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广宇故事(四十四、兄弟相惜)

时间:2007/4/18 作者: 广宇 热度: 88598
  
  大礼堂的后门是医务室,铁匝外是一个很小的平台,用栏杆围着。下午一点多,方杰背着书包走了上来。她拿出钥匙开门,开了那盏光管。
  
  过了不久,黎广宇和刘建源他们走了进来。礼堂很空,六块垂下的幕布在轻轻摇着,银幕退到很后很后。上个星期来报名的人只有几个,现在希望的是他们都能来。
  
  方杰在镜子前比划着动作,时间已是两点过了。
  
  来了几个人,他们在刘建源的指引下,在下面的椅子上坐着。这个面试,黎广宇只是作为旁听,主要是由刘建源和赵雯雯负责问话和摸底。
  
  来面试的同学只是见过上次黎广宇坐在招募的桌子里,他们除了认识黎广宇之外都还不知道谁的负责的部长,但见刘建源坐在前面签到问话,都认为他是负责的了。
  
  他们很直接地从黎广宇的身旁走过,在刘建源的那里小心翼翼地回答着问题。
  
  黎广宇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他们的大概都是往好处里说的,这个不奇怪。不过,黎广宇就是希望找一个敢于说的突出的人。
  
  怕是想那样就有那样的一天吧,当刘建源把那些同学都问完了,黎广宇就走了上来。
  
  “你们好,我是艺术团的歌唱部长。我叫黎广宇,欢迎你们。刚才我在一旁听着,主要是留意你们在下面的议论……”
  
  “有什么好听!”在最后的那排,有个声音突然冒了出来。
  
  所有人都望到后面,只见有个男同学,头发很短地竖起。
  
  “有什么所谓,从我刚入学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有你的,我会不识你?你却有无认识过陈有强?曾与你的成绩一样多的人,你除了会独唱之外还能做什么?”
  
  一席话使使得全部人鸦雀无声,都感觉这个人很是多东西说,陈有强又是谁,又不知道黎广宇怎么应付。
  
  “你报名了?”面对突然的问话,黎广宇说了一句。
  
  “不。”
  
  “如果我想你能加入艺术团呢?”
  
  那人却定定地望着黎广宇,接着说:“那我完全不按照你的意思做呢?”
  
  “你会的,陈有强!”黎广宇说。
  
  “好说,叫我小强!”
  
  接着,黎广宇指了指通向舞台的台阶说:“我们也不是你想来就来的,你的面试是从这里走上去,自己给所有人听听你的声音。”
  
  陈有强有点犹豫,他走了上去,心情立即变了,他知道自己每一次都是这样。就算没有一个人,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真是没有一点胆量是不行的。
  
  能说会道的陈有强的声音真是一绝,特别是舌头的状态,真是自然而成。黎广宇暗暗叫好。这时候,刚刚进来的廖家辉却听了一阵就来找黎广宇。
  
  “你刚刚练完排球了?”黎广宇问。
  
  “我是来看你面试的,他是谁?”
  
  “他叫陈有强。”
  
  在黎广宇说了一些事情,其他人都离开了的时候,他走上了去。
  
  “有强,你觉得怎样?”黎广宇问。
  
  “我就没有所谓,难道怕你不成?”陈有强说。
  
  “不过,在我接的第一个任务里,我要给你一个机会。你怎样?”
  
  “无所谓,我没问题!”陈有强满不在乎地说。
  
  廖家辉也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以后一起做吧!”
  
