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新批语

时间:2007/4/7 作者: mtr7615 热度: 94818
    《红楼梦》主题词 
    雨霖铃·红楼梦

    石头①横立,有生羞草②,奄奄花季。将请露水长饮,滴滴浸漉③,仙子服侍④。本是前缘晃影,竞今日同忆。念切切、肠断节节⑤,贾府红楼泪垂地。

    当歌以酬因何泣?更相知、泪珠先相抵⑥。东风尽是春色,却世上、不少偏僻。偌大观园,应是、香烛夜漫欢第。怎奈向⑦、正是桃腮,却葬红花死。

    附《雨霖铃》词谱

    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仄平仄(韵)。仄仄仄(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豆)、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豆)、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豆)、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仄(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注释
    ①石头:传说女娲补天之时,留下半块未用,弃在青埂山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刻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宅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

    ②羞草:指林黛玉前生是绛珠仙草。

    ③浸漉(lu):浸润。指把水慢慢地渗下。

    ④仙子服侍:指宝玉前生是神瑛侍者。

    ⑤节节:一段一段地。

    ⑥抵:代替,相当,顶替。

    ⑦怎奈向:犹奈何,无奈。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东风第一枝
    林黛玉

    走近心灵,盘托玉珠,颗颗滚动剔透②。泪儿拂去尘埃,可当用心自守③。何人馈与?两无猜、说了出口④。纵便是、人到消瘦⑤,情意变为恒久。

    当户倚、暖风走过,何枉说、小心掉泪⑥。报得尽是春风,空了几宿陶醉⑦。听知雨打,春未尽、纷纷花坠⑧。拣几瓣、葬下相思⑨,偕梦断肠心碎。

    附《东风第一枝》词谱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平仄(韵)。⊙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平平⊙仄(句),⊙⊙仄(豆)、⊙平平仄(句),仄仄⊙(豆)、⊙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豆)、仄平仄仄(句),平仄仄(豆)、仄平仄仄(韵)。仄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平平⊙仄(句),⊙⊙仄(豆)、⊙平平仄(韵)。仄平⊙(豆)、⊙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注释 
    ①林黛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母的外孙女。

    ②“走近心灵,盘托玉珠,颗颗滚动剔透。”三句:比喻林黛玉心灵纯洁和性格纯朴。正如《红楼梦》中宝玉所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灌溉,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然而仅修为女体,心中结一份难释之情,说是若他下世为人,她也随他世间走一遭,将毕生眼泪还与他,以报灌溉之恩。

    ③“泪儿拂去尘埃,可当用心自守。”两句:指林黛玉的自珍自爱。引《红楼梦》有回,贾宝玉趁机向她表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却气得“带腮脸儿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来了,还学了这些混帐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妈去。” 

    ④“何人赠与?两无猜、说了出口。”三句: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真挚地爱情。贾宝玉曾向勇敢地对林黛玉献上他的心,并送上定情的信物——两条旧手娟。

    ⑤人到消瘦:指林黛玉没有得到爱情后,身体消弱,以致一病不起,最后死亡。

    ⑥“当户倚、暖风走过,何枉说、小心掉泪。”四句:指在大观园“脉脉温情”下存在的冷酷,在林黛玉病重期间,除了李纨看望之外,再没有人理会她的存在。

    ⑦“报得尽是春风,空了几宿陶醉。”两句:曾经一度视黛玉为掌上明珠的贾母,却明确表示不能将她许配给宝玉,王熙凤在贾母的授意下,便使出了“偷梁换柱”之计,对宝玉说给他娶林妹妹而实际上给他娶的是薛宝钗。

    ⑧“听知雨打,春未尽、纷纷花坠。”三句:比喻正值青春年少时就遭到不幸。

    ⑨葬下相思:指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打个粉碎,正如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所写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样。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女 冠 子 
    薛宝钗

