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一个暖男。他很会体贴人,理解人,引导人上进。作为学生有三件事,是始终绕不过去的,学习上会遇到难题,并且容易忘掉知识点;有朋友不知道自己处境的艰难来打扰你,又不好推辞;自己本是一片好心却被人家误解,无处倾述。孔子这时告诉他的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鼓励他的学生对这些事要不怕吃苦、不怕麻烦、不怕被误解。有这么一个正方向、正能量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又何其幸哉!还有一事,自家的马棚着火了。孔子从朝廷回到家,先问:“伤着人了吗?”孔子却不急着去问马伤了没有。孔子由衷地关心人、爱护人,他的话语让人感到温暖,有人情味。
孔子还是一个音乐粉丝。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的《韶》乐,竟然连续三个月吃肉都尝不出肉的鲜美的滋味,他不禁感慨道;“想不到《韶》乐美到了这个程度。”孔子求学的忘我精神看似传奇,实则有之。
孔子急了,也会骂人,而且骂人骂得很凶,这也被他的弟子记录在册了。宰予大白天上课睡觉。孔子见了就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说,宰予你就是块烂木头,你在我这儿读书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你简直就像那脏脏的沾了粪土的墙壁,再怎么使劲都没有用,都不能把墙体搞干净了。宰予你太差了。我还能说你什么呢。爱之切,恨之深。这都是老师的通病。孔子骂宰予,事出有因,先秦时代,点灯点蜡是贵族夜宴时才能派上用场,一般人是用不起灯油的,所以事情需白天做好。说归说,做归做。孔子也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经历这件事之后,他总结到,对于学生不仅要听他怎么说的,还要观察他怎么去做的,如果单方面相信他会怎么做的,为人师的也许会无意中失职。
孔子与学生交往,有时会开玩笑,这个玩笑令我们惊愕。孔子到武城去看自己的学生在那里治理的情况,当他听到城里弹琴唱诗的声音后,脸上不禁泛起满意的笑容,说:“杀鸡哪里用得上宰牛刀?”时任县令孔子的学生子游赶紧说:“过去,老师说:‘管理者学习礼乐就能关爱民众,从业者学习礼乐就容易管理。’”孔子对同行的学生们说:“小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啊。刚才的话是我开个玩笑罢了。”
孔子爱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了解学生,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爱生如子,有时却帮不了学生,伤感以至悲伤哭泣。冉伯牛是孔子的修德高尚的弟子,得了恶疾,即得了烈性传染病。孔子前去慰问他,他从窗口拉着伯牛的手,痛心地说:“活不了了,这真是命呀!这样的人怎么能摊上这种病!这样的人怎么能摊上这种病!”……颜回死了,孔子知道后,悲恸欲绝。孔子哀叹道:“噫,这是老天爷要让我去死啊!这是老天爷让我去啊!”
孔子也是一个勇敢的人。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在夹谷结盟,孔子辅佐鲁定公。齐人不讲礼节,想要威胁逼迫定公的时候,孔子不避齐人刀枪,挺身而出,以与齐国国君同归于尽的姿态直逼齐国国君让步。仁与智固然是是孔子的优点,他还有为国为民勇敢无畏的一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