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心怀执愿兮,江流涤白不复还——楚辞

时间:2020/2/21 作者: 祈煜 热度: 219861
心怀执愿兮,江流涤白不复还——楚辞
  许是承接了尘埃的卑微,于万千世界中留不下属于自己的洁白。静听来世的风与月,回眸间却不曾感怀回忆中的波澜壮阔。一畔渔火,一笼烟雨,一念之间,一顾倾城。到最后,留下的,始终都是你最熟悉却又最不愿聆听的过去,又是流连于世的清明,找寻中,又迷失了自我。踌躇间,又错失了未来。

  有一些人,在铺天盖地的黑暗中挣扎着,嘶吼着,最终又用最寂静的声音破开了束缚,寻得那些属于自己的光明,无关世界。

  何处,何处还能寻到《楚辞》中那一个个个性鲜明,将内心的涟漪付之于最初,也最终的灵魂。你见了许多人,但这些人,又都只是一个人灵魂的挣扎与无奈。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一、世间百态,一念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原本用力追逐,用心守护的东西,在某个时刻竟然会变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无人闻我之言,也无心流连忘返。

  《离骚》乃楚辞首篇,以慷慨浪漫之言阐一生明朗之事。生无生,死无死,从此开始,于天地间追内心永存不灭的一抹光芒。追着追着,突然看不清眼前的方向了,不肯放弃,也无法前进。只得不停地叹息,叹息你不能得到的远方。

  屈原,一个寄情于山河社稷的人,跟随着楚怀王的步伐,想要一展宏图,想要慷慨济世。他以为只要自己保持着初心,定能不负期望,定能圆其愿,得其志。于是开始“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于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自是美好的意象,对于屈原来说,这便是他的定位,便是他对自己的一喻。《离骚》里,他用尽了美丽词汇。“蕙纕,揽茞、娥眉”,香草为美,为慧,为洁,为希望,亦为他的品格,他的节操,他的美。兰芷入香园,花繁叶茂处,自是无闲,于是寻得亲近,寻得一缕香氛。无声处,却是寂静无言,休息自然。

  总是保持着这样一种洁净,又怎会不去经历“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样的真相与现实。没错,得不到最好的答案,当他可以提出高明的见解,可以去改变一种困境的时候,没有人再去看他一眼。那些无知的顽固派,就这样把他扔出了希望。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多么优秀的人啊,当自己的满腹才情就这样被排挤在外,连自己可以指望的王上都无法再去信赖,这会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于是他离开了,离开了这给了他无数忧伤的境地,也许是被放逐,被驱赶,被遗忘。但都无所谓,因为屈原还在,只是他的心,冰冷了,远离了,不再去相信了。

  忧伤已经忧伤,失望也已经失望。国家保不住了,这个所谓可以指望的皇帝,也从来都是一个自己蒙蔽自己的假象。不去想这一切了,又或者,去想象更好的事情吧。

  在《离骚》的后半部分,屈原放开了,已经无所畏惧了,后羿、商汤、帝辛。这些被用来讽刺的人啊,就是那些愚昧不知真相,双眼心灵都被蒙蔽的帝王啊。做着最令人无法原谅的事情,还要回头报以单纯的微笑,何时,这样的时候,才能彻底的结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经历了许多,也看明白了很多,屈原才开始懂得什么是值得放弃的吧,又有很多时候,即使看到了很多,也依旧不愿相信罢了。从此刻开始,驾车远行,凤凰台上高游,仙鹤舞于乱世,锦鲤忘却人间。妖魔鬼怪不可妄言,仙音破月不得安生。将自己留在想象的世界,永远永远渴盼在希望重生的那一刻,依然是鸾车红妆相迎,兰花灯笼高悬。

  《离骚》,一文流传千古,其概括了屈原的一生不平与忧愤以及对现实的种种思想所带来的每一次迷茫。前中后有相同的韵律,有不同的故事,概述了世间百态,概述了你我之间,概述了这中华上下将要走出的路。一种忧伤,一种无奈,一种淡淡的,对未来的希望。华丽的词藻,是他内心深处波澜壮阔的写照;繁多的比喻,是他无法忘记的种种撕破平和的过去;激烈的言辞,是他,久久无法平复的,浩荡离愁。

