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家里的餐桌由来已久。小时候,家里八口人,每天吃饭都一大桌。无论萝卜青菜,还是豆腐酱油汤,一家人都吃得有滋有味。偶尔母亲烧个腌笃鲜,就是“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的名菜,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激动。外公常在餐桌上出对子让我们对,对得好就奖励一块肉。这些快乐的场景,落花一样漂浮在时光的水流之上,偶尔临水张一张,就会为那时餐桌上的嬉笑怒嗔,泛起快乐的浪花。
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叫《幸福花开的地方》。我写的是一家人围着吃饭的餐桌。没想到这种只记吃的“鼠目寸光”,很受老师青睐。家常吃饭,虽不足挂齿,却点缀着实打实的诗意,花朵般地开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
后来大家庭就像大蒜头,蒜柱没有了,散落的蒜瓣自成体系,虽然人少,但只要围在一起吃饭,饭桌上就情趣盎然、笑声朗朗。我儿子喜欢吃竹笋烧肉,常见小小的他摇晃着脑袋吟诵苏东坡的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文艺娘总想自己不俗,儿子不瘦,隔三岔五要上这道东坡菜。饭桌上的成语首尾相接的游戏,练得我们“出口成章”。我曾问儿子什么时候最幸福,他脱口而出:在家吃饭的时候。
后来,儿子工作成家,到了节假日,只要儿子答应回家吃饭,我和他爹做饭的积极性就空前高涨,找菜谱、跑菜场,满心欢喜地大显身手,在锅碗瓢盆的叮当中,让餐桌盛开色香味俱全的幸福花。
记得林语堂在回答“幸福是什么”时说:幸福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简单的幸福观,可深处的滋味,完全盖过了今人对婚姻和幸福种种美妙而华丽的言辞。“在家吃饭”在幸福要素中举足轻重。为什么自家的一双筷子能寄托中国人那么多的情愫?这里面,有文化的渊源,有家风的传承,更满含对阖家团圆、彼此陪伴的祈愿。所以,最好不要让“忙”成为不在家吃饭的理由,不要让电子产品冲淡了彼此渴望陪伴的温情。
“家和万事兴”,“和”字就是大家有饭吃日子就太平的意思。试想,一家老少团团圆圆在家吃饭,传递着恩爱和亲情,那一屋子简单而又实在的安康和幸福,有什么可以匹敌的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