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霁良诗歌及评析

时间:2020/2/1 作者: 王霁良 热度: 204404
  登高

  鲁西南的土地平整如毯
  你在那里出生、长大
  在那里求学、婚娶
  二十岁以前没见过山
  而命运加惠你的,并非
  一方长成一体的石头
  他们说,知道吧?
  平原只有散文家
  出不了像样的诗人
  也许,崇山吐出日月
  跟平原心境不一
  崎岖登程跟平坦意趣不同
  而我,辞别故乡二十载
  每日相伴的,就是山
  现在啊,真想到外面走一走
  出身平原,却俯视海中大礁
  俯视珠峰、消长不定的沙山
  本是平原的隼
  现在掠向山巅

  诗歌评论家、浙师大教授王洪岳的评点:

  王霁良的诗作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他的写作依然在山东诗坛占据了一席之地,乃至在全国诗坛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原因就在于他的诗作既是他升腾、空灵化自己存在的依托,又是他直面现实邪恶或怪诞的诗情的冷却记录。《登高》一诗使我联想起康德的名言:我只敬畏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诗作以平原与崇山、平整与崎岖、平凡与伟岸的对比,表达了曾经年轻的诗人数十年来不甘平庸、走向灿烂、勇于创造的冲动和情怀,第二人称的视角更加凸显了这种“登高”努力的曲折和艰难,“本是平原的隼/现在掠向山巅”!这也是一个诗人的胸怀!

  化蝶

  将我火化掉,将我焚烧
  烧去太多疾病的苦
  烧去富贵的糖尿病、帕金森、艾滋病
  烧去结肠炎、类风湿、骨质增生
  烧去胰腺癌、淋巴癌、肺气肿
  我已僵直倒下,病症还在鼓腹中
  不把我焚掉,它们
  就一直附于身上

  我想化蝶
  我想做回干净、轻松的自己

  诗歌评论家王洪岳的评点:

  《化蝶》一诗可谓王霁良诗歌《镜前》的姊妹篇,诗人之“我”在俗世中得了不少的病症,这些都需要排毒才能解放、解救自己,于是诗人写道,“我想化蝶/我想做回干净、轻松的自己”——作者简直有一种教徒般的反思意识,对自身抱持着一种不信任感。但这绝不是性格分裂,而是一种曾经拥有着热烈的恋情、深切的乡情和博大深沉的祖国之恋的不再年轻的诗人的冷静自剖与自审。 

  有时候,诗人这种反思或净化的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致他要不停地寻找人生的意义,这种对存在及其意义的追寻贯穿了他的思想。

  大河静流

  大河静流,灌风的房子
  站在坝上
  四周是青草的蜜香
  两岸林木
  远处的桥,近处的钓者
  都是静的
  
  在黄河北岸的鹊山
  在它抛掷的寂静山峦
  乱石嶙嶙,草木披拂
  这里看不到大河涌动
  看不到车流及林梢的风
  但静与动,都是存在的
  就像你静坐于此
  内心正涌上如潮的往事  

  在浑善达克沙地以北
  我见过天的尽头
  在浑善达克沙地以北
  浑善达克,那是沙漠里的
  一片城堡,大墓一样的沙丘
  生着蓊郁的榆树
  再往北,榆树消失了
  代之以久无尽头的草地
  透过车窗,你会看到
  骏马、牛羊、草原鸥
  白鹤、金色的鹰
  还有横穿公路的沙鼠
  牛群过路你必须停车等待
  即使这样,首领还不买账
  后蹄刨起的砂砾击向车窗
  在空旷的草原疾驰
  赴死的沙雀访问着挡风玻璃
  我结石般的心和硬词
  无法怜悯它们
  只看见通天的大道断在前方
  以为尽头是大海,是断崖
  是世界的尽头
  自己跟沙雀一样是去赴死
  实际只是驶上一段丘冈

  诗人卜一的评点:

