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夢園耕錄·詩經賞析之060·小雅·賓之初筵

时间:2021/4/8 作者: 滨湖散人 热度: 456283
  「一章」
  賓之初筵,左右秩秩。「1」
  籩豆有楚,殽核維旅。「2」
  酒既和旨,飲酒孔偕。「3」
  鐘鼓既設,舉醻逸逸。「4」
  大侯既抗,弓矢斯張。「5」
  射夫既同,獻爾發功。「6」
  發彼有的,以祈爾爵。「7」

  「二章」
  籥舞笙鼓,樂既和奏。「8」
  烝衎烈祖,以洽百禮。「9」
  百禮既至,有壬有林。「10」
  錫爾純嘏,子孫其湛。「11」
  其湛曰樂,各奏爾能。「12」
  賓載手仇,室人入又。「13」
  酌彼康爵,以奏爾時。「14」

  「三章」
  賓之初筵,溫溫其恭。「15」
  其未醉止,威儀反反。「16」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17」
  舍其坐遷,屢舞僊僊。「18」
  其未醉止,威儀抑抑。「19」
  曰既醉止,威儀怭怭。「20」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21」

  「四章」
  賓既醉止,載號載呶。「22」
  亂我籩豆,屢舞僛僛。「23」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24」
  側弁之俄,屢舞傞傞。「25」
  既醉而出,並受其福。「26」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27」
  飲酒孔嘉,維其令儀。「28」

  「五章」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
  既立之監,或佐之史。「29」
  彼醉不臧,不醉反恥。「30」
  式勿從謂,無俾大怠。「31」
  匪言勿言,匪由勿語。「32」
  由醉之言,俾出童羖。「33」
  三爵不識,矧敢多又?「34」

  关于《小雅·宾之初筵》这首诗的主旨,向来有两种主要意见。其一是毛亨、郑玄的“卫武公刺幽王说”。《毛传》该诗小序:“《宾之初筵》,卫武公刺时也。幽王荒废,媟近小人,饮酒无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沈湎淫液。武公既入,而作是诗也。”媟(xiè)近,是过于亲昵而不庄重的意思。“天下化之”,全天下的人都跟他学。沈(chén),同“沉”, “沈湎”就是“沉湎”。 淫液,按《郑笺》的解释,指的是饮酒时的情态。《郑笺》:“淫液者,饮酒时情态也。武公入者,入为王卿士。”

  另一种意见是“卫武公饮酒悔过”说,最早见于《韩诗》,朱熹在其《诗集传》中加以引用并采纳之。《诗集传》:“《毛氏序》曰:‘卫武公刺幽王也。’《韩氏序》曰:‘卫武公飮酒悔过也。’今按此诗意,与《大雅·抑》戒相类。必武公自悔之作。当从韩义。”

  以上两种意见中都提到的关键人物卫武公,他就是《诗经·卫风·淇奧》所歌咏的“如切如磋”的“有匪君子”,春秋时代的卫国第十一任国君。关于卫武公的生平事迹,在《诗经·卫风·淇奧》的赏析中介绍。

  上述两种诗意主旨观看似不一致,但在方玉润看来,两者不过是各自表述了《宾之初筵》诗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在本质上这两种意见是一样的。《诗经原始》:“卫武公饮酒悔过也。”他对比了《诗集传》所引用的《毛氏序》、《韩氏序》,说:“愚谓二说实相通。”

  那么,为什么卫武公会饮酒悔过?又为何会作此诗?方氏认为这是卫武公对周幽王做的“谲谏”。《诗经原始》:“诗为武公所作无疑,不必过为苛论也。当幽王时,国政荒废,媟近小人,饮酒无度。君臣上下,沈湎淫泆(yì,形容词,放荡、荒淫之意 —— 作者注)以成风俗者,尚堪问哉?武公初入为王卿士,难免不与其宴。既见其如此无礼,而又未敢直陈君失,只好作悔过用以自警,使王闻之,或以稍正其失,未始非诗之力也。古人教人,以言教不如以身教;臣子事君,以言谏不如以身谏。武公立朝,正己以格君非,虽曰悔过,实以谲谏意耳。”他这里说的“谲谏”,是指托辞委婉、不直指过失的劝谏。谲(jué),形容说话委婉、婉曲,尤指谏劝时,不直言过失而隐约其词。

