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请停一下。”
我回头,身后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老人快步来到我面前问:“先生刚才买了一尊‘泥人曾的泥塑?”
我心虚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
老人伸出手从我手里接过纸盒,慢慢打开。纸盒里,是一尊关公的泥塑。人,栩栩如生。马,更是几欲腾空而去。
我认为,这简直就是极品了。谁知老人拿了泥塑,毫不怜惜,突然一举手,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
我一惊,气红了脸道:“你这是干什么?”
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解释,这泥塑质量不行,有问题。这泥土里的棉团没有搅拌均匀,以后下雨天回潮,会鼓胀起来,这样泥塑会鼓包,或者破裂。
我有些迷糊了,問道:“你咋知道这些啊?”
“我就是‘泥人曾啊!”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
“那……年轻人?”我问。
老人嗨了一声,告诉我,那是他的儿子,趁着他出去的当儿,就将自己捏的几个次品泥人悄悄放在货架上卖,老人回来知道了,狠狠将儿子批了一顿。听说有人买了一尊《千里走单骑》,刚刚离开,老人就急忙赶来了。
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好。
老人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放心,我赔。”说着,老人放下自己手里的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另一尊是《林冲雪夜上梁山》。
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一个。”老人告诉我,按照店里的规定,如有次品,甘愿受罚,另一个泥塑,是作为“泥人轩”自我惩罚赔偿的。
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从钱夹里找了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老人愣愣,掏出钱在身后喊道:“这两尊泥塑是赔偿的,不要钱。”
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我在店里给的是假钞。
(本文入选202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文章有删减)
余显斌:《意林》《读者》《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九本,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三千余篇,《知音》《青瓷样品》《赔偿》等多篇文章入选中高考试题。
归一文学:请问是什么激发您创作了这篇文章?
余显斌:一次,我去一个摊位,淘了两件瓷瓶,给了钱,高兴地走了。走出几步之后,摊主赶来找我钱,原来,买一件瓷瓶是原价,两件就应当优惠一点儿。他说当时给别人拿东西,没注意手里的钱。这事对我影响很大,因此,就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
归一文学:这篇文章老人的活动是明线,“我”的活动为暗线。您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余显斌:这样写的好处,首先,进行对比,将“我”在假钞用出后的得意,和老人因为赝品送出后的焦虑进行对比,对“我”进行批评,更主要的是,对老人童叟无欺、诚信待人进行赞美;其次,两条线索进行,能增加文章的容量,使得一千多字的小说内容更丰富;最后,两条线索叙述,或明或暗,可以收到一种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效果。
归一文学:请问要写好一篇小说,都有哪些技巧?
余显斌:首先,应当有个很好的情节,能吸引人;其次,必须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主旨,让读者读完后,心中得到净化;最后,语言应当优美,让人读后不知不觉沉浸在一种美的熏陶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