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音乐的眼泪

时间:2021/12/28 作者: 黄杏醉南风 热度: 97363
  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涅瓦河里阿芙乐尔巡洋舰上一声炮响,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资本主义,革了临时政府的命,同时也革了文化的命。

  1918年7月,仅半年多,新政府就颁布了音乐学院国有化法令,莫斯科音乐学院和彼得格勒音乐学院首当其冲,成了国办的高等学府。接着,彼得格勒著名的教堂合唱队,所有的私人音乐学校、出版社、印刷机构、乐器厂、图书馆和和音乐团体,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收归国有。新政府还宣布,已故作曲家的作品转为国家财产。艺术家要得到“教育人民委员会音乐分部”的批准方可演出,演出的节目、预告、招贴画、甚至入场券都需事先经过批准,曲目由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演出节目总委员会)统一调整。

  山雨欲来,许多音乐天才仿佛预感了什么,纷纷申请出国,离乡背井。仅著名的指挥家就有4人,作曲家就有8人,钢琴家4人,小提琴家3人,大提琴家3人,音乐理论家和批评家3人。斯特拉文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梅特涅尔,格列恰尼诺夫,夏里亚宾等具有世界声望的大师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俄国,远走他乡。

  后来的大量事实证明,这些在音乐王国具有超常智慧的大师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得没错。

  1882年,斯特拉文斯基出生在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堡,18岁时,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斯特拉文斯基没有进过专业音乐学院,也没有家长的督促,一切全靠自学成才。1910年,创作的受印象主义影响的芭蕾舞剧《火鸟》一举成名。1913年,充满原始主义味道的《春之祭》,被称为“一部载入人类音乐史册的伟大作品”。音乐界通常认为,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俄罗斯时期;中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晚期——“十二音体系时期”。

  斯特拉文斯基是“60年来,一直被公认为20世纪音乐的领袖”。他离开俄国后,主要生活在美国,过了整整50年,在白宫度过到了80岁寿辰,美国总统肯尼迪为他主持了晚会。美国音乐理论家、评论家将他跟毕加索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反映了二十世纪上半叶那个进行探索、提出问题而不是寻求答案的艺术环境和气氛。”斯特拉文斯基逝世后,苏联政府提议,将这个曾被他的祖国斥之为“反动的音乐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的遗体安葬在他的出生地——列宁格勒,遭他的遗孀拒绝。

  1917年圣诞节,也就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两个月,一架雪橇出现在瑞典边境。雪橇上,严严实实裹着的几个难民是:一位大音乐家,一位夫人和两个孩子。他们把什么都抛弃了:房子、汽车和其它财产,以及朋友。音乐家身边所带的,仅是少量的几部未完成的手稿。这位音乐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拉赫玛尼诺夫。他们先在斯德哥尔摩落下脚,10天后,踏上了美洲大陆。

  拉赫玛尼诺夫登陆美国后,演出邀请一个接一个,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演出经纪人、唱片公司、钢琴供货商都跟他签了约。他忙得不可开交,不得不雇下个女秘书。1918年12月,在波士顿成功首演了他改编的《美国国歌》,一时名声大振,家喻户晓。

  拉赫玛尼诺夫既是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杰出的钢琴家,在世界音乐史上,他被归入“晚期浪漫主义”。1939年,著名指挥家欧仁?奥曼迪为庆祝他从事音乐活动30周年,特意举行了作品系列演奏会,一时间,美国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拉赫玛尼诺夫效应”。

  海菲茨出生在立陶宛,9岁时,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0岁登台演出。1914年,13岁的海菲茨有幸受到著名指挥家阿尔图尔?尼基什的邀请,与柏林交响团会演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从而使全世界知道了这个音乐神童。十月炮响后,他跟随父母逃居美国。

  1917年11月,少年海菲茨在卡内基大厅举行他在美国的首场演出,十余首高难度曲目,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以至于这场音乐会被誉为“划时代的音乐会”。

  1934年,海菲茨荣归故里的演出,使得崇拜他而又囊中羞涩的人们,不惜变卖家具,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听他的演奏。人们称:凡是在小提琴上能做的,他都能做到,并且出类拔萃,举世无双。海菲茨演奏的一个特点是“准确无误”,“没有错音”,这并非每个大师都能做到的。一次,萧伯纳写信给海菲茨说:“你能否拉一个错音以证明你是人而不是神呢?”