  诗意的演化与提炼,源自诗人“物事”与“自体”的融合与对峙!很多时候,自我只是一个触点,与诗的关联并不直接,转圜存在于诗人的认知累积到某种程度的当量,瞬间以何种方式释放,进而形成结果的“活在”!实力诗人王霁良的“物自体”来自诗写者夯实的诗元构成:“静与动,都是存在的/就像你静坐于此/内心正涌上如潮的往事”,诗人背依黄河,面对涛涛流水,即使是一所“灌风的房子”,也不忘“寂静山峦”所赋予的使命。有人说,诗是被生活忘记的那一部分。我们写作,是为了唤醒本真和意义。如何在一首诗里植入力量和气息,在诗节与诗节的空白处,启动转换和腾挪,《在浑善达克沙地以北》作了解读的样本。诗人采用冷抒情的方式,把叙述降到零度,一组一组镜头游移中切入表达,“再往北,榆树消失了/代之以久无尽头的草地”,不选择修辞,不刻意意境,不摇头晃脑,只让语言自己往前行走,没有成熟的心境,没有稳重的驾驭,这首诗这样发展下去,很容易失控。诗人设置阅读的陷阱:“大道断在前方/以为尽头是大海,是断崖/是世界的尽头”,表面的冷漠,恰恰是诗人内心烈焰的燃烧,这得需要多大的力量把控语速的流动!在这个时候,语言千万不能加快,对于初学者,我建议您仔细体味诗人在这一时刻对状态的把控,“大海”、“断崖”、“世界”都是重词,不禁担心这样用词会不会空洞?会不会言之无物?所有的疑问戛然而止,写作如此,生活莫不如此:那些被日常畏惧并夸大的不过是“一段丘冈”。至此,我们应该能体会到诗人的良苦用心了!

  和解

  我们和解吧,镜子的反面
  也是玻璃
  我跟你一样烦心
  那些龃龉的往事
  每次经过那个分别的道口

  我的心情都像上坟一样

  上海诗人楼如岳的评点:

  大热天,看了三篇好诗,分别是严力的《你忘了锁门》,王霁良的《和解》,季振邦的《哥伦比亚大冰原》,通过意象,我谈一些读后感(不是审视评论)。这三首好诗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初看不太懂,再看稍微懂一点。——好在现在用“意象”这个照妖镜,一照显形了。

  凡是看不懂的诗,首先看这首诗想探索什么?尼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诗人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现在的新诗,如果没有思想性,诗人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么严力的“门”的意象是什么?王霁良的“和解”意象是什么?季振邦的“大冰原”意象是什么?

  看诗歌,还要看“向往高度”。所谓向往高度,实际上就是探索的高度。在诗中或字里行间,总有高度的信息。但最关键的,还要看诗的黑暗低度。在尼采看来“诗与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严力的《门》低度意象是裤裆勃起的钥匙,王霁良的《和解》低度意象是坟墓,季振邦的《哥伦比亚大冰原》低度意象是蚁蚋。经过比较,王霁良老师的“坟墓”处在黑暗地底较低位置,所以觉得王霁良老师的《和解》,是一首伟大的诗。譬如,今天的南海问题,中美还是和解吧,不然大家都在坟墓里第二次握手言和(这个和解的对象是多解的,诗人为什么屈尊乞求与人和解?与谁和解?——与传统、社会、体制、境遇、命运……? 而为何要和解?又如何和解?今生今世能否真的完成和解?还是阴阳两隔的和解?)。

  以上是我如何看“看不懂的诗”的一些体会。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朱光潜会这么说,——“中国诗只达到幽美的境界,而不能达到西方诗那样的伟大的境界。”朱光潜最崇拜的老师是尼采。尼采上面说的有关诗歌的两段话,就是朱光潜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诗如人,人如树啊,我花了很长时间,查询了朱光潜与尼采的“人生格局”,不看不知道,一看明白了,我们真的,很少能发现现实生活里有亮色的美的感受。  

  (1976——2015)

  她不是上流社会的人,不是名人 ?
  她只是我一个弟媳,一个我照应着
  迎进家门的人,一个年纪轻轻的
  逝者,一个王家貌美却又薄命的女人 ??
  她患肺癌,癌细胞扩散到脑子里 ??
  她扶着墙,最终还是站不住
  抛下男人和一双不成年的儿女 ?
  这个春天,孤单单躺在这公墓里 ??
  看看阳春的花,多么灿烂 ?
  而你已不在阳世

  上海诗人西河散人的评点:

  读这首诗有读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感觉,低沉而冷峻。更留白了很多故事,何以致癌?那身体和心灵把一个貌美的妇人折磨得如何不成人形?她躺在公墓里了,她解脱了,而留给这个家庭的创伤却在以后的许多年里,不得治愈。被抛下的丈夫,两个不成年的儿女,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因她的离去而人生轨迹变了航向。男人会再娶,而未成年儿女失母的痛,谁能体会?

