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夢園耕錄·詩經賞析之062·小雅·采菽

时间:2021/4/10 作者: 滨湖散人 热度: 445386
  「一章」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1」
  君子來朝,何錫予之?「2」
  雖無予之,路車乘馬。「3」
  又何予之?玄袞及黼。「4」

  「二章」
  觱沸檻泉,言采其芹。「5」
  君子來朝,言觀其旂。「6」
  其旂淠淠,鸞聲嘒嘒。「7」
  載驂載駟,君子所屆。「8」

  「三章」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9」
  彼交匪紓,天子所予。「10」
  樂只君子,天子命之。「11」
  樂只君子,福祿申之。「12」

  「四章」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13」
  樂只君子,萬福攸同。「14」
  平平左右,亦是率從。「15」

  「五章」
  汎汎楊舟,紼纚維之。「16」
  樂只君子,天子葵之。「17」
  樂只君子,福祿膍之。「18」
  優哉游哉,亦是戾矣。「19」

  关于《小雅·采菽》的诗意主旨,有多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毛亨、郑玄的“刺幽王”说。《毛传》:“《采菽》,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郑笺》:“幽王征会诸侯,为合义兵,征讨有罪。既往而无之,是於义事不信也。君子见其如此,知其后必见攻伐,将无救也。”他们认为某位君子(诗人)将周幽王的种种不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来朝的诸侯侮慢,还没事找事随意征召诸侯,失信于诸侯。所以,认为幽王最终必定败亡。同时,诗人又自然地想到古之明王(文王、武王、成王等),明王们有信义,能敬待诸侯,因而受到天下诸侯的拥戴。所以,诗人作此诗以“思古刺今”。

  对《毛传》、《郑笺》所讲的“义事不信”,《毛诗正义》引用了《史记·周本纪》中的“烽火戏诸侯”事加以佐证。《周本纪》曰:“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欲悦之,数举烽火。其后不信,益不至。幽王之废申后,去大子。申侯怒,乃与缯、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尽取周赂而去。”

  第二种诗意主旨观是朱子的“天子美诸侯”说。《诗集传》:“此天子所以答《鱼藻》也。”他认为《鱼藻》是诸侯美天子(见《鱼藻》赏析篇),那么,“答《鱼藻》”就是天子回应并赞美诸侯们了。

  然而,方玉润对朱子的说法予以否认。《诗经原始》:“若《集传》云‘此天子所以答《鱼藻》也’,则尤非。诗中明言‘天子所予’、‘天子所命’等语,则非天子自言可知,读《诗》不先明语气,安能更望其深探作者微意?学者试将此诗与《彤弓》、《湛露》等篇并读,其气象之广狭轻重,迥不相侔。然后知事体虽同诗旨各别。”他不但不同意朱子的看法,还批朱子“读《诗》不明语气”。若朱子泉下有知的话,不知他将情何以堪啊!然而,鄙人以为方氏的观点并不能真正否定朱子的意见。

  他对《毛传》的“刺幽王”说也是嗤之以鼻:“若《序》谓‘刺幽王侮慢诸侯’之说,不悉辩。”连辩都不值得。

  按照方玉润的看法,《采菽》的诗意主旨应该是“美诸侯来朝”。《诗经原始》:“《采菽》,美诸侯来朝也。此固是西周盛王诸侯来朝加以锡命之诗,然非出自朝廷制作,乃草野歌咏其事而已。观前后四章兴笔自见。事极典重而起极轻微,岂国家锡予而有取于筐筥以为兴耶?”

  但他的“美诸侯来朝”说不也正是毛、郑的“思古刺今”说的前半段吗?

  从诗文字面上看,《采菽》确实如方玉润所说,是“美诸侯来朝”。不过,从全诗行文“语气”上,诗人在作此诗时,确实是在“思古”,至于他心中是否怀着“刺今”的用意,那就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了。

  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从诗文的字面含义,并结合众家的观点,对该诗做一番赏析。是否“刺今”则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吧。

  《采菽》全诗五章,四十句,一百六十一字,篇幅中等。第一章,诸侯将朝,天子备礼;第二章,诸侯将到,车仗有仪;第三章,诸侯已来,尊王以礼;第四章,诸侯忠正,王朝盛旺;第五章,君臣同心,天下安康。

  第一章,兴。诗篇原文: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來朝,何錫予之?
  雖無予之,路車乘馬。
  又何予之?玄袞及黼。

