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營青蠅,止於樊。「1」
豈弟君子,無信讒言。「2」
「二章」
營營青蠅,止於棘。「3」
讒人罔極,交亂四國。「4」
「三章」
營營青蠅,止於榛。「5」
讒人罔極,構我二人。「6」
《小雅·青蝇》这首诗的文字明白如话,基本诗意是诗人在劝诫另一人不要因为小人的谗言而损害了与自己的关系。这一点是各家没有分歧的。但另一人是谁?在诗人与那人间挑拨离间、说坏话的人又是谁?诗人是受到小人谗言之害后写的这首诗,还是他看到别人受害、害怕小人也来挑拨他与另一人的关系时写的这首诗?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历史上却是很多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
毛亨、郑玄以为此诗是刺幽王。《毛传》:“《青蝇》,大夫刺幽王也。”他们回答了“另一人”是谁这个问题,但没有明言诗人到底有没有受到小人谗言的伤害。
朱子以为“另一人”是(周)王,《诗集传》:“诗人以王好听谗言,故以青蝇飞声比之,而戒王以勿听也。”按他的意思,诗人作诗时并未受到小人谗言的伤害。
方玉润也以为“另一人”是(周)王,但他同时认为诗人作此诗时已经受到了谗言的伤害。《诗经原始》:“大夫伤于谗,因以戒王也。”
这首诗的作者对那害人的小人可谓是恨之入骨,将他比作到处乱飞、整天嗡嗡叫的绿头苍蝇。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妨将视角再放宽些,将其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劝诫,一位已经被挑拨离间的小人坑害过,或虽未受到其直接伤害,但却深刻认识到小人险恶的君子,劝诫别人远离小人,防止被其伤害。
《青蝇》共三章,每章四句,篇幅较小。三章均为叠咏体,一咏三叹,反复告诫众人要小心那只害人的苍蝇。
第一章,比。诗篇原文:
營營青蠅,止於樊。
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营营,象声词,苍蝇飞舞时发出的嗡嗡声。青蝇,苍蝇,比喻到处搬弄是非、说人坏话的小人。止,停下。樊,篱笆。岂(kǎi)弟(tì),形容人品行端正、有礼有节。君子,正直之人,这里是代指人。谗言,挑拨离间的坏话。
按毛、郑的解释,君子是指周幽王,按朱、方的观点,君子为周王。
第二章,兴。诗篇原文:
營營青蠅,止於棘。
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叠咏。棘,酸枣树。罔(wǎng)极,指行为不轨,没有标准,大白话就是“这个小人坏透了”。交,都、到处,四处乱窜。乱,搅乱、破坏。
第三章,兴。诗篇原文:
營營青蠅,止於榛。
讒人罔極,構我二人。
这一章也是第一章的叠咏。榛(zhēn),榛树,一种灌木,果实名榛子,可食。构,播弄、陷害,指离间、搬弄是非。
「一章」
綠頭蒼蠅嗡嗡叫,籬笆之上停下來。
搬弄是非它最是,君子不可听它白。
「二章」
綠頭蒼蠅嗡嗡叫,停在棘上露賊光。
這個小人真太壞,妖言惑眾播四方。
「三章」
綠頭蒼蠅嗡嗡叫,又來榛樹停一停。
這個小人壞透了,挑撥離間我二人。
注釋:
「1」 營營:象聲詞,蒼蠅飛舞時發出的嗡嗡聲。樊:籬笆。
「2」 豈(kǎi)弟(tì):形容人品行端正、有禮有節。
「3」 棘:酸枣樹。
「4」 罔(wǎng)極:指行爲不軌,沒有標準,大白話就是“這個小人壞透了”。 交亂:四處亂竄,搬弄是非。四國:天下。
「5」 榛(zhēn):榛樹,一種灌木。
「6」 構:挑撥離間。
2021年4月3日星期六,上海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