    牡丹妆点,不如菊冷留恋②。春风询问?恐蝴蝶戏,又怕眉头,多出惊羡③。心中当火焰④。且让满园花季,尽情泼染⑤。况日长、风致无迹⑥,当我悄悄夺冠。

    谁家美景收无限?故园仍依旧,不意心觉乱⑦。赏花虽美,可晓得、绿叶配得鲜艳⑧。今霄难再返。莫错院中风景,可留神看⑨。几日还秋色,叶归花落⑩,写成埋怨。

    附《女冠子》词谱

    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仄(句),仄平⊙仄(韵)。仄⊙平(豆)、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仄⊙(豆)、⊙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注释 
    ①薛宝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 

    ②“牡丹妆点,不如菊冷留恋。”两句:指薛宝钗“装愚守拙”、“罕言寡语”,素有“牡丹花”之称。引《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偶尔不慎对宝钗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休丰怯热。”结果惹得宝钗大怒,回敬他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③“恐蝴蝶戏,我怕眉头,多出惊羡。”三句:引《红楼梦》有一回,薛宝钗因宝玉挨打而与薛蟠发生口角,薛蟠挖苦她心里想着“金玉”之论,故“行动护着他”。宝钗就非常生气,“到房里整整哭了一夜”。

    ④心中当火焰:引《红楼梦》有一回,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但宝玉來了,却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并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 

    ⑤“且让满园花季,尽情泼染。”两句:指宝钗明哲保身,在拉拢了人之后还是不在其它事务上面下决断,当第二个“王熙凤”或“贾探春”。相反却依然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⑥风致无迹:比喻薛宝钗的一切计划悄然进行着。

    ⑦“谁家美景收无限?故园仍依旧,不意心觉乱。”三句:第四十二回,薛宝钗推心置腹地劝导黛玉说:“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何况你我。就边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凿纺织之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对此,林黛玉还说了些“感激”的话。

    ⑧绿叶配得鲜艳:引《红楼梦》有一回,薛宝钗脖子上挂有一把镶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

    ⑨“莫错院中风景,可留神看。”两句:薛宝钗在适当的时机,她会不露任何痕迹地奉迎贾母,讨好王夫人,并了如指掌地掌握了老太太贾母的一切脾性和爱好,比如,她每次点戏、点菜、穿衣以至出谜语都能投其所好,以至使贾母平日对亲外孙女林黛玉的那份爱心都逐渐移到她身上去了。

    ⑩叶归花落:指宝玉当和尚去了,宝钗没有了着落。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玉 蝴 蝶 
    王熙凤

    谁舞东风说笑?熙攘门外,闻到其声。笑见阴睛,大事小事叮咛②。争春色、芬芳占尽③,算盘响、酥手拨珠④。巧而能。移花接木,还笑盈盈⑤。

    难平。谁家有女?仙妃天姿,面上温情。笑露森森,

    听歌侧耳鬼魂哭⑥。任笑语、天花乱缀,伏案上、不见花瓶⑦。问何能?机关算尽,好个聪明⑧。

    附《玉蝴蝶》词谱

    ⊙仄⊙平⊙仄(句),⊙⊙⊙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平⊙(豆)、⊙平⊙仄(句),⊙⊙仄(豆)、⊙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句),⊙仄平平(韵)。

    ⊙平(韵)。⊙平⊙仄(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句),⊙⊙⊙(豆)、⊙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句),⊙仄平平(韵)。

    注释 
    ①王熙凤:《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②“笑见阴睛,大事小事叮咛。”两句:王熙凤掌管宁荣二府的内务大权,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在那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出周旋;能够处理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也只有她能东借西挪,应付入不敷出的浩繁开支;她对付贾府的种种弊端及危机心明眼亮,处处表现出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 

    ③“争春色、芬芳占尽。”两句:指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这样一个小女子,想到的凡好事皆为自己独有。