  这一章诗人从天子的视角写诸侯将要来朝的情景。天子对此次诸侯来朝甚是期待,也极其重视。因此,他做好了赐命的准备。赐命既是天子对臣子的赏赐,也是天子权威的显示,对于受到天子赐命的臣子来说,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誉。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此句以采菽起兴,采来的菽当然得用筐筥来盛,诸侯来觐见天子当然要受到相应的赏赐。菽(shū)是豆类的总称,嫩头嫩叶可以当成蔬菜吃。所以,这里“采菽”采的可能是菽叶(嫩头),也有可能是其果实豆。

  按照《毛传》、《郑笺》的注解,采的是菽叶和嫩头。《毛传》:“兴也。菽所以芼大牢而待君子也。”芼(mào),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这里,是使动用法,“将菽叶(嫩头)与大牢放一起煮”,祭祀时并用牛、羊、豖三牲的叫做“大牢”,也称“太牢”。太牢用于隆重的祭祀,按古礼规定,一般只有天子、诸侯才能用大牢。

  如果觉得《毛传》说的还不够明确的话,我们再看看《郑笺》的解释:“菽,大豆也。采之者,采其叶以为藿。”明确说了是采其叶。藿(huò)是豆类植物的叶子,此指用豆叶做成的羹。

  筐、筥(jǔ)都是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

  “君子來朝,何錫予之?”诸侯们要来朝觐了,那什么赐给他们呀?这两句以及下四句都是以天子的口吻设问和自答,写得很生动。君子,指前来朝觐的诸侯。锡(cì),同“賜”,赏赐之意。

  “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嗨,也没什么赏赐的,就(每位诸侯一辆)路车和四匹马而已。按照郑玄的意思,“虽无予之”是天子的自谦。《郑笺》:“赐诸侯以车马,言‘虽无予之’,尚以为薄。”言下之意,“今王薄亦不为也 —— 《毛诗正义》注疏”。《诗集传》也说:“其言如此者,好之无已,意犹以为薄也。” 路车,即辂(lù)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乘馬,四匹马。乘(shèng),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又何予之?玄袞及黼。”还赏赐什么呢?玄袞和黼吧。玄衮(ɡǔn),古代上公礼服。《郑笺》:“玄衮,玄衣而画以卷龙也。”玄是黑色。黑色衣服上画了身体卷曲的龙。黼(fǔ),本义为黑白相间的花纹。按《郑笺》,此指黼黻,“谓絺衣也”。黻(fú)是黑青相间的花纹,絺(chī)是细葛布。按照《诗集传》的注解,这种花纹的形状是斧子。《诗集传》:“黼,如斧形,刺之于裳也。”

  按照周朝礼制,不同等级的人,其所穿的礼服是有规定的。《诗集传》:“诸公衮冕九章,已见《九罭》篇。侯伯鷩冕七章,则自华虫以下。子男毳冕五章,衣自宗彝以下而裳黼黻。孤卿絺冕三章,则衣粉米而裳黼黻。大夫玄冕,则玄衣黻裳而已。”朱子说在《九罭》中有解的衮冕九章是:一曰龙,二曰山,三曰华虫,雉也。四曰火,五曰宗彛,虎蜼也,皆缋于衣;六曰藻,七曰粉米,八曰黼,九曰黻,皆绣于裳。

  第二章,兴。诗篇原文:
  觱沸檻泉,言采其芹。
  君子來朝,言觀其旂。
  其旂淠淠,鸞聲嘒嘒。
  載驂載駟,君子所屆。

  这一章写来朝诸侯的仪仗隆盛。

  “觱沸檻泉,言采其芹。”涌流不断的泉水边,长满了水芹菜,命人把它们采来。采这些水芹来,是为了做菹(腌菜),待诸侯来了好招待他。觱(bì)沸,泉水涌出的样子。槛(hàn)泉,泉水自底部向上涌出的泉。芹,水芹菜。言,句首语助词,无实义。

  “君子來朝,言觀其旂。”按《毛诗正义》疏,这两句意思是:“其君子诸侯至来朝之时,我明王又使人迎之,因观其车服旌旂。”旂(qí),是一种在旗旒上画龙,并在旗竿竿头系铃作为装饰的旗子。

