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夢園耕錄·詩經賞析之040·小雅·巷伯

时间:2020/5/11 作者: 滨湖散人 热度: 229133
  「一章」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1」
  彼譖人者,亦已大甚!「2」

  「二章」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3」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4」

  「三章」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5」
  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四章」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6」
  豈不爾受?既其女遷。「7」

  「五章」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8」
  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9」

  「六章」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取彼譖人,投畀豺虎。「10」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11」
  有北不受,投畀有昊!「12」

  「七章」
  楊園之道,猗于亩丘。「13」
  寺人孟子,作為此詩。「14」
  凡百君子,敬而聽之。「15」

  《小雅·巷伯》这首诗的主旨,古今看法比较一致,即寺人被谗、愤而作此诗以痛责谗人者。寺人,是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由受过宫刑之人担任。这样的宫内小臣,先秦时期称为“寺人”,秦汉以后称为“太监”或“宦官”, 《左传》上有不少记载涉及到“寺人”这样的称谓。

  《毛传》同时还以为该诗也是对周幽王的讽刺,该诗小序曰:“《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於谗,故作是诗也。”东汉郑玄、唐孔颖达均秉持毛说。《郑笺》:“巷伯,奄官。寺人,内小臣也。奄官上士四人,掌王后之命,於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与寺人之官相近。谗人谮寺人,寺人又伤其将及巷伯,故以名篇。”《毛诗正义》该诗第七章:“谗人立意如此,故我寺人之中字曰孟子者,起发为小人之更谗,而作《巷伯》之诗,使凡百汝众在位之君子者,当敬慎而听察之,知我之无罪而被谗,谗人不已而敬慎也。”

  也就是说,毛、郑、孔三家均认为被谗对象是寺人,他是在“寺人”的“岗位”上被谗人在王面前打了小报告而受到处罚的。这位寺人有感于自己遭受的迫害而作此诗,一方面是对谗人者的痛责,同时也想借此给同是寺人的同僚们提个醒,今后可千万要小心谗人。

  朱子《诗集传》:“时有遭谗而被宮刑为巷伯者作此诗。”他引用班固的《司马迁赞》云:“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并说:“其意亦谓巷伯本以被谗而遭刑也。”如此则诗人本不是“寺人”,而是在遭谗受了宫刑后成为了“寺人”,与司马迁的境遇一样。

  方玉润对这样的分析非常认可,《诗经原始》:“其说较有理。不然,寺人于王最近,谁得而谮之?即云同类自谮,与寺人恶谗作诗以儆君子,亦无此悲愤痛绝,不欲与共戴天之语。此必腐迁之流无疑。其祸同,其文亦同,故班固引以譬赞。”腐迁,即受了腐刑(宫刑)的司马迁。

  朱子同时又引用杨氏的观点:“寺人,内侍之微者,出入于王之左右,亲近于王而日见之,宜无间之可伺矣。今也亦伤于谗,则疎远者可知。故其诗曰:‘凡百君子,敬而听之。’使在位知戒也。”此观点倒是与毛、郑、孔三家之说基本一致,但与班固的观点不同。因此,朱子说:“其说不同,然亦有理,姑存於此云。”

  鄙人以为班固、方玉润之说为是。此文中我将基于此为大家做一番该诗的赏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巷伯”。《郑笺》:“巷伯,奄官。寺人,内小臣也。奄官上士四人,掌王后之命,於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与寺人之官相近。”《毛诗正义》:“巷伯,是内官也。其官用奄上士四人为之,其职掌王后之命。……伯,长也,主宫内道官之长。人主於群臣,贵者亲近,贱者疏远,主宫内者皆奄人,奄人之中,此官最近人主,故谓之巷伯也。”朱子《诗集传》:“巷,是宮内道名,秦、汉所谓“永巷”是也。伯,长也。主宮内道官之长,即寺人也。故以名篇。”

  由此可知,巷伯本身也是寺人,但他是一名小官,手下有四名寺人。

  《巷伯》分为七章,各章句数不等,前四章每章四句,第五章五句,第六章八句,最后一章七句。在表现手法上,赋比兴都有用到。

  第一章,捕风捉影,饰小为大;第二章,谗佞巧妇,逞其口舌;第三章,谗言害人,有如飞蝇;第四章,搬弄是非,小心自作;第五章,上天有眼,莫怨好人;第六章,青冥昊天,惩此谗人;第七章,凡百君子,各自谨慎。

  第一章,比。诗篇原文: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这一章是对谮人者特质的描摹,他喜欢捕风捉影,积小成大、化小为大,添油加醋,最终将被谮对象本不足道的一点点小过夸张成大过,以至构人以罪。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就好比一条条的细纹放在一起构成了贝壳上的彩纹。萋(qī)、斐(fěi),都是文采相错的样子。贝锦,《古诗文网》解释为“织有贝纹图案的锦缎”。 《郑笺》:“兴者,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於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