  本文中我们将基于方玉润的观点,对此诗做一番赏析。

  《小雅·宾之初筵》分为五章,每章十四句,共七十句、二百八十字,篇幅较长,仅次于《豳风·七月》和《小雅·楚茨》——《七月》八章、八十八句、三百八十四字;《楚茨》六章、七十二句、二百八十八字。

  《宾之初筵》全诗五章始终围绕宴饮饮酒及其礼仪这个主线进行。一二两章是“思古”,描写古之明王所举办的、合乎礼制的宴饮,其场面和相关礼仪;三四两章是“刺今”,描写今之昏王所举办的、违背礼制的宴饮,其混乱的场面和酒客们的种种丑态;第五章对以上两种情形进行评判和议论。

  第一章,赋。诗篇原文:
  賓之初筵,左右秩秩。
  籩豆有楚,殽核維旅。
  酒既和旨,飲酒孔偕。
  鐘鼓既設,舉醻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張。
  射夫既同,獻爾發功。
  發彼有的,以祈爾爵。

  这一章与下一章是描写古之明王燕饮的情形,作者以为这样的国宴活动才是符合礼制的,其间的饮酒也是符合礼仪的。

  “賓之初筵,左右秩秩。”燕饮开始,宾客鱼贯而入就座,一切都是不慌不忙、很有秩序。宾,参加燕饮的宾客。作为王的宾客,当然只有天下各诸侯国的国君,以及有一定等级的朝官才有这个资格。筵 (yán),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设席每每不止一层。紧贴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席。左右,筵之左右也。秩秩,井然有序。

  “籩豆有楚,殽核維旅。”装满各种食物的笾(biān)、豆整整齐齐地陈列在那里。笾、豆,祭祀或燕飨时用来盛食物的器具。笾用竹制,盛干食品;豆用木制,后来演化有陶制,也有铜制的,盛鱼肉虀(jī)酱等。有楚,相当于“楚楚”,形容笾、豆众多而摆放整齐有序。“有”用在形容词“楚”前做词缀,本身无实义。殽、核,分别指盛放在豆和笾里的食物。《毛传》:“殽,豆实也。核,加笾也。”《郑笺》:“豆实,菹(zū,腌菜)醢(hǎi,用肉、鱼等制成的酱)也。笾实,有桃梅之属。凡非穀而食之曰殽。”维,表示判断,相当于“乃”、“是”、“为”。旅,陈也,即那些装满了食物的豆和笾(整齐有序地)陈放(在案桌上或地上)。

  “酒既和旨,飲酒孔偕。”(王的)酒都很醇美,众宾客饮酒都有礼有序。既,副词,尽、全部之意。和旨,《郑笺》、《诗集传》都解其为“酒调美也”,即(酒)醇美的意思。孔,很。偕,《诗集传》解为“齐一也”,《郑笺》解为“威仪齐一。言主人敬其事,而众宾肃慎。”,这里是众宾客按司仪的统一号令,整齐划一地斟酒、端起酒杯、对王致意,然后饮干、再致意、放下酒杯。

  “鐘鼓既設,舉醻逸逸。”钟鼓,古代君王举办国宴均要悬钟驾鼓,奏乐以助宴乐。钟为编钟。设,指将钟鼓架设好,一般会在燕饮的头天晚上就提前给准备好。“醻(chóu)”为“酬”的异体字。《说文》:“酬,主人进客也。”。古代饮酒仪礼:凡主人酌宾曰献,宾还酌主人曰醋,主人又自饮以酌宾曰酬。酌(zhuó)是斟酒的意思,“主人酌宾”就是主人给宾客斟酒(然后端起自己的酒杯向宾客敬酒、宾客也端起酒杯,主宾相互致意后同饮)。醋、酬类似。这里的“举醻”当理解为主宾之间相互敬酒。逸逸,《毛传》解释为“往来次序也”,《诗集传》解释为“往来有序也”。当取后者的解释较妥。

