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既有正面战场上的公开较量,也有地下工作者在敌占区里跟敌人进行密秘的地下的斗争。这种斗争虽然很少见到硝烟弥漫,鲜血淋漓的场面,但同样是惊心动魄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故事属于后一种。
李英儒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通过我党地下工作者杨晓冬、金环、银环等同志同敌人周旋和一系列斗争,反映了在抗日战争的另一条战线上的复杂、紧张和尖锐,以及这一斗争在取得最后胜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歌颂了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人民英雄,赞扬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可以战胜任何敌人的伟大力量。小说突出地表现了党和党的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关系和鱼水之情。
小说还鲜明地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革命战争是人民的战争,只有动员人民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进行战争。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靠山,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革命就不能胜利。
1943年,抗日战争处于艰难复杂的年代,是黎明前的黑暗。八路军某团政委杨晓冬奉上级命令,打进敌占区保定市,进行地下工作。武工队梁队长负责外线,党员金环为外线交通员,高氏叔侄和银环负责内线。高先生是伪政府参议,高自萍在伪市政府任职,银环为某医院护士。保定市是日军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日伪势力相当强大,斗争异常激烈复杂。
通过银环的关系,杨晓冬同高自萍见面,高态度冷淡,当杨提出要在内部开通一条交通线时,高不同意。后高同杨第二次见面,说他要策反吴赞东【伪省长】,遭到杨的反对。
杨晓冬暂住韩燕来家,在护送两位负责同志到路西的行动中,突遇鬼子特务队长兰毛的盘查,金环和杨晓冬临危不惧,巧妙应对,完成转移两位领导的任务。
春节前夕,韩燕来被诬蔑偷车外带,愤怒至极,痛打了兰毛,遭到追捕,进入鬼子特务龟山家中,打死了鬼山。
杨晓冬母亲也当了交通员,来到银环家,把宣传品交给银环,银环利用春节期间,把宣传品送进宴乐园,使敌人大为惊慌。
分析敌情后,杨晓冬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在争取伪军,特别是争取团长关敬陶起义。
春节过后,日伪军对山区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城内空虚,杨晓冬带领武工队夜袭敌伪军司令部,活捉关敬陶,经教育后释放了他。敌人开始对关产生了怀疑,敌人对城内进行大逮捕,抓了关敬陶,金环也被捕了。在对质中,金环为了保护关敬陶,怒刺鬼子司令多田,壮烈牺牲。
高自萍被捕后投敌,供出与杨晓冬会面的时间和地点,导致杨晓冬被捕,他大闹宴乐园,怒斥敌人。敌人抓了杨晓冬母亲后,把她带往跟杨晓冬见面,杨母识破敌人的阴谋,坠楼牺牲。杨晓冬决心以母亲为榜样,与敌人斗争到底。
杨晓冬在地下工作人员和武工队的配合下,胜利越狱,稳蔽在银环家里,顺利地躲开了敌人的大搜捕。
武工队梁队长和队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慎被敌人抓了。为了解救被捕的同志,杨晓冬决定被捕同志在押送途中举行暴动。杨晓冬带领武工队袭击敌人车队,救出被捕同志,带动了关敬陶起义,还设计杀了兰毛和多田,战斗胜利结束。
在朝霞中,杨晓冬和银环、韩燕来、梁队长等同志分别,踏上了新的征途。
小说非常成功的塑造我党地下工作者的英雄形象。
杨晓冬是一个光照全书的中心人物,是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典型形象。他正确分析敌情,果断地奇袭日伪军司令部,使敌人惊慌失措,造成敌人的混乱,表现了他的智慧和才干,坚定和果断,说明他是一个具有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党的地下工作地点领导者。他对革命充满着胜利的信心,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他在被捕后,敌人对他软硬兼施,但他能够从容对敌,正义凛然,宁死不屈,挫败了敌人的一切阴谋诡计。在对待银环的爱情和对母亲的爱方面,他能以大局为重,一切从革命的利益,从党的事业出发,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小说中的杨母,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几个事件的描写,一个革命母亲的光辉形象就跃然纸上。母亲出身贫寒,孤儿寡女,她把唯一的儿子送给了革命,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为了党的事业,她毅然地担当起交通员这项危险的工作。她在被捕后,机智勇敢地应对敌人的花招。为了消除敌人的一丝希望,她跳楼自尽,为儿子树立光辉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鼓励儿子英勇斗争,表现一个革命母亲大公无私的崇高情操。
金环也是作者成功刻画的典型形象之一,她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对敌斗争经验非常丰富,多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她新婚几个月就叫丈夫上了前线。丈夫牺牲后,她带女儿离开了家乡,到省城当了党的地下交通员。她对党的事业非常忠诚,工作认真负责,对敌斗争坚定勇敢。为了掩护关敬陶,她壮烈地牺牲了。她在遗书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怀:“他们能够敲碎我的牙辞,割掉我的舌头,甚至剖腹挖出我的心肝,但他们只有一条不能,不能从我口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真正的自白。
小说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波澜起伏,富有传奇色彩。小说一开始写杨晓冬奉命深入虎穴,金环和梁队长护送进城,就把读者引进惊心动魄、悬念横生的故事中。写杨晓冬、银环接触敌伪上层人物,会见伪省长,除夕之夜的宴乐园,奇袭敌司令部,途中暴动等事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前后映照。
李英儒不但是一位经历过多年革命战争考验的老同志,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创作者。他1938年参加八路军,当过记者、编辑,后来当八路军的团级干部,参加了大小数十次战斗。
1946年,李英儒调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敌工部第一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他任解放军后勤部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1961年,他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组长。
李英儒在1958年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普遍的好评。这部小说后来被译为日、英、俄等几种文字出版。,还被改编为话剧和多种地方剧上演。由小说改编为同名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文革期间,李英儒被打成黒帮,惨遭迫害,被关押达八年之久。但李英儒对党的事业并未丧失信心,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他以惊人的毅力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出【女游击队员】和【上一代人】两部长篇小说,共计100多万字,粉碎四人帮后,经整理后出版。1981年,李英儒又出版了长篇小说【还我山河】,并与人合作将其改编成电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