  礼堂的窗帘没有拉下来,阳光一线线地透过,外面的人匆匆而过,大礼堂空空如也,三个陌路的人,站在自己的梦想的地方,背后就是刚刚有起色的轻院艺术团。
  
  一个时代的开始,面对的却是一个迷茫的前景,黎广宇渐渐觉得肩膀上的负担加重了。
  
  星期三的下午是学校的十大歌手的初赛,黎广宇在中午就收到短信,是方杰叫他到初赛那里做评委。
  
  由于黎广宇要做合唱节的任务,他放弃了在十大的比赛。对他来说,可能是他地位的提高,不过,他真的很不爽,他的至爱不是名誉,而是舞台,他要的享受舞台,不过他现在的责任是艺术团,他只有的是遗憾。
  
  他第一次做评委,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十分认真的,他要对得起每一个歌手。
  
  一张评分表,改了又改,连续的三天初赛,黎广宇总共听了四十个歌手,他的评分表改了至少三遍。
  
  沈雁舯是第二天的下午上场的,黎广宇很是的期待。
  
  可是,意外却发生了,沈雁舯在上面才发现拿的碟是拿错了。
  
  一个歌手在台上没有伴奏,无疑就是说自己要退出比赛,因为伴奏永远系一个整体的。好一个沙沙姐,黎广宇敬佩得几乎要站起来听。清唱,是一种坚强的表现。这比起半途而废的歌手好多少倍。这就是素质,是作为黎广宇自己一定要要求的。
  
  同时,黎广宇也感到自己的压力,师姐师兄已是将责任和压力渐渐地交了下来,自己已经不是以前那样玩着玩着了。做到的包括自己的言行……
  
  三天下来,他的评分表唯一没有改的只有一个人,也就是即将夺得这一次十大歌手第一的高叶。
  
  回到自己的工作上,黎广宇度过的是郁闷的时刻。每一次成员的不到齐还算是小事,由于他们还是自愿加入的,声音都很是参次不齐的,主要都是靠李梅英、郑洁他们结实的声音带起。要磨合整个合唱实在是相当困难。
  
  歌曲,黎广宇只是摆在第二位,每次排练,黎广宇做的都是声音的训练。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要领。不知不觉,成员们也渐渐地有了信心,有了一点归属感。
  
  黎广宇住的是八楼,他搬的是自己的音箱,有时甚至要搬到西校。那时天气也越来接近夏季,闷热而且又会潮湿,做这样的事情,也是需要体力的,次次都是汗流浃背的。
  
  这天,方杰来了一条短信:“广宇,这个是你的第一个任务,对你影响好大的,你一定要给成绩给老师看,中午放学我给大礼堂的钥匙你。”
  
  这样的短信经常都有,黎广宇知道,如果自己一旦做不好,就马上会给别人失望的感觉。一开始的失望是一种很不好的印象。从他一接手开始,就意味着每一步都是困境。
  
  他拿着大礼堂的钥匙,打开了后门。那时,成员还没有到。
  
  他走过了舞台,走到右边的后台,那里湿气扑鼻,尘封已久的钢琴断了一个滑轮,整个庞大的物体是稍稍倾斜的,琴键很松很松,打开顶盖,一条生锈的琴弦赫然地抛了出来,是哪个音的就不清楚了。
  
  成员也一个接一个地来了,李少华也是象往常一样,脸带笑容的。
  
  今天的人很齐,李梅英、郑洁、张小斌、赵雯雯是必到的,施科松、黄恒关、邹文伟是一个班的,很容易通知到,谭炜慧、冯志亮是刘建源通知的,基本上,应该来的都来了。李少华也是很满意,今天应该收获很大。
  
  “你们开始吧。”
  
  突然,这样的声音传了过来,不是黎广宇,也不是李少华,而是团委的老师陈一飞。她从门口走了进来,很是飘逸。
  
  “我看着你们怎么练就行了。”陈一飞说。
  
  黎广宇和李少华脸脸相窥,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
  
  黎广宇带了一下,所有成员都很是拘谨,很艰难地唱着,不知道是如何唱下去。
  
  “你们到底是怎么样的?”老师有点不耐烦。接着,她把所有的人叫到钢琴的前面。
  
  “我不管现在谁是队长,大家都是一样的,因为有很多人音都咬不准。”陈一飞的话,黎广宇和李少华更是一额头汗。
  
  陈一飞弹了几个母音,说了要他们去听去辨别,并试着听前面一个音就辨别到下一个或两个音的音高。这是一个练耳的一个方面的练习,虽然不是有难度东西,不过让一些没有基础的成员去接触,无疑是一个为难。而令黎广宇和李少华最怕的是让陈一飞知道这些成员都是随便找来的,那麻烦就大了。
  
