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论(文集)

时间:2020/8/11 作者: 高和义 热度: 314396
  前言
  这里收编的诗论作品,是多年来,作者零散发表的报刊和网上的作品。有的是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探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看法的交流;有的是不同意见观点的争论。有繁有简,有的只论述一个观点和见解。把它收集起来,作为收藏和自身回顾既往之用,查看自己在诗词的学习中的所知所获,以不断激励鞭策自己,不断地学习,提高写作知识,搞好创作实践水平,把晚年过的更加充实和有意义。2020,8,10日
  
  目录
  1,格律诗的传承与改革的探讨
  2,诗的释义与概念的讨论
  3,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4,析审美思想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5,解析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6,浅析诗人的灵感与意境
  7,浅析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8,格律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9,写格律诗要避免岀韵
  10,中华诗词的美学特征
  11,格律诗的美学特征和审美
  12,诗歌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13,“好诗“的标准理解
  14,“七言”作为诗标不够确切
  15,格律诗如何写景寄情
  16,简评《 论中国诗歌现象》
  17,百花齐放,岂是一枝独秀
  18、关于古体《绝句》的理解
  19、近体绝句的规范提要
  20、赏七绝《大林寺桃花》
  21、关于《西江月》上下片首两句的对仗问题
  22、格律诗的写作与校验
  23、诗歌的表现手法与审美
  24、当初写这组散曲的构想
  25、对《卜算子?夜游》评改意见的交流
  26、评姜贵友老师的诗词集《江山旅情》
  27、对《卜算子?夜游》评改意见的交流
  28、用古律抒发今人之感
  29、谈格律诗的传承与普及
  30、孤平孤仄、三平三仄
  31、“好诗的标准的讨论”的报道
  
  ========★★★=========
  
  1,格律诗的传承与改革的探讨
  
  我国的传统古体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不断地继承、发展、改革。发展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扬弃演变过程,尤其是对格律诗的改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或由几个秀才就能够完成的,这也是被我国诗词的发展证实了的事实。
  1,传承的基础是首先掌握它。那些格律诗(词曲 下同)都有各自独立的规范谱调。这些规范普调和相关规定,是他的特征和生命所在。越离了这些谱调,尽管句式、字数吻合也是名不符其实的。因此,传承前提是有更多的人掌握它,知道它的全部规范。这就需要从学习基础知识学起,没有捷径可走,那种照葫芦画瓢的模仿,绝对不会全面偶中的。
   2,以严谨的精神写格律诗。写格律诗比写古风等自由体要难得多,它不仅要有主题的表现载体,即选择题材,构思章法,还要字字对照平仄格律和韵脚字的韵部。在诸多规范中填入需要而又符合要求的字,是要花一些斟酌选择功夫的,有时为了一个字,只好推翻原构思的句子,甚至抛弃比较满意的诗句再重组。可见,不下一番斟酌选词功夫,是很难信手拈来的,因为格律声韵、对仗以及大忌的3仄、3平、孤平、合掌……等都要全面审查避免,才能脱稿。稍一疏忽就会出现漏洞。所以写格律诗尤需严谨、反复斟酌。我们刊物发表格律诗词的许多朋友、老师和一些新来的朋友,他们的格律诗词,格律上都很严谨,值得向他们学习。
   3、莫知难而退,勇于攻关。喜爱古体诗词的朋友,要多写一些格律诗或词。我倒认为格律非但不会制约青年人的诗意发挥,而且能够锻炼青年一代的严谨学风。在难度较高的框架中产出质量较高的完美作品,那才更见到基本功底,我不是在鼓励朋友写格律诗,确实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古风写的挺好,文字素养较高,只要稍加在意,勇于攻关,就会写出很好的格律诗词的。也可以为格律诗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4,关于格律诗改革的设想。我认为格律诗的格律,是节奏的体现。五言3个节奏,七言4个节奏,按其每个节奏的长短、高低以平仄声搭配,是十分严格的,因此它才既可吟咏又可歌唱,产生节奏感和韵律美。要改变它除非朗诵的节律变动,那样亦与我民族的传统习惯相桲,短时期看不出会有更易的变演化,因此改变格律的必要性不大,看不出有改革的必要。那么究竟要改革什么呢?个人认为,我国的诗词韵部归属太繁杂,而且又不完善。如:
  《平水韵》是古声,有不少常用的汉字没有纳入,像“志”、“聚”等许多常用字韵部里找不到,韵书以外的字,由于后来语音的演变,难以考究,这只有用唐代的字典,才能查到当时的读音,不能用后来其他朝代或当代的字典作臆断猜度其读音。还有《诗韵新编》(十四韵)、《中华新韵》也常有找不到的常用汉字,但中华新韵,韵书之外的字,可以用当代汉语鉴别,因为都是当代的产物,都是现代普通话发音为基础的。因为汉语是在不断地演化,汉字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抛弃,一部韵书(即韵谱,下同)怎能一成不变。这些韵书的并行流传,给写和赏阅格律诗词带来许多不便,这才是急需改革的首要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既简化又经久使用的韵书。那就是以当代的汉语拼音为标准,韵母相同者为同韵。第1、2声为平,3、4声为仄即可。这样改革简化,就会便于学习掌握声韵了。这样改革还是要提倡“倡今知古”、“今不妨古”“宽不碍严”的原则,保留古韵书,倡导现代新韵。再逐步充实完善。是为设想。供交流探讨。
  
  -------------------------------------------
  
  2、诗的释义与概念的讨论
  
  一、什么是诗
  1,诗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着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广泛用来吟咏、歌唱抒发感情、抨击邪恶、鼓舞斗志、歌颂现实的精悍有力的文学体裁。
  2,诗的分类。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歌谣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从古至今我国的诗大体上可分为六类,即:《诗经》(大多为四言)、《楚辞》(大多为六言)、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诗)、古体诗(唐以后人们模仿古诗写的诗)、近体诗(即唐中后期以来的格律诗)、自由体诗。
  3,诗的实质就是有节奏感,有感情意境的话语。很多诗都押韵,不压韵也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诗和普通的话语的区别就是节奏感和诗的语言意境。歌也具有节奏感,歌是诗吗?唱出来的是歌,不唱也具有节奏感的话语是诗。格律诗词,都是用来咏吟和歌唱的。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在我国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大自然的美与国家和人民结合起来的是诗人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传统,他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 出社会美的内容
  4,广义诗和狭义诗。广义的诗,是一切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通称,是自然美、艺术美和人生美的代名词,是人类观照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灵魂逃逸现实后的栖息方式。 作为艺术的通称,我们可以说,一切艺术都是诗。
  狭义的诗,就是从巴比伦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以来,尤其是中国的《诗经》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以来,几千年一直被创作、传播和鉴赏着的,在中国近代以前一直被奉为文学正宗的那种文体。 关于狭义的诗,它的定义,古今中外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主要是指我们用来抒感、吟咏的个种类别的诗。我们研究探讨诗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提高我们对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创作水平,普及诗歌知识,统一和交流作者和编者的学术观点,因此要把讨论的重点放在狭义的诗的定义上来。此外关于“诗”的两种词性(名词性和动词性)的解释,在这里重点还是研讨名词性的“诗”最有实际意义,因此作为本文的讨论重点。
  5,诗的起源。诗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的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二、诗的要素
  1,诗的语言
  诗的语言除了具有一般文学语言的特点之外,还有诗所独具的特点。概括地说,诗的语言是有鲜明节奏、有韵律、有独特的用词与造句方法、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语言。诗的语言形式上的特征,是与诗的内容上的特征密切联系着的,是被诗的内容制约和决定的。可见,只有了解诗的内容特征,才能选用强档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否则,只是孤立地从语言形式出发。片面地研究语言造型美,那就脱离了对象的实际,会使创作走上歧途。通过高度概括集中的生活事件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强烈的诗的情绪,这是诗在内容上的基本特征。
  2,诗的节奏
  文学作品语言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散文语言另一种是诗的语言。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散文语言,就在于它是按着一定的节奏组织起来的语言,是有明显节奏的语言。这种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加强形式。如近体格律诗的五言3个节奏,7言4个节奏。例如:白发――三千――丈(3个节奏);丞相――祠堂――何处――寻(4个节奏)等。
  3,诗的押韵
  中国的汉语是由汉字组成的,任何一个字都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字的韵母就是字的韵。诗的押韵,就是在一首诗(或一节诗)里面相关诗行的尾一个字的韵都是相同的,这些人们都很熟知,无需详论。韵的功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有规律的重复,会使人产生一种和谐、光滑的感觉,通过这种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对诗人来说,更易于把所要抒发的情感更和谐地、更完美地表现出来;而为这样一种和谐、光滑的语言所传播的深刻、饱满的思想感情,也便于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韵的和谐、共鸣的作用。
  4,诗的句法
  诗是富于思想感情的语言形式。诗人是通过他的一排排的诗诗行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诗行不是诗人随便分的,诗的句法构造也不是诗人凭空臆造的。诗的分行和诗的句法构造的最高准则是以最大限度的明快与准确,以最大限度的描绘与表现力量来揭示诗中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诗人的思想情感。诗行是诗人表现、描绘生活与抒发自己感情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一个计算与安排音组的单位。诗行短则音组少(指现代诗),节奏短促,因诗人要表现简短、有力、明快、激动、跳跃式的感情的时候,便常常组织这样的诗行。相反,诗行长则音组多,因而节奏缓慢,适宜与表现庄严的、深厚的、复杂细致的、浩荡的思想感情。还有压行与提行叠句与复唱,感叹与呼语等等,也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的句法构造。
  5,诗行诗节
  除了某些短小的抒情诗不分节外,一般的诗歌都是分节的。诗节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发展的一个小的段落,也相当如散文中的一个自然段。特别是在格律诗中,诗节又是押韵的基本单位。关于近体格律诗:中国近体格律诗有5大特点:1,字数固定;2,句数固定;3,只能压平声韵;4,讲究平仄;5,讲究对仗。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体式。关于格律诗的诸多规范,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详细研究,这里只作一下概念的提示,掌握一些现代诗与古体诗行节的梗概。待在相关的讨论专题中再做详论。
  三、几点探讨
  1,关于什么是诗。
  当前一种意见是:有节奏、押韵,不压韵也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要有诗的语言、感情和内容。另一种意见是:凡是有节奏、押韵,不压韵也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就是诗,诸如:《百家姓》、《千字文》等也都是诗。
  我认为,后者的意见只是看诗的外表,而没有看到诗的实质。诗言志、诗抒感,重要的是要看它的内涵,当然外表特征也是不可忽略的,但它只是诗的诸多要素的组成部分。试看《百家姓》的内含只是一些姓氏的罗列,虽然韵脚和节奏都处理的很好,可是它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呢?答复只能是“没有”。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篇有节奏有押韵的文字堆,而绝不是诗。至于那些中医药学、脉学的节奏韵文(汤头、濒湖脉学等),因为它没有诗的内容,虽然它具有部分诗的特征,还不能称谓诗。
  2,坚持古为今用。
  格律诗,作为一种诗体,有着独自的规范,我们写古诗就要遵循这些规范,这主要是它的格律方面的诸多规范,初学者是贵在遵循的,否则以“创新,发展”的名义,抛弃了规范,还径自标注什么“律、绝”或词牌名,那就是不伦不类了,名不副其实。这样发展就偏离了轨道。这样不但传承不了古诗的精华,更谈不上“发展、创新”。在内容上,我也赞成一些朋友的观点,应该以传统的格式写当代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反应现实,据我所见,有一些人却以为古诗就应写古意,甚至连现代的词汇都须忌用,那样就无法反映现实了,只有用古调发古人之幽情,那还谈何发展。我认为写古体诗,还是应该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应该广泛地讴歌现实,弘扬时代精神,这个主旋律一定要坚持,形式上、风格上可以仿古,但内容上、题材上不要复古,要旧瓶装新酒,即――用旧格律、旧韵谱书新意。
  我们写诗也要面对现实,写诗填词的目的,不只是给少数文人看的,而是应面对广大平民群众,面对后来人。但据目前人的喜好,均以通俗(不是粗劣)风雅为好,所以选词用典上应多下斟酌功夫。在为了让人一看即明的前提下,发挥创作技巧,以能唤起读者美感、完味、思索,启迪,就一定能写出具有广泛人民性的传世佳作。也许,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或许会有这样的传世佳作出现,充分地体现时代精神。或者创造出比唐诗、宋词、元曲更加新颖、完美的新的格律韵谱也未可知。因为,格律、声韵迄今还很少有人拿出有说服力的创新的论文,断言它已经发展到了最后的顶点,未免结论尚早。
  以上仅是个人的学习心得和浅见,和各位朋友共同参入讨论。谬误之处还望指正,是诗社的诗词讲座,给我们提供了互学互勉、广泛探索、共同交流的机会和园地,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各位!\
   -------------------------------
  
  3,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1,生活是诗的天地、诗的摇篮,诗的温床、诗的源泉。诗好比
  花卉,生活好比沃土、阳光和雨露。花卉离开它就会枯萎、死亡而不
  能再生;诗人离开生活,就失去了创作的生机。
  2.,
  诗人创作离不开了生活。脱离了生活诗歌的创作就成了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诗人就不可能写出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具有现实意义
  的、具有人民性的好的诗歌作品。
  3,
  成功的诗作,不论是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都基于生活,不是
  孤立地凭空臆造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些表现诗人愿望的、
  超越现实生活的浪漫作品,无不是以生活为基础的。
  4,
  不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也不论诗人是什么风格和流派,都
  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就不能再展生机,也就不可能创新和
  再发展。
  5,
  无论文学家的形象画面思维,还是科学家的抽象概念思维,
  都不能离开社会的实践,否则他将一事无成。诗的创作对生活的
  依存性,从它的起源和发展(略)都做了有力的证实。
  6.
  由上述论之,诗歌不管古体和今体,作者的创作都脱离不了
  现实生活。因此,诗人应紧跟社会发展,深入生活、反映现实生
  活、歌颂时代精神作为主流和己任。
  7,
  生活――是诗歌的原材料。
  诗歌――是生活加工的产品。
  好的诗歌是生活的提炼结晶;诗歌创作离开生活如同工厂断绝原料,
  持续不了多久,老底吃光了就会关停,就再也不会有新产品登市了。
  --------------------------------
  