  《毛诗正义》:“毛(亨)以为,古之将行燕射,先为燕礼。”前八句所写即为“燕礼”,后六句写“燕射”,即比赛箭法以取乐。《毛诗正义》曰:“既旅之后,止饮而行射事。”燕饮时,在献、醋、酬三巡之后,就是众人之间的相互敬酒与回敬,这称为“旅酬”。一番旅之后,敬酒就告一段落,开始射箭娱乐了。

  “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竖起射箭的靶子,准备好弓箭。“侯”是个象形字,从人,从厂(hàn),象张布,矢在其下,甲骨文字形,象射侯张布著矢之形,本义为“箭靶”。根据《诗集传》,侯有几等:“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天子侯身一丈,其中三分居一,白质画熊,其外则丹地,画以云气。”《毛传》:“大侯,君侯也。”抗,举也,就是把靶子竖起来。弓、矢,弓和箭。斯,助词,用在倒装宾语(弓矢)和动词(张)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张,张开(张弓搭箭之意)。

  “射夫既同,獻爾發功。”射手们两两结对,各显神功。射夫,即射手。既同,各自找到自己的对手结对。《诗集传》:“射夫既同,比其耦也。射礼,选群臣为三耦,三耦之外,其余各自取匹,谓之众耦。”耦就是对,两名射手组成一对,称为一耦。其中的三对为正式比赛,其余的各自随意结对娱乐。献,犹如今人所说的“献技”。尔,你们,这里指参加比赛的射手们。发,射箭。发功,即射箭的功夫、水平。

  “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发,放箭,指每对射手轮番放箭。的,靶心。有,语助词,用在名词前做词缀,本身无实义。祈,祈求。尔爵,爵尔也,即让你罚酒。爵用作动词,“让你喝那爵酒”—— 输者罚饮酒之意。

  第二章,赋。诗篇原文:
  籥舞笙鼓,樂既和奏。
  烝衎烈祖,以洽百禮。
  百禮既至,有壬有林。
  錫爾純嘏,子孫其湛。
  其湛曰樂,各奏爾能。
  賓載手仇,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爾時。

  前一章写的是燕射前燕礼的饮酒,这一章写的是祭祀时的饮酒。

  “籥舞笙鼓,樂既和奏。”《毛诗正义》解释这两句为:“毛(亨)以为,古之行燕礼也,作乐以助欢心,使人秉籥而舞,与吹笙击鼓音节相应。乐既和,奏之音声甚得其所。”籥(yuè),通“龠”,为短管形的吹奏乐器,形制似笛,有三孔或六孔之分。籥舞,执籥而舞,属于文舞。与文舞对应的为武舞,舞者手执斧盾。文舞的内容是歌颂帝王以文德治天下,武舞的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文、武之舞均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笙(shēng),也是一种管乐器,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烝衎烈祖,以洽百禮。”《毛诗正义》解释这两句为:“既宾主有礼,八音和乐,如是则德当神明,可以进乐其先有功烈之祖,以合其酒食百众之礼以献之也。”烝(zhēng),进献之意。衎(kàn),和乐(lè)、愉快。烈,功业、功烈。烈祖,就是有功业的祖先。洽,符合。百礼,指各种礼制礼仪。《郑笺》将“以洽百礼”解释为“以合百国所献之礼,而荐之宗庙。”

  “百禮既至,有壬有林。”这两句中壬(rén)、林,各家的解释分歧较大。《毛传》以为:“壬,大。林,君也。”即“烝衎烈祖”的百礼盛大、且有人君(在场)。《郑笺》:“壬,任也,谓卿大夫也。诸侯所献之礼既陈於庭,有卿大夫,又有国君,言天下徧至,得万国之欢心。”对此,《毛诗正义》疏曰:“百国所献之礼,既至陈於庭,又有卿大夫矣,有诸侯君矣,是天下之徧至,得万国之欢心,所以事其先祖也。”《诗集传》:“壬,大。林,盛也。言礼之盛大也。”