  怀抱经书的人还在路上

  我不歌唱那些勉强的事物
  不想奉上不为真诚的感情
  我没有什么村、镇、以及以地域名义
  勉强要歌唱的事物
  回顾被打磨得遍体鳞伤的生活
  这世界从来就没完美过
  即使越过人世界限,雷滚似的凶兆
  依然显现
  黄昏,怀抱经书的人还在路上
  漆黑的夜在前方等他
  上帝已经孤孤单单,已经无法
  赋予你更高的使命,他又能宽宥谁
  我想我能做的,只是描述我遇见的
  这些人,描述人的、我自己的疾病

  作家老蚕的评点:

  我读《怀抱经书的人还在路上》时,心房震颤了一下。再细读:“我不歌唱那些勉强的事物/不想奉上并不真诚的感情/……即使跨过人世的界限/雷滚似的凶兆依然显现/黄昏,怀抱经书的人还在路上/漆黑的夜在前方等他/上帝在前方等他/……我想我能做的|只是描述人的疾病/我自己的疾病”。

  ——这样的诗行,令人激动而感喟,然后是悲伤而战栗。我当时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考的流波纵横排挞,回溯不堪心颤,前瞻不免茫然,自困于尴尬无奈的意识的泥沼中。我不想哀伤,我不想流泪,但诗人只给我描述了这个世界难愈的疮痍和人间生活不虞的祸患, 虽然也对未来意识的精神的天空预见地发出预言——“怀抱经书的人”会来的,那是一个怎样的智者呢?那是一本怎样的救世的拯救我们甚而以及我们这个民族的经书呢?这太令人深思、沉思而遐思了,产生这么个预言这个世界存有这么个预言就是莫大的奇迹而奇迹,然而,却没有也不能给我们给这个世界开出疗救的药方,连彼岸的一扇窗也无法启开一角。我们处在怎样的三岔五股的十字路上啊?黄昏,暮霭弥漫,灰雾沉潜,前面的时空只能是黑夜,人类文明进程的漫漫长夜啊,何时临近黎明?何方启开黎明?何以迎接黎明的旭光?意识的阔大天空,谁来点燃一盏奇妙的神灯?招引我们怀着坚实的信念迈开踏实的步履也让心情开畅地向前去。似乎女神和酒神、诗神都舍弃了我们,对我们曾经虚伪的做作虚假的表白内心空虚的喧嚣有眼无珠的盲目狂欢打过鸡血后的激情张扬,不屑一顾了。

  上帝又能宽宥谁?

  ——更为悲哀的是由于我们曾经背叛上帝以致上帝鄙夷我们舍弃了我们!还有什么经书适于我们对我们灵验呢?古典的经,新集的经,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厚积无处不见汗牛充栋之隆盛的经典华堂,我们还有情绪还有精力还有那样的空间氛围去研读吗?即使有人得到什么神灵点化的脑筋一目千行地去读吧,就能发现并拿来让世人赏心醒脑的救世秘方吗?孔子已经来了,老庄也来了,墨子也来过,怎么样呢?羞涩涩也,心惴惴也,难道不是这样吗?还有佛,殿堂中的佛如,高山峻岭上的佛光,世人瞻仰而流连,但谁听见佛怎么说了吗?有人却看见峭壁上的大佛流泪了,已经几次流泪了。连大佛都流泪,只能流泪,我,何以为?何以堪?

  下辈子,走向

  妻子抱怨说
  你整天死啃书,我觉得孤独
  孤独么?孤独可不好,我说
  下辈子你该托生群居动物
  那你呢?你去哪
  我呀,更愿意在荒野上

  诗人白桐的评点:

  诗只有三节,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由性格并不相同的夫妻之间的失衡而引起的对话,第一节,三个词:抱怨、死、孤独,三个词,其情绪的力量很大,仿佛泄洪的闸口,是一次情绪的爆发;另有人称代词你与我的分隔,而不是我们,也是力量的隐形形成的原因。第二节,淡然从容而接,接得天衣无缝,并没有情感上力量。细析有一种冷淡在其中。三节,连续的两个追问,说明作者的问答出乎对方的意料,而作者的情感的力量体现在行动上的“我愿意在荒野上”,其决绝,其从容,写出了一种孤独的真境界。

  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会能读出之份沧桑之感,感受到诗歌呈现出来的温热的氛围,具有足够的回味的空间与吸引力。

  春节在珠三角都市群

  在这里,人们离开工厂进市场
  穿梭在年货大街上
  德云商场外,烂桔子满地都是
  爆竹染红苦恼,猪笼塞满了鹅
  
  在这里,楼宇一簇簇生长
  延绵不绝,那几乎是
  人人向往的天堂
  它们耸入云天,都在俯视人类

  诗人白桐的评点: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写《岳阳楼记》那个散文。人生若如初相见。爱情诗很好写的。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没有去过的,完全发挥了想象力。《春节在珠三角都市群》是作者初次南游,想象力得到良好释放,冷眼旁观而得全局。而所谓不在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旁观者,“人生如初见”,这个就很好的把握了诗歌所写的内容。经济萧条(诗人三朵语)乎?也是一种说法。不管是什么,细看诗歌,还是很有味道。猪笼装鹅,有些触目。这个诗歌具有可读性,能看完。因为我写过高楼,故感觉不是老大。如果没写过就不同了。看诗需要初心。