  “彼譖人者,亦已大甚!”专事诬陷他人的小人,你们做事也太过分了。谮(zè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谮人”就是说别人坏话而使之陷入罪责的人。大(tài),同“太”。《郑笺》云:“大甚者,谓使己得重罪也。”

  第二章,比。诗篇原文: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此章与三、四两章都是对谗人特征的形象描写。这一章指出此谗人心胸狭窄,哪怕人与其有微小的嫌隙,他也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彼人构成刑祸之罪。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那些谗人极其鼓噪之能事,嘴巴长得大大的,像南箕星似的。以南箕(jī)星比喻那些乱咬舌头、说人坏话的谗人,真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南箕即是箕宿,由四颗星组成,四颗星的连线构成梯形,很像扫地用的畚箕(běn jī),夏秋之间见于南方,故称南箕。这个形状又像是人使劲张开的大嘴,位于梯形短边的二星为踵,另二星为舌,踵窄舌宽,古人观星喜欢附会人事,就认为箕星主口舌,以比喻谗佞。哆(chě),张口之意。侈(chǐ),大。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然而,诗人有些纳闷,这个谗人为何那么能巧言,一定是有人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适,往。谋,谋划。谁到你那里和你一道谋划的?

  第三章,赋。诗篇原文: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
  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这一章写的是谗人特质之一,他像只苍蝇,飞来飞去,到处乱窜,嗡嗡鸣叫跟人家咬耳根子,心心念念想着如何抓人家的把柄、说人家的坏话。诗人忍不住对他提出忠告:你说话还是谨慎些吧,否则言多必失,所言不实的话,听的人(指王)就不相信你了。

  《毛传》:“缉缉,口舌声。翩翩,往来貌。”《毛诗正义》:“言口舌缉缉然、往来翩翩然相与谋,欲为谗谮之言以害人。自相计议,唯恐不成,相教当诚汝之心而后言也。若言不诚实,则所言不巧,王将谓汝言为不信而不受也。故须诚实言之。”

  第四章,赋。诗篇原文: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
  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这一章也是对谗人特质的描写。他是个信口雌黄的小人,到处搬弄是非,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说别人的坏话。诗人忠告他:你不要整天谮人,小心有一天你自己也会被别人所谮,终有一天你也会因谮而受祸,王会将你贬去。

  捷捷,信口雌黄状。幡幡(fān),反复进言状,唠唠叨叨的。“豈不爾受”意思是,难道就没有你也受谮的哪一天?“既其女遷”意思是,到哪一天王就会将你贬去,意味着你也会受到应有的罪责。受,指王听信别人(说你坏话的)谗言。迁,指王因此而将你贬去。女(rǔ),同“汝”。

  第五章,赋。诗篇原文: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这一章是讲谗人说了人家很多的坏话,因此而得意洋洋,而被他谗言所害的人就倒霉了,整天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担心不知道哪一天灾难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诗人仰面呼天:老天啊老天,你睁开眼吧,看看那谗人都做了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怜可怜那些被他谗言所害的人吧!

  骄人,指进谗者。劳人,指被谗者。《毛传》:“好好,喜也。草草,劳心也。”矜(jīn),怜悯、可怜之意。

  第六章,赋。诗篇原文: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作诗至此,诗人对谗人者的憎恨达到了顶峰,恨不得其人即刻死去。朱子《诗集传》:“此皆设言,以见欲其死亡之甚也。故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这里的“好”,读为hào,动词,喜好之意。第一个“恶”读为wù,是动词,憎恶的意思,第二个“恶”读为 è,是名词,恶人的意思。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因此,再次质问他:“你这个在背后说人坏话的谗人,到底是谁跟你一起谋划的这些黑心的主意?”朱子《诗集传》:“再言‘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者,甚嫉之,故重言之也。”

  后面六句是诗人对谮人者的诅咒:把这个谮人者投给豺虎吃,豺虎不吃的话,就把他投去北方极寒之地冻死他,北方冻不死他的话,就把他投给苍天,让上天来惩罚他!投畀(bì),投给、投与之意。有北,指极寒的北方之地。有昊(hào),指苍天。

  第七章,兴。诗篇原文:
  楊園之道,猗于亩丘。
  寺人孟子,作為此詩。
  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诗人写诗至此,不禁想到,自己因对小人疏于防范,如今被谮构罪,我还有那么多的同僚及其他在位王臣,如若对此小人不加防范,也难保今后不被其所谮。因此,笔锋一转要对他们说几句。

  “楊園之道,猗于亩丘。”按《郑笺》的解释,这两句意思是:“欲之杨园之道,当先历亩丘,以言此谗人欲谮大臣,故从近小者始。”意思是,欲去杨园,必经过亩丘。诗人以欲去大地方,必先经过小处来比喻谗人欲觏人之罪,必先从细微处下手,从你最不以为意,却又是最薄弱处下手。