  屈原,爱着他的国家,爱着他的人民,爱着所有与他相关的一切,只是,少有的,理解变得奢侈,于是他,只好归于沉寂。

  二、千人一面,尘世寰离,天行九歌

  凡是离别,总会有曾经值得必须相守的东西,就像我一直期待着,如何可以在这世上留下一缕青色刷新所有的过去,却不得不,看到你的微笑。

  《九歌》,祭神赋。将所有爱与恨交织可以找到自己的命运的神明相连,不得求索。东皇太一的华彩琉璃,威严庄重,气度不凡。云中君的缥缈神秘,心思玲珑,来去匆匆。少司命的苦涩离情,忧愁善感,心怀遥远。这些神明的出现,也只是屈原内心自我的逃避罢了,遥远的,只能去寻找,寻找可以寄托情感的超脱世俗的东西。

  一岸迷茫,一岸真明。湘水为界,你在远方流浪,我在这里怀念,你说这一诺,便是千山万水,也不负卿意,不忘相思。湘君与湘夫人,这个传世许久也不觉厌烦的传说,在屈原的眼里,早已不是简单的男女之情,相思之意。而是一种寄托,一种可以把承诺永久保存不会轻易放弃的寄托。就像,你曾答应我,守护住这山河,守护住这未曾离去的天下,与我携手,鞠躬尽瘁,留下不朽传说,开拓千万年之地,感一生一世英名不悔,梦归处,永远都是我们的笑颜。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这是湘夫人的故事,也有与湘君的故事,却不是屈原的故事。以此为喻,屈原大概是想到自己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吧。为了那岌岌可危的万里山河,穷尽一生的思绪去拯救可以拥有希望的国度。而他与楚怀王,也是有如同湘君与湘夫人那样的刻骨铭心的承诺吧。江山社稷或许不是所有,可拯救这万千民生,是谁都推脱不了的责任。屈原愿意的,愿意放弃一切帮助王上,去拯救这个世界,他“哀民生之多艰”也“忧君王之未来”。对于楚怀王,屈原总是爱大于恨的吧,总归是要存一点希望的,对于自己的希望。所以屈原可以紧紧护住他的王上,向他承诺那万里江山,都可以保住,只要,只要他可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从未有过他心,也从未有过任何愤恨,相信他,提出的政治见解,哪怕掀起一场剧变。

  以湘君与湘夫人为喻,屈原是相信楚怀王的,至少是曾经,未来,屈原不会背叛,屈原依然怀着洁白的心境,只是,一切又不同了。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大司命为生死神灵,掌管一切生灵的生死轮回。世间万物,莫不是以生命存在于这缥缈之间,一旦靠近死亡,可以毁灭一切。《九歌-大司命》是屈原笔下,最最充满敬畏的颂歌,至少屈原是这么认为的。其实,问问自己,难道生命不是你最宝贵的东西吗?舍生取义一说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似乎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东西。很多人,为了活着,为了生存,可以不顾一切,可以放弃一切。所以在面对掌管生死的神面前,敬畏自然是会达到顶峰。屈原也是这样,面对生命如此敬畏,但是,他畏惧的,却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整个国家,整个天下的百姓。在这篇颂歌中,屈原对生与死的见解已经超越了世俗。人的生命本就是有长短的,可是无论长短,最后的结局总是被注定的。所以,生命中的忧愁苦难,何处可以排解?

  现在,用这种敬畏,乞求上天,保佑我天下苍生,莫受苦难。乞求这天下,可以长久富足。

  与大司命截然相反的便是少司命了,大司命威严,冷酷,霸气,而少司命温柔,善良,仁慈,爱人对于世间一切生灵充满爱意。她是善良的化身,是掌管人间子嗣的神,对于一切诉求都会给予最温柔的注视。对于她,屈原是深有感触的,因为在他心里,他也是如此,心怀天下,仁慈的灵魂普渡所有带着希望的生命。正是如此,他才热爱着少司命,热爱着这种普度众生的美丽。