  4,析审美思想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一、什么是审美思想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思想,就是以美学的思想观点去观审社会和自然。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产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审美思想。
  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这就是审美的价值。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化悲痛为力量,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人生的挫折和痛苦,将这些人生历练作为一种难得的财富加以咀嚼和收藏,则能够从人生的风浪中,变得成熟,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的有意义,能够真正做到这些的人才算真正的活过。这就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二、审美思想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诗人的审美思想(或审美观),决定着诗人对写作的对象、题材的取舍和主题的确立。诗人的审美思想,决定着诗人的爱憎,决定着它写什么和怎样写。所以诗人的作品(全部的,主流的)就是诗人审美观的表露和写照。
   而诗人给予读者的作品,就在读者的审美心理机制作用下,发挥共鸣作用,如果审美观点不一致,就起不到共鸣作用,那就是审美观(或审美思想的差异)所致。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欣赏艺术作品。当你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到动情的时候,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然泪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审美感受。当你欣赏一幅艺术名画,比如说描绘大自然背景的油画,这个时候你可能瞬间地感到物我合一,感到你与大自然的一种契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单一的,是复杂的。由于我们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发挥,感知、理解、想像、联想、情感等活动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就形成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诗人为了写出,有感染力的好作品,写出能够唤起读者共鸣的作品,就要有正确、较高、具有人民大众性的科学审美观,把握住时代的主流,反应时代的主旋律,表达人民的心声。
  
  三、现代大众生活之美与审美
  
  在当代世界中,美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自然美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不仅要求居住的空间的满足,而且强调其生态环境。不再只是具有特权的文人雅士,而且一般的民众也向往大自然,旅游到高山和海边,亲身体验山水之美。至于社会生活本身,人们正在倡导一种审美文化,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审美的情趣。
  这一切都标明了当代生活世界中的美的现象的一个根本转向,即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一般来说,生活是人的衣食住行,是劳作与交往,它是功利性的。而审美是非功利性的。生活中当然包括了审美的因素,但只有艺术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因此生活和审美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过这种历史上产生的疏远在现代社会中走向了相互关联,亦即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这不是某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态度的变化,而是一种历史的生成,也就是生活变成美的,而美变成了生活的。这样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称为一个走向美的时代。
    在现代的思想世界里,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东方,美学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形而上的思辩,如对于所谓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的追寻等;另一方面是形而下的分析,如一些审美现象的描述,审美经验的归纳等。一般而论,人们将美学分为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美学等。哲学美学是关于美学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它将美学的基本问题置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中。如同心理学美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现象一样,社会学美学则是分析审美现象的社会学意义。
   现实的美,与人民大众的审美思想,和对美的追求,给诗人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创作取材的新资源,为审美、选美提供了阔野和新的思路。将会使诗人的审美不断地深化和伴随审美的民众化与生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而更贴近民众、更能写出反应民众美学思想和现实生活的广受民众喜爱的诗歌作品。
  ---------------------------------------------
  
  5,解析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一、什么是想象
  
  1,想象是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人头脑中对过去存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一种新的表象的思维。一般可分为创造想象和再现想象两种,诗人就是用这种思维想象,去构造他的诗作。
  2,诗歌不是某一生活中某一事实的翻版,它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就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俄罗斯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得到完成。”我国著名诗人艾青也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这都是很精辟的论述。
  3,诗歌中的想象,可以赋予抽象的东西以形体,可以使平凡的东西显得不平凡,可以使所要歌颂的正面人物变成英雄,使所要鞭挞的反面人物变成小丑,可以创造与现实的自然界相似的另一个世界,使文艺走在生活的前面,还可以弥补作者生活经验不足的环节,使片面的事物变成完善的整体,一句话,诗歌创作一刻也离不开在人意之中而又出人意表的艺术想象。
  
  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1,可以这样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或者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好的诗。没有想象和提炼升华和剪裁的作品,就是生活的原样录照,就不可能有时代的典型性,更不可能有完美的艺术性。写诗,要在现实生活中,提炼构造新的高的意境。把精彩的画面、充沛的情感呈现出来,用以去感染读者。这些都要靠想象构思来实现。想象是作品产生和升华的阶梯。只有凭已有的生活经历,想象构思、润色升华,才能使作品从生活中产生而又高于生活。
  2,想象是在现实生活上的理想的飞跃,是新境界的开辟与创立的过程,是任何一首好诗的脱稿的必由之路。想象出灵感,文学家的想象是一种形象思维。就是在生活事件原有的基础上的延伸、递进。灵感是生活经历、知识素养、理想愿望和审美观的综合反应作用,在瞬间出现而形成的。这个飞跃过程,没有想象的长期孕育、成熟,是不可能实现的。
  3,离开想象,即没有想象的作品,是通常生活的翻版或复叙。没有创作完善的生活真实,恰恰是违背了生活的真实,那些没有典型塑造的生活表象的描绘,就好像一架摄像镜头,在原本地记录生活。诗人如此,必将堕入自然主义的泥潭。也是平淡无味诗作产生的原因。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作品,尤需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时间的动人情节,没有想象就不会有浪漫;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作,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完美动人的故事和超俗的感染力的诗作的诞生。想象力的高低,无不反映在诗人的作品之中。可见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或者说就不可能有好的诗。
  
  三、诗歌创作中如何应用想象
  
  1,诗人应如何应用想象呢?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此有很好的阐述:“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意思是说,当静静思索时,要联想到千年以前;当面容有变化时,已看到万里之外;吟咏之间,吞吐出朱玉般的声音;眉睫之前,舒展着风云变幻的景色。刘勰所说的这种想象力,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而实际上呢,这种想象的潜质是人人都具备的。想象力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人人都可以写出好诗来。
  2,写诗时的想象,跟科学研究中的想象是不同的。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曾说:“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睛,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在这里,安徒生显然不是在故意宣传封建迷信,他所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好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在学习写诗的过程中,就不仅要对生活的特征有精确的观察,而且要有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
  由于变化,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请看臧克家的《老马》: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实际上呢,由于通过想象老马的特征作了变形的描写,就使老马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所表现的,主要就是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气质和精神。
  3,诗人想象的依托。诗人写诗的想象依托些什么呢?通常是依托比喻、拟人、排比、假设、借代等艺术手法。譬如“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人;“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微笑比糖更甜、微笑比花更香”就是依托的排比;“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颗吹干”,就是依托的假设。想象中的拟人,常常把一些山景草木赋予人性化,为诗人的抒发感情所用。有了这样是一些依托,想象的翅膀就能够飞得更高更远了。
  --------------------------------
  
  6,浅析诗人的灵感与意境
  
  一、灵感与意境
  
  1,灵感即人的灵性感悟。是一种人们自己无法控制、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突发性的心理过程。即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思想成熟而突发出来的创造能力。其实,灵感的产生是创造者对某个问题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和思考探索的结果,它或是在原型的启发下出现,或是在注意转移致使紧张思考的大脑得以放松的时机出现。灵感在一切创造性劳动中,都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2,意境即情景交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氛围。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达到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但有时由于过分强调作者个人的感受,而流入玄秘。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这就是意境的作用。
  3,诗人的灵感与意境。就是诗人由于孕育构想成熟,而突发的意想上的飞跃,而产生了或创立了新的氛围意境。因为语言是进入意境的通道,要给读者一个畅通无阻的路径,能够使读者轻松地进入境界,明了准确的文字描述,生动恰当的修辞也是很重要的。总之,灵感是意境的先导;意境是灵感的精华。
  
  二、灵感与意境的关系,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1,意境的创造与诗人灵感的关系。因为我们写诗歌,不是生活的翻版,而是要创作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首先它必须源于生活,以生活作为土壤和蓝图,创造出高于现实的典型作品。这种创造在诗人写诗,就是必须合乎生活真实,逻辑、细节都要入理入微,而不是凭空异想天开胡乱编造,那样就不可能写出人们喜闻乐读的作品。那么怎样才能创写出好的作品呢?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培养自己的意志情操,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对社会、对大众有了共同点感情,就会有代表大众的灵感产生,也才会创造出具有高新意境的诗作。
  2,诗人的灵感决定着意境的创造。诗人有什么样的灵感,就会写出相应意境的作品。
  诗人的观察力,诗人的理解力,诗人的审美观,决定着他的作品的质量水平、题材选择、细节处理、意境高下,典型性的有无。可见诗人的灵感对于诗的意境,乃至创作和质量是何等的重要。只有在理论上充分认识到灵感决定着诗的典型性的意境创造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创作时寻发创作灵感,才能避免为写诗而写诗,结果写出的是无病呻吟的作品。这里再提一遍,就是,我们需要怎样的灵感构造怎样意境的作品?应该是大众所喜欢的,启迪奋发向上的,鼓舞斗志的应为主流。
  3、意境的创造是灵感的体现与升华。意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也要经过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地升华。因为灵感在火花一现的瞬间,决定了意境的梗概,但还不是十分完美的,对于细节的完善还需反复斟酌和敲定,乃至于词语的筛选,节奏格律等的制约,也都要有一个反复思索检验的过程,也都需要灵感的出现,特别是用字选词,怎样在浩如汪洋的字词宝库里,选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字或词,也是煞费揣摩的。这些只有依靠灵感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把诗人的意境完美地体现在作品里,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诗的创作过程中,没有脱离灵感的空步;灵感产生意境;意境的创造依赖灵感。
  
  三、诗人如何培养灵感和创造诗的意境
  
  1,灵感不是凭空而降的。其实灵感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超实践的天赋。它是诗人长期生活、知识的积累,是情感好恶等美学观的孕育和成熟。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一个成功的诗人,他的灵感是非常活跃的,而且由于底蕴之深,生活之广,感情之丰富,品德之高尚,思想之成熟,有着代表大众的美学观,所以他的创作才能和灵感一触即发,美好高深的意境源源不断地生成,所以他才能成为高质多产的诗人。写诗在于勤奋,灵感在于思索孕育,只有反复思索才能创造出具有较高的意境的诗作。
  2,.感受和积累是诗人灵感生成的基础。没有生活的空想思路是贫乏的思路,品味是单调的,只有深入生活,观光考察,访问了解等等,到实践中去,开阔视野、扩充创作的题材,反复酝酿,培育创作灵感,才能在临摹时,文思潮涌得心应手,妙境、佳句源源而来。这就是长期积累思索酝酿的结果,也就是通常说的“功底”。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一生写了那么多杰出的传世作品,他的作品读起来是那么流畅自如、朗朗上口,毫无生僻造作之句,意境又那样的高超。看起来就像信手拈来。其实,他的功夫都是下在平素的积累与孕育之中,文章思千遍,下笔如有神。我们网站的东方鹰等几名有威望的诗人,他们的展播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们的诗论造诣和精品诗作的意境构思技巧,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独到之处。这都是他们勤奋创作,广泛积累的结果。
  3,灵感对意境的创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意境的主题形成之后,好比高楼建筑刚刚树起框架,还有许多辅助工程要做,这些辅助工程是使建筑的主体得以充实完善,这里面也是需要用创造性去完成的。门面的装潢、室内的设计美化点缀功夫,并不亚于框架的构造。诗作的意境完善工程,也同建筑高楼一样,需要许多辅助的构想描述,才能使它达到完美。创作实践中我们也常遇到,完全推翻了原立意中的框架,而去另外寻求灵感,重构意境。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做探讨)可见,意境创造也需要有反复改造制作的功夫。可见,灵感在于培养;意境在于升华。
  ---------------------------------
  
  7,浅析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很多,古今亦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手法:
  
  一、诗歌的表达手法
  
  1,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等手法。描述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乐衬哀,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抑扬、对写等。
  2,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等。
  3,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等
  4,典故的运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许多诗词,只是生活的切片,向读者输出有限的信息,作为读者定向思维的导线。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截取生活中最精彩、最生动活泼的片断,借助于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这一点,在诗词鉴赏中是要特别注意到。了解了诗词的这一特点,将有助于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容。
  
  二、诗歌的结构方式
  
  成功的诗歌,每一首都有其鲜明的结构形式,这些篇章结构形式主要有:
  1,首句标目、2,首尾照应、3,开门见山、4,曲笔入题、5,层层深入、6,先景后情、7,卒章显志、8,以景结情、9,先总后分、10,总分得当、11,以小见大、12,过渡照应、13,伏笔铺垫等。……(这里不做举例说明)
  
  三、诗歌的修辞手法
  
  诗歌主要的修辞手法,就诗词的总体而言,因为诗歌的作品多为短小篇幅,在一篇中不可能包罗万象,一首诗歌中,有几项的成功修辞应用也就够了。这些主要的修辞手法有:
  1,对偶、2,比喻、3,比拟、4,借代、5,夸张、6,排比、7,双关、8,反语、9.,反问、10,设问、11,反复、12,对比、13,引用、14,呼告、15,顶针等。《修辞学》中的各种修辞方法,在诗词中都可以使用。这些修辞方法,在现代的诗歌作品中,都是常见到的,也是各位诗人经常应用的修辞方法,这些方法,在古代的诗歌中,也常有使用的例子。
  
  四、古典常用的修辞方法
  
  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常用的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因为在古诗歌里常见到,限于篇幅这里不作繁叙)。
  这里我想特意提及一下“列锦”和“互文”的古典修辞方法,有些资料都不提了,但却被一些作品所使用:
  1,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沙净?秋思》)
   再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等。
  2,互文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如: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写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抒发了诗人面对丞相祠堂凄清寥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事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来匡扶。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
  
  8,格律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近体格律诗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点是:字数、句法固定、平仄声律要求严格,压平声韵,要求一韵到底,忌失粘失对对,忌孤平,忌三仄三平尾,颔颈联文字必须对仗(对偶修辞)等诸多规定。还有结构上的许多要求,使表现手法受到制约和限制,各种章法与修辞技巧,都必须在符合上述诸多条件范围内,才可自如使用。因此,这里特地研究一下格律诗的表现手法,和朋友交流:
  
  一、格律诗的结构方法:
  
  格律诗的结构,分为起、承、转、合四联结构,各自的要求是:
  1,起联(指七律,绝句为首句 下同)――开端.。即开头.。这里以《蜀相》为例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说明孔明祠堂的坐落和环境。
  2,承联――承前句叙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进一步描写环境,并奇寓于情感伏笔。
  3,转联――转入主题描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丞相的功业。
  4,合联――结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未捷身死使人悼念。是为归结。
   排律诗,也是比照内容结构的方式,处理起、承、转、合这些关系的。
  
  二、格律诗的修辞手法
  
  1,格律诗的颔颈两联,按规定必须应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2,首、尾联不强调必须使用“对偶”修辞方法。
  3,作为文学的一种,格律诗中,各种修辞手法是都可以使用的,但是由于篇幅、句式的制约,这里只有“夸张”、“比拟”、“讽喻”……等常见之外,像“反复”、“排比”……等一些相对就比较少见。我的实践感觉难于使用,不像现代诗和散文那样好用,主要是字数句法诸多制约。。
  格律诗由于规范较多,不少修辞手法不便使用。只有在文字凝练上、修辞方法上努力,才能把它写好。
  