    ④“算盘响、酥手拨珠。”两句:比喻王熙凤精明算计。王熙凤采用克扣月钱放债生息方式,不单是把下人的钱拿来克扣,她连老太太和太太的都敢挪用,都先克扣住不发,而且即便是“十两八两零碎”她也要把它攒到一起放出去。所以李纨说她“专会打算盘分斤拨两”,连她自己也都知道,她跟平儿说:“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放是放高利贷),都要生吃了我呢。”

    ⑤“移花接木,还笑盈盈。”两句:比喻王熙凤虚伪阴险。“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引《红楼梦》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许她三千两银子;她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双双自尽;贾琏偷娶尤二姐让她得知便又“大闹宁国府”,后来也导致尤二姐无地自容,饮恨含金自杀。

    ⑥“笑露森森,听歌侧耳鬼魂哭。”两句:比喻王熙凤狡诈凶残无比。引《红楼梦》第十二回贾瑞垂涎王熙凤的美色,她给予诱饵,设下圈套,让他上钩,最后使用“风月宝鉴”而将其害相思病致死。

    ⑦“任笑语、天花乱缀,伏案上、不见花瓶。”四句:比喻王熙凤“杀伐决断”森然。引《红楼梦》里面有很多描写,她素常惩治丫头的办法颇多,说这个“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当她发现为贾琏望风的小丫头,喝命“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而且威吓她要用烧红的烙铁烙嘴,要用刀子来割肉,而且当即就拔下那个簪子来戳小丫头的嘴,这种簪子叫做香闺刑具,戳人是很疼的,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丫头立刻两腮紫胀;另外在清虚观的时候,一个小道士,无意中冒撞到王熙凤身上,她扬手一巴掌打得那个小道士都站不住。 

    ⑧“机关算尽,好个聪明。”两句:引《红楼梦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正说明王熙凤的结局。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绮 罗 香 
    李 纨

    几度春秋,心中景色,好看茂兰②花样。案上烛光③,憧憬未来希望。快乐是、结社吟诗④,使闷气、变得清爽。

    最难容、不过秋深,降霜菊冷遇风谤⑤。

    天晴心境敞亮。犹放风筝⑥飞去,随风欢畅。处世悄然,敲鼓靠边仍响⑦。说甚么、逝去韶华,却换件、锦衣披上⑧。最欢心、算是当年,那红烛绣帐⑨。

    附《绮罗香》词谱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豆)、⊙仄平平(句),仄⊙仄(豆)、⊙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句),⊙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平(豆)、⊙仄平平(句),仄⊙仄(豆)、⊙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韵)。

    注释 
    ①李纨:字宫裁,《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李守中女,贾珠妻,贾兰母。

    ②茂兰:指贾兰。 

    ③案上烛光:指李纨辅导儿子贾兰学习。

    ④结社吟诗:指以贾探春发起的海棠诗社。引《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下帖子与众人欲起诗社,“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自号“稻香老农”。

    ⑤降霜菊冷遇风谤:指弱势群体遇到的不公平。王熙凤醋意大发打了平儿,她同情平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替平儿打抱不平。黛玉病笃,人人都为宝玉、宝钗办喜事去了,独有李纨流着泪赶去看视。王熙凤与鸳鸯取笑刘姥姥,厚道的李纨看不惯,但也只能笑劝她们:“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⑥犹放风筝:放风筝时,黛玉不忍放去,她体贴地开导黛玉:“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应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

    ⑦敲鼓靠边仍响:即“敲边鼓”。恪守礼法、与世无争,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

    ⑧锦衣:这里泛指得到的荣誉。正如象《红楼梦曲·晚韶华》:“…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所说,因儿子的荣耀,得了个“戴珠冠,披凤袄,”而封了“诰命夫人”头衔。

    ⑨红烛绣帐:指正常人生活。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感 皇 恩 
    贾元春① 