  1987年12月,海菲茨病逝于洛杉矶,享年86岁。美国《时代周刊》在悼文中写道:“如果海菲茨从未存在过的话,小提琴演奏艺术就永世达不到今日的水准和如此完美的程度……作为小提琴演奏家,他将对今后的几个世纪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海菲茨在乐坛上活跃了半个世纪,录制唱片160多种,总销量超过300万张。

  说到苏联的音乐史,我们不得不提及,两位坚守本土的挣扎于政治漩涡的跻身于世界顶尖行列的悲剧人物,他们就是普罗柯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

  普罗柯菲耶夫出生于1891年4月。5岁时,写出了处女作《印度嘉洛舞曲》,9岁时,完成了大部头歌剧《巨人》,被誉为音乐神童。十月革命炮声后,他本来也选择了出国,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呆过了十四年,创作了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第三、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歌剧《三桔恋》,《愤怒天使》,管弦乐曲《丑角组曲》,小提琴曲《五支旋律》等。但是对祖国的眷恋和强烈的思乡,使他在1932年返回祖国。

  普罗柯菲耶夫的回归,被看成是苏联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三十年代初,正是斯大林开始肃反,政治吃紧的时期。于是,他为了适应政治环境,开始了痛苦的修炼。尽管普罗柯菲耶夫回国后也作出了两部交响乐的代表作,但也不得不作《向斯大林致敬》之类的东西。原来,普罗柯菲耶夫不允许别人动他的作品,他也不会按照别人的指令对自己的作品动手术刀,但到晚年,尤其是在杀鸡给猴看的《麦克白夫人》批判后,他已由“有点傲慢”被完全磨秃了棱角,作品被一改再改,说话的口气近乎哀求:“我准备接受我的所有作品所遭受过的失败,只要你能理解我是多么想上演《战争与和平》呵!”

  更令人扼腕叹惜的是,他的逝世与斯大林同一天。他终于没能看到解冻的一天,一天也没看到……

  在伟大的作曲家行列里,就悲剧而言,除了贝多芬,就是肖斯塔科维奇了。贝多芬的悲剧是个人的,肖氏却是社会的。肖氏的降生,似乎就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十月革命时,肖斯塔科维奇才11岁,比他年长的音乐家纷纷移居国外,普罗柯菲耶夫尽管命运多舛,究竟还在国外呆了十四年。而肖氏土生土长,一直故土未离,偏偏木秀于林,天生一个枪打出头鸟。

  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第一交响曲》,一下就奠定了他在世界乐坛的地位,被誉为“20世纪最有才情、最有前途的作曲家”。然而, 1936年初的一天,斯大林在莫斯科歌剧院看了肖斯塔科维奇的《麦克白夫人》,愤然离去。不多时,在党报《真理报》上就出现社论,题为《紊乱代替音乐》。文章言词极不客气,说该歌剧是“粗糙的,原始的,庸俗的”“歇斯底里的,痉挛的,癫痫的”“其结果可能会极其悲惨!”10天后,又传来一枚重磅炸弹,肖氏正在上演的芭蕾歌剧《明亮的小溪》又遭轰击,炸弹同样来自党报。号角一旦吹响,讨伐铺天盖地。《文学报》,《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动作慢了些,遭到严厉质问:“……难道这些报纸真的没有话可说吗?”我们的大师,刚刚崭露峥嵘,就遭狂轰滥炸,不断地作检讨,遭批判,“他感到自己被打败,被辗碎了……”从此小心翼翼,躲进了弦乐四重奏和电影配乐里。现在存留的几帧照片,莫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眼里露出腼腆,恐惧,一付大祸又将降临相,让人看了辛酸。但是如果说我们的大师从此变成了软骨头,这是极不公正的。比如他在《见证》一文里,就无情讥刺了苏联作曲家协会头头见了斯大林后,竟然当场尿湿了裤子的事“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这是一种高级的乐趣……”

  所幸的是,肖斯塔科维奇在斯大林逝世后,活了22年,因此晚年创作颇丰。《第七弦乐四重奏》,《第八弦乐四重奏》《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等等,为人类的音乐史,贡献了宝贵的财富。而且,另有一批作品,被压在箱底,直到斯大林死后,才拿出来公演。 1958年,苏共中央决议,纠正了对他“没有根据的不公正的评价”,从此才在精神上解放。

  ……天寒地冻,细雨夹雪。应该再讲点什么呢?说真的,莪也不知道。点了一支烟,凭窗远眺,燃了半支,也没有开心:这一切,远在天边,又似曾相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