  陈一飞不由分说就点了几个同学出来,张小斌虽然还算认真,不过是由于胆怯,听到了却唱得咬不准。冯志亮自告奋勇地站出来,音准毕竟还咬得住,不过陈一飞却说他的声音了……
  
  “你们有些人的声音很薄,广宇,你有没有说过……”
  
  “哦,我讲过的,要他们打开牙关……”黎广宇连忙说。
  
  “是就是,他们有没有听?歌唱部的成员不应该是这样。”
  
  陈一飞这句话立即使李少华有点紧张,好在马上陈一飞想到一个问题就把刚才的疑问盖过去了:“你们试一下这样的半音,因为我看过你们的歌曲有很多这样的部分。”
  
  黎广宇望了一下李少华,看见她正舒了一口气。
  
  成员们每跟一个半音练习,黎广宇也都在心里面想着,他是从不会放过一个学习的机会的。
  
  李少华在图书馆里找到了《黄水谣》的分声部的曲谱,黎广宇就复印了几十份分给他的成员,为了适应他们,李少华也用最简单的语言和符号去诠释这些曲谱,做法虽然很不妥,不过实在是时间紧迫,也只能是越方便越好了。
  
  “帮一下忙吧。”
  
  在大礼堂,学院文娱部长罗月华找了好几个人,原因就是学院科技艺术节的开幕式的节目远远没有达到数量,时间对于他们是太赶了。
  
  她找到了黎广宇,要他在开幕式弹琴。这对从没有在弹琴上过台的黎广宇来说,是一个为难的问题。
  
  “可是‘十大’的决赛,再做一个独唱,岂不是更多?”罗月华说到。
  
  黎广宇撑着前排的桌子,也不知道怎么答复她的要求。黎广宇也是很希望自己能回到久别的舞台,但他更希望用的是自己声音,而不是用自己双手。最后,罗月华还是下了决定,他要黎广宇练好自己的钢琴曲,过两天要方杰决定。
  
  中午,黎广宇拿着钥匙开了大礼堂的门,拌着湿气走到了舞台旁。
  
  他弹着琴,无人的大礼堂真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感觉,有人觉得恐怖,有人觉得闷热,黎广宇就更有一种滋味。
  
  大半年前,一次晚会就使他与艺术团结下了缘。他度过了得以施展的时光,在球门前的心债令他把自己和艺术团结在一起。
  
  不知不觉,他在钢琴面上睡着了……
  
  “十大”的决赛是在一个星期二的下午进行的,同时进行的还有学院科技艺术节的开幕式。黎广宇在这天要跟自己班到天河公园写生。不过,由于他要回来做一些工作却被迫放弃写生。
  
  他早上跟着车来到天河公园,他和施科松在解散后就绕了整整的一圈,记录了写东西后,黎广宇就要赶着回去,因为他是必须在十一点前回去。
  
  施科松却不紧不慢,他勉强走了一些地方,也和黎广宇走出门口。
  
  他们坐上回程的汽车匆匆地走了回去,他们两人的事情都不同,施科松回到自己系的办公楼。黎广宇却走到教学楼的小卖部隔壁去找陈海珍。
  
  因为,陈海珍是告诉他也要参加合唱去补充人手的不足。
  
  等了一会,才见陈海珍和麦永利走了过来。他们坐下后,黎广宇拿出准备好的曲谱,一一划着要做的地方。
  
  看得一头雾水的陈海珍也很是认真,有不明白的就说,哪怕是很搞笑的问题。幸好她对的是黎广宇,不然非气死几个人不可。
  
  陈海珍的加入无疑就是意味着轻院艺术团要尽全力了,就是已经在绝地的时候了。
  
  一个合唱班底,里面已经包括几个部长。艺术团几乎是集中做一个任务了。即将上开幕式的节目,方楚红和方杰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会延续着一个时期。不过,歌唱部和话剧部的一直低迷,预示着黎广宇要在闭幕式合唱节全力一博了。
  