    鸣凤隐无声,凭栏消日。只锁春风朱门闭②。今霄回顾,座上依稀亲弟③。举头飞雁过,年年事④。

    驱驾故乡⑤,楼台依次。卧榻流金淌银第⑥。未曾料想,多少悲歌哭泣⑦。梦归成饮恨,天天记⑧。

    附《感皇恩》词谱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平平仄(韵)。

    ⊙仄仄平(句),⊙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平仄(韵)。

    注释 
    ①贾元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府大小姐。贾政的长女,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②“鸣凤隐无声,凭栏消日,只锁春风朱门闭。”三句:指元妃虽然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曾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③“今霄回顾,座上依稀亲弟。”两句:仿佛看到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和情景,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④“举头飞雁过,年年事。”两句:指年年都能看到大雁春来冬去。这里指想家。 

    ⑤驱驾故乡:指省亲。 

    ⑥“楼台依次,卧榻流金淌银第。”两句:指大观园(贾元春省亲的别墅)。大体是:园内亭台楼榭,回廊曲折,湖波荡漾,花木扶疏。怡红院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潇湘馆清溪湾湾,翠竹掩映;栊翠庵妙音香界,白雪红梅;稻香村黄泥矮墙,分畦列亩;蘅芜院中秀石玲珑,室内白壁素幔。 

    ⑦“未曾料想,多少悲歌哭泣。”两句:这大观园,虽住了几宿,但演义了多少悲欢离合。 

    ⑧“梦归成饮恨,天天记。”两句:指贾元春“芳魂销耗”,祷告贾家“…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翦 牡 丹 
    贾迎春

    小草兮兮,春风吹大,荡起波浪添景②。柳絮飘飘,坠地花无影③。欲滴翠蔓黄花,娇容羞涩,开心方称无病④。相径相随,简行使人敬⑤。

    宁人息事人品。却换来、耳旁嘲讽⑥。低调互无欺,朝夕依样门楣悬镜⑦。痛心尚记万般梦。泪洒襟带,一对头难并⑧。谁亲?忆故居好些,安安静静⑨。

    附《翦牡丹》词谱

    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句),仄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句),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句),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韵)。仄平仄仄仄平仄(韵)。仄仄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韵)。仄仄平仄仄(句),平平仄仄(韵)。

    注释 
    ①贾迎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府二小姐。

    ②“小草兮兮,春风吹大,荡起波浪添景。”三句:这里指迎春在贾府处的地位,虽然是姨娘所生,但她同样有其他姊妹一样的礼遇。

    ③“柳絮飘飘,坠地花无影。”二句:比喻迎春虽然生在侯门,但从不飞扬跋扈,观之温柔可亲,处之平易近人;虽然不是嫡出,但从不自卑自怜,一切均能淡然处之。

    ④“欲滴翠蔓黄花,娇容羞涩,阳光方称无病。”三句:《红楼梦》第三回写她的外貌”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但她不娇柔,心里阳光。

    ⑤“相径相随,简行使人敬。”二句:简行:引《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句。指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大家应该相处得愉快一些。迎春待人和气,就连奶妈拿她的银子赌博,她也不管不要。

    ⑥“宁人息事人品。却换来、耳旁嘲讽。”三期期艾艾句:指迎春性格却是懦弱无能,正如兴儿所说“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的人。

    ⑦“低调互无欺,朝夕依样门楣悬镜。”三句:指由于她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从不张扬,管好自己,不做什么错事就行了。比如在海棠结社时,因迎春不擅长做诗,但诗社是大观园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社长李纨认为,必须所有小姐们都参加才好。所以,对于迎春,也安排了一个“出题限韵” 的工作,但就这个工作,她也很认真地做。

    ⑧“痛心尚记万般梦。汨洒襟带,一对头难并。”三句:正如《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写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由贾赦作主,把迎春嫁给了一个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现袭指挥之职的孙绍祖,此人绰号“中山狼”,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可怜迎春这个金闺小姐在他的拳打脚踢折磨之下只有一年时间就一命呜呼了。

    ⑨“谁亲?忆故居好些,安安静静。”三句:由于丈夫孙绍祖的虐待,回一趟娘家也不允许,多么想往儿时的时光,曾说“在自己的旧房子住得三五日,死也甘心。”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汉 宫 春 
    贾探春

    笑傲玫瑰,探园猜几朵?独秀一枝②。风习凛然,

    总是不把头低③。花魂唱赋,引来芬芳不娇滴④。花有骨,园子遍是、横枝垂挂威仪⑤。

    心想褪去脂粉,穿蓝衫弄影,拔剑神驰⑥。天天梳妆照镜,还是娇姿⑦。钗头金凤,往南衔花漫飞啼⑧。今日去、天涯海角⑨,何时盼到归期?