  窃以为朱子之解为真,这两句是说祭祀活动场面盛大、各种礼仪都符合礼制的规定。壬、林均为形容词。有,用在形容词(壬、林)前做词缀。“有壬”即“壬壬”,形容祭祀活动盛大而庄严;“有林”即“林林”,形容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员之多。

  “錫爾純嘏,子孫其湛。”于是,“赐汝孝子以大大之福,令子孙其皆耽乐而欢喜也。 —— 《毛诗正义》”錫(cì),“赐”的通假字,赐予、赐给的意思。尔,祭祀举办者,即周王。纯嘏(gǔ),大福。《郑笺》:“纯,大也。嘏,谓尸与主人以福也。”湛(dān),《郑笺》、《诗集传》皆解其为“乐也”,当理解为“生活幸福美满而快乐”。

  “其湛曰樂,各奏爾能。”子孙得到了大福的赏赐,于是纷纷上前酌献尸,即给尸敬酒。“尸”是祭祀中扮演受祭祀的先祖或神明的人。各奏尔能,就是(受到赐福的)子孙们各自酌献尸。

  “賓載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爾時。”这四句的释义各家分歧较大。《毛诗正义》注疏详解《毛传》的释义为:“燕末将射,宾则自取其匹耦以共发,而居室之主人亦入於次,故取弓矢又射,以耦宾也。宾主射毕,而有胜否,乃酌彼安体之养爵,以奏进於汝之射中者,令以饮其不中而行罚也。此皆燕射之正礼,疾今不行。”据此,诗句中各字词解释如下。手为选取、选择之意。仇,为射箭的对手。室人,主人。入又,指主人亦随宾客入射以耦宾,即耦射。康爵,空杯。时,射中的宾客。

  关于《郑笺》之解,《毛诗正义》注疏详解说:“子孙既献,於是宾则手自?(jū)挹其酒,室中佐食之人又入而酌为加爵,以献尸也。既加爵之后,欲使神惠徧行,而宾之弟子及已弟子,酌彼空虚之爵,以进汝之此时心中所尊敬者。此皆先王祭祀之礼,疾今幽王不能然,至於洗湎而无度,故举以刺之。”据此,诗句中各字词解释如下。仇(jū),?(jū)、挹(yì)的意思,即(宾客)两手合掌成勺形,将酒舀入爵中。室人,室中佐食之人,侍者。室人又入,意思是侍者又过来帮着往爵中加酒(然后进献给尸)。然后再令其(指宾客)子孙、子孙的子孙如此行之,进献给心中所尊之人。

  朱熹《诗集传》的解释与《郑笺》相近,惟“康、时”两字的解释有异。《郑笺》:“康,虚也。时,谓心所尊者也。”《诗集传》:“康,安也。时,时物也。”

  窃以为《郑笺》解为上,取之。

  第三章,赋。诗篇原文:
  賓之初筵,溫溫其恭。
  其未醉止,威儀反反。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
  舍其坐遷,屢舞僊僊。
  其未醉止,威儀抑抑。
  曰既醉止,威儀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这一章和下一章写今之昏王燕饮的情形。在这两章中,诗人以犀利的笔锋将醉酒的种种丑态描摹得活灵活现,与上两章所写的中规中矩的礼仪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今不如昔、古明今昏的“思古刺今”这个诗意主题。

  《毛诗正义》:“毛(亨)以为,幽王既不能如古之礼,故陈其燕之失礼。言幽王所与燕宾失礼之事。”