  中午一点半,学院科技艺术节的开幕式正在准备着。参加“十大”的歌手也已经坐在了第二排的位置上,其中有的就是食品系的廖家辉。
  
  黎广宇走到了廖家辉那里,廖家辉站了起来。
  
  “我一会还要回天河公园,看不到你了。”黎广宇说。
  
  “有什么所谓,上次真的多得你。”廖家辉说。
  
  “点啊?今天准备得怎样?”
  
  “一般吧,我也是第一次的。”
  
  黎广宇和廖家辉走在大礼堂中间的走道上。各自面对的目标不同,却心意相同。惜英雄重英雄的感觉。他们即将融合轻院的舞台,一段风风雨雨,崎岖艰辛的故事开始了……
  
  黎广宇在开幕式开始的时候离开了学校,赶去了天河公园。
  
  一个下午后,在回程的路上,不断地对学校的人发着短信。他临走的时候交代了陈海珍负责开幕式后歌唱部的排练的。他还发着信息问着施科松“十大”的比赛结果。复赛第一个上场,黎广宇一直给最高分的高叶实至名归了。
  
  车开到新港西路的时候遇上修路,车相当的缓慢。眼看开幕式就要结束了,车还是不动。黎广宇一直发着短信,要他们先练。继续很缓慢地走回去。
  
  车一到学校,黎广宇就匆忙地跑去大礼堂,要黄恒关他们随后才过去。
  
  他冲进礼堂,只见陈海珍正在和一些成员在等着。郑洁、李梅英就起来准备了。
  
  黎广宇一来就马上要他们去练声音,那天,除了赵雯雯生病不来之外,大家都到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显得有点熟悉,也很是自觉。练音阶根本很少需要黎广宇去说。
  
  就是这些人,不久的以后,他们各自也
  
  “你们走的时候记得关门啊。”负责大礼堂的老师在门外叫到……
  
  在晚上的大礼堂里,只有黎广宇和廖家辉坐在舞台的边上。
  
  只见陈有强站在下面。
  
  “上来吧。”廖家辉叫到。
  
  “上就上。”陈有强用手撑着舞台,一只脚已经跨了上来,然后整个人翻了上来。
  
  “一起夹只歌好吗?”黎广宇说。
  
  “哦?什么?”
  
  “还没有定呢,正在问家辉。”
  
  “上次不是跟你说过吗?你又说没有伴奏。”廖家辉说。
  
  “是啊,不行的,一定要先找到伴奏。”黎广宇说。
  
  “你找过吗?”陈有强问到。
  
  “找过。《中国大舞台》刚好有张碟。”
  
  “随便你啊,我没有问题。”廖家辉说。
  
  “试一下。”陈有强说。
  
  “明天我找曲谱和歌词给你们。”
  
  他们三人站在舞台上,黎广宇和廖家辉在唱着,陈有强望着他们,望着大礼堂。他们很享受着这个没有人的舞台。
  
  离合唱的初赛也越来越近了,这天,黎广宇打了李少华的宿舍电话。
  
  “K姐,我们的分声部还没有弄好啊。”
  
  “是啊?不过我已经知道你有打算了。”李少华说。
  
  “哦?为什么?”
  
  “你通常都是自己想办法的。说。”
  
  “我想找几个人先学分声部,然后教他们。”黎广宇说。
  
  “好啊,那你怎么打算?找谁?”
  