  --------------------------------------------------
  
  9,写格律诗要避免岀韵
  
  对于写格律诗,这里唱一个低调,要在克服弊病基础上再提高表现手法。近体格律诗,每一首的韵脚都必須是同一韵部里的字,否則就是“岀韵”。岀韵的诗,就不能算标准的近体诗。岀韵是格律诗之大忌(是格律诗的诸多大忌之一),它违犯了“一韵到底”的规矩。
   一般写格律诗的人,都在用韵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结果有时还是不易做到十分完美。原因是:
  1,韵部之多,逐个韵脚字检验规定的韵部,要花费很多时间,况且不易查对。
  2,韵谱之多,记忆审核都很困难。现在常见的是《平水韵》、《中华新韵》、《诗韵新编》各自的韵部归属都不一样。
  3,有一些现代常用的字,有的韵部中没有纳入。如《平水韵部》中,志、聚……等许多字都没有归属。遇到这种情况,只好默认,但是这经不起严格推敲审核。
   可见格律诗的创作之难,这些通常的“关”都不好过,何况还要讲究各种修辞手法。所以,请各位编辑老师,对写格律诗的新手,要多加耐心指导。
  ---------------------------------------------
  
  10,中华诗词的美学特征
  
  中华诗词的美学特征难括甚广,其核心的基本范畴就是意境。
  1,“意境”是华夏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指的是诗词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神游象外,沉寂于空灵邃远的无限时空的那种艺术化境。
  2,“意境”是中国文艺创作、鉴赏的基本尺度。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情景交融,虚实相间,气韵生动,兴象玲珑,境生于象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就创作论、鉴赏论的探讨而言,意境的要素包括意兴、意脉、意象。就“意境”本身的特征而言,它还必需涉及:兴、象、言、意、情、景、虚、实、气、韵等美学概念。
  3,中华美学源远流长。它是以中华的阴阳元气论、周易卦象学、五行十二律说为意境论之三大思想基石。“比兴”与“《易》象”合而为“意境”之源。是儒、道、玄、禅,是影响促成“意境”论孕育成长的四大哲学体系。比兴 兴会,兴象 意境,为“意境”论发展之脉络。……如此等等皆为中华诗词美学的特征。是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学,和鉴赏诗词的主要标准依据。
  ---------------------------------------------------------------------------------------
  
  11、格律诗的美学特征和审美 2020,4,3日投地脉文学
  
  中国的近体格律诗,有较高独特的艺术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独特欣赏价值。这是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独有特点所决定的,它堪称为中华文学艺术的瑰宝。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究竟它都具有哪些美学特征和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呢,怎样为格律诗审美?这里大致归纳以下五个方面,仅略做概述探讨交流如下。
  1,从外形上的审美。
  不论是五言还是七言,也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是各自句式统一、字数一致、排列工整、外型美观。由于它外形上的工整规则,给排版编辑的艺术加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可以根据版面排成方块、菱形、矩形等,也都很悦目美观。这些是从外形上的审美。
  2,从内容结构上的审美。
  格律诗是由一幅幅对联的有机排列组合而成,可以分联欣赏,也可整体欣赏。它的起、承、转、合的内容结构,是这种文体不可打乱的规则。一首规范的作品的颔颈两联的绝妙文字对仗,总是让人赞赏不已。结局上、立意上、递进上的有机呼应与自然谐构,使人领略到诗人的匠心安排,并欣赏其构思的艺术技巧之美。
  3,从格律声韵上的审美
  平仄格律是格律诗(包括词 这里主要说诗)的独有。它的声谱高低、长短都是由字的平仄声表达的,它是以节奏为基础而确定的,读起来是很和谐的,堪称音乐美。因为它把三平、三仄、失粘、失对,岀韵、出律等不和谐因素都列为禁忌。所以它可吟诵,可歌唱,能给人乐趣和美感。这是格律声韵上的审美。
  4,从语言上的审美
  格律诗由于字数、联数的限制、声韵的制约,要求作者必须在文字的凝炼上多下功夫。它有时需要把几句要说的话压缩在一个字里,又要通达流畅,因此必须反复斟酌推敲,因为这样,一首好诗它必定是由凝炼的语言所组成的。格律诗的文字语言要求既凝炼又通俗(不是低俗)贴切易懂,言简意赅。给读者以文字美的感受。是为文字的语言审美。
  有一些片面追求含蓄的人,极力否定贬低直白,其实直白也是一种修辞方法,往往来得简捷明快,如《天安门诗抄》中多数古体诗便是如此。就是经典古体格律诗,也多是追求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晦涩难解。更不是越令人揣摩不定就越有深度越有学问、越有味道。语言是否明了,与含蓄直白完全是两回事。语言上的含蓄与直白都是为描述意境所用,是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所定,言简意赅(凝练)尤其是格律诗语言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5,从意境上的审美
  意境的审美是综合审美,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文学审美的核心,也是格律诗的审美核心。可以这样说:格律诗的技术含量高,是高难度的水平要求组合,使它具有多方面的美学可审。用较少的文字,在诸多的规范下,提供一个较高的文学新意境,由表象的勾画、只言片语的点绘,寥寥些许文字,要求必须创造出特定的意境,去感染人,让人读后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为综合的艺术审美,也是格律诗的审美。
  对格律诗审美的前提,首先是掌握格律诗的美之所在。只有掌握了它的美之所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把握它的表象和实质,掌握格律诗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也就容易掌握格律诗的美学特征。才能全面地、正确地、深刻地欣赏格律诗的意境之美。
  ---------------------------------
  
  12,诗歌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现在诗歌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迟缓,传承发展面临严重考验。其症结何在?这里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诗歌的发展,是受社会综合艺术的发展,社会取向所决定的。在以金钱效益为动力的引导下,诗词的娱乐性和效益性的能量,决定了它能否发展和发展速度的自身价值问题。当然也有领导和措施的问题。
  一、要有官方和社会的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当代,它能否体现出它的自身价值,是能否得到重视的关键原因。(这里不作详述)
  二、要有足够引力的措施,调动和激发诗人的创造性。
  1,如果高考加入诗词创作考题,(现今只能作为文科知识的一少部分)一代新人的写诗质量就会迅速提高,诗人辈出,何愁不久会出现新的诗歌体裁、新意和传世佳作的出现。唐代就是把写格律诗纳入科考之内的,因为那时诗书是作为修身治国之本的。现在高考何止文科?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如果优秀作品,倍受国家社会重视,或予以奖励,就会出现更多更好的作品。
  3,如果对创新体裁、创意成果,给予必要的奖励,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就会应运而生。
  三、诗歌的当代价值低落。
  1,诗歌的价值,有日趋贬值之忧,优秀的诗歌传统继承不下来,新的体裁的作品贫乏。
  这是我国文学界面临的一个问题,应给以必要的重视,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加以解决。
  2,由于其他相关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和诗歌形成竞争势态,如:舞蹈、音乐、影视、网吧……等等的普及,吸引了民众的业余文化活动,占有了广大的青年民众,开展吟诗、赛诗的活动已是寥寥无几,只有少数人阅读诗词作品了。需要青睐的人少了,他也就冷落了。
  3,从文学创造经济效益角度看。写出100首诗,不如写出一部电视剧本或一部小说的受益高。一些有才华的写家,都不会把主要的创作精力投向诗词创作。
  四、如何促进我国诗歌的发展
  1,充分认识诗歌的现实作用
  诗歌的发展,同其他科技、学术的发展一样,必须国家纳入议程,给以必要的投资扶持,才能健康地发展。前提是要认识到,传承和发展诗歌的深远意义和作用。诗歌的发展,是盛世时代的标志,是时代的声音和反映。发挥它的歌颂现实、反映时代主旋律、教育人民、鼓舞斗志、抨击邪恶的重大作用。
  2,实行必要的奖励办法
  ①首先,必须重视诗歌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事诗歌工作人员的待遇。提高发表诗歌的稿酬标准。
  ②实行奖励措施。国家定期举行不同阶层的诗歌大赛,或在出版社、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收集,或由指定部门推荐,由指定部门实行评审奖励。可设:优秀诗人奖、优秀作品奖、体裁创新奖……等奖项。其资金来源,由地方文化部门的收入中列支,或由中央财政支出中解决。
  五、结论
  当前诗歌的创作衰落和萎靡,是以金钱效益为核心的社会取向的必然结果。假如有许多开发商在诗词这个领域开辟了新的生财门路,诗歌就自然地发展起来了。或者国家为了传承发展祖国的文学瑰宝,发挥诗歌的现实作用,给以必要的投资和颁布适当的激励措施,它自然就会发展起来。否则,只靠少部分人的兴趣和爱好去发展,它只能是日趋萎靡不振。
  --------------------------------
  
  13,“好诗”的标准理解(10条)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
  ☆ ☆
  落花生木根,回高义和帖子: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同意此观点,但这不是诗的专属.不论诗歌、散文、歌词等文体都应有感而写,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诗的好懂与不好懂只是诗的流派所决定,而与诗的好坏无关,恰恰相反,诗的最大魅力在于诗的回味性,耐读性,让人反复去品,而不是一眼看穿,诗的光辉是要读者自身的光去照亮的,且读者自身的想象也是对原诗的再创作过程,很多好的诗意思是不可说出的,要靠读者自己去感悟与体会,你一旦说会失去原诗本来的很多内涵……就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让人揣摩的。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乖僻的字在诗上运用并没什么不好,昌耀的诗很大特点就是这样,没人说他不好。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好诗为什么读起来不能让人沉重而深思呢?只有你进入不了作者的思想你才会感觉到厌倦,但好的诗也需要读者自身的欣赏水平。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西体诗是不必讲究中国古典的韵律美的,歌词一般都讲韵律,但它们不是诗,况且歌词的发展也有诗化倾向,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像诗一样跳跃,且支离破碎,但这不正是现代语言的发展吗?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生活是多方面的,诗歌是人的情感的发泄,为什么不能写自己的痛苦呢?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
  《好诗》的部分补充说明(兼回答 落花生木根 朋友)
  感谢朋友对我的这篇《好诗》跟帖的评论和交流,我很欢迎,为了准确表达我的原意,在这里对第2、7两条,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我的本意,和个人理解权作交流。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诗句流畅自如,无必要的隐晦,莫让读者揣摩不定莫衷一是。这里显然是指诗句,而不是全诗的意境和寓意。如古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 床前明月光”、“ 白日依山尽”……从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里,根本就找不到蹊跷难懂的句子(当然有的人看不懂是因为文化素质不达,阅历不够,那是另一回事)李、杜等诗家就是用这些普通人能够读懂的诗句,写出了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的不朽诗篇。应为我们传承和效仿。诗中夹杂一些令人揣摩不定的字句人家就不看了,当今绝不会有人羡慕您的高深,只能认为你汉语不及格。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悲剧未必就是消沉萎靡,在于如何处理素材和怎样去感染读者,达到怎样的效果。如:写勇士就义是悲伤的,令人读后它的余意延伸,不仅仅是悲伤,应该达到痛恨敌人、引发英勇报国的激情,而不可导向恐惧与妥协的心理。写悲伤的情感,如果是给别人看的,就要考虑对读后的影响效果,如果只能让读者和你一起悲伤就是全部目的,那只能导致消极萎靡,现实意义漠淡,也算不得好诗。不管写什么内容,没有积极的社会效应,不管技巧如何高超,我认为都不能成为公认的好诗。电影《上甘岭》中,王芳写她哥哥王成英雄事迹时,首长说:“你写赞歌,不能只让观众跟着你哭,而是要从中吸取力量……”这句话,对我们写忧伤、悲哀的诗歌,也是一种启发和借鉴。也可作为我们鉴赏诗的参考。因为现代诗歌,还是要跟随和反应时代主旋律的。
  另外,我认为:
  诗,作为文学作品之一,它当然必须有文学作品的共性(即“共属”),再加上它的“专属”才能算完整。否则它可能就不是文学的一种了,或许就是另外一种什么东西了。很可能有人也曾用这些共有的“文学属性”审核过网友的诗作。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谬误之处请朋友指正!谢谢!
  ☆☆
  梦幻晨星 跟高和义的贴: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
  我非常赞成高和义老师的帖子,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我记得不知在哪儿看过一个朋友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既是诗,就不能让人一读就懂,一读就懂,那不叫诗。我当时看了,就觉得很不解,难道写诗不就是让人看的吗?既然是让人看的,就得叫人看懂,别人看不懂,那你又写来作甚,那就留着自己在家欣赏吧。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写诗就跟说白话似的,那样就又不叫诗了。
  所以,我非常赞赏高老师总结的好诗的十条!
  -----------------------------
  
  14,“七言”作为诗标不够确切
  
  近来在江山“诗词歌赋”栏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裁标注――“七言”(或“五言”下同),反复斟酌不得其解。这里“七言”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半句话,这是什么原因呢?古体诗中有:七言律诗(七律)、七言古风(七古);或七言绝句(七绝)。古风中包括七言、五言、杂言等。因此这里把“七言”作为一种诗体,就好像是没有说完的半句话,它究竟是七言“律诗”,还是七言“古风”?莫衷一是。
  以《汉语语法》角度从古诗体看,“七言”它是整个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因为它没有表达出一个完整的诗体概念。
  古籍中有:《七言绝句》、《六言格律诗》、《五言律诗》、《四言歌括》、《三字经》……。可见n言者即n字也,它都是在名词的前边(即定语的位置)用来限制、修饰主词的附加语言成分。
  如果把“七言”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标注,提到句子的主词地位,就不妥当了。如以“七言”代表“七言古风”似有不妥,因为还有“七言格律诗”、“七言绝句”、“七言排律”等诗体。在过去和现在还没有见到这样标注诗体的,在其他网站也还没有见到。
  江山网站,一个时期在古体诗中,标注律、绝、古风(七古)和声韵,是走向规范化的可喜一步。这给编辑审核稿件和读者阅读都少走了弯路,而且也一目了然。在声韵的标注上,除了新韵一定要标注外,平水韵为默认韵可以免标。个人认为凡是古风,不管七言(每句7个字)或五言(每句5个字)或杂言(句子字数不等)都可以用“古风”表示,至于每句的字数(几言)一目了然一看便知,没有必要 花费笔墨刻意标注。为了规范化诗体标注,个人认为以“古风”代替“七言”(包括n言)更为确切。个人浅见,供作参考!
  但不知是否还有哪那些依据和理论根据,欢迎互相交流。这里只是探讨,谬误之处还望指导。
  --------------------------------------------------------------
  
  15,格律诗如何写景寄情
   ―― 朋友,请您评论指点!
  
  写在前面
  我把这首习作提交给朋友讨论,不是我自以为是“好诗”,也不是不同意年编辑的评语结论。自知弱点诸多,很需要推敲改写。特别是格律诗怎样写“情”、写“景”的问题,通过年老师和网友的具体指点,能够有所悟,从而提高我的格律诗创作质量,为江山写出饱满完美的作品,实为唯一所求。――人家到这里都是被鉴赏,我主动来这里是专讨批评的。
  (发此稿前和年编辑飞笺没有联系上,系统提示该ID不存在,在此致歉!)
  
  七律?魁星楼(平水韵)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64800
  
  豪然雄伟镇山营,俯卫乡郊百里程。
  六色五颜新意俏,九层八角古风生;
  盘旋上下阶梯路,环绕双边瞭望坪。
  夜赏魁星光悦目,威严耸立照煤城!
  