  “賓之初筵,溫溫其恭。其未醉止,威儀反反。”这四句写燕饮开始时的情景。宾客刚入席,都彬彬有礼、行为文雅而有威仪。温温,柔和也。恭,恭敬、谦逊而有礼貌。止,语气助词,《汉典》标音为zhǐ,作者家乡读音为zhī(轻读,音短)。反反,行为谨慎而顾及礼貌。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舍其坐遷,屢舞僊僊。”一旦喝醉了,就威仪尽失。连座位都逃离了,更谈不上什么“坐有坐相”,还屡屡手舞足蹈、丑态显露。《郑笺》对这两句的解释是:“此言宾初即筵之时,能自敕戒以礼。至於旅酬,而小人之态出。言王既不得君子以为宾,又不得有恒之人,所以败乱天下率如此也。”旅酬,如前文所述,是指宾客间的相互敬酒。曰,语助词。幡幡,形容醉酒后的轻浮无威仪之貌。舍,放弃。坐,同“座”,座位。“舍其坐迁”即离座而起之意。屡,屡屡、屡次。舞,指醉酒之人的手舞足蹈。僊僊,形容醉酒之人手舞足蹈的滑稽样子。

  “其未醉止,威儀抑抑。”没醉的时候,谨言慎行、思维也都很缜密。抑抑,谨慎也。

  “曰既醉止,威儀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可是,一旦喝醉了,就毫无威仪可言了,说话也没有条理了。怭怭(bì),《诗集传》解其为“媟(xiè)嫚也”,即举止轻浮而不庄重的样子。秩,指说话和思维的条理。

  第四章,赋。诗篇原文:
  賓既醉止,載號載呶。
  亂我籩豆,屢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
  側弁之俄,屢舞傞傞。
  既醉而出,並受其福。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
  飲酒孔嘉,維其令儀。

  这一章继续写醉酒之后的丑态。

  “賓既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僛僛。”醉酒的人大呼小叫,踢翻了笾、踹到了豆,还歪歪斜斜地乱舞。号(háo)、呶(náo),大呼小叫、喧哗不止。“载…载…”句式表达“既…又…”之意。僛僛,形容乱舞的样子。《毛传》:“舞不能自正也。”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側弁之俄,屢舞傞傞。”喝醉酒的人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帽也歪了,笄也斜了。还脚步凌乱地乱蹦乱跳。郵,《郑笺》、《诗集传》都解其为“过也”,过失之意。窃以为不如解为“所作所为”为妙。弁(biàn),皮帽。俄,倾斜不正。傞傞(suō),醉舞不止貌。

  “既醉而出,並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謂伐德。”喝醉酒的人,如果能出去,他自己不至于在众人面前失态,而主人也不会落下招待不周的话柄,那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主人,都是有福。否则,对两者来说都是损德的事。出,指离开宴席(去到别处休息)。并,指醉酒者和主人两者。伐德,损德。

  “飲酒孔嘉,維其令儀。”饮酒是件高雅的事,关键在于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啊。《毛诗正义》:“戒王若饮酒,而诚能得嘉善人之宾与之燕,则维其於礼有善仪也。王何不择而宾之乎?”孔,甚、很。嘉,按《毛传》、《郑笺》解释,为“诚能得嘉善之宾与之燕”,而按《诗集传》解释,为“甚美”,指饮酒是件嘉美之事。窃以为《诗集传》解释较好,采之。令仪,合乎礼制的礼仪。

  第五章,赋。诗篇原文: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
  既立之監,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恥。
  式勿從謂,無俾大怠。
  匪言勿言,匪由勿語。
  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三爵不識,矧敢多又?

  这一章对以上两种燕饮进行简单的对比,说明今之饮酒实属无礼至极。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毛传》以为此章是“言王燕失所,故天下化之”,连王上的燕饮都不守礼制,那天下之人也就自然仿效了。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大凡饮酒,有喝醉的,也有不醉的。

  “既立之監,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恥。”《毛传》:“立酒之监,佐酒之史。”《郑笺》:“立监使视之,又助以史,使督酒,欲令皆醉也。彼醉则已不善,人所非恶,反复取未醉者,耻罚之。”《诗集传》也注解说:“故旣立监而佐之以史,则彼醉者所为不善而不自知,使不醉者反为之羞愧也。”诗人写此,是对此现象万般不解、甚觉奇怪。君王举办燕饮,设立酒监、酒史,本义是为了监督燕饮时的礼仪,纠正不符合礼仪的行为。然而,现今之王设立的酒监、酒史反其道而行之,醉酒的人没什么不好,而没醉的却反而要受罚,这不是要逼着所有人都喝醉吗?监,酒监,宴会上监督礼仪的官。史,酒史,记录饮酒时言行的官员。臧,善、好。不臧,指醉酒之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当。

