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詩經賞析之079·大雅·旱麓

时间:2022/4/23 作者: 滨湖散人 热度: 93118
  「一章」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1」
  豈弟君子,干禄豈弟。「2」

  「二章」
  瑟彼玉瓚,黄流在中。「3」
  豈弟君子,福禄攸降。「4」

  「三章」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5」
  豈弟君子,遐不作人。「6」

  「四章」
  清酒既載,騂牡既備。「7」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8」

  「五章」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9」
  豈弟君子,神所勞矣。「10」

  「六章」
  莫莫葛藟,施于條枚。「11」
  豈弟君子,求福不回。「12」

  关于《大雅·旱麓》这首诗主旨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赞美王德”说,一类是“祭祀必得福”说。毛公和朱子的看法比较接近,属于第一类。《毛传》:“《旱麓》,受祖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刘之业。大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焉。”所谓的“受祖”,就是继承祖业并加以发扬光大。很明显,他认为这首诗是对周王(文王)及其先祖功德的赞美。与毛传的迂回说法不同,朱子的说法更加直接。《诗集传》:“此亦以咏歌文王之德。言旱山之麓,则榛楛济济然矣。”

  清代方玉润的看法属于第二类。《诗经原始》:“《旱麓》,祭必受福也。……。此盖指其祭祀受福而言也,与上篇(指《大雅·棫朴》——散人注)绝不相类。上篇言作人,于祭祀见其一端;此篇言祭祀,而作人亦见其极盛。”方氏对毛朱之说完全不同意,简直是嗤之以鼻。《诗经原始》将《毛传》关于此诗的序嗤之为“不知作何梦呓”,又对《诗集传》的此诗之论低之曰:“亦殊泛泛。”

  散人以为,毛朱之说甚是有理,本文采之。

  第一章,兴。诗篇原文: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
  豈弟君子,干禄豈弟。

  这一章以山下树木的茂盛起兴,赞颂文王为民祈求福禄之德。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看那旱山坡下,榛树、楛树多么茂密。这两句是起兴,《郑笺》:“旱山之足,林木茂盛者,得山云雨之润泽也。喻周邦之民独丰乐者,被其君德教。”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近(按《古诗文网》说)。麓(lù)是个形声字,从林,鹿声,本义为“生长在山脚的林木”,这里用其引申义“山脚下”。 榛(zhēn)和楛(hù)是两种灌木。济济(jǐ),众多的样子,形容树木茂盛。

  “豈弟君子,干禄豈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君子啊,祈求福禄亦是那般的谦谦。这两句是对周文王的直接赞美,是接上两句起兴后,诗人真正要表达的诗情。岂(kǎi)弟(tì),即“恺悌”,意为“和乐平易”。干,求取之意。“干禄”即祈求福禄。这两句中的有两个“岂弟”,第一个用作定语,修饰名词“君子”,第二个用作补语,修饰“干禄”,表述的是文王干禄时的谦谦君子的样子。

  第二章,兴。诗篇原文:
  瑟彼玉瓚,黄流在中。
  豈弟君子,福禄攸降。

  这一章以洁鲜玉瓒当配美酒起兴,歌咏文王德盛而福禄绵长。

  “瑟彼玉瓚,黄流在中。”晶莹剔透的玉瓒啊,黄橙橙的秬鬯美酒注满其中。瑟(sè),估计看到这个字首先在我们脑中跳出的是一种乐器。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并没有见过这种乐器,甚至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啥样子,但李商隐的那首《锦瑟》诗的首联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象,以致于脑海中只记得“瑟”字的这个意思。其实,瑟字还有别的含义和用法,在这里,它就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玉瓒光色明亮的样子,可解释为“晶莹剔透”。第五章“瑟彼柞棫”句中也有个瑟字,其含义又有所不同,我们将在其处予以解释。

  玉瓒(zàn),上一篇《詩經賞析之078·大雅·棫樸》中曾经做过解释,是以圭为柄的玉制酒器。这首诗的《郑笺》对其具体的形状和出处做了说明:“圭瓒之状,以圭为柄,黄金为勺,青金为外,朱中央矣。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为西伯,以功德受此赐。”