  “只有三个,不过两个没空,我明天只能带一个到我家,他要学两个声部。”
  
  “我明天下午会去大礼堂的,你尽快啊。”李少华说。
  
  就是第二天的下午,黎广宇和黄恒关走到他家的钢琴前。就是这两个小时,两个分声部的乐谱,已记熟于胸,这是《黄水谣》排练以来效率最高的时刻,以后的事情就容易办了。在钢琴上,他们反复试了很多遍,直到认为没有遗忘才离开。
  
  在下午的大礼堂,20多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分声部几熟了,而且还是黎广宇和李少华在一旁无所事事呢。
  
  “我看大家也练的差不多了,不如合一下试一试吧。”李少华说。
  
  黎广宇也有点兴奋,他连忙把所有分起四组。因为是第一次合练,所以间隔稍微开了一点。
  
  前奏起了,他们也就稀稀拉拉地唱了起来,那时的声音也就是用稀稀拉拉来形容。
  
  “好,这段好!”黎广宇不禁说出。
  
  “是啊,第一次唱得有些部分对就不错了,很好啊。”李少华说。
  
  “有强哪去了?”
  
  “是啊,怎么这么久还没有来?”黎广宇也说。
  
  “几次都很少来,来都很多话说。”……
  
  一天中午,黎广宇拿着饭,从一号饭堂走到对面的饭堂。一进门口就看见方杰和董晖坐在门口的位置上。
  
  “广宇。”方杰叫到。
  
  “哎。”
  
  “准备得怎么样?过两个星期就要了,我跟你讲,这个对你影响很大的。过两天我会去看你们。”方杰直接地说。
  
  吃饭的人一批一批地离开了,黎广宇坐在饭堂的桌子上,旁边的一排排的铝合金窗。窗外的人来去匆匆。
  
  想到了新年那晚的烟花,告别了以往的伤感,迎来了2003年。可是却令他要有一个最低的起点。轻院艺术团,这么大的名字,每缝晚会,许多人都期待着。在黎广宇面前的却是空空的部门,可他要的就是把这个组织配得上轻院艺术团的名字。做的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似乎有些人已经知道他面临的困难,或是在准备观望他们如何搞作了,他们认为黎广宇只会在唱歌中优胜,做组织还不知道怎样。
  
  面对一群乌合之众,声音参次不齐的成员,另一面是一首颇高难度的合唱。矛盾之中也带有点委屈。
  
  陈海珍打完饭走来了这边,这天她又换了新的发型。
  
  “现在各个部都是这样了。”陈海珍说。
  
  “艺术团就象一张白纸。”黎广宇说。
  
  “现在方杰顾的是舞蹈部,那边更麻烦。她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你们那,所以她给很大的压力给你,你的对手是全校七个系选出合唱,学院艺术团歌唱部你自己认为是应该怎样的水平?”
  
  “可是我们的水平连他们都不如。”
  
  “我们策划部有六个人,远不及其他宣传部的一半,可我们的工作比他们多很多。特别是现在,我们要负责策划,宣传和后勤。上一届交给我们的只有这几个人。”
  
  陈海珍最能说话,她把黎广宇想说的都说了。以全校这么多个班的合唱作为对手,多少令黎广宇多了几分豪气。潮湿的春天,雨水一直浇湿他的热情,却没有浇湿他的坚持,这是一个开始,也只是一个开始。坚持将使他得到一个足以令他骄傲的成绩。此后,他几乎参加在任以内的大部分晚会,以及他一年心血的音乐剧。几经风雨,他的部门一直受人尊重,这个已经是以后的事情了……
  
  2003年4月,轻院艺术团开第一次的全员大会,准备了一天的艺术团六个负责人也是第一次主持这个会议,很难得地把艺术团的成员基本集中在一起。
  
  黎广宇一进门就脚跟啃了一下门,也在说话的时候忘了内容。很多人都认为他倒霉透了,连他自己也是这么想……
  
  (下章预告: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他们能坚持。艺术团歌唱部第一个任务到底如何完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