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赞叹这个画家匠心,把无形的东西化为有形,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借“实“来表现”虚“,诗与画妙合无垠、韵致无限。细品之后让人浮想联翩,深思之余令人拍案叫绝!
艺术是相通的。书法中的“飞白”,京剧中的挥鞭摇橹,绘画中的明与暗、光与影等,都是典范的虚实结合。诗歌中虚实结合的妙用,能起到言近旨远、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作用;能打通时空界限,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浮想联翩;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把艺术的张力推向极致,虽无意为工而无处不工,臻于艺术的化境。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古诗文当中的虚实的运用及艺术之美。
一.以实写虚,状虚如实,宛在目前。
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国之君,被囚一室,受辱苟活;江山易主,千古蒙羞,睹今思昔,旧恨新仇一起涌上心头,哀痛到了极点(此为虚)。是啊,江水流不尽(此为实),诗人的愁绪就永无休!
贺铸的词《青玉案》写“闲愁”,自己追慕佳人而不得,那种弥漫愁绪(虚)之浓重似烟柳(实),似满城的飞絮(实),如江南梅雨时节淅淅沥沥的雨丝(实)。
李太白写愁,更加夸张,更具豪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无边的愁绪让我的青丝变成白发啊!这里对“愁”是虚,“白发”是实写。易安居士在写愁,“吾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时期的李清照,夫死、家破、国亡,如此种种,交织重叠,双溪上的小小船儿怎么能载动她内心无边的凄凉与哀愁呢(“愁绪之重”为虚,“小船儿载不动”为实)!
宋代词人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写女子对心上人的爱恋与痴情。词的上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表情达意朴素、委婉、含蓄、真挚动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词中女子思念自己的心上人,但心上人在哪里啊,不知道!只知道很远很远,那就在“长江尾”吧!思念有多深?杳无音讯而朝思夜想。女子的愁思难消难散,无法排遣,她的目光凝望着江水,喃喃自语道:“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把江水当成是和心上人联系的纽带,权作心灵的慰藉吧!这首小词里的“虚与实”,“虚”是思念情,“实”是“共饮长江水”,以实写虚,平中见奇,俗中见雅,摇曳多姿,妙不可言!
再如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含冤上刑场,控诉天地“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死前发下三桩誓愿:六月飞雪,血溅白练,亢旱三年。窦娥死后,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以实写虚的手法,形象而又具体的表现了窦娥冤情的深重!
二.以虚写实,余音袅袅,韵味悠长。
诗言志,词言情,古人表情达意贵在含蓄。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临去秋波那一转”,回眸一笑,脉脉含情,让张生意惹情牵,含蓄又恰到好处。也正如清人唐彪所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
有人评价杜甫的诗歌“众体皆备,各体俱工”。我们以《月夜》为例,看杜甫是如何表现思念之情的。当时杜甫身陷长安,妻子儿女远在鄜州。诗人想念家人,却不实写自己如何思念,而展开想象虚写妻子思念自己,虚写孩子不谙世事,不懂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这种主客转换以虚写实的手法收到感情委婉含蓄而又深沉绵长的艺术效果。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前两联实写,唐王朝的军队收复蓟北的消息,让诗人欣喜若狂,让妻子愁云顿消。后两联虚写,写诗人放歌、纵酒、还乡,一连串的动词的使用让读者眼花缭乱,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不由得让人联想、体会到杜甫那种恨不能肋生双翅旦夕归家的急切心情和穿山越水的轻捷情状。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两句写眼前处境,是实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写夫妻团聚,是虚写,以虚写实,夫妻之情深溢于言表。
刘熙载在《艺槪》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的确,群山巍峨,其高大无法用言辞来形容时,让山岚雾霭来笼罩它,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山之高大巍峨。就像在诗歌中,如果实写不足以表现,那就以虚写之,道理是一样的。
三.虚实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若论悼亡词,苏轼悼念亡妻子王弗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可谓当之无愧的名篇。该词语言平淡质朴,平淡中寄寓着真情,质朴里饱含思念,抒情细致委婉催人泪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上阕前五句实写,写锥心的思念,后三句虚写,写想象再相聚的生疏;下阕前五句为虚写,写过往的幸福点滴,后三句实写,写梦醒之后的哀痛。在虚与实、实与虚的跳跃转换,就如电影的镜头的灰白(梦境)与彩色(现实)的切换。苏轼思亡妻,观自己,忆过往,想现实,各种情感交织缠绕,怎不让人肝肠寸断黯然销魂?
又如贾岛小诗《寻隐者不遇》,诗歌虽短小,但禅意袅袅,惹人遐思。前两句实写,拜访隐者;后两句虚写,寻隐者而不得。一问一答,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实为基础,虚为补充。比如对隐者的形象的加工:粗衣草履,须眉皆白,仙风道骨,渴饮山泉,累卧巨石,脱俗、高洁等。对作者的感情的揣摩:乘兴而来的急切与扫兴而归的怅然等。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再如李白的诗歌《月中览古》:“越往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歌的前三句虚写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尽雪前耻,将士凯旋的往事;后一句实写眼前鹧鸪乱飞之景。昔日,宫女满殿笙歌燕舞气势如虹;今日,断壁残垣杂草丛生破败荒凉。通过今昔对比,虚实映衬,表达了作者对盛衰兴替的思考。
总之,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上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知,服务于意境创造,服务于情感表达。谢榛在《四溟诗话》转引李西涯的观点说:“诗用实字易,用虚难。盛唐人善用虚字,开和呼应,悠扬委曲。”的确,写诗如不善用虚字则句繁意弱,这与古人的作诗所追求的炼字、炼句、炼意境的理论主张相左。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在虚与实上做足文章,让文约、辞微、意丰,让余味绕梁、余韵袅袅。
王安石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实艰辛” ,很有道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