  黄流,指的是注入玉瓚中的秬(jù)鬯(chàng)。秬鬯又叫郁鬯,是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酒色金黄,故称“黄流”。

  “豈弟君子,福禄攸降。”和蔼可亲的谦谦君子啊,诸般福禄为您而降。这两句是对上两句起兴的呼应,是诗人实际想要表达的歌咏:赞美周文王的盛德。之所以天降福禄于周,实因文王所拥有的盛德。攸,与其后的动词降,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

  这一章按朱子的解释,就是在给我们阐述“宝器配美物,有德之人得福禄”的道理。《诗集传》:“言瑟然之玉瓒,则必有黄流在其中。岂弟之君子,则必有福禄下其躬。明宝器不荐于亵味,而黄流不注于瓦缶,则知盛德必享于禄寿,而福泽不降于淫人矣。”宝器,指精美而高档的器具,而亵味是指品质粗劣的食物。瓦缶是做工粗糙的盆罐。淫人则是指专事享乐、毫不修身积福的无德之人。

  第三章,兴。诗篇原文: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豈弟君子,遐不作人。

  这一章以鸟飞之高与鱼潜之深起兴,咏歌周文王德教明察、泽被众生。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鸢(yuān),又称为鸷(zhì),即老鹰。戾(lì),到,至。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是能比鸟飞得更高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比鱼潜入水中更深的了。这两句就是以这两种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动物作比喻,引发下两句对周文王功德至高至广的歌颂。所以,《毛传》就说了:“言上下察也。”毛公以为,这两句的意思是,“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能化及上下,故叹美之。”——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注疏。

  “豈弟君子,遐不作人。”这里的“遐不作人”,在《大雅·棫朴》中也有此一句,我们在其赏析中(见上一篇《詩經賞析之078·大雅·棫樸》)做了详解。毛、郑认为“遐”是远,即疏远的意思,“不作人”指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的人。所以,他们认为这两句的意思是“言乐易之君子大王、王季,其变化恶俗,远此不新作人,言其近新作人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注疏。

  朱熹将“遐”解释为“何”,“遐不作人”等于是说“何不作人”,是反问句,句后当用问号。《诗集传》:“豈弟君子,而何不作人乎?言其必作人也。”

  第四章,赋。诗篇原文:
  清酒既載,騂牡既備。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这一章是写周文王功业既成,而不忘祭祖。

  “清酒既載,騂牡既備。”这两句写的是为祭祀所准备好的祭品:清酒和红色的公牛。既载,意思是装满了清酒的酒樽已置于车上(准备运往祭祀地点)。骍(xīn)是红色,牡是公牛。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前两个“以”是助词,作用是舒缓语气、调整节奏;第三个“以”是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享意为上供,即把祭品放置于祭桌上献给祭祀对象。祀是祭祀天神(这里指周之祖神)。介是求的意思。景,大。

  第五章,兴。诗篇原文: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豈弟君子,神所勞矣。

  按毛、郑、朱的说法,这一章说的是周文王得福。前两句说柞棫之木之所以茂盛,是因为老百姓将树木旁边的杂草给燎除的缘故。后两句说周文王所得之福,是神赐予的。前者为兴,后者为实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柞(zuò)棫(yù)是两种树,即栎(lì)树与白桵(ruí)树。瑟,这里是指树木生长茂盛,与第二章“瑟彼玉瓚”中瑟的含义不同。燎(liǎo),本义是“放火焚烧草木”,还有一个意思是“假借为‘尞’,烧柴祭天”。毛、郑、朱采用的是第一个意思,《古诗文网》采用了第二个意思。窃以为,若根据下两句诗文,则前者的意见较妥,本文采之。