   ――魁星楼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内龙首山顶峰,威严耸立遥观百里,是该市的最新标志。
  
  【编者按】从远近角度描写了魁星楼,但古人写景,将就情境交融,这样的诗歌才能饱满,而抒情的淡泊正是这首诗的一大缺憾。问好,天天开心)—— 年
  
  感谢编辑老师的直言评论,但不同见解我们可以坦率交流。我以为这首诗的立意是描写这个魁星楼的形象为主,“情”完全含蕴在写景的用词之中,读后褒贬自见。一首短短的8句格律诗,是不允许专笔分开特写“情”“景”的。是的,古人讲而且今人也在讲“情景交融”,我这首诗中,真的“情淡薄”吗?您是在说没有专句抒情吧?这其中最强烈的“情”就是热情地描绘赞扬了我家乡的“魁星楼”。这里我不是不同意您的结论,只是交流一下看法,我还不知道它的平仄格律上有多大问题呢!可是为了学习,可否把这首诗拿到《江山诗风》去,让大家全面地推敲一把,或许能使我受益匪浅!
  
  年 朋友:我反复琢磨想要根据你的评语,修改一下这首诗的最大缺憾,可是无从下手。学生这里恳请老师帮助改上几笔如何?以便把意境中的“情景交融”写的更符合要求些,怎样,可否赐教?
  
   年 朋友:不同意见和你探讨交流,谬误之处请赐教:
  一、关于古人“观物寄情”诗是怎么写的
   我这里首先请朋友看一首非常熟悉的古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里直观看来全是写的景,情在何处?
  这是诗人[唐]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虽然没有直接写“情”,但也不失为“情景交融”意境典范的“观物寄情”好诗。
  
   我的七律《魁星楼》当然相差十万八千里,就其写作方法是可以类比的,因为都是从写景入手抒发情感的。如:
  豪然雄伟镇山营,俯卫乡郊百里程。
  六色五颜新意俏,九层八角古风生;
  盘旋上下阶梯路,环绕双边瞭望坪。
  夜赏魁星光悦目,威严耸立照煤城!
  这里边“豪然雄伟”、“俯卫乡郊百里”、“新意俏”、“古风生”、“夜赏魁星光悦目”、“威严耸立照煤城!”……这里面就没有赏慕赞美之情?这种仰慕珍爱之情又何止仅仅是对这座“楼”!?又何以见得情之“淡泊”?希望你作具体指点,共同交流!
  
   二、关于“意境”和“情景交融”
   意境――即情景交融形成的氛围境界。是由诗的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在读者的脑海中所构成呈现的新的意象环境境界。它无论从内含和外延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域。这里边有情(思感)的、景(画面)的综合体现。根据作者的创作目的和题材,叙事或抒情,结构安排确定作品的写法,而没有固定的套路。所以才叫“创作”。
  欣赏作品意境和读者的素质、文学修养、习惯、理解方式或情操态度有一定关系。有的人常把自己崇拜人的“失误”助圆其说并极力吹捧,也能把无名者的“独创”说成是“病痞”而否定,这在作品的评论中,也是能够见到的现象。
  同样的方法写作,名人的就是“典范”,无名者的则另有别论。不是势利眼,就是“名人效应”(这里不针对任何人,而论其现象)。
  
   三、“以景寄情”是格律诗的常用写法
   怎样看文学作品中的“情”的表达。有些题材受篇幅的限制无法以单独的笔墨去抒“情”,多寓意于字里行间,但也是显而易见的。
  写月亮的美“露出了笑脸”这里就含蕴着赞美;写月亮“含泪朦胧”也是表达作者的悲愁心情,这就是“以景寄情”,这个文学常识谁都知道。
  这里说一个笑话:杜甫的那首“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绝句,有的人用自然逻辑去否定它违背自然规律,翠柳怎么能和积雪(“窗含西岭千秋雪”)同时存在呢?柳翠是在春夏季,而雪是在冬季呀!所以就把“翠柳”改成“垂柳”,但也没有被后人认可。其实终年积雪的山是有的,山上山下是两个气候。我看这里或许有“名人效应”,若是一般人这样写,可能就另有结论了。
  因为格律诗(如七律)定格为8句56个字,必须在格律的制约之内,应以最大限度把形象勾画清楚,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形象(特别是观物),才能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其情只能体现在组词之中(或寄意在无字之间),如杜甫的《绝句》。
   还有的人主张格律诗要多用典、讲含蓄,只是从古籍里找出几个似是而非的句子做论证,然后夸夸其谈。但是却见不到他的“示范”之作。含蓄是体现在全诗的意境里,而不是哪些句子的直白,如果一些朦胧的句子装到诗里,就会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怎么让读者进入你创造意境?
   我学写格律诗多年了,觉得它的规范要求诸多,在字数句子的限制、在平仄格律的约束规范下,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装进去,是何等地艰难!写一首格律诗要比写几首古风,都要费功夫。是不是这样?请写格律诗的朋友也谈谈创作体会吧!
  这里不是要求别人虚捧,而是希望得到一个公众认为公正的、有具体根据的评论,得到启发指点。以校正今后,如此,只有共同交流与讨论。
  诚望朋友直言指出问题,真心感谢,增进友谊!
  
  
  16,简评《 论中国诗歌现象》
   原文链接: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117&rid=115253&page=1#134416
  
   这是一篇从总体上论证“中国诗歌现象”的带有结论性质的“论文”,是以“诗学笔记”的方式,引用、议论、铺叙、引申等方法,表述了作者对“中国诗歌现象”的总体基本看法和结论。在改革开放今天,在文学“双百”方针指引下,只要不是政治偏见行径,以事实为出发点,进行交流探讨是有益的。探讨无禁区,但是宣扬什么还是有纪律的,尤其是对现实的偏激结论和盲目否定,对于能够正视现实、拥护改革开放的求实者,是不会以道听途说、照抄照转为口实,无端抹杀现实的。因为起码在热爱、拥护现实的网民中是通不过的。
   这里仅就文中的一些个人以为,值得探讨斟酌的结论和论证方法、观点上的根本区别,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作为探讨。欢迎指正!
  
   1,首先此文立论过于偏执,论据单薄无力空洞的结论太多。――“……更不用说网络诗歌的泛滥(?)之后形成的种种纠葛……”等没有摆出事实。网络诗歌泛滥以及之后形成的种种纠葛,只是个空洞的结论,没有摆出事实。
   2,妄下狂言断语,难以令人信服。――文中断言的“不争事实”,真的是“不争”的吗?
   3,以偏代面,,设例滑稽荒唐――如:“假若把阅读本文的您放至那个时代,相信您一定会知道那时的口头语言表达与现在的口头语言就是天壤之别”。这种例证绝顶滑稽,莫非作者已经回到那个时代去体验过?怎么验证读者的体验呢?这分明是耍弄读者!谓古今论文例证所罕见的手法。
   4,条理混乱,结论谬误。――结尾,作者既结论诗歌的问题,不争的事实是时局、国策现状造成的,却又去在诗歌的领地里努力地耕耘?按作者的观点努力耕耘有用吗?不只能是“期待”或“静观风云”吗?……
   5,大头小身,缺乏事实支撑。――庞大的论文题目,杂谈小议的内容,缺乏论据,难以令人信服。
   6,这是个以抄书为主的杂烩拼盘,中间夹杂着抽象、武断偏激的言论。――全篇杂乱无章,自相矛盾,拼凑牵强,谬误比比皆是。
   7,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繁荣与丰富多彩,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文中过早地,以一孔之见武断结论是片面的、为时过早而且是有害的,也是经不起社会检验的。
   8,立论是为目的服务的。――从这篇“论文”中,看到作者否定格律诗词的“理论”支撑点。用牵强附会之伎是站不住脚的。国家的文学艺术的方针,和格律诗的传承发展政策,还在继续贯彻执行,不管任何人的“高论”如何新鲜,在行动上是必须遵循的。
   9,引用自己的言论,作为论据。如:“用本人的语言来讲就是“诗派林林”、“山头总总”。”――这种论证方法新鲜、罕见!你是何等权威人物?通常作为论据的是:公认的实例、权威名人语录、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等,没有见过引用自己语录作论据的“理论家”,真开眼界。其实作者佷陶醉自己这段“精辟”的语句,在和网友讨论问题时,也见过他的这段话。其实,这段话很不科学,是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诋毁,诗派古已有之,“山头总总”杜撰的词,语义不通。其实派别的代表人物不都是各拉山头,乃自然形成的派别的思想代表。
   10,空话、大话令人置疑。“纵观中华几千年的诗歌文化或整个世界的诗歌文化”――作者的阅历果然如此吗?你是以怎样的渠道把“中华几千年的诗歌文化尤其是整个世界的诗歌文化资料”尽数弄到手的?!并又通盘阅读的?令人置疑。
   11,思维混乱、断语失真。文中断言:“历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莫不是自然的产生,而后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不是所有发展历程都是如此,而是在创建文字之前的原始起源,而不是“历数”各种诗体创生的过程。比如格律诗、现代诗,就未必是从“口口相传”开始的,因为到了唐代早就有了文字,并把律诗纳入科考……。诗歌的产生、发展、创新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相应产物,而并不是凭空“自然产生”而“口口相传的”。试问五四以来的新体诗,是怎样“自然产生”而又“口口相传”到现在的?
   12,作者对格律诗的偏见,根源于此。――文中断言:“……其形式的五花八门不过是后人给其加上的门框或者说是枷锁,用各种所谓的格律等对自由的物象情感表达进行了束缚。”――原来诗词的格律是后人对自由的物象情感表达制造的“枷锁”束缚!或许这段话不是作者创建的表述,或许是抄来的引语。但作者是让读者欣赏的。这种“结论”只能用来争鸣,做理论探讨交流,不可以奉为“经典”,不管出自哪位权威之口,和哪部“杰作”之中,我认为都是荒唐无稽的!作为炎黄子孙,这样看待祖先留下的文学遗产,真是可悲。这是哪一家的“历史观”?
   做为文学和艺术,它是语言技艺人类生产、生活的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的表现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体现在文学上是各种文体的创建(格律只是其中之一),在艺术上有各种剧目等等的表现方式风格……,这是发展进步而不是“枷锁”!如果真的砸碎这些枷锁,不就是复还远古了吗?还能有今天的文学艺术的丰富多彩和人类的文明吗?
   13,散布民族自卑自弃情绪,笼统否定中国现实――。他说:“从时下的中国诗歌界来看,我们没有里尔克那样的诗人,没有卢梭那样的哲学家,没有阿赫玛托娃那样的“诗歌月亮”,这是毫无争议的”――你对中国的时下了解多少?有或没有在于发掘、收集、整理、,非闭门揣度所能替代。或许若干年之后,有的会被后人认可的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诗家或理论家,有何依据断言没有?不知作者是否阅尽了当代出版的或没有出版的,所有媒体的全部诗歌、当代“名家”?这叫诳语和民族痞子的自卑自弃,为国人丧失民族气节!中国当代的高等院校的著名专家、教授,有的就其现代学术成果和《著树》难道就没有能和古人比美的吗?中国人比不了洋人吗?中国的诗歌,怎么能有外国的“家”?不要数典忘祖,中国的李杜、鲁迅、何其芳、贺敬之、臧克家、郭沫若,还有:唐诗、宋词、元曲、《天安门诗抄》……这些外国洋人有吗?
   中国近代著名诗人、诗歌精品(部分连接):http://xy.eywedu.com/xiandai/
   14,给“传统文化”前加上“所谓”,显然是蔑视传统文化――文称:“我国在大教育背景下把所谓传统文化远远抛开”其实,是那些数典忘祖的小丑,狂妄地背弃、叛逆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所致,他们捧着民族虚无主义,一知半解妄下断语,盲目否定一切、破除一切的夺权狂的卑鄙政治伎俩。
   15,“十年动乱更是加深了这种本质本土文化的深度过滤”――用“过滤”表述是贴金,其实,十年动乱,以实用主义为了夺权、保权、巩固既得利益者的专治独裁铺路,是对世界(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全面否定。那时的“破四旧”、“批孔”以及近代、当代的绝大多数深受民众喜爱的文学作品全被划为“毒草”,除了几个新编的“样板戏”和“毛主席诗词”之外还有所剩否?这能美其名曰“过滤”吗?而且加上了“深度”,都过滤、破掉了些什么,显然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其说是“深度过滤”倒不如说是全面破坏。只有文革的打手才会那样褒奖文革对传统文化的毁灭性地破坏。
   16,侮辱谩骂性的断言,缺少事实根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需要引经据典去考究其是否真的正确,因为眼前的事实大家比谁都清楚,“在一个狭隘的、彼此表面逢迎实则内心排斥的、庸俗功利的、自娱自乐的、追腥逐臭的、裤腰带以上的、裤腰带以下的、虚荣的、势利的、裙带的、浮躁的圈子里,我们已经难得一见一些人应有的操守。”这是极端错误的言论!这是以想象、假说为依托,牵强附会编造的浪漫似是而非的荒诞的呓语。“眼前的事实大家比谁都清楚”究竟眼前有几人能够把改革开放的兴盛时期,看得那样黑暗污秽!这个断言,太偏颇、太荒唐了!究竟有多少事实支撑这个带有侮辱谩骂性的断言?难道这不是太狭隘、偏颇、荒谬的结论吗。
  --------------------------------
  
  17,百花齐放,岂是一枝独秀
  ――与:《“自由体诗歌“:诗歌的必然》论的转荐者商榷
  原文链接: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138481
  前言
  我无意与本文作者探讨此作,因为文坛上属于学术认识问题各有自由,也各有辩论的自由。这里不针对原文作者,而是与把这样的观点的作品转到这里发表的推荐者,进行一番交流。我想这对于正确执行文学方针是有一定益处的。推荐者声称:“中国当今诗歌走向落寞”(?)何以见得?中国当今的诗歌由于改革开放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网络的兴起,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过去只可藏稿自赏的诗歌爱好者,都可以上网发表作品,哪个综合的文学网站没有大量的诗歌面世,出不了版的也能在网上见诸读者,何等的方便兴盛!何以见得“中国当今诗歌走向落寞”?个人不解,并对文中的几个不能苟同的论点,作以交流,欢迎指正。
  
   一、 如今写格律诗只能是“制造”?
  