  “式勿從謂,無俾大怠。”(对于那些酒已经喝多了的人)你就不要跟着别人劝他再喝了,不要让他陷入更为难堪的地步。这是诗人对参加燕饮的人的劝诫,其实也是对君王的劝诫。式,发语词,无实义。从谓,意思是跟着别人再劝醉酒者喝酒,“瞎起哄”的意思。俾(bǐ),使得。大怠,太轻慢失礼。大(tài),太。

  “匪言勿言,匪由勿語。”不该说的话就不要说,不该做的事也不要讲。这两句是劝同饮者既不要“从谓”使得别人喝多了,对那些喝醉酒的行为和说的话也不要加以责怪,否则他酒醒后会生气。对醉酒者要设法保护好他们,防止其跌倒。《郑笺》:“武公见时人多说醉者之状,或以取怨致雠,故为设禁。醉者有过恶,女无就而谓之也,当防护之,无使颠仆至於怠慢也。其所陈说,非所当说,无为人说之也,亦无从而行之也,亦无以语人也,皆为其闻之将恚怒也。”匪言,不该说的话。由,从也(人言亦言之意)。匪由,指不要把醉者说的酒话当真,顺着他的话去说。勿语,更不要将他说的醉话告诉别人。诗人的这些劝诫,不但对燕饮参与者的人有益,对世人又何尝无用呢?

  “由醉之言,俾出童羖。”谁要是跟在醉者后面说他的不是,我就罚他拿出没有角的公羊。羖,《毛传》解释:“羊不童也”。《诗集传》:“童羖,无角之羖羊,必无之物也。”《郑笺》对这两句的解释是:“女从行醉者之言,使女出无角之羖羊,胁以无然之物,使戒深也。羖羊之性,牝牡有角。”女(rǔ),汝也。按郑氏的说法,羖羊不管公母都是有角的。诗人说要罚乱说话的人拿出没角的羖羊来,其实意思就是告诫人不要乱说。

  “三爵不識,矧敢多又?”这两句按照毛、郑之解,是对参饮而未醉之人说的,是他被醉酒者醒来后追问时说的。《郑笺》:“当言我於此醉者,饮三爵之不知,况能知其多复饮乎?”我喝了三杯后就醉的不行了,哪里还知道你也喝多了?三爵是燕饮时礼制规定的必须喝的三杯。《郑笺》:“三爵者,献也,酬也,酢也。”不识,不知,意为“喝醉了,不知后面发生的事了”。 矧(shěn),何况。又,複。而按照朱子的解释,这两句是对所有燕饮者的劝诫。《诗集传》:“女(rǔ,汝也 —— 作者注)飮至三爵,已昏然无所记矣,况敢又多飮乎。又丁宁以戒之也。”窃以为《郑笺》之解符合上下文之意,采之。

  对于历史上关于《宾之初筵》诗旨的两种意见争论,方玉润给予了评判,他在《诗经原始》中这样说道:“毛、韩二说,原未尝错,特各主一义,遂使诗旨不明,以启后世之争。夫岂无因而至此哉?诗本刺今,先陈古义,以见饮酒原未尝废,但须射祭大礼而后饮,而饮又当有节,不至失仪,乃所以为贵。古之饮也如是,今之饮酒则不然。饮不至醉,醉必失仪,不至伐德不止,其无礼也又如是。两义对举,曲绘无遗。其写酒客醉态,纵令其醒后自思,亦当发笑,忸怩难安,此所以善为谲谏也。未乃言立监,俾勿大怠,以至妄语,大伤酒德。总是自警语,总前作收,为全诗正旨,篇法极为整饬。而前四章虽若古今二义平说,其实章法各极变化,尽作者之能事,又非后世鳞次排比者比。不惟言可为戒,文亦当法,非武公盛德,孰能为之哉?”

  在他看来,诗刺饮酒失仪,是卫武公的自悔,更是对当政周王的谲谏。下面就让我们好好体味一下卫武公的用意吧!