  大司命也好,少司命也好,这两种不同各自成林而又处处存在联系的情感,正是屈原内心无法割舍的激烈矛盾。他有着无情的一面,希望操纵生死,在有限的生命里用死灭去留住永恒的灵魂。同时,他是善良的,善良到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将希望留给万千民众。他们从未有过错误,正如他也从未有过悔恨。屈原,一个矛盾满身的人,就是这样,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三、公子不留,一曲国殇

  《楚辞-九歌》中,屈原用歌颂神灵的方式,来一遍遍,将自己的人生展现,将自己的内心毫无保留的撕开后血淋淋地露出最不堪的一面。每一个神灵,都寄托着深深的情感,似乎是坚定了某些信念的不屈于压力的灵魂,从最深处纠结着留下用不停歇的故事。

  在这里面,《国殇》却是一个例外,这里面是在战斗中失去生命的战魂,在一场又一场的破灭中点亮永存不灭的灯光。于是在最后,他们也成为神,真正的神,真正可以照耀出明天的太阳的神。屈原记得了“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也许明日没人会去记得这些人,但以后的每一天,我们都会去纪念这些神灵。

  与其他的神灵所寄托的情感不同,屈原在这《国殇》里,倾注了自己最后的希望吧。用充满热血的敬意报之以最深沉的哀悼,不肯屈服的一切啊,抓紧了所有可以抓住的东西去挽救一丝摇摇欲坠的灵魂。愤怒,忧伤,那些可以爆发出来的情绪依旧在沉默,沉默着等待未来有一天可以绽放最灿烂的烟火。也是在最后,渴望着,为这几乎无法拯救的国家,献出自己仅存的生命吧。

  《国殇》就是为此而生的,激烈的英勇的言辞,叙说着一个个英豪化悲愤为力量的英雄们,勇敢,坚强,不屈不挠。于是,他也就感动了,梦想有一天,自己可以化身这样的鬼雄,赐予天下无穷尽的未来和光明。屈原,一个忠义堂堂,不甘屈辱的英杰,当他面对滚滚江水的时候,也许,那种归属感就会到来了,他解脱了,不需要再继续忧虑下去,这个国家,不值得他如此难过下去,不如,就这样一直,一直沉睡在江底,梦境中会有一场华丽的盛宴,那时,楚怀王满面微笑,携着他的手入座,一起看那万里河山,光明瞩目。

  四、万物悲鸣,天问何处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问》与《离骚》同是流传古今很重要的长诗,不管是讲述自己的一生,还是将生死轮回写入史诗,他都无法摆脱,自己可以改变这个结局。

  这一次,无关神灵,无关世俗,无关世界。而是着眼于天地风云,自然万物,日月星辰,阴阳离合。吉凶祸福从不是人力可以操纵的,天命不可违,这也是自古以来每一个人都信仰的真理。在这个时候,屈原也是相信的,无所谓人生,无所谓自己。于是,他发出了疑问,问这天地之间百态是如何运行下去的,问这历史兴衰是否有可解之道,问这天命,何处寻得一方静谧。他在用这样的语言,洋洋洒洒地展现他的智慧与博学,因为他一直都相信,相信万物生长是有规律的,相信他自己是有救国之法的,可为何,无人相信,无人作答。

  《天问》言辞之精妙,用语之广博,词藻之繁茂,乃万中无一,举世无双。而在这篇长诗中,他的思想之精绝,精神之宏大,考虑之周密,也是万古人生中绝无仅有的。如此的一神人,楚怀王他,为何不珍惜?

  《楚辞》,包含了太多太多,他是屈原面对世事无常的呐喊,也是我们,对历史的沉痛反思,若是你不曾追寻过你的希望,在明天到来时,你如何寻得安乐净土。

  江畔,有一抹斜阳,留下了某人的血与泪,水中的涟漪,溅起一片沉思痛苦以不可一世的眼光鄙夷地看着渺小的天下苍生。试问如何可以回溯往生,纠结一番却也无从想起。你说世间百态,我道人生炎凉。苦乐与共,无法自清流过你眼前浩浩荡荡的江水载着悲哀归去。来吧,就像你曾经一直期待的那样。

  请像你自己相信的那样,心怀执愿兮,江流涤白不复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