   先引录文中的一段结论:
  “……汉语的旧格律诗写作,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将之看成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
   我认为作者的任何文体的写作,也不论使用什么语言文字,都是“创作”(创造),不可喻为“制造”。即使套用了旧有的固定化格式,它的内容意境、文字描述,绝不会跟翻砂工浇铸产品那样“制造”的一模一样。在古今浩如烟海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试看有谁“制造”出一篇完全一字不差雷同的作品?那些不同点不都是创造吗!
  小说家可以沿用“章”、“回”的格式写小说,现代作家如果沿用这样的格创作的小说,这样的作品比比皆是,我们能够因此就说他是“制造”而不是创作呢?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是全盘复古,也不是彻底洋化。是吸取它的有益部分为我和现代所用。但也不是弃古、排古,或照搬复古,而是取其精华,促其共同发展,不是哪个“过时”,“哪个将被取代”的问题,如果现代文化完全取代了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后代人如何“知古用古”?对传统的古体诗词,国家的传承、发展政策行不通了?诸如此那当代各家网媒体还设立“古体诗词”、“唐宋遗风”之类栏目还有何意义?那国家就命令“砍掉”这些栏目不就完了吗。
  
   二、 现代汉语真的与格律诗无缘吗
  
     先引录文中两段结论:
   “格律诗已经是历史的陈迹,是过去时的诗歌,不但传统的格律诗无法和现代生活对接、表达现代生活和现代感性”
    传统格律诗为何“不能表达现代生活和现代感性”?
  先质疑一点:“传统格律无法和现代生活对接”意思不清楚,“格律”应和“语言”对接,因为诗人是用语言在格律的规范下表现描述生活的。姑且看一下“传统格律”能否和“现代语言对接”:
   1,格律诗并非“已经是历史的陈迹”――若说格律(近体诗格律)因为它是创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但格律诗就有古人和今人之作,今人写的格律诗不分时间、内容,一概定为“已经是历史的陈迹”,“是过去时的诗歌”是否欠妥?
   2,格律诗为何不能和现代生活及汉语对接?――读过格律诗的人,并掌握格律诗规范的人,都知道那些经典名著的近体格律诗中,古介词、虚词、语助词……,包括各种古修辞方法都可以纳入。到了现代中国同样是方块字,只是词汇更加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字、短语、词、词组、一些相应的修辞方法为何不能跟格律对接呢?看一下毛泽东的诗词,那不是以现代汉语与格律对接的典范吗?现在网上那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何视而不见?是否像有的人所想:古律就得一律用古汉语填写,如果是那样,为何除《平水韵》之外,又有《诗韵新编》、《中华新韵》……呢?即使是用平水韵写现代汉语诗,只要回避了与现代平仄发音不同的字,不也无可挑剔吗,毛主席不就是这样示范的吗。他的《长征》、《送瘟神》等,没有完美地表达现代人的生活、感性吗?
   3,试问现代汉语有哪些字句不能跟古律对接?――其实就是古汉语也不可能随便捡来一个字或词就可以塞入任何一个格律的任何部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需要作者在选字和词上下功夫,因为字义、声韵等诸多规范都要吻合格律要求的。无论古代、现代语言也都得选择适合的字、词、短语或句子。即使写现代诗也得选择合适的语言构句的。
  
  三、格律不“就是束缚、篱笆墙、紧箍咒”!
  
   先引录文中一段结论:
   “从根本上来说,不管什么样的格律,都是一种规定和要求,而规定和要求就是束缚,就是篱笆墙,就是紧箍咒”
  1,这个结论如果把中间的几步递进演绎省略,句型就是:“格律就是束缚、篱笆墙,就是’紧箍咒’”――格律,都是一种规定和要求这句话在理,而后半部的“格律就是束缚、篱笆墙,就是’紧箍咒’”这就有些荒唐了。所有古今各种文体都有本身的规定和要求,何止格律?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规定要求,如何区别文体?没有规矩怎成方圆,所以这样定义格律诗的格律似乎有些不公平或不妥当。
   2,“格律就是束缚”这在某种以上将还勉强说得过,因为它有诸多规范。而说它是“篱笆墙”,“紧箍咒”这就太感情用事了,他是隔着什么人的墙?又是紧谁的箍咒呢?这样看待和定义文体的规范和要求,是想取消各种文体的区别?那不又回到甲骨文时代了,那不毁掉了人类的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学体裁的区别标志了吗!
   3,格律是格律诗的精华和重要标志。格律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因此国家一贯坚持传承、发展的政策,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据以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妨严”等原则依据普通话的特点发布了《中华新韵》进一步推动了格律诗的传承发展,格律诗有了新的起色。在《天安门诗抄》里展示了它的独有的战斗力和艺术风采。对这些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是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否定它的。
  -----------------
  
  18、关于古体《绝句》的理解
  
   古绝(亦称“古风”)是唐代近代律绝产生之前的一种古体诗,它是和“律”、“绝”(近体绝句)相对立的一种诗体。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
  
  一、五言古绝举例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二、七言古绝举例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③泊,入声。烟,平声。
   ④比,上声。西,平声。
   ⑤恐,上声。天,平声。
   ⑥不,客,入声。何,平声。
   ⑦看,平声。
  ---------------------------------------------------
  
  19、近体绝句的规范提要
  
   一、什么是绝句
   这里主要是研究近体格律诗的绝句(而不是古体绝句)。可以把“绝句”(五言或七言等)看成是从格律诗中截取的句子,因之亦称“断句”、“截句”或“绝句”。 绝句是相当于截取格律诗四联中的任意两联组成的。有的是截取一、四联;有的是截取二、三联;有的是截取一、二联;有的截取是三、四联而成。但在写作中,不是先写成格律诗后再去从中截取,而是直接用四个句子表达完整意思的短诗。这里是说它“相当于”格律诗的断句。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或古绝。
  
  
  二、 近体绝句有四个固定格式:
  1、句数:每首诗固定四句。绝句文字允许不对仗。
  2、字数:一首五言绝句共有二十个字,而一首七言绝句共有二十八个字。
  3、平仄:每一句的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五、七绝句各有四种。
  4、押韵: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可以押韵,第一句则不拘。
   简言之,对绝句的其他要求和规范,除允许文字不对仗之外,大致与格律诗相同。
  
  
  三、绝句平仄简表
  
  五绝平起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
  
  20、赏七绝《大林寺桃花》
  ――兼白居易写《大林寺桃花》心情之探索
  
  一、前言
  七绝《大林寺桃花》是一首纪游诗。817年作品写于初夏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作者白居易因直言敢谏,元和10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元和12年初夏作者游游庐山而作此绝句。这是作者在丢官的失落之感中,对于“芳菲已尽的”时节,托愿于盛开的桃花。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故往春景。咏物寄意慰抚自己,其实已是时过境迁。从表面上看他是写景,从意境看它却不只是一副景色画面了,这里面含蕴着所抒之情,大概这就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之说的体现吧。
   为了考证探索作者写此绝句的内在心情,还须从鉴赏作品、写作背景和作者的身世中去探索。
  
  二、原文读译
  七绝?大林寺桃花(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庐山有上、中、下大林寺。中寺在锦涧桥北,是由晋僧慧远建;下寺即旧资圣寺,在锦涧桥西;此诗所指为上大林寺,遗址在今天的花径公园内,为晋代名僧昙诜所建。大林寺之北为大林峯,传晋僧昙诜“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峰名“大林”,寺也名“大林”。今大林寺已废。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春归:春天回去了。   
  (9)觅:寻找。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11)转:反。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
  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三、作品赏析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十二、三岁,避乱越中(今浙江)。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应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著作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后授官盩厔县尉、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10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晚期,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唐武宗会昌6年(846年)卒,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作者著有《游大林寺序》,记述与同行者十七人游庐山,宿大林寺。其时为四月初九,而山高地深,尚如正月、二月天,梨桃始花,涧草犹短,风候与平地不同,恍然若别造一世界,因作此诗。这时,作者摘贬为江州司马,诗咏物候,也表旷达。
  
  2、作品赏析
  短短四句小诗,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独有情操。
  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去,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感慨,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自如,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记游抒情的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其实,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的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非奇迹,只不过作者为抒情所用而已。
  
  四、体会
  可见,景中自有深情在,作者的“惜春”情之浓意之切和对于春的留恋,以及“长恨春归无觅处”的伤感,与他的直言犯上而“丢官”的境遇,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然而,时过境迁,只好用寺院里的一片晚开的桃花,以其浪漫之笔抒发余愿而聊以自慰。
  至于他后来(晚期)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那是写这首诗之后的事。
  他的遭遇和特有的心情,不能够脱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经历。当然了,对于欣赏者的角度可以聚焦于纯艺术之美。而作者的喜怒哀乐,受制于作者的身世和社会,不可能跟当时的权势毫无关系。
  在当代文学艺术的歌颂进步,这应是时代的主旋律;而对于迂腐任行其便,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还能够有人抛头卢洒热血吗?可见,文学假如走上脱离时局政治的纯萃的艺术追求,思想性就必然淡化,甚至导向歧途,便是走向了发展的死胡同。
  --------------------------------------
  
  21、关于《西江月》上下片首两句的对仗问题
  
  有人说《西江月》词,上下片首两句必须对仗。在宋词中,有些《西江月》上下片首两句有的并不完全对仗。其实,西江月上下片首两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不是必须对仗。
  毛泽东的《西江月》对仗较工。但古词里就有一些,甚至是名人的精典作品,有的就不对仗,有的不是严格地对仗。
  如:宋词中,词人张孝祥的《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是一首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词。该词上片1、2句是;“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下片1、2句:“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都不对仗。
  再如: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上片首2句对仗,而下片就不对仗了:“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方”(不对仗或不完全对仗)。
  以上现象可否理解为:西江月中的相关联的对仗,无严格要求。它不像格律诗的颔、颈联那样严格要求必须对仗。有的《西江月》词谱谓“上下片一般要求对仗”,而不是非对仗不可。不然怎样解释宋词中一些《西江月》词中相关句不对仗的问题。
  个人之见,对不?还望老师共同参与交流指点,致谢!
  ---------------------------
  
   22、格律诗的写作与校验
  
  我国的传统古体诗词(包括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不断地传承发展中。发展与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扬弃过程,尤其是对格律诗的改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或由几个秀才就能够完成的,必须在广泛流传中,得到社会民众的认可,国家统一制定规范颁行,才能广传于世。这也是被我国诗词的发展历史证实了的事实。
  1,传承的基础是学通弄懂
  那些格律诗(词、曲 下同)都有各自独立的规范谱调。这些规范谱调和相关规定,是它的特征和生命所在。越离了这些谱调,尽管句式、字数吻合也是名不符其实的。因此,传承的前提是有更多的人掌握它,知道它的全部规范。这就需要从学习基础知识学起,没有捷径可走,那种照葫芦画瓢的模仿,绝对不会全面偶中的。只有学通弄懂,全面掌握格律诗的知识,具备丰富的创作经验,才能做到传承。全国能够有大量地传世佳作问世,才是最好的传承标志。
  2,以严谨的精神写格律诗
   写格律诗比写古风等自由体要难得多,它不仅要有主题的表现载体,即选择题材,构思章法,还要字字对照平仄格律和韵脚字的韵部。在诸多规范中填入需要而又符合要求的字,是要花费一些斟酌功夫的。有时为了一个字,只好推翻原构思的句子,甚至抛弃比较满意的诗句再去重组。可见,不下一番斟酌选择功夫,是不易信手拈来的,因为格律声韵、对仗以及大忌的三仄、三平、孤平、合掌……等都要全面审查避免,才能脱稿。稍一疏忽就会出现纰漏。所以写格律诗尤需严谨、细致、全面地认真反复推敲斟酌。
  3、莫知难而退勇于攻关
  喜爱古体诗的朋友,要多写一些格律诗。我倒认为格律非但不会制约青年人的诗意发挥,而且能够锻炼青年一代的严谨学风。在难度较高的框架中产出质量较高的作品,那才更见到基本功底,我不是在鼓励朋友写格律诗,确实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古风写的挺好,文字素养较高,只要稍加在意,勇于攻关,就会写出很好的格律诗词作品的。也可以为格律诗的传承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4、古风和格律诗的区别
  ① 唐代诗歌分古体和近体。古体句数不限,每句的平仄也较自由;近体分律诗、绝句两种。近体律诗格律较严,每首定格四联八句,中间两联要对仗。律诗、绝句平仄都有规定。古体、近体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②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其实它亦是很古的,远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③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的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固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部的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奇数句都不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可见,古体诗与格律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诗体,不能混淆或替代。不管如何改革格律诗的韵律是不太可能取消的,因为那样就不成其为“格律诗”了。貌似律绝,但又没有格律和没有严格押韵的诗,充其量也只能勉强归类于“古风”,不管标注与否都是如此。
  5、用古律抒发今人之感
  古典格律诗词,作为一种诗体,各自有着独特的规范,我们写古诗就要遵循这些规范,这主要是它的格律方面的诸多规范。初学者是贵在遵循的,否则以“创新,发展”的名义,抛弃了规范,还径自标注什么“律、绝”或词牌名,那就是不伦不类了,名不副其实。这样发展就偏离了轨道。这样不但传承不了古诗的精华,更谈不上“发展、创新”。在内容上,我也赞成一些朋友的观点,应该以传统的格式写当代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反应现实。据我所见,有的人误以为古诗就应写古意,甚至连现代的词汇都须忌用,那样就无法反映现实了,只有用古调发古人之幽情,那还谈何发展。谈到发展,那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化,有遵循有进步,而不是用另一类的东西做取代(当然有超过古典格律诗词者,自然会被认可)。中国的传统格律诗,是从节拍音节创建的,只有按节拍、平仄高低长短合理排列(如诗律、词谱),才会有和谐的音乐美。否则格律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韵,也是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写古体诗歌是为吟咏、歌唱用的,不用这样的韵律,那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格律来取代它,而不是避开它,现在还少有那样的尝试先例。
  6,关于格律诗改革的设想
  我认为格律诗的格律,是节奏的体现。五言三个节奏,七言四个节奏,按其每个节奏的长短、高低以平仄声搭配,是十分严格的,因此它才既可吟咏又可朗诵歌唱,产生节奏感和韵律美。要改变它除非朗诵的节律变动,那样亦与我民族的传统习惯相桲,短时期看不出会有更变的演化,因此改变格律的必要性不大,看不出有改革的必要。那么究竟要改革什么呢?个人认为,我国的诗词韵部归属太繁杂,韵书太多,而且又不完善。如:《平水韵》是古声,有不少常用的汉字没有纳入,像“志”、“聚”等许多常用字韵部里找不到,因为,那是晚唐时代的声韵,之后朝代的文字创生、声音的演变。那时的《韵书》是不可能纳入的。还有《诗韵新编》(十四韵)、《中华新韵》也常有找不到的常用汉字。因为汉语是在不断地演化,汉字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抛弃,一部韵书(即韵谱,下同)不可能能一成不变。这些韵书的并行流传,给写和赏阅格律诗词带来许多不便,这才是急需改革的首要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既简化又经久使用的韵书。那就是以当代的汉语拼音为标准,韵母相同者为同韵。第一、2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即可。这样改革简化,就会便于学习掌握声韵了,也不会出现字典里有的字,而韵书里却没有的弊端了,这样的韵谱是随着汉语语音的变化、文字的创新而同步俱进。这样改革还是要提倡“倡今知古”、“今不妨古”“宽不碍严”的原则,保留古韵书(便于考古),倡导现代新韵。再逐步充实改进逐步趋向完善。
  7、以严谨的精神写格律诗
  既然是写格律诗,就要严格、全面地遵守它的规范。当然,一首好的格律诗,除了他的文字优美、新颖、精炼、意境独到外,还必须合乎韵律、所忌等诸多规范。否则它只能是一首好诗,而不能是一首完美的诗。因为精品,是不允许有明显瑕疵的,否则就名不符其实了。
  如今,由于高科技的发展,有了电脑的“格律牌谱的校验软件”问世,上电脑的朋友,写好了格律诗词,在送去发表之前,可用《诗词吾爱》或《诗词总汇》等的校验工具校验一下,只是举手之劳,比逐项人工审核省力得多,除一少部分问题之外,绝大多数格律、谱牌问题都能发现,是避免审核疏漏的简捷途径。如果供稿者都能这样做,就可以减轻编辑人员的大量审稿精力。
   个人浅见,供做诗词写作爱好者交流探讨,欢迎批评指正。
  