    附《汉宫春》词谱

    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句),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平平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韵)。

    注释 
    ①贾探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府三小姐。 

    ②“笑傲玫瑰,探园猜几朵?独秀一枝。:”三句:指探春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在四姊妹中可算是娇娇者,素有“ 玫瑰花”之诨名。

    ③“风习凛然,总是不把头低。”两句:形容探春性格耿直,在王夫人授意下,王熙凤等人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

    ④:“花魂唱赋,引来芬芳不娇滴。”两句:指探春不甘闺房,做些女人不敢做、不想做的事。比如,《红楼梦》第第三十七回,她发起大观园的诗社,吟唱作赋。

    ⑤“花有骨,园子遍是、横枝垂挂威仪。”三句:比喻探春是个“才自精明志自高”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的兴利除弊让人看到了她的精明强干。比如,探春代理凤姐管理家务,她自知人微言轻,故而一开始便“ 发威动怒”,“ 找几件利害事与有体面的人开例作法子”,以树立威权。即使是在一些小事上,探春也极力显示出自己的威严。

    ⑥ “心想褪去脂粉,穿蓝衫弄影,天地神驰。” 三句:引《红楼梦》第五十五回里,探春发自肺腑的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后“不禁滚下泪来”。正如她的诗里所说,“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⑦“天天梳妆照镜,还是娇姿。”两句:这里指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⑧往南衔花漫飞啼:指探春往南远嫁给镇守海门等处总制周琼之子。《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判词,对探春的判词写到“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后面又画着俩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中有一个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⑨天涯海角: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迷 神 引 
    贾惜春

    园里风袭群芳艳。我独叶子遮面②。皆知酷斗,好不留恋。遇风雨,纷纷下,已残瓣③。天冷心更冷④,景难羡。妙笔能捉住,画中看⑤。

    几度春来,不愿秋深残。看那春来,听人怨⑥。恰逢春到,好一朵,遭风剪⑦。盼春归,天涯阻,故人远⑧。一对林中鸟,惊梦散⑨。我当佛门去,发丝断⑩。

    附《迷神引》词谱

    平仄仄平平平仄(韵)。仄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平仄(句),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句)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句),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平仄(句)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句),仄平仄(韵)。

    注释 
    ①贾惜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府四小姐。

    ②却谁叶子遮面:比喻惜春无意争宠。引《红楼梦》第七回中周瑞家奉薛姨妈之命把宫花送给贾府的众位小姐,到了惜春那里,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做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里呢?”说着,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鬟入画来收了。

    ③已残瓣:指惜春看到了大观园即将衰败的局面。

    ④天冷心更冷:惜春信奉“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如:当大观园查抄到他的丫环入画时,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跪着哭着,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在一边为入画说情,可惜春一副铁石心肠,不管入画从小伏侍她一场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是执意要将入画扫地出门。

    ⑤“弄笔能捉住,画中看。”两句:指惜春所想所看到的画到纸上,曾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行乐图》。她虽不工诗,但也参加诗社,雅号“藕榭”。

    ⑥“看那春来,听人怨。”两句:指贾政为了光宗耀祖,照应门楣,把元春嫁到了那个:“不得见人”的地方。

    ⑦ “恰逢春到,好一朵,遭风剪。”三句:指贾赦为了政治上的顺达和金钱上的需要,把迎春嫁给恶人孙绍祖,等于送进虎穴狼窝。

    ⑧“盼春归,关山阻,故人远。”三句:指贾政为了达到所谓的政治联姻,就连雄图伟量,果敢超人的三姐探春也免不了抛闪家园,和番蛮夷的命运。

    ⑨“一对林中鸟,皆尽散。”两句: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被王熙凤按照贾母的意图,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破坏了。⑩发丝断:指惜春剃发为尼。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离 亭 燕 
    秦可卿