  「一章」
  古之明王設國宴,賓客入座井井然。
  籩豆整齊兩邊擺,肉鋪乾果裝滿盤。
  酒品甘醇又和美,依令飲酒禮儀全。
  鐘鼓之樂設堂上,主敬賓來賓又還。
  三爵過後起射禮,弓矢備好箭靶懸。
  射手結對來比賽,看看誰的箭法嫻。
  張弓對著箭靶發,願中靶心獻宴前。

  「二章」
  又有籥舞伴笙鼓,和樂聲聲悅心田。
  和樂進獻我先祖,百禮齊備誠而虔。
  祭祀禮儀都到位,場面盛大又莊嚴。
  先祖之神賜大福,子孫幸福代代傳。
  得此幸福和快樂,感謝先祖在靈前。
  賓客以手來舀酒,侍者忙遞盛酒盤。
  杯爵斟得滿滿酒,獻我尊者在祭壇。

  「三章」
  今之王者也設宴,入筵之初也溫恭。
  未醉之時有禮節,行爲謹慎禮儀中。
  喝醉啥都變了樣,不顧禮儀忘西東。
  不知座席在哪裡,手舞足蹈似癲瘋。
  醉前思維都縝密,謹言慎行人來恭。
  喝醉啥都變了樣,禮儀全都沒了蹤。
  舉止輕浮失常態,語無倫次著了瘋。

  「四章」
  醉酒之人醜態出,大呼小叫鬧洶洶。
  杯盤狼藉滿地是,手舞足蹈胡亂衝。
  醉眼朦朧跌跌撞,信口胡言瞎嗡嗡。
  帽子歪了一邊倒,群魔起舞亂哄哄。
  喝醉就該離席去,主賓都能得輕鬆。
  醉了還要在這裡,鬧得大家心裡壅。
  飲酒本是嘉美事,重在禮儀需謹恭。

  「五章」
  天下飲酒多的是,醉與不醉都有人。
  酒監酒史既已立,卻是想要醉群臣。
  醉的不知好與歹,不醉反覺不合群。
  莫要人言你也說,致人犯過墜沉淪。
  對著醉漢瞎胡講,罰你將那童羖尋。
  就說三爵我已醉,哪裡還知後來文?