  “豈弟君子,神所勞矣。”温文尔雅的君子(所得的福),是神所赐予。劳,慰劳之意。

  第六章,兴。诗篇原文:
  莫莫葛藟,施于條枚。
  豈弟君子,求福不回。

  这一章是说因文王修先祖之德并加以光大,故福禄得以延及子孙。

  “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葛是一种藤蔓(wàn)形的植物,葛藟(léi)就是其藤蔓,又叫葛藤。莫莫是形容葛藤多而茂盛且延绵无边的样子。施(yì),蔓(màn)延、延续之意,指葛藤攀缘着(别的)树干树枝向远处(高处)延伸。条枚,树枝和树干。这两句以藤蔓攀缘树枝树干蔓延起兴,引出下两句对文王功德庇荫子孙的赞颂。

  “豈弟君子,求福不回。”求福,(向神灵)祈求福禄。不回,《郑笺》解释为“不违先祖之道”,《诗集传》解释为“不邪”,两者的意思其实是一样,都是说文王求福用的是符合先祖之道的方法。

  「一章」
  旱麓山邊綠滿坡,榛條楛葉起婆娑。
  榛條密密根根壯,楛葉蔥蘢片片娜。
  君子謙謙福祿厚,文王和藹壽德多。
  謙謙君子求福祿,有禮如斯可頌歌。

  「二章」
  剔透晶瑩玉瓚杯,橙黃秬鬯吐香鯡。
  杯因美酒光鮮盛,酒在杯中展秀瑰。
  我主儀容恭而謹,文王舉止雅而危。
  謙謙君子一如是,萬祿千福盡來歸。

  「三章」
  鷙鳥高飛直上天,魚兒跳躍探深淵。
  飛天可看人間世,潛水能察小鱉艱。
  主上之德澤四海,文王令名布人間。
  朝堂誓把新風作,選用人才萬萬千。

  「四章」
  祭祀關乎社稷安,文王敬祖廟中瞻。
  清醇美酒裝車上,紅色公牛祖廟牽。
  祭品多多呈上案,祈福滿滿禱心間。
  祈福禱告真誠意,莫大洪福降自天。

  「五章」
  柞樹高高棫樹繁,周邊沒有雜草纏。
  蔥蘢樹木非天賜,亂草除光百姓燔。
  主上修德心切切,文王祭祖意誠虔。
  洪福莫大天神降,永固江山萬代傳。

  「六章」
  藤蔓長長綠葉肥,叢叢葛藟甚葳蕤。
  長長藤蔓攀緣樹,綠葉肥肥閃亮輝。
  君子修德兼內外,心懷天下閔慈悲。
  一心衹爲人民重,正道求福不邪回。

  注釋:
  「1」 旱:山名,據《古詩文網》說,在今陝西省南鄭縣附近。麓(lù):山腳。榛(zhēn)、楛(hù)兩種灌木。
  「2」 豈(kǎi)弟(tì):即“愷悌”,和樂平易之意,形容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樣子。君子:指周文王。干:求取。“干禄”即祈求福祿。
  「3」 瑟:形容詞,形容玉瓚光色鮮明的樣子,可解釋爲“晶瑩剔透”。玉瓚(zàn):以圭爲柄的玉製酒器。黄流:秬(jù)鬯(chàng),又叫鬱鬯,是用黑黍和鬱金香釀造調配而成的酒。
  「4」 攸:助詞,放在動詞前,構成名詞性詞組,相當于“所”。
  「5」 戾:到,至。
  「6」 遐:遠。
  「7」 既載:用作祭祀的清酒裝入酒樽,置於車上。騂(xīn):紅色。牡:公牛。
  「8」 前面兩個“以”爲助詞,作用是調整句子的節奏;第三個“以”是介詞,表示目的和結果。享:上供(祭品)。祀:祭祀。介:求。景:大。
  「9」 瑟: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柞(zuò):櫟屬喬木,材質堅韌,可用于製作器具。棫(yù):又叫白桵(ruǐ),叢生灌木。燎(liǎo):放火焚燒(柞棫旁影響其生長的雜草)。
  「10」 勞:慰勞,賞賜。
  「11」 莫莫:葛藤多而茂盛且蔓延無邊的樣子。葛藟(léi):葛藤。施(yì):蔓(màn)延、延续。條枚:樹枝樹幹。
  「12」 不回:不違先祖之道,非邪道(即正道)。

  2022年4月23日星期六,上海三湘
赞(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