  ------------------------------------------
  
  23、诗歌的表现手法与审美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语音语义的演变,古今的写作选字用词有所不同。格律诗(包括词、曲下同)与现代新体诗,在章法和语法修辞上、情景意境的描述上,等许多方面也有所不同。古、今(现代新体诗)的诗歌,总括观之,在表现手法上,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诗歌的表现手法结构与修辞
  
  1、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
  (1),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等手法。描述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乐衬哀,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抑扬、对写等。
  (2),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等。
  (3),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等
  (4),典故的运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许多诗词,只是生活的切片,向读者输出有限的信息,作为读者定向思维的导线。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截取生活中最精彩、最生动活泼的片断,借助于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这一点,在诗词鉴赏中是要特别注意到。了解了诗词的这一特点,将有助于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容。
  2、诗歌的综合结构方式
  成功的诗歌,每一首都有其鲜明的结构形式,这些篇章结构形式主要有:
  (1),首句标目、(2),首尾照应、(3),开门见山、(4),曲笔入题、(5),层层深入、(6),先景后情、(7),卒章显志、(8),以景结情、(90,先总后分、(100,总分得当、(11),以小见大、(12),过渡照应、(13),伏笔铺垫等。……(这里不做举例说明)
  3、诗歌普遍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主要的修辞手法,就诗词的总体而言,因为诗歌的作品多为短小篇幅,在一篇中不可能包罗万象,一首诗歌中,有几项的成功修辞应用也就够了。这些主要的修辞手法有:
  (1),对偶、(2),比喻、(3),比拟、(4),借代、(5),夸张、(6),排比、(7),双关、(8),反语、(9).,反问、(10),设问、(11),反复、(12),对比、(13),引用、(14),呼告、(15),顶针等。《修辞学》中的各种修辞方法,在诗词中都可以使用。这些修辞方法,在现代的诗歌作品中,都是常见到的,也是各位诗人经常应用的修辞方法,这些方法,在古代的诗歌中,也常有使用的例子。
  4、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
  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常用的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因为在古诗歌里常见到,限于篇幅这里不作繁叙)。
  这里我想特意提及一下“列锦”和“互文”的古典修辞方法,有些资料都不提了,但却被一些作品所使用:
  (1),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沙净?秋思》) 再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等。
  (2),互文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如:
  甲、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写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抒发了诗人面对丞相祠堂凄清寥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事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来匡扶。
  乙、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二、格律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格律诗由于对格律的要求和严格规范,写法不像其他诗那样宽松自由,因此形成了一些常见的写作上的 构句结构、修辞笔法上的特点,这里需要专门多写几笔。
  近体格律诗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点是:字数、句法固定、平仄声律要求严格,压平声韵,要求一韵到底,忌失粘失对对,忌孤平,忌三仄三平,颔颈联文字必须对仗(对偶修辞)等诸多规定。还有结构上的许多要求,使表现手法受到制约和限制,各种章法与修辞技巧,都必须在符合上述诸多条件范围内,才可自如使用。因此,这里特地研究一下格律诗的表现手法,和朋友交流:
  1、格律诗的结构方法:
  格律诗的结构,分为起、承、转、合四联结构,各自的要求是:
  (1),起联(指七律,绝句为首句 下同)――开端.。即开头.。这里以《蜀相》为例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说明孔明祠堂的坐落和环境。
  (2),承联――承前句叙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进一步描写环境,并奇寓于情感伏笔。
  (3),转联――转入主题描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丞相的功业。
  (4),合联――结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未捷身死使人悼念。是为归结。
   排律诗,也是比照内容结构的方式,处理起、承、转、合这些关系的。
  2、格律诗的修辞手法
   (1),格律诗的颔颈两联,按规定必须应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2),首、尾联不强调必须使用“对偶”修辞方法。
  (3),作为文学的一种,格律诗中,各种修辞手法是都可以使用的,但是由于篇幅、句式的制约,这里只有“夸张”、“比拟”、“讽喻”……等常见之外,像“反复”、“排比”……等一些相对就比较少见。我的实践感觉难于使用,不像现代诗和散文那样好用,主要是字数句法诸多制约。。
  格律诗由于规范较多,不少修辞手法不便使用。只有在文字凝练上、修辞方法上努力,才能把它写好。
  
  三、格律诗如何写景寄情
  
  1、关于古人“观物寄情”诗是怎么写的
  我这里首先请朋友看一首非常熟悉的古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里,直观看来全是写的景,情在何处?
  这是诗人[唐]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虽然没有直接写:“情”,但也不失为“情景交融”意境典范的“观物寄情”好诗,因为,情在景中得到了间接地充分体现。
  2、关于“意境”和“情景交融”
  意境――即情景交融形成的氛围境界。是由诗的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在读者的脑海中所构成呈现的新的意象环境境界。它无论从内含和外延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域。这里边有情(思感)的、景(画面)的综合体现。根据作者的创作目的和题材,叙事或抒情,结构安排确定作品的写法,而没有固定的套路。所以才叫“意境创作”。
  欣赏作品意境和读者的素质、文学修养、习惯、理解方式或情操态度有一定关系。有的人常把自己崇拜人的“失误”助圆其说,并极力吹捧,也能把无名者的“独创”说成是’病痞”而否定,这在作品的评论中,也是能够见到的现象。
  同样的方法写作,名人的就是“典范”,无名者的则另有别论。不是势利眼,就是“名人效应”,这里不针对任何人,而只是论其现象。
   3、“以景寄情”是格律诗的常用写法
  怎样看文学作品中的“情”的表达。有些题材受篇幅的限制无法以单独的笔墨去抒“情”,多寓意于字里行间,但也是显而易见的。
  写月亮的美“露出了笑脸”这里就含蕴着赞美;写月亮“含泪朦胧”也是表达作者的悲愁心情,这就是“以景寄情”,这个文学常识谁都知道。
  这里说一个笑话:杜甫的那首“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绝句,有的人用自然逻辑去否定它违背自然规律,翠柳怎么能和积雪(“窗含西岭千秋雪”)同时存在呢?柳翠是在春夏季,而雪是在冬季呀!所以就把“翠柳”改成“垂柳”,但也没有被后人认可。其实终年积雪的山是有的,山上山下是两个气候。我看这里或许有“名人效应”,若是一般人这样写,可能就另有别论了。
  因为格律诗(如七律)定格为8句56个字,必须在格律的制约之内,应以最大限度把形象勾画清楚,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形象(特别是观物),才能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其情只能体现在组词之中(或寄意在无字之间),如杜甫的这首《绝句》。
   还有的人主张格律诗要多用典、讲含蓄,只是从古籍里找出几个似是而非的句子做论证,然后夸夸其谈。但是却见不到他的“示范”之作。含蓄是体现在全诗的意境里,而不是哪些句子的直白,如果一些朦胧的句子装到诗里,就会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怎么让读者进入你创造的意境?
   我学写格律诗多年了,觉得它的规范、要求诸多,在字数句子的限制、在平仄格律的约束规范下,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装进去,是何等地艰难!写一首格律诗要比写几首古风,都要费功夫。是不是这样?请写格律诗的朋友也谈谈创作体会吧!
  
  四、格律诗的美学特征和审美
  
  中国的近体格律诗,有着较高的独特的艺术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独特的欣赏价值。这是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独有特点所决定的,它堪称为中华文学艺术的瑰宝。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究竟它都具有哪些美学特征呢,怎样作格律诗的审美?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外形审美。
  不论是五言还是七言,也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是各自句式统一、字数一致,排列工整,外型美观。由于它外形上的工整规则,给排版编辑的艺术加工提供了更多地可能,可以根据版面排成方块、菱形、矩形等,也都很悦目美观。这是从外形上的审美。
  2,从内容结构上的审美。
  格律诗是由一幅幅对联的有机排列组合而成,可以分联欣赏,也可整体欣赏。它的起、承、转、合的内容结构,是这种文体不可打乱的规则。一首规范的作品的颔颈两联的绝妙文字对仗,总是让人赞赏不已。、结局上立意上、递进上的有机呼应与自然谐构,使人领略到诗人的匠心安排,并欣赏其构思之美。
  3,从格律声韵上的审美
  平仄格律是格律诗(包括词 这里主要说诗)的独有。它的声谱高低、长短都是由字的平仄声表达的,它是以节奏为基础而确定的,读起来是很和谐的,堪称音乐美。因为它把三平、三仄、失粘、失对,岀韵、出律等不和谐因素都列为禁忌。所以它可吟诵,可歌唱,能给人乐趣和美感。这是格律声韵上的审美。
  4,从语言上的审美
  格律诗由于字数、联数的限制、声韵的制约,要求作者必须在文字的凝炼上多下功夫。它有时需要把几句要说的话压缩在一个字里,又要通达流畅,因此必须反复斟酌推敲,因为这样,一首好诗它必定是由凝炼的语言所组成的。格律诗的文字语言要求既凝炼又通俗(不是低俗)易懂,言简意赅。给人以文字美的感受。是为文字的语言审美。有一些片面追求含蓄的人,极力否定贬低直白,其实直白也是一种修辞方法,往往来得简捷明快,如《天安门诗抄》中多数古体诗便是如此。就是经典古体格律诗,也多是追求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晦涩难解。更不是越令人揣摩不定就越有深度越有学问、越有味道。语言是否明了,与含蓄直白完全是两回事。语言上的含蓄与直白都是为描述意境所用(是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所定),言简意赅(凝练)尤其是格律诗语言审美的重要方面。
  5,从意境上的审美
  意境的审美是综合审美,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文学审美的核心,也是格律诗的审美核心。可否这样说:格律诗的技术含量高,高难度的要求组合,使它具有多方面的美可审。用较少的文字,在诸多的规范下,提供一个较高的文学意境,由表象的勾画、只言片语的点绘,寥寥些许文字,要求必须创造出特定的意境,去感染人,让人读后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为综合的艺术审美,也是格律诗的审美。
  对格律诗审美的前提,首先是掌握格律诗的美之所在。只有掌握了它的美之所在,才能更深地理解它。把握它的表象和实质,掌握格律诗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也就容易掌握格律诗的美学特征。才能全面地、正确地、深刻地赏审格律诗的美。
  格律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瑰宝,因此国家提倡发展传承,因此,我们要学习探讨他,传承发展他。不可因为他的规范诸多、难学难写,出于个人的好恶,就想否定或废弃他,这是很不现实的。因为他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深远的意义。
  
  ---------------------------
  
  24、当初写这组散曲的构想
  
  构思原意是:根据: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征稿的内容要求:确立了《时代新曲》》这样一个总题目。用以表现他老人家的功勋、今天我们国家的新变化 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因之用5支散曲综合体现:我们国家的繁荣强大和人民生活的提高,饮水思源,是毛主席给打的江山,又谆谆教导。又从不同角度选了3首我国新变化的不同题材内容的曲子来表现这个主题的:
  1、毛主席的功绩建立新中国第-------(第1首)
  2、十八大的精神是民意的体现-------(第2首)
  3、当代的新鲜事物和新变化----------(第3、4首)
  4、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和实力-------(第5首)
   纪念毛主席的功勋、感恩信任中央新领导、人民生活改善了,改革开放……。追根溯源是领导的英明伟大,感恩开国领袖、拥护信任党的领导。要热爱、建设、保卫强大的祖国。
  这样构思,从各首题目上看,似乎与总标题的内容不完全一致,实际上这些成就都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章法问题,以各自事实说话也可异曲同工,内容是有联系的,效果是一致的,是个直接说事或用事实说事的方法,效果是一致的。不一定篇篇都提毛主席,篇篇直书毛亲自做的事例,也包括对后续不可或缺的功绩和影响。正因为有了新中国,后继领导人和人民的努力,才有了中国这样强大每好的新国家。
  
  附:散曲时代心曲(五首)
  ――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
  1、【黄钟宫?节节高】怀念毛主席
  帅领民众,抗敌复国。雄文四卷,经典韬略。崇敬心,缅怀意,万里别。念伟人颂凯歌。
  2、【黄钟宫?醉花阴】18届3中全会表民意
  帘外梧桐沾津雨,又添深情几许。全会广纳民意,治国兴邦,搞倡廉除腐。改革开放深入,创业歌千丝万缕。
  3、【正宫?绿幺遍】诗词之乡
  不列排头选,不入名贤传。经常创演,大众诗坛。人人艺全,笙箫管弦。赛诗演剧常宣传。同欢,文化大院各村办。
  4、【双调?快活年】老有所乐
  闲来诗社律绝敲,丹青浓淡描。填词作画乐逍遥,心爽文思妙。慎审还复校,方定稿。
  5、【中吕宫?醉高歌】一枕黄粱
  中原盛世升平,倭寇刀光剑影。魔鬼又躏东亚梦,自掘消亡墓阱。
  
  以上 仅作为共同交流。问候辛苦!作者:高和义2012,12,20.
  --------------
  
  25、对《卜算子?夜游》评改意见的交流
  
  一、原发稿 《卜算子?夜游》
  循路伴梧桐,
  小巷犹宁静。
  深夜房群院落中,
  漠淡楼窗影。
  
  独步蓦留停,
  呼啸腮边骋。
  还是潮风卷散尘,
  扫逐春宵冷
  
  二、编辑的评改
  你的思路是对,填词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稍好,下片逊色。扫逐可改为难顶,潮字改为北字。个见,未考虑平仄,可否合君意,供参考。
  
  根据这里的评论“指点”改成了这个样子。我给它起个名字,叫“离谱减字卜算子”,当否?欢迎网友继续评论指点!都是这些自命不凡的大“评论家”好为人师、不懂装懂自欺误人所出的洋相!诸君阅毕付之一笑弃之,可也。
  
  循路伴梧桐,
  小巷犹宁静。
  深夜楼群,
  窗影漠漠。
  
  独步蓦留停,
  呼啸腮边骋。
  还是北风卷散尘,
  难顶春宵冷!
  