  注釋:
  「1」 初筵:賓客剛入席。筵 (yán):古時鋪在地上供人坐的墊底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設席每每不止一層。緊貼地面的一層稱筵,筵上面的稱席。左右:筵之左右也。秩秩:有序也。
  「2」 籩(biān)、豆:祭祀或燕饗時用來盛食物的器具。籩用竹製,盛幹食品;豆用木製,後來演化有陶製,也有銅製的,盛魚肉虀醬等。有楚:殽、核:分別指盛裝在豆和籩裡的食物。維:表示判斷,相當於“乃”、“是”、“爲”。旅:陳放、擺放的意思。
  「3」 和旨:指酒醇美。孔:很、非常。偕:指賓客們斟酒、端杯、致意、喝酒、放杯等一系列動作整齊劃一。
  「4」 醻(chóu):“酬”的異體字。《說文》:“酬,主人進客也。”。這裡的“舉醻”當理解爲主人與賓客間相互敬酒。逸逸:往來有序也。
  「5」 大侯:射箭的靶子。抗:豎起。斯:助詞,用在倒裝賓語(弓矢)和動詞(張)之間,以確指行爲的對象,相當於“是”。
  「6」 射夫:射手。既同:參加比賽的射手們兩兩結對(以便進行射箭比賽)。獻:猶如今人所說的“獻技”。爾:你們,這裡指參加比賽的射手們。發:射箭。發功:射箭的水平。
  「7」 發:放箭,指每對射手輪番射箭。的,靶心。有,語助詞,用在名詞“的”前做詞綴,本身無實義。祈:祈求。爾:你。爾爵,爵爾也,即“讓你喝那爵酒”—— 輸者受罰喝酒之意。
  「8」 籥(yuè):通“龠”,爲短管形的吹奏樂器,形製似笛,有三孔或六孔之分。籥舞:執籥而舞,屬於文舞。笙(shēng):也是一種管樂器,一般用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製成。
  「9」 烝(zhēng):進獻之意。衎(kàn):和樂(lè)、愉快。烈:功烈、功業。烈祖,即有功業的祖先。洽:符合。百禮:指各種禮製和禮儀。
  「10」 有壬有林:有,用在形容詞前做詞綴。壬(rén)、林均爲形容詞。“有壬”即“壬壬”,形容祭祀活動場面盛大而莊嚴;“有林”即“林林”,形容參加祭祀活動的人員之多。
  「11」 錫(cì):“賜”的通假字,賞賜、賜予之意。爾:祭祀主人(周王)。純嘏(gǔ):大福。純,大也;嘏,福也。湛(dān):樂也,指生活幸福美滿而快樂。
  「12」 各奏爾能:(受到賜福的)子孫們各自酌獻尸。尸是在祭祀活動中扮演被祭祀的先祖或神明的人。
  「13」 賓:參加祭祀的賓客。載(zài):則。仇(jū):?(jū)、挹(yì),舀(起液體)的意思。手仇,即(賓客)两手合掌成勺形,將酒舀入爵中。室人:室中佐食的侍者。入又:過來幫助(加酒)。
  「14」 康:虛也。康爵,即空的爵。奏:進獻。時:謂心所尊者也。
  「15」 溫溫:柔和也。恭:恭敬而有禮貌。
  「16」 止:語氣助詞,《漢典》標音爲zhǐ,作者家鄉讀音爲zhī(輕讀,音短)。反反:行爲謹慎而顧及禮貌。
  「17」 曰:語助詞。幡幡:形容人醉酒後的輕浮無威儀之貌。
  「18」 舍:捨棄。舍其坐遷,即離座而起。屢:屢屢、屢次。舞:手舞足蹈。僊僊:形容醉酒之人手舞足蹈的滑稽樣子。
  「19」 抑抑:慎密也,即謹言慎行、思維敏捷而縝密。
  「20」 怭(bì)怭:媟(xiè)嫚也,即舉止輕浮而無莊重。
  「21」 秩:常也,即說話和思維的條理性。
  「22」 載號(háo)載呶(náo):大呼小叫、喧嘩不止。“載…載…”句型,表達“既…又…”之意。
  「23」 僛僛(qī):形容亂舞的樣子。《毛傳》:“舞不能自正也。”
  「24」 郵(yóu):《鄭箋》、《詩集傳》都解其爲“過也”,過失之意。竊以爲不如作“所作所爲”解爲佳。
  「25」 弁(biàn):皮帽。俄:傾斜不正。傞傞(suō):醉酒之人舞而不止、腳步凌亂的樣子。
  「26」 並:賓客和主人。這兩句的意思是,賓客喝醉酒後離席而出,則對於他自己和主人來說都是好事,他可避免當眾出醜,主人可以省卻尷尬。
  「27」 伐德:如若不然,則此醉酒賓客與主人的德音都會受到損害啊。
  「28」 孔:甚、很。嘉:嘉美、高雅。令儀:合乎禮製的禮儀。
  「29」 監、史:君王燕飲時監督飲酒禮儀的官员。
  「30」 臧:善、好。不臧:指醉酒的人不知道自己行爲的不當。
  「31」 式:發語詞,無實義。從謂:跟著別人一起勸醉酒者再飲,“瞎起哄”之意。俾(bǐ):使得。大怠:太輕慢失禮。大(tài),太。
  「32」 匪言:不該說的話,指一味地勸別人喝酒。匪由:别把醉者說的酒話當真,因而順著他的酒話往下說。勿語:更不要隨意將他的酒話告訴別人。
  「33」 童羖:無角之羖羊,必無之物也。羖:公羊,必有角。
  「34」 三爵:禮製規定的獻、酬、酢之禮時所必須喝的三杯酒。不識:不知,不記得。意思是“喝多了,不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事”。 矧(shěn):何況。又:複。多又,意思是“你也喝多了”。

  2021年4月8日星期四,上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