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菀者柳,不尚息焉。「1」
上帝甚蹈,无自暱焉。「2」
俾予靖之,後予極焉。「3」
「二章」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4」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5」
俾予靖之,後予邁焉。「6」
「三章」
有鳥高飛,亦傅于天。「7」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8」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9」
历来学者都认为《小雅。菀柳》是一首揭露王者暴虐无常,诸侯皆不敢、不愿朝见的诗。但所刺之王为谁,则众说纷纭。毛亨、郑玄以为是刺幽王,《毛传》该诗小序:“《菀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
朱子未明指所刺王为谁,《诗集传》:“王者暴虐,诸侯不朝,而作此诗。”
清代学者方玉润以为该诗为“诸侯忧王暴虐”,并在其《诗经原始》中引用姚际恒关于此诗主旨的论述:
姚氏曰:“《小序》谓‘刺幽王’,或谓厉王。《大序》谓‘诸侯皆不欲朝’,《集传》从之,非也。君虽不淑,臣节宜敦,不朝岂可训耶?大概王待诸侯不以礼,诸侯相与忧危之诗。”其说义理较正大,故录之。若如《序》与《集传》所云,是以私心待天王,不臣孰甚焉?此诗直可删去,何存之有?然诗中所刺又似厉王,非幽王也。盖其所述非暴即虐,与厉王为尤近云。
方玉润、姚际恒以为该诗所刺对象更有可能为周厉王,但不认可“诸侯皆不欲朝”的说法。
然而,该诗揭露王者暴虐无常,诸侯皆不敢、不愿朝见的主旨却是显见,且为众家所共同认可。
《小雅·菀柳》共三章,十八句,七十二字,篇幅较短。全诗采用的表现手法有比有兴,第一、二两章为叠咏,君无美德,诸侯不朝;第三章,君心无常,谁敢朝之?
第一章,比。诗篇原文: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上帝甚蹈,无自暱焉。
俾予靖之,後予極焉。
这一章以茂盛之树可供行人休憩起兴,以比君王当为天下之人所依赖。然而,今王并非如此,故刺之。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这两句的意思是:茂盛的柳树,行路之人谁不想靠在其下休息一会?然而,现在却不能供人休憩了。柳,柳树,这里可以理解为代指“树”。菀(yù),树木茂盛的样子。有,用在形容词“菀”前做词缀,本身无实义。尚,按《郑笺》、《诗集传》解释,意为“庶几”,即“或许可以、都可以”。结合下两句的诗意,“尚”用在这里有表达退一步说的意思:连茂盛之树都能……,而你为王者却怎么……。息,供人休息,或“行人都想在其下休息”。
“上帝甚蹈,无自暱焉。”(幽)王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动不动就发莫名之火,所以,没人敢亲近他。上帝,隐指(幽)王。蹈,《毛传》解释为“动”,意思是“变化无常”。《诗集传》依据《战国策》、《荀子》中的相关文字,说“蹈”当作“神”,意思是“莫名其妙地发神威”。窃以为这两种解释的本质相同,都是说周幽王性情多变、政令多变,而且动不动就发莫名之火,让人捉摸不定。暱(nì),字又作“昵”,本义为“亲昵、亲近”之意。
《郑笺》说这两句是诗人在诉之于天:“蹈读曰悼。上帝乎者,诉之也。今幽王暴虐,不可以朝事,甚使我心中悼病,是以不从而近之。释己所以不朝之意。”窃以为《毛传》、《诗集传》之解解上两句之兴比较通顺。
“俾予靖之,後予極焉。”我若朝王亲近他,王任用我留朝为官,后来王必定又会信谗加害于我,反受其辱。俾(bǐ),使、给予之意。靖,《毛传》解其为“治”,意思是“王有事欲使我治之”;《郑笺》解其为“谋”,意思是“王令我谋政事”;《诗集传》解其为“定也”,意为“安定王室”。三种解释的本质相同,都是“王留我在朝为官”的意思。极,《毛传》之解为“至也”,即没完没了(我再也回不了封国);《郑笺》之解为“诛也”,受到加害之意;《诗集传》之解为“求之尽也”,与《毛传》之解意旨相同。三种解释意思都是说:先信任而劳烦我,后必信谗而加害我。所以,我不能前往(君王之都)朝王。
第二章,比。诗篇原文: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
俾予靖之,後予邁焉。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叠咏,再次申明不能去朝王的缘故。
愒(qì),与上一章“息”也是休息的意思。瘵(zhài),《毛传》、《诗集传》解其为“病也”,找倒霉的意思;《郑笺》解其为“交际之际”,打交道之意。迈,《郑笺》解释为“行也”,即放逐之意;《诗集传》解释为“过也”,求之过其分。
第三章,兴。诗篇原文:
有鳥高飛,亦傅于天。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这一章是在上两章的基础上做的总结:鉴于今王的性情多变、脾气古怪而暴躁,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朝他的。
“有鳥高飛,亦傅于天。”鸟在天空飞翔,不知道它会飞到哪里,然而,我们至少能判断它怎么会也不会高于天。有,用在名词“鸟”前做词缀,本身无实义。傅,到达之意。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可是,那个人(指今王)的心之多变,谁会知道他在想什么。言下之意,跟在他身边是朝不保夕啊!彼人,指今王,即本诗所刺之王。臻,也是到达的意思。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既如此,我若去朝他,那还有什么好处,我又怎么能确保平安无事?那不过自找祸事而已。曷,按《毛传》解,为“害”之意,“曷予靖之”意思为“一定会损害我的平安”;按《郑笺》、《诗集传》解,为“何”之意,“曷予靖之”意思为“我又如何保得平安?”居,使置于之意。矜(jīn),危险、危难。
「一章」
茂盛參天垂楊柳,不爲路人做庇蔭。
捉摸不定今王是,天下之人不敢親。
今日有事來煩你,他日信讒害你深。
「二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誰知高柳已非常。
天子本爲臣之主,忽陰忽晴好荒唐。
今日留我有重用,他日害我哪能防。
「三章」
鳥飛雖然無定處,高也不過在藍天。
這個君王心思亂,不知何時會發癲。
惹不起來躲得起,避兇誰去著他圈!
注釋:
「1」 有:用在形容詞“菀”前做詞綴,本身無實義。菀(yù):形容詞,樹木茂盛的樣子。柳:柳樹,代指“樹”。不:否定詞。尚:庶幾,或許。息:(供人)休憩。
「2」 上帝:隱指周幽王。蹈:毛鄭解釋爲“動”,即變化無常之意;朱子據《戰國策》、《荀子》說此字當爲“神”,甚神威、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意思。暱(nì):字又作“昵”。本義:親近、親暱。
「3」 俾(bǐ):使、給予。靖:留朝爲官。極:懲罰。
「4」 愒(qì):相當於上一章的“息”。
「5」 瘵(zhài):相當於上一章的“暱”。
「6」 邁:相當於上一章的“極”。
「7」 有:用於名詞(鳥)前做詞綴,本身無實義。傅:至,到達。
「8」 彼人:詩所刺之王。臻:至,到達。
「9」 曷:何。居:使置身於。矜(jīn):危險、危難。
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上海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