    我本黄土养大②。莫问家什陪嫁③。妄说少年游幻境④,

    道是困乏占榻。大梦⑤预将来,只因念人牵挂⑥。

    袅娜风流潇洒。休为钟情惊诧。你往我来家常事,

    怎信疯人疯话⑦?人短是非长,万香楼中皆罢⑧。

    附《离亭燕》词谱

    ⊙仄平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

    注释
    ①秦可卿:《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府贾蓉的妻子。

    ②黄土养大:比喻说法,她的家世众说纷纭。见《红楼梦》第八回在提到秦氏家世的时候,言其“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是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养女,小名可儿,官名兼美。

    ③家什陪嫁:指秦可卿的陪嫁,满屋子“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意指是帝王家庭的东西。

    ④幻境:即太虚幻境。引《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困乏,在秦可卿的床上睡觉进入太虚幻境,而且在太虚幻境里很奇怪,警幻仙姑说她的妹妹就是可卿,也看到了许多未知的事。

    ⑤大梦:指秦可急卿给王熙凤托梦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⑥只因朝夕牵挂:这是因王熙凤与秦可卿关系密切而牵挂的原因。

    ⑦疯人疯话:指焦大大骂宁府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话。

    ⑧万香楼中皆罢:秦可卿性格特别脆弱,听见一丁点儿芝麻大的事,都经受不起,三五日都排解不开,为此自缢于万香楼。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黄 莺 儿 
    贾巧姐

    弱风随柳依花妩②。金玉栏杆③,催病鹅黄④,窗含光华,尤怜一株。慈母忌恨别人⑤,偶济刘氏⑥物。枕头瞌睡相逢⑦,正好圆了世事难卜。

    犹睹。往日画眉粉,嘱咐胭脂苦。留连踪影,树上寒鸦,愁人空将天暮。唯恐不倒尊亲⑧,路遇难容处。有情还是乡间,嫁个郎君护⑨。

    附《黄莺儿》词谱

    ⊙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平平(句),⊙⊙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韵)。平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

    注释 
    ①贾巧姐:《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和王熙凤的女儿。

    ②妩: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这里指美丽。

    ③金玉栏杆:这里提封闭的生活圈子。

    ④催病鹅黄:催病:指巧姐年幼多病。鹅黄:引唐·杜甫《舟前小鹅儿》:“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句。又引《红楼梦》张道士打发人给凤姐儿“要鹅黄缎子。”句。鹅黄,嫩黄,黄色之娇美者,雏鹅毛色嫩黄,故以喻淡黄娇嫩柔美之物。

    ⑤慈母忌恨别人:指王熙凤对待别人荷簿,但对待自己的女儿还是柔情细肠的。

    ⑥刘氏:指《红楼梦》宁荣二府的远方亲戚刘姥姥。

    ⑦枕头瞌睡相逢:比喻王熙凤接人待物不是随意的。

    ⑧唯恐不倒尊亲:指在贾府“势败”、“家亡”后,巧姐最后无依无靠被她的“狠舅(王仁)奸兄(贾环)”勾通,企图把她卖入王府充当丫环。

    ⑨嫁个郎君护:当巧姐被人拐卖时,碰巧遇上了受凤姐救济过的刘姥姥把她招入家里,嫁给当地的一个秀才,巧姐靠勤劳纺织在荒村里过着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倦寻芳慢 
    史湘云

    点额落豆,怀里娇儿,景慕成旧②。夜已三更,灯下屏息刺绣③。倚石酣,青丝乱,醉了芍药凝脂透④。若须眉,正风流倜傥,乘风而走。

    比金玉、麒麟可翠⑤,喜笑姻缘,安问知否⑥?看似春来,不晓柳条消瘦⑦。忆东床,人去后,四徒孤影无回首⑧。点高烛,照红妆,说了出口⑨?