  三、作者对评改的交流意见
  朋友:既然您很热情耐心,我想谈一下我的立意与构思想法,这跟如何改写有直接关系。潮改北可以,但我写的不是透骨寒风,而是潮湿的暖风。这个风来扫逐春宵余寒。而不是寒胜难顶的酷寒僵冷,这个暖风来了,余寒就像风扫残云一样匆匆消逝。因此潮风(潮湿的风)不宜改为“北风”。寒流的风是不会有潮湿的,他也赶不走寒冷,只能把复苏的暖土冻僵。这不是我想描绘的意境。我认为修改作品,首先要保持原作的本意,在这个前提下处理好相关的用词,达到内容的、形式的完美,而尽量不伤原意地做改动方为得体。能够尽可能达到围绕原作写意的范畴,是为最佳词选,而不是任意选用一个其他并不协和的词藻取代了之。但那样改也未曾不可,那就又是另外一篇《卜算子》意境的《夜游》了。
  大多求指点的的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修改成较好的作品,而不是变成废品。都希望得到升华和改写思路,而不是笼统、空洞的否定结论,或令人费解的训斥、贬语或敷衍挖苦。作者不是把作品拿来找名人“讨封”叫好的,就是得到夸奖,又能益在何处?求的是真正负责任指点,不是吹捧,也不是笼统训斥,而是诚挚地帮助。评论者必须在熟读作品,推敲研究的基础上,端正情操,客观地有据地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不要迷信自负依赖自己的感觉,就轻率地妄下结论,弄出笑话倒问题不大,而是会负人所望的。
   我这首《卜算子》中心是写夜游,是在一个初春乍暖还寒、春风高起的夜晚,独游的所见、所感。遇到了热心朋友,我才谈了这番话,否的会有“不虚心”之嫌,这里权作意见交换,也欢迎交流不同的构思想法,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共同提高,达到在交流中建立友谊之目的,达到升华作品的目的。
  我倒觉得这篇作品下片写的好于上片,理由是表述方法和意境有变化,有思索和回味的空间。这是与上片比较而言,看是否如此。当然了,这篇作品,总体是问题不少,可斟的地方诸多,这是肯定的。绝不满足于在其他网站曾获“精荐”品,可能是那里编辑审核的纰漏。
  如果不是遇到您这样的热心人,我就以感谢的套话致谢了之。是您的耐心诚意感动了我,才多说了几句。不当之处,还望朋友海涵!谢谢!
  -------------------
  
  26、评姜贵友老师的诗词集《江山旅情》
  
  姜贵友老师最近出版了一本诗集《江山旅情》,这是他近几年的诗词作品选集。这本《江山旅情》编入了古风、格律诗词、新诗,还有多幅黑白和彩色山水照片。这本书很好,制作精美,诗文很有新意和感染力,我很喜欢,佩服姜老师之才和旺盛的创作精力。
  这部诗词作品,很有特色。这是姜老师多部作品之一,这是一部周游全国景观之集,精工制作,图文并茂,我也随着拜读跟陪姜老师作了一次犹如身临其境的旅游。
  读了此书,很开眼界。观赏景点、吟诗书感,潇洒自如,深刻理解了作者的激越奔放的情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精美文物的热爱赞赏之情。诗集中的作品,写得很精确,也很成功。古风部分,用词新颖、意境独到,流畅自然通俗易懂。格律诗词部分,韵律准确、合规完美。具有视野开阔、想象想丰富、语言精辟贴切、意境高雅,情感真实之功。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览胜纪实和抒情作品。祝贺姜老师佳作多多,成果辉煌!
  2013.9,8日
  
  27、对《卜算子?夜游》评改意见的交流
  
  一、原发稿 《卜算子?夜游》
  循路伴梧桐,
  小巷犹宁静。
  深夜房群院落中,
  漠淡楼窗影。
  
  独步蓦留停,
  呼啸腮边骋。
  还是潮风卷散尘,
  扫逐春宵冷
   《卜算子》钦定词谱:(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格律检测 :
  循路伴梧桐
  小巷犹宁静【静:第十一部】 押韵
  深夜房群院落中
  漠淡楼窗影【影:第十一部】 押韵
  独步蓦留停
  呼啸腮边骋【骋:第十一部】 押韵
  还是潮风卷散尘
  扫逐春宵冷【冷:第十一部】 押韵
  
   检测结果 (词林正韵)韵律正确
  
  二、编辑的评改
  你的思路是对,填词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稍好,下片逊色。扫逐可改为难顶,潮字改为北字。个见,未考虑平仄,可否合君意,供参考。
  
  根据这里的评论“指点”改成了这个样子。我给它起个名字,叫“无韵减字卜算子”,当否?欢迎网友继续评论指点!都是这些自命不凡的大“评论家”好为人师、不懂装懂自欺误人所出的洋相!诸君阅毕付之一笑弃之,可也。
  
  循路伴梧桐,
  小巷犹宁静。
  深夜楼群,
  窗影漠漠。
  
  独步蓦留停,
  呼啸腮边骋。
  还是北风卷散尘,
  难顶春宵冷!
  
  三、作者对评改的交流意见
  朋友:既然您很热情耐心,我想谈一下我的立意与构思想法,这跟如何改写有直接关系。潮改北可以,但我写的不是透骨寒风,而是潮湿的暖风。这个风来扫逐春宵余寒。而不是寒胜难顶的酷寒僵冷,这个暖风来了,余寒就像风扫残云一样匆匆消逝。因此潮风(潮湿的风)不宜改为“北风”。寒流的风是不会有潮湿的,他也赶不走寒冷,只能把复苏的暖土冻僵。这不是我想描绘的意境。我认为修改作品,首先要保持原作的本意,在这个前提下处理好相关的用词,达到内容的、形式的完美,而尽量不伤原意地做改动方为得体。能够尽可能达到围绕原作写意的范畴,是为最佳词选,而不是任意选用一个其他并不协和的词藻取代了之。但那样改也未曾不可,那就又是另外一篇《卜算子》意境的《夜游》了。
  大多求指点的的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修改成较好的作品,而不是变成废品。都希望得到升华和改写思路,而不是笼统、空洞的否定结论,或令人费解的训斥、贬语或敷衍挖苦。作者不是把作品拿来找名人“讨封”叫好的,就是得到夸奖,又能益在何处?求的是真正负责任指点,不是吹捧,也不是笼统的否定,而是诚挚地帮助指点。评论者必须在熟读作品,推敲研究的基础上,反复推敲,客观地有据地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不要迷信自负依赖自己的感觉,就轻率地妄下结论,弄出笑话倒问题不大,而是会误导作者的。
   我这首《卜算子》中心是写夜游,是在一个初春乍暖还寒、春风高起的夜晚,独游的所见、所感。遇到了热心朋友,我才谈了这番话,否则会有“不虚心”之嫌,这里权作意见交换,也欢迎交流不同的构思想法,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共同提高,达到在交流中建立友谊之目的,达到升华作品的目的。
   我倒觉得这篇作品下片写的好于上片,理由是表述方法和意境有变化,有思索和回味的空间。这是与上片比较而言,看是否如此。当然了,这篇作品,总体是问题不少,可斟的地方诸多,这是肯定的。绝不满足于在其他网站曾获“精荐”品,可能是那里编辑审核的纰漏。
  如果不是遇到您这样的热心人,我就以感谢的套话致谢了之。是您的耐心诚意感动了我,才多说了几句。不当之处,还望朋友海涵!谢谢!
  
  -----------------------------------
  
  28、用古律抒发今人之感
  
  格律诗(含词下同),作为一种诗体,有着各自独特的规范。我们写古诗就要遵循这些个性规范,这主要是它的格律方面的诸多规范。
  初学者是贵在遵循的,否则以“创新,发展”的名义,抛弃了规范,还径自标注什么“律、绝”或词牌名,那就是不伦不类了,名不副其实。这样发展就偏离了轨道,这样不但传承不了格律诗的精华,更谈不上“发展、创新”。
  在内容上,我也赞成一些朋友的观点,应该以传统的格式写当代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反应现实。据我所见,有一些人却以为古体格律诗就应写古意,甚至连现代的词汇都须忌用。那样就无法反映现实了,只有用古调发古人之幽情,那还谈何发展。谈到发展,那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化,有遵循有进步,而不是用另一类的东西所取代(当然有超过古典格律诗词者,自然会被认可)。
  中国的传统格律诗,是从汉字的平仄声音和音节创建形成的。只有按节拍、平仄高低长短合理排列(如诗律、词谱),才会有和谐的音乐美。否则格律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了。韵,也是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写格律诗歌是为吟咏、歌唱或朗诵用的,不用这样的韵律,那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格律来取代它,而不是避开它,那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了,而是废弃了。
  
  ---------------------
  
  29、谈格律诗的传承与普及
  
  一、格律诗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
  格律富有节拍音乐美,可吟可歌,这可能是它一直流传至今和受一些文人的喜爱的原因。特别是那些通俗易懂的许多唐诗在民间脍炙人口。它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阶段,已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在祖国的文学宝库里占有一定地位。至于随着时代的进展,又出现了有格律的宋词、元曲,那都是演进或创新,而产生和完善于晚唐的近体格律诗,并没有被遗弃,它一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被传承到现在。当然由于格律声韵等诸多规范,学习它是要费一番工夫的,尤其写作时,还必须在这诸多规范之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装进去,是很费斟酌的,因此一些初学者知难而退,但是当代的优秀格律诗是层出不穷的(如毛泽东诗词等),可见,它不会束缚人们的才能发挥,却在向才人挑战,看你能否攻克它。创新,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动力和生机所在,创新(尤其是新的格律)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出新”也还要“推陈”,这是我国的文艺方针,也不会抛弃唐代的格律诗。所以,有志者,还是先学习掌握它,然后才有可能改造它发展它。
  
  二、格律诗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古国,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不断地继承、发展、改革。发展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扬弃过程,尤其是对格律诗的改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或由几个秀才就能够完成的,这也是被我国诗词的发展证实了的事实。
    1,传承的基础是首先掌握它。那些格律诗词(曲)都有各自独立的规范谱调。这些规范普调和相关规定,是他的特征和生命所在。越离了这些谱调,尽管句式、字数吻合也是名不符其实的。因此,传承前提是有更多的人掌握它,知道它的全部规范。这就需要从学习基础知识学起,没有捷径可走,那种照葫芦画瓢的模仿,绝对不会全面偶中的。
    2,以严谨的精神写格律诗。写格律诗比写古风等自由体要难得多,它不仅要有主题的表现载体,即选择题材,构思章法,还要字字对照平仄格律和韵脚字的韵部。在诸多规范中填入需要而又符合要求的字,是要花一些斟酌功夫的,有时为了一个字,只好推翻原构思的句子,甚至抛弃比较满意的诗句再重组。可见,不下一番斟酌选词功夫,是很难信手拈来的,因为格律声韵、对仗以及大忌的3仄、3平、孤平,合掌等都要全面审查避免,才能脱稿。稍一疏忽就会出现漏洞。所以写格律诗尤需严谨、反复斟酌。我们网站的东方鹰、jiangcunxue老师和一些新来的朋友,他们的格律诗词,格律上都很严谨,值得向他们学习。
  3、莫知难而退,勇于攻关。喜爱古体诗的朋友,要多写一些格律诗。我倒认为格律非但不会制约青年人的诗意发挥,而且能够锻炼青年一代的严谨学风。在难度较高的框架中产出质量较高的作品,那才更见到基本功底,我不是在鼓励朋友写格律诗,确实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古风写的挺好,文字素养较高,只要稍加在意,勇于攻关,就会写出很好的格律诗词的。也可以为格律诗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4,关于格律诗改革的设想。我认为格律诗的格律,是节奏的体现。五言3个节奏,七言4个节奏,按其每个节奏的长短、高低以平仄声搭配,是十分严格的,因此它才既可吟咏又可歌唱,产生节奏感和韵律美。要改变它除非朗诵的节律变动,那样亦与我民族的传统习惯相桲,短时期看不出会有更变的演化,因此改变格律的必要性不大,看不出有改革的必要。那么究竟要改革什么呢?个人认为,我国的诗词韵部归属太繁杂,而且又不完善。如:
  《平水韵》是古声,有不少常用的汉字没有纳入,像“志”、“聚”等许多常用字韵部里找不到。还有《诗韵新编》(十四韵)、《中华新韵》也常有找不到的常用汉字。因为汉语是在不断地演化,汉字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抛弃,一部韵书(即韵谱,下同)怎能一成不变。这些韵书的并行流传,给写和赏阅格律诗词带来许多不便,这才是急需改革的首要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既简化又经久使用的韵书。那就是以当代的汉语拼音为标准,韵母相同者为同韵。第1、2声为平,3、4声为仄即可。这样改革简化,就会便于学习掌握声韵了。这样改革还是要提倡“倡今知古”、“今不妨古”“宽不碍严”的原则,保留古韵书,倡导现代新韵。再逐步充实完善。是为设想。供交流探讨。
  
  三、格律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近体格律诗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点是:字数、句法固定、平仄声律要求严格,压平声韵,要求一韵到底,忌失粘失对对,忌孤平,忌三仄三平,颔颈联文字必须对仗(对偶修辞)等诸多规定。还有结构上的许多要求,使表现手法受到制约和限制,各种章法与修辞技巧,都必须在符合上述诸多条件范围内,才可自如使用。因此,这里特地研究一下格律诗的表现手法,和朋友交流:
  (一)、格律诗的结构方法:
  格律诗的结构,分为起、承、转、合四联结构,各自的要求是:
  1,起联(指七律,绝句为首句下同)――开端.。即开头.。这里以《蜀相》为例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说明孔明祠堂的坐落和环境。
  2,承联――承前句叙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进一步描写环境,并奇寓于情感伏笔。
   3,转联――转入主题描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丞相的功业。
  4,合联――结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未捷身死使人悼念。是为归结。
  排律诗,也是比照内容结构的方式,处理起、承、转、合这些关系的。
  
  (二)、格律诗的修辞手法
  1,格律诗的颔警两联,按规定必须应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2,首、尾联不强调必须使用“对偶”修辞方法。
  3,作为文学的一种,格律诗中,各种修辞手法是都可以使用的,但是由于篇幅、句式的制约,这里只有“夸张”、“比拟”、“讽喻”……等常见之外,像“反复”、“排比”……等一些相对就比较少见。我的实践感觉难于使用,不像现代诗和散文那样好用,主要是字数句法诸多制约。。
  格律诗由于规范较多,不少修辞手法不便使用。只有在文字凝练上、修辞方法上努力,才能把它写好。
  