  杨园应该是诗人听值在所附近的一个园子,当然其具体用处现在不得而知,但在当时应该是一处有代表性的场所,而亩丘是去杨园之路必经的一个小土丘。如此,则“猗(yǐ)”在此解释为“经过……”较为恰当。

  《毛传》、《诗集传》均将“猗”解释为“加也”。那么,这两句诗的意思就要按照《毛诗正义》的解释去理解:“言人欲往之杨园之道,当先加历於亩丘,而乃后於杨园也。以兴谗人欲行谮大臣之法,亦当毁害於小臣而讫,乃后至於大臣也。”就是说,谗人先谮小臣,得逞后再谮大臣。朱子《诗集传》的解释相类。

  以上两种解释都能说得通,而且,其最终效果也基本一致,都是为下文对“凡百君子”的忠告做铺垫。

  “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诗人想,既然谗人立意如此,而我也已经深受其害,我就要揭露此等谗佞小人,因此作《巷伯》之诗,诸位在位之君子,你们可都要以我之无罪而被谗为戒,各自谨慎,以防被谗人所谮。《诗集传》:“寺人,内小臣,盖以谗被宫而为此官也。孟子,其字也。”“凡百君子”犹如“诸位大人”、“诸位在位者”。

  多么令人同情的一位可怜小臣,多么有情有义的一个寺人,在自己遭受莫名之罪而受宫刑之际,还没忘记给凡百君子们以忠告,好不令人唏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为他讨伐一下那个可恶的谗人吧!

  「一章」
  長紋短紋粗細紋,織在一起成錦紋。
  微末嫌隙構大罪,讒人作為太過分!

  「二章」
  南箕張口似大盆,巧嘴饒舌是讒人。
  捕風捉影構陷我,與你同謀是何人?

  「三章」
  跳下蹿上說不停,心心念念欲譖人。
  勸你說話留謹慎,假話太多人不聞。

  「四章」
  喋喋不休說不停,心中盤算欲譖人。
  不怕譖你也如是,看你到時疼不疼?

  「五章」
  譖人之人萬般好,被譖之人如枯草。
  皇天浩蕩在於上,人間正義何處找?
  看那讒人傷天理,可能懲戒一小小?
  蒙冤之人實可憐,可能施之救命草?

  「六章」
  假話連篇彼讒人,與你共謀是何人?
  就該抓住彼譖者,投於豺虎食其人。
  豺虎惡惡不食你,投去寒地成凍人。
  寒地惡讒不接受,投去昊天懲惡人!

  「七章」
  讒人譖人先小臣,小臣害罷害大人。
  蒙冤之人我孟子,作詩揭露彼譖人。
  諸位大人皆聽之,小心謹防此小人。

  注釋:

  「1」 萋(qī)、斐(fěi):都是文采相錯的樣子。《毛傳》興也。萋、斐,文章相錯也。貝錦,錦文也。《鄭箋》云:興者,喻讒人集作己過,以成於罪,猶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錦文。文,同紋。
  「2」 譖(zèn):無中生有地說人壞話,譖人:說別人壞話而使之陷入罪責的人。大(tài):同“太”。《鄭箋》云:大甚者,謂使己得重罪也。
  「3」 哆(chě):張口。侈(chǐ):大。南箕(jī):星宿名,共四星,四星連線成梯形,如簸箕狀,又像張開的大嘴。《鄭箋》云:箕星哆然,踵狹而舌廣。今讒人之因寺人之近嫌而成言其罪,猶因箕星之哆而侈大之。
  「4」 適:往。謀:謀劃,計議。《鄭箋》云:適,往也。誰往就女謀乎?怪其言多且巧。
  「5」 緝緝:附耳私語狀,俗稱“咬耳根子”。翩翩:往來迅速的樣子。《毛傳》:緝緝,口舌聲。翩翩,往來貌。
  「6」 捷捷:信口雌黄狀。幡幡(fān):反復進言狀。《毛傳》:捷捷,猶緝緝也。幡幡,猶翩翩也。
  「7」 受:接受,(王)聽信(別人說你壞話的)讒言。女(rǔ):同“汝”。遷,王因此而將你貶去。
  「8」 驕人:指進讒者。好好:得意洋洋的樣子。勞人:指被讒者。草草:憂心忡忡。《毛傳》:好好,喜也。草草,勞心也。
  「9」 矜(jīn):憐憫。
  「10」 投畀(bì):投給、投與之意。
  「11」 有北:指極寒的北方之地。
  「12」 有昊(hào):蒼天。
  「13」 《毛傳》:楊園,園名。猗(yǐ),加也。畝丘,丘名。《鄭箋》云:欲之楊園之道,當先歷畝丘,以言此讒人欲譖大臣,故從近小者始。
  「14」 《詩集傳》:寺人,内小臣,蓋以讒被宮而為此官也。孟子,其字也。
  「15」 凡百君子:諸位大臣,諸位在位者。

  2020年5月11日星期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