    附《倦寻芳慢》词谱

    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仄仄(韵)。仄平平(句),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

    仄平仄(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

    注释
    ①史湘云:《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母的侄孙女。

    ②“点额落豆, 怀里娇儿,景慕成旧。”三句:指史湘云从小失取父母,但在襁褓时,还是得到了温暖。

    ③“夜已三更,灯下屏息刺绣。”两句:指史湘云生活在叔叔家,她的婶子对她不甚好,且不时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经济很拮据,每月里的几吊钱还不够路上来回的盘缠,连起诗社做东的钱都是宝钗为她铺垫的。

    ④“倚石酣,青丝乱,醉了芍药凝脂透。”三句:指《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中描述史湘云醉卧石头的一种无拘无束状态。

    ⑤“比金玉、麒麟可翠。”两句:引《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时候张道士向贾母给宝玉更亲,托出了一个盘子,里面有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贾母一见就说好像见谁也有这样一个麒麟,谁有?史湘云有一个,张道士是在暗示贾母,贾母说,“你看着办吧!“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贾母是不愿意的。

    ⑥“喜笑姻缘,安问知否?”两句:《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写宝玉失落之金麒麟(他原为湘云也有一个而要来准备送给她的)恰巧被湘云拾到,而湘云的丫鬟正与小姐谈论着“雌雄”、“阴阳”之理,说:“可分出阴阳来了!”暗伏湘云与宝玉有“缘”,况且与“金玉姻缘”之说也合。

    ⑦“看似春来,不晓柳条消瘦。”两句:指史湘云胸襟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⑧“忆东床,人去后,四徒孤影无回首。”三句:指史湘云嫁给卫若兰,不久卫若兰去逝,只剩下自己的孤影。

    ⑨“点高烛,照红妆,说了出口?”三句:倘若史湘云真能从太虚幻境中翩然而出,顿生“执子之手,与尔偕老”的意念吗?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
    玲珑四犯 
    妙 玉

    比喻幽兰,风袭阵阵,清香想来留驻②。念珠③声寂寂,好把心儿诉。听闻海棠吟赋④。伴竹笛⑤、是天堂曲。

    贵客相邀,煮茶梅雪,清净洁身聚⑥。

    院深小心微步。度红尘槛外⑦,念佛相嘱。几时思到苦,爱恨难相许⑧。如花容貌将封谢,盼来暗淡僧装束。一枚玉、王孙有势无缘取⑨。

    附《玲珑四犯》词谱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注释
    ①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被贾家带入栊翠庵带发修行。

    ②“比喻幽兰,风袭阵阵,清香想来留驻。”三句:引《红楼梦》第五回有关涉及妙玉的《世难容》曲里,描写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③念珠:佛珠,这里指修行。

    ④海棠吟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当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联句,吟出充溢着悲怆不祥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后,妙玉忽从栏外山石后转出,截断了她们的联句,并邀她们到栊翠庵中,挥毫一气将二十二韵联成三十五韵,独立创作的十三韵。

    ⑤竹笛:当黛玉湘云倚栏赏月联诗之际,妙玉的梅花笛幽幽的穿过泱泱水文,低诉而来。

    ⑥“贵客相邀,煮茶梅雪,清净洁身聚。”三句:《红楼梦》有一回,妙玉请黛玉吃茶,问她:“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她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⑦槛外:妙玉自称是“畸零之人”、“槛外人”。

    ⑧爱恨难相许:引《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玉寿诞,妙玉打发一个庵中妈妈送来一个“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的贺帖。又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她拿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斟茶给宝玉。这里指暗恋。

    ⑨“一枚玉、王孙有势无缘取。”两句:引《红楼梦》第五回有关涉及妙玉的《世难容》曲里,写她 “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9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