的问题了。这天,广告班到植物园写生,一弄就是到了下午,李少华也发了好几次短信。黎广宇也只能在5点多才回到学校。
他在学校中间的杂市里碰到了李少华和梁隽。
“怎么样?这里离水荫路要去多久?”李少华问。
“差不多一个小时。”梁隽接着说。
结果,他们还是决定去。从学校到水荫路要转一趟车,而且车站的站牌下是一堆密集的人群,这是下班的时间。
折转了好一会,他们到了水荫路,那里是一条租舞台用品的市场,一间接一间的,也有点眼花缭乱。
他们从最后一间开始看。李少华和梁隽的询问和讲价钱的功夫便显露出来。比常人挑剔很多的眼睛差不多看完了每一件衣服。不过,二十多件的衣服无论如何都是一笔不扉的费用。
条件似乎很难谈妥,他们也是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地看完了。
“我想最好是他们自己出,一个人不是很多钱的。”黎广宇说。
“问一下团委,看看他们怎么样?效果不好也不关我们的事。”李少华说。
说着说着,由于他们晚上还要排练,也都要尽快回到学校了。
“你先去跟他们准备一下,我和梁隽迟点就去。”在学校门口,李少华对黎广宇说。
“我现在要赶去大礼堂开门了。”黎广宇说。
“吃一点东西先吧这样不好……”李少华没说完,黎广宇已经走了好远了……
这天中午,在饭堂里,黎广宇、廖家辉、陈有强三人坐在了一张桌子旁。
“下午就是食品系的彩排了,有强,你那些歌词真的熟悉了?”黎广宇担心地问。
“没有问题了。”陈有强还是那样的自信。
“错了就让它错了。”廖家辉说。
“我们着个组合也是一次尝试,今天下午一定要有个新的脸孔见人,你们今天的状态怎样?”黎广宇。
“极好!”
“Tall fit!”
下午的大礼堂,许多人在准备着。食品系晚会的彩排是分两天的,前一天是舞蹈和舞台剧的,这一天是唱歌的。节目也太多了,约十几个。
他们三人,只有廖家辉是食品系的。不过,黎广宇在食品系也是很熟悉的。
他们走进大礼堂,看见这么多的竞争者,不禁心里都有种豪气。三个人,从几个月前的相识到现在已经很有默契了,就象三个兄弟,更加珍惜着他们面临的机会。
他们并排走在中间的走道上,说到信心,他们绝对比得上在场的所有人。就是三人,一条心。
在舞台前面,他们望着舞台:
“我们三兄弟,今天第一次合作,无论如何都要开个好头。轻院的舞台我们就算上位了。”黎广宇充满希望地说。
三人的手叠在一起,接着黎广宇双手握拳,很是振奋。
开始之前,他们走上舞台,找着感觉。
三人站得不开,大礼堂的空旷使声音更有感觉。他们也很轻松地准备。
《中国大舞台》是中间的时候,他们也很积极地在后台热身,廖家辉也表现出兴奋的样子,调试着米架的高度。
他们先后走了出去,黎广宇很冷静,与两个人的合作,他还是第一次。他们的演唱很是令人瞩目,深厚的表达是他们对每一个问题认真的结果……
在食品系晚会的首名出线对他们也不算是什么,不过却为他们在以后的轻院制造了一个好的开始……
此段时间,黎广宇可以说渐渐主动起来。轻院里的同学搞活动的热情也很高的,由于是全校合唱节,作为学院的歌唱部长,自然也是很受关注,找他帮忙的人也不少。他知道,他和艺术团要长期地立足,朋友是必不可少的,他对自己的成员也是一如既往的。
在教学楼二楼的201课室里,学院文娱部长罗月华正和十多个合唱节的负责人商量着下一步的打算。
“你们可以再增加些人吗?”罗月华很客气地对黎广宇说。
“我想,如果增加些人可能会声音要再磨合,反而更不好。”黎广宇说。
“哦。”罗月华也连忙说:“还有,大家的排练的地点问题,我还要跟大家商量的。”
“大礼堂不行吗?”众人一致地问。
“我也刚刚拿了钥匙,不过,大礼堂却一直是艺术团排练的地方……”罗月华一边说一边望着黎广宇。
“哦,如果时间没有冲突,我们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也要问问方杰。”黎广宇连忙说。
“大家商量一下时间吧。”罗月华说。
“广宇,你看怎样?我今晚等你们练完了就过来。”黄洁瑜说。
“好啊。”黎广宇也想没有想就答应了。不禁他又一阵咳嗽,他有点感冒。
就在晚上,黎广宇带着他的成员来到大礼堂。可是,大礼堂一早却亮了灯,他们很奇怪起走了进去。发现已经有一群人在练着合唱。
他们走到座位前,只见李少华和梁隽早已坐在那里。
“怎么回事?”李少华问。
“我也不知道,等我去问一下。”
黎广宇走上了舞台,找到了他们的负责人。
“你好,请问你们是哪个系的?”黎广宇问。
那位就很久才说:“我们是计算机系的。”
“我们的艺术团的,这是团委让我们的排练地方。如果时间有冲突的,为什么不提前约好时间?”黎广宇说。
“艺术团的?”那位师兄问。
“是啊,他叫黎广宇。”陈海珍对他说。
“不,不认识,我只认识方杰。”
这时,方杰他们也正在后台的镜子前练舞。陈海珍走了过去。
李少华走了过来:“什么事?”
“他们是计机系的,不知怎样?就来了。”黎广宇说。
“怎么会这样,这是我们练的地方,而且你又跟他们说了,他们这样做是很不尊重你的。你明吗?用不用我去说啊?”李少华说。
“不用了。”说完,黎广宇又走了上去。
“你好,我是艺术团的歌唱部长。如果我们的时间有冲突,可以商量一下安排。”黎广宇几乎是重复刚才的说话。
那位师兄却并没有说话……
(下章预告:一个大的制作要开始了,谁也不看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