  “其旂淠淠,鸞聲嘒嘒。”旗子迎风飘荡,鸾铃之声颇有节奏。淠淠(pèi),是旗帜在风中飘动的样子。嚖嚖(huì),指旗杆顶端的鸾铃有节奏的响声。

  “載驂載駟,君子所屆。”这两句的意思,按《毛诗正义》为:“至於将朝,王於是亲自骖騑,则乘四马而往迎之。”按《诗集传》,意思是:“又见其马,则知君子之至于是也。”朱子直接是按文索义,而《毛诗正义》所解(也是毛、郑之意),则表达了天子对诸侯来朝的重视。《毛诗正义》对这一章的诗意总结道:“未来则采菽为菹以待之,既来则乃使人在涂迎之。既朝王,则骖驷而见之。是故明王於诸侯,其所尊敬法制之极,今王何以不尊乎?”

  骖有两种意思,一为四匹马驾车时外侧的两匹马,一指以三匹马共驾一辆车。按上下文,这里应取第二种含义。驷,共驾一车的四匹马,或四匹马共驾一辆车。按上下文,取后一种意思。“载骖载驷”,诸侯朝觐的队伍盛大,有三匹马驾的车,也有四匹马驾的车。

  届,《郑笺》解为“极也”,《诗集传》解为“至也”。据《汉典》,极也有“至”一义。所以,二解都是说“朝觐的诸侯到了”。

  第三章,赋。诗篇原文: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彼交匪紓,天子所予。
  樂只君子,天子命之。
  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这一章是对朝觐诸侯的画像。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这位诸侯腰系(jì)红色蔽膝,小腿上绑着绑腿。赤芾(fú),红色的蔽膝。蔽膝以革制成,围在腰间、护住膝盖,类似于今天的围裙。邪幅,即绑腿,用长布条一道一道的绑在小腿上。

  “彼交匪紓,天子所予。”这个人(指来朝的诸侯)啊为人恭肃,毫不懈怠,所以,天子很喜欢他,就给予他丰厚的赏赐。《诗集传》:“交,交際也。紓,緩也。”交,可以理解为“待人接物”之道;纾,可以理解为“懈怠、马虎”。这里的“予”,窃以为作“托付、信赖”解更佳,意即:这位君子诸侯为人恭肃,是天子所值得信赖,可以托付(重责)的人。

  “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毛诗正义》解释这两句为:“天子乃命予之以礼乐乐是君子诸侯。”诗句中的“乐”读为lè,意为“使君子快乐”。《毛诗正义》疏中的两个“乐”分别读为yuè和lè。只,句中语气助词。

  “樂只君子,福祿申之。”不但要以礼乐乐是君子诸侯,还祈愿他得到福禄。申,重也,即同时得到的意思。

  第四章,兴。诗篇原文: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平平左右,亦是率從。

  这一章是对此君子诸侯的赞美和祈愿。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这是以柞树进行比兴。《郑笺》:“此兴也。柞之幹,犹先祖也。枝,犹子孙也。其叶蓬蓬,喻贤才也。正以柞为兴者,柞之叶新,将生;故,乃落於地。以喻继世以德相承者明也。”虽说叶不是树之根本,但没有叶也就不成为树,树枝叶繁盛,那才是生机勃勃。树如此,王朝亦是如此。只有天下家国都兴盛,那么王朝才久远。

  “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因此,古明王无不以礼乐乐是君子,以使其镇抚天子之邦。殿,镇抚。

  “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從。”如此,则天下万福所同,聚而归之。然后,邻国亦如是,相与循顺而从之,故天下所以安定。攸,文言语助词,无实义。平平,辩治也,即治理之意。左右,诸侯之臣也、一国之邻国也。率,循也,同样道理也跟着一起安定。

  第五章,兴。诗篇原文:
  汎汎楊舟,紼纚維之。
  樂只君子,天子葵之。
  樂只君子,福祿膍之。
  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这一章是写天子对诸侯来说,如同缆绳与舟船的关系。没有缆绳的维系,则舟船随波逐流、飘忽不定,没有明王的礼制,诸侯则不知所之,国将不国,天下无宁矣。

  “汎汎楊舟,紼纚維之。”随波浮动的杨木船,需要有缆绳维系。《郑笺》:“杨木之舟,浮於水上,汎汎然东西无所定。舟人以紼系其緌以制行之,犹诸侯之治民,御之以礼法。”汎汎,同“泛泛”,船浮水面,随波摇曳的样子。绋(fú),粗大的绳索,缆绳。纚(lí),系。

