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在清水区食品站工作。一天下午,有人在食品站的伙食团吃饭的时候说,晚上有电影在区粮站的篮球场坝子上放映,电影的名称是《望乡》,而且是日本的电影故事片。
十年“浩劫”刚刚过去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虽然已经拂起,但是能够看到外国电影还是稀有的事。那时的我自己,除了看过《巴黎圣母院》和《列宁在一九一八》只,以及《牛虻》这三部外国电影片之外,还没有看到过其他的外国电影。当然,就更不肖说是日本的电影故事片了。
对于《望乡》这部日本电影故事片,我先是在《参考消息》的报纸上看到有关的评论后,知道有这样一个日本电影片的。
记得当时在《参考消息》上的文章,对于是不是应该让大家都能够看到,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些人认为,这是一部反映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影片,加之又是写“慰安妇”的,里面还有些镜头是在妓院里的场面,所以不应该拿出来放映。另外一部分人的观点是,这部电影介绍和反映出来的历史,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但给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困苦与悲痛,同时也给日本的老百姓带来了灾难,让日本的老百姓也承受了战争带来的伤痛,因此应该放映。
然后,《参考消息》上十多天接连不断的一些关于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中心思与主题。
我的记忆中,我是支持后一种观点和认识的。只是,当时还很年轻的我,除了有想目睹日本电影的好奇心之外,另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说那部《望乡》的电影是通过一些日本的女人,出于生计被迫去东南亚充当“慰安妇”,也就是随军妓女。
因此,更让我这个二十岁多一点的年轻人,有一种先睹那妓院里到底是什么样为快的欲望。
吃过晚饭,天色还是十分的明亮,我便早早地就往区粮站的篮球场坝子去了。我本以为自己是去得比较早的人,看走到了区粮站的篮球场坝子一看,那坝子里早已经站立着了许多的人了。
到了八点钟左右,天色渐渐地拉上夜幕后,在大家似乎都有翘首以盼的心情下,那放电影的放映员“尹电影”,才不慌不忙地开始了放映。
我不知道其他看电影的人们是一种什么心情,而我自己除了在看电影故事外,用现在的话来说,缘于荷尔蒙的原因,还希望看到那些反映妓女的镜头。
然而,虽然电影故事情节中有一些描写妓女的镜头,譬如说那些“慰安妇”急急忙忙地从楼上到楼下,都是匆匆的一闪而过,远不是我心中想象的那种暴露的场面。以至于看完了电影之后,心中不免多多少少有些失望的感觉。
还有一次是在一九九四年的冬季,当时的我在乐山工作。由于工作的地方与居住地有一段距离,因此每天上下班都是坐交通车。
有一天,我和几个平时关系很好的同事坐交通车去上班,车路过新村电影院的时候,看到那电影院卖电影票的窗口上的广告栏,赫然醒目地的几个字,将我和几个与我年龄相差无几同事深深地吸引住了:今日放映故事片:“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
我和几个同事都正值三十岁多一点的年龄,荷尔蒙的分泌顿时被那片名所刺激。于是乎,大家约好去单位“打了卯”之后,就立马出来去电影院看那部《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
半个小时后,我和几个同事一起都赶到了电影院。每个人用了五元钱买了一张票后,大家都急不可待地进入放映厅。
那个时候大家的工资都不高,每个月大概只有一百块钱的工资。五元钱一张的电影票,就花去了一个月工资的二十分之一。
我们一起去的几个同事坐下以后,大家约定看了这部电影后回单位去谁都不能说这件事。
几分钟后,银幕上出现了《八仙过海》的几个字。大家看了十多分钟后都认为这加映的片子也太长了一些,但是大家还是耐心地看下去,期待后面那《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影片的正式放映。
大概是一个多小时过后,放映厅里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观众席的观众们纷纷的站立起来,然后三三两两地往外走去。而我和几个同事依然稳坐在观众席的座位上,一心等待着《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那影片放映。
几分钟后,放映厅里来了两三个打扫卫生的人,其中一个不解地看到我们几个人还端坐在放映厅的观众席座位上,于是问道:“你们几个还要接着看下一场电影吗?!”。
我和我的几个同事回答说,我们还要看《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那人脸上透露出一种嘲弄的神色说:“你们不是刚刚已经看过了吗?你们没有看够?还要看?!”。
我们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刚才放映的是八仙过海!”。
那个人听了后露出一脸的蔑视,继而“噗呲”一笑说道:“八仙过海不就是一个女人何仙姑和张果老与其他七个男人吗?!”。
我们几个人听了之后,互相对视了两三分钟,一句话都没有说,然后怏怏不乐地离开了电影院。
路上,我们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心中都在埋怨那写电影海报的人,心太坏,让我们上当受骗……
许多年过去了,我也由那个时候的一个青年之人步入了耳顺之年。回过头想起那年那月的那两件事的心路历程,自己一个仍然是有些忍俊不禁!
其实,仔细玩味也没啥好笑的。因为先哲之人孟德鸠斯在谈及人性的本质时,与王应麟说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不一样。
孟德鸠斯明确地告诉人们人性本是“恶”的。要让一个人突破人性的弱点,有一个好的品德和心性,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和机制,其次才是社会层面的道德的约束约束和限制与阻止人性中“恶”的意念蔓延,包括“恶”的行为的付诸。
仅仅的完全的依靠一个人对于社会道德的自我遵从和自我约束,是不可能真正的让一个人自觉地做到,完全的永远的矗立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成为一个所谓的“好人”。
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让好人变得更好;一个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让坏人变得更坏!”。
细思,小平同志的这话的道理真的是入木三分!
赞(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