  四、格律诗的普及和发展
  格律诗的规范要求严格,而且要求、禁忌又很多。初学者不易很快完全掌握,常有太多束缚之感。需要多学、多读、多练、多修改。不一定挥笔而就,往往一首精品,多是反反复复的修改之后而形成的,不厌其烦地修改,是成品的必由之路。
  普及更是一个漫长的工程,更需要民众的广泛参入,而且格律诗的知识被民众所掌握,又有多数人能够写出一些精品,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地富有成效的组织、发动、领导、培训的过程。
  诗词的普及,是社会文化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明道德提升的必然。因此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有一个文化、文学、文艺、发展创作普及的新高潮。这个高潮不是一阵风的形式表象,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广泛地、持久的民众诗歌创作素质的普及与提高的实在。因此这是一个宏大、持久的过硬工程。传承、普及、发展……的理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勤奋不懈地努力。普及的程度、标准、规划都需要有规范、又要有可以检验的标准,步骤、措施都要有精心地安排,才可能逐步地实现。
  ----------------------------
  
  30、孤平孤仄、三平三仄
  
  一、孤平、孤仄。
   1,孤平
  对孤平,诗律学家们提出了三种说法:
   ⑴,平句中除句尾外只用一个平声字的。
   ⑵,仄句句尾三字形成‘仄平仄’的。
   ⑶,在句中任何地方形成‘仄平仄’的,一定要两个平声字连用。
  第三种说法因其限制过多,普遍不被接受;
  第二种说法,古体诗中三字尾‘仄平仄’是常用的句式,而近体诗里面,五言和七言拗句里面都有这样的句式,是拗句的主要变化形式,用得和律句一样普遍,若以孤平来论,都要推翻拗句的合理性,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服众。
  第一种是最广泛被认可的说法,这种说法所指的,就只是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先说五言句式,这显然是平声字占优的一个句式(另一个‘仄仄仄平平’是平声连用,第一字用平用仄对其影响不大),如果‘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转成仄,就改变了句式的平声优势,仄声多而且相连,那么平声句轻快的特点就不能体现了。
  到七言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是在五言‘平平仄仄平’的基础上加上前面的两字构成的,诗律里面认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都是属于孤平的,原因都是因为仄声多而且相连,平声少而且被分隔。‘仄仄仄平平仄平’(拗救句式),这个同样是仄多平少的句式,为什么就不被定义为孤平呢,其原因就是中间有两个平声字连用,直接加强了平声的效果。
  根据孤平的理论探索,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定义:
  在平声尾律句里面,必须要保证有一组连用的平声字,才可以避免造成孤平。
   2,孤仄。
  孤仄,是指在律句最后三字中,出现两平夹一仄,形成‘平仄平’。
  孤仄的构成,又要将许多拗救的句式划分出去,如:
   ②式句的拗救句型‘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三种。另外有一种是‘平平平仄平’,其对应拗句是‘仄仄仄平仄’,这一种句式严重破坏声律分布的平衡,是属于理论句式,实际使用的人并不多。
  只要是形成拗救,那么,实际上可以产生‘孤仄’的合律句式其实并不存在。
  但换句话说,只要是不能形成拗救的,比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在上联没有拗句的情况下,下联用了拗句,那下联就形成了孤仄格局。
  另一种说法是,凡是在句中形成‘平仄平’的两平夹一仄想象,都称为孤仄。这种说法不被诗家接受。
  为什么孤仄的定义不是与孤平相对的呢?孤仄与孤平同是产生在平脚句里面的问题。平脚句会因为孤平而导致声调过重,仄脚句却不会因仄声字少而导致声调轻。仄脚句中,只要不出律,都会保持有两个或以上的仄声字在节奏点上,仄声字本身的特点就是沉实而有力,所以只要抓住节奏点的仄声字不变,仄脚句依然是显得强而有力的。
  
  二、三平尾、三仄尾。
  在律诗里面,诗句的后三字称为‘三字尾’、‘三字脚’。在古体诗和近体诗里面,三字脚的平仄配搭一共有八种:
  平脚: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仄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脚和仄脚,前面两种,都是近体诗的常用句脚,带*的后两种,是古体诗的专用句脚。
  第三种句脚在运用的时候,要和前面部分一起调节,以免造成孤平或出律。
  三平脚、三仄脚(或称三平尾、三仄尾)就是指第四种情况。
  三平脚、三仄脚被近体诗列为诗病,律句对联也沿用下来。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调式会造成后三字的声调全同,进而模糊后两个节拍之间的界限,使得整个句子缺乏抑扬起伏的语感,显得平板和单调。
  
  总之:孤平、孤仄、三平脚、三仄脚等等,都是近体诗里面的声律概念,是诗病。创作、评鉴时都要尽可能地避免或关注。
  --------------------
  
  31、“好诗的标准的讨论”的报道
  
  【跟踪报道】江山诗编论诗风研讨活动 2009-05-11 日(报道者:独舞)
  【跟踪一】浅谈诗的释义与概念
    
   ★独舞:什么是诗?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经典的言论,各自的诗观,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战,热火朝天,振振有词,句句经典。江山的朋友们,此时此刻,研讨活动正进入了高潮,编辑、诗人、作者,一展风采,各领风骚,让我们继续欣赏这精彩的言论。
  
  高和义: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
  
  落花生木树:回高义和帖子: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同意此观点,但这不是诗的专属.不论诗歌\散文\歌词等文体都应有感而写,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诗的好懂与不好懂只是诗的流派所决定,而与诗的好坏无关.恰恰相反,诗的最大魅力在于诗的回味性,耐读性,让人反复去品,而不是一眼看穿.诗的光辉是要读者自身的光去照亮的,且读者自身的想象也是对原诗的再创作过程.很多好的诗意思是不可说出的,要靠读者自己去感悟与体会,你一旦说会失去原诗本来的很多内涵....就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让人揣摩的.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乖僻的字在诗上运用并没什么不好,昌耀的诗很大特点就是这样,没人说他不好.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好诗为什么读起来不能让人沉重而深思呢?只有你进入不了作者的思想你才会感觉到厌倦,但好的诗也要读者自身的欣赏水平.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西体诗是不必讲究中国古典的韵律美的,歌词一般都讲韵律,但它们不是诗.况且歌词的发展也有诗化倾向,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像诗一样跳跃,且支离破碎.但这不正是现代语言的发展吗?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生活是多方面的,诗歌是人的情感的发泄,为什么不能写自己的痛苦呢?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白云岛:
  高和义先生的观点,说出好多我想说的话,而且有些思考比我更加深入。
  尤其是关于好诗的10点看法,真是畅快淋漓!!
  唯一一点我还有疑惑的是第7点——“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因为按我理解:
  艺术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艺术并不是追求积极,而是追求美,追求信仰,追求释放——艺术是多元的。甚至还有的艺术居然追求丑!(这个我也难以理解)
  所以,既然诗是艺术,只要其艺术表现水平高,是不是就是好诗了?
  
  当然,可能我们所讲的不是同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在定义这个“好”。
  
  再议: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我个人的审美观点和高和义先生的一致。同时,也尊重其他诗友的审美情况。
  总是有人喜欢啃骨头,有人喜欢吃肉的。那么,估计还有人喜欢喝汤……
   ——那个看你牙齿好坏了,哪一种都无可厚非。自己喜欢就行。
   ——只是,我想提醒各位写诗的人,老百姓当中,喜欢吃肉的还是绝大多数。——写诗的人,你自己喜欢怎么样都行,我希望你,给老百姓多一些肉吃!!
  
  而且,这不仅涉及写诗的人,还涉及编辑。——你的个人审美观不要紧,但请你不要专门给老百姓喂骨头,他们肯定是不吃的,肯定是要抛弃的。这个,容后再议。
  
  提出研讨发言的几点倡议:
   1、观点明确——最好列出1、2、3——你看高和义先生列出的好诗1-10,就是很好的例子。
   2、表达要客观——尽量避免偏见和言语攻击。——只要实事求是地讲话,不同的观点都可以存在、交流,各有各的道理,没有必要争执。
   3、非原创观点可以注明出处——这个不强求。这点东方鹰先生做的很好,治学严谨,堪为表率。
   4、可以用例子说话——这样更好理解。
   5、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梦幻晨星:
  跟12楼高和义的贴: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
  我非常赞成高和义老师的帖子,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我记得不知在哪儿看过一个朋友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既是诗,就不能让人一读就懂,一读就懂,那不叫诗。我当时看了,就觉得很不解,难道写诗不就是让人看的吗?既然是让人看的,就得叫人看懂,别人看不懂,那你又写来作甚,那就留着自己在家欣赏吧。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写诗就跟说白话似的,那样就又不叫诗了。
  所以,我非常赞赏高老师总结的好诗的十条!
  
  高和义:
  《好诗》的部分补充说明:
  感谢朋友对我的这篇《好诗》跟帖的评论和交流,我很欢迎,为了准确表达我的原意,在这里对第2、7两条,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我的本意,和个人理解权作交流。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诗句流畅自如,无必要的隐晦,莫让读者揣摩不定莫衷一是。这里显然是指诗句,而不是全诗的意境和寓意。如古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床前明月光”、“白日依山尽”……从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里,根本就找不到蹊跷难懂的句子(当然有的人看不懂是因为文化素质不达,阅历不够,那是另一回事)李、杜等诗家就是用这些普通人能够读懂的诗句,写出了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的不朽诗篇。应为我们传承和效仿。诗中夹杂一些令人揣摩不定的字句人家就不看了,当今绝不会有人羡慕您的高深,只能认为你汉语不及格。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悲剧未必就是消沉萎靡,在于如何处理素材和怎样去感染读者,达到怎样的效果。如:写勇士就义是悲伤的,令人读后它的余意延伸,不仅仅是悲伤,应该达到痛恨敌人、引发英勇报国的激情,而不可导向恐惧与妥协的心理。写悲伤的情感,如果是给别人看的,就要考虑对读后的影响效果,如果只能让读者和你一起悲伤就是全部目的,那只能导致消极萎靡,现实意义漠淡,也算不得好诗。不管写什么内容,没有积极的社会效应,不管技巧如何高超,我认为都不能成为公认的好诗。电影《上甘岭》中,王芳写她哥哥王成英雄事迹时,首长说:“你写赞歌,不能只让观众跟着你哭,而是要从中吸取力量……”这句话,对我们写忧伤、悲哀的诗歌,也是一种启发和借鉴。也可作为我们鉴赏诗的参考。因为现代诗歌,还是要跟随和反应时代主旋律的。
  
  另外,我认为:
  诗,作为文学作品之一,它当然必须有文学作品的共性(即共属),再加上它的“专属”才能算完整。否则它可能就不是文学的一种了,或许就是另外一种什么东西了。很可能有人也曾用这些共有的“文学属性”审核过网友的诗作。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谬误之处请朋友指正!谢谢!
  
  梧桐烟花(梧桐文学):诗与诗人。诗由诗人而造只是表相,诗的内核实则是诗人的精神游走。诗句的组织需要技巧,诗人的“行走”需要高度,思想飞翔的高度。诗与诗人都不要怕“曲高难和”,曲高难和,不是诗本身的问题,而是阅读高度的问题。
  
  白云岛(新诗部落):
  有感:梧桐烟花的这个观点——“诗与诗人都不要怕“曲高难和”,曲高难和,不是诗本身的问题,而是阅读高度的问题。”
  
   1、对这个观点表示坚决的支持和肯定。——毕竟,诗不是随便就能写的,需要一定的艺术高度,一定的表达水准。所以,诗,让人不懂,肯定不是诗的错,也不是诗人的错,——而是读者的错,因为你阅读水平不够嘛。
  
   2、在肯定这个观点的同时,非常非常大声地呼喊:——诗,你就让人们懂,好不好?
  
  大家想想,诗是不是写给人看的?——认为不是的,不必继续看下去了。或者只是写的玩玩,写了并不拿出来的,也不用再说了。
  
   是吧,你写诗,是写给人看的吧。——写给谁看的?——如果这点你认识清楚了,一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你可以像打个哑谜一样,让人家猜你的诗是什么意思。反正,乐意就好。也确实有很多人喜欢猜谜的。
  
  其实,愿意写什么样的诗,怎么都写诗,都是很自我的事情,大可不必有什么顾忌。不用怕人不懂,不用怕人不喜欢。!!——就是这样才能写诗啊!
  
  可是,我们环顾四周,看看,读诗的人,还有多少?
  
  诗的读者走了,是写诗的人逼走他们的!!
  剩下我们几个人,写再多、再好的诗,又有什么用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读者没了,诗能活吗?
  
  华意情诗(青春客栈):本人是个新学写诗的学生,因为喜欢诗歌。才有时间在客栈里帮大家编编诗歌,今天看到大家精辟的论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谈下对于诗歌的个人认识浅见。不对之处还望大家帮助我。
  诗言志,无论你写实还是表现心境的,都是表现的一种状态。无论你是表现一种美好还是排泄内心的压抑。
  诗歌是给人来读的,如果一首诗100个人读有100种理解,我认为是文字游戏是垃圾文字。因为别人读不懂你在言什么志,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诗歌是有主题的,看到有的诗人认为诗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意识流,认为诗歌不需要解释只许意会等等,我是无法接受。诗歌不表现出一个主题实在是不知道在说什么,意识流只能说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一首没有主题不言志的诗歌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者能受什么益呢?
  诗歌的美是意境和语言来表达的一种情。尽量用美的语言来表现诗歌,避免用生涩的文字和绕口的语言。读读诗仙李白的诗为什么流传到今天,试问哪位现代诗人的诗歌在百年后有人会背。有一个小故事是说李白在写诗的时候要先念给一个老婆婆,问听得懂不,然后再记录下来。可是现代诗坛的诗歌好像是诗人自己交流的事情,与读者无关,我感到悲哀,不知道抛弃了读者的诗歌还能走多远。
  
  高和义:支持91楼华意诗情朋友的见解。精辟、独到,值得借鉴和深思,在诗歌创作的歧路上,不要走的更远了。不但要借鉴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的言简意赅让人一看就懂,还要学习古人的写诗的听取读者意见的精神,如果把别人读(或听)不懂,看作是人家水平低或自己高深,那是太可悲了!如果多人读了你的诗有多种理解,那肯定是你的用字选词不准确,让人家莫衷一是。请看“相见时难别亦难”、“云淡风轻近午天”、“白日依山尽”……像这样让人一看就懂的句子,读的人的理解能不统一吗?为什么有人写的古体诗人家读起来费劲,就是太晦涩了,一些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病句,让人读起来难受。好像我们比古人的“古文”更“古”了,古得连《康熙字典》中都找不到答案,可想而知,这样的古体诗,还能受读者欢迎吗?需要的是造句流畅、通俗(不是低劣)的,意境较高的诗作。--以上,是读这篇文章引发的感慨,个人的想法,供作交流。赞成作者的见解!致意!
  
  ★独舞:真是精彩每一天!我在想,这何止是浅谈诗的释义与概念那,简直是深谈,亦如一堂生动的演讲课,让人不禁为之鼓掌、喝彩。更多内容让我们一起点击欣赏。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2009.5.13.
  -------------------------
  全集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