  “樂只君子,天子葵之。”治理天下的诸侯,也需要天子御之以礼法。毛传》:“葵,揆也。”揆(kuí),掌管、管理、揣度,其实就是要用礼制去约束诸侯。这两句是从“名”的角度讲。

  “樂只君子,福祿膍之。”这两句是从“利”的角度讲。光有礼制约束还不够,天子还要以福禄厚赐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光有“名”还不够,还必须给他(诸侯)足够的“利”。膍(pí),厚赐。

  “優哉游哉,亦是戾矣。”如此的话,诸侯也就安定而本分了(安心地把本诸侯国治理得好好的)。《郑笺》:“戾,止也。诸侯有盛德者亦优游,自安止於是,言思不出其位。”

  「一章」
  采啊采啊采豆葉,裝滿方筐裝圓筐。
  君子諸侯來朝覲,何物賞賜做表彰?
  輅車一乘馬四匹,賞賜太薄恐不當。
  再加禮服整一套,卷龍黼黻爲飾裝。

  「二章」
  汨汨湧動清泉水,我采水芹在它旁。
  君子諸侯來朝覲,旗幟招展儀仗長。
  龍旂飄飄迎風舞,鸞鈴叮叮傳脆琅。
  車有三馬四馬駕,道是君子覲見王。

  「三章」
  大紅蔽膝腰間繫,腿上綁帶好整齊。
  爲人恭肅不懈怠,天子所託實相宜。
  可喜國有此君子,天子任用不遲疑。
  可喜朝中君子在,福祿加身不爲奇。

  「四章」
  柞樹枝幹粗又大,莫忘綠葉功和勞。
  天子有此真君子,四海平安如山牢。
  可喜國有此君子,萬福同享共逍遙。
  相鄰君國皆如是,率土之濱歸一朝。

  「五章」
  楊木之舟隨波搖,纜繩維繫不亂跑。
  禮樂只爲樂君子,天子御之如船錨。
  再加福祿來厚賜,君子感念此聖朝。
  心安其位治家國,优哉游哉真逍遙。

  注釋:
  「1」 菽(shū):豆類總稱。筥(jǔ):亦筐也,方者爲筐,圓者爲筥。
  「2」 錫(cì):同“賜”,賞賜、賜給。
  「3」 路車:即輅車,古時天子或諸侯所乘,這裡是天子賜予諸侯。《詩集傳》:“路車,金路以賜同姓,象路以賜異姓也。”乘馬:四匹馬。乘(shèng):古時計物以四爲乘。
  「4」 玄(xuán)袞(ɡǔn):玄衣而畫以卷龍也。玄,黑色。黼(fǔ):黑白相間的花紋。
  「5」 觱(bì)沸:泉水湧出的樣子。檻(hàn)泉:泉水自底部向上湧出的泉。《毛傳》:“槛,泉正出也。”言:句首語助詞,無實義。芹:水芹菜。
  「6」 旂(qí):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爲裝飾的旗子。
  「7」 淠淠(pèi):旗幟隨風飄動的樣子。鸞(luán):旂之竿頭所繫之鈴。嚖嚖(huì):鑾鈴之聲很有節奏。
  「8」 屆(jiè):至。到了的意思。
  「9」 赤芾(fú):紅色的蔽膝,以革製成,圍在腰間、護住膝蓋,類似於今天的圍裙。邪幅:綁腿,用長布條一道一道的綁在小腿上。
  「10」 交:交際也,即待人之道。紓:緩也,即懈怠、馬虎。
  「11」 樂(lè):以禮樂(yuè)樂(lè)是君子諸侯。只:句中語氣助詞,無實義。
  「12」 申:重也,即同時得到的意思。
  「13」 殿:鎮撫。
  「14」 攸:文言語助詞,無實義。
  「15」 平平:治理。左右:諸侯之臣,其國之鄰國也。率從:相率而同此君子諸侯國一樣得到治理。
  「16」 汎汎:同“泛泛”,船浮於水,隨波搖曳、飄忽不定的樣子。紼(fú):粗大的繩索,纜繩。纚(lí):繫。
  「17」 葵:揆(kuí),掌管、管理、揣度。
  「18」 膍(pí):厚賜。
  「19」 優哉游哉:悠閒自得的樣子,暗指諸侯不會有異心。戾:止也,自安止於是,言思不出其位。

  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上海三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