  第一句是断句,第二句是整句,第三句断句前部分,都可以归为散文笔法。散文笔法好不好不谈。整个诗歌表达上,笔法不单一——诗歌不能太呆板了。诗歌八行,断行六行,整行两行,如果没有一个整行,诗歌就是粉碎的诗歌,2比6,成立。诗歌有层次感,换个不好理解的词就是立体感,换个中间词就是秩序。古诗对空间感要求苛刻,现代诗需要单刀直入,但是不是不需要空间感,这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命脉。诗歌包含了生活、现实(城市现实)、时代,三种合在一个诗歌里,第一节后部分,是拉近的镜头,语言密度陡然提起,苦恼是商户的苦恼。这个地方是外国诗歌技法的借用,通感的变形,或者是语言的非逻辑性——以国诗而论。我理解的与三朵不同,这部分不是经济萧条,但经济萧条也是一种理解。“猪笼塞满了鹅”,也许是诗歌设置的一道机关,是有深意的。放下这一处,往后看,然后再返回。

  诗歌的可见度很高,也似有潜伏的东西。什么是人类?人类就是所有地球人,是全人类,所有人都面对高楼一样的经济社会,一簇簇高楼大厦是人盖的吧?却在俯视(小瞧)人。那些无人居住的鬼城,不都在俯视人吗?诗歌把整个人类置于高楼之下,彰显人的欲望和物质主义的虚无。第二节拉开了想象,是远镜头。把时间浓缩,所以才一簇簇生长,也是一种比喻。第三句写了人的欲望,也是相对合理的。

  反过来看猪笼塞满了鹅,及前面的细节,状态是乱套的。至于具体什么意思,各位有了不同的看法。整体看诗歌有三重结构,第一节是节奏变化或语言密度变化上体现出来的效果,一二节的结构就很明显了。

  可以说这是一首时代之作,像啄木鸟一样入木三分。

  母亲,我正离乡而去

  直到今天 在您的叮咛里
  我还是那个不争气的孩子
  每一次别离
  在天的一角下 都那么匆忙
  您的儿子 被命运投扔的人
  感受身后您温暖的眼睛
  就像日头落后的霞光
  忍不住回望几回回
  浮在麦田之上的村庄
  
  母亲 我正离乡而去
  透过纷乱的雨丝看您站在门口
  渐渐站成老屋檐的一部分
  落檐雨水一样的人呢
  年年不离旧巢窝
  每一次离乡
  我都怀着永别的恐惧

  诗人时培建的评点:

  乡愁,是诗人王霁良诗歌中很突出的一个情节,好比一场舞剧,开始低沉下来,但从未休止。当一个人从乡村走到城市,在城市的边缘生活二十几年,当这所城市还没有完全包容自己而故乡已经回不去,这种心情是任何乡愁乡思的文字无法彰显的,而在王霁良先生的诗中,从第一本诗集侧重农村题材,到第二本开始描写城市生活的分量加重,显然,诗人在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依然无法割舍对过去生活的依恋,一种是田园恬静,安然随和,一种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无法融合的两种情境在诗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那种走出来的愉悦暂且不说,诗人“回不去”的忍痛无以言表,是痛?是比痛还难受的孤独?无助?

  《母亲,我正离乡而去》这首诗,“透过纷乱的雨丝看您还站在门口/站成老屋檐的一部分/落檐雨水一样的人呢”这样的诗句最令我着迷,继而动情,喜欢这些感情饱满、收发自如的字句,于心底处动人心,喜欢这种情感最大限度的释放和猛插心肺,喜欢诗歌这种饱含深情的寒暄,我最终还是醉了,被这样的诗行所俘获。

  阳台养鸡记

  夕阳抚摸空空的阳台
  台上人东踱西移,挥霍着心绪
  入秋以来,移居露天的三只鸡
  三只公鸡,长出高高的冠
  本是五元买来,权充儿子玩具
  不想天天疯长,忽有一日
  那领头的来了声长啼
  从此夜夜不可收,不断矫正嗓音
  令人心惊肉跳,生怕邻居不依
  只得闻鸡即起,拿出政府排斥异己的
  手腕,用书打、拿脚踢
  奈何屡教不改,不畏暴力
  只得狠狠手,送它归了西
  ——另两只又在抗议
  喔喔之声前赴后继
  只得中秋节前全部处决
  ——而今天下太平
  鸡食尚有,铁笼空空
  阳台上的人,剔着牙
  处在统治的空档,虚伪地怀念
  他的三只鸡
  像朋友一样消失了

  上海诗人王晓云的评点:

  这一首诗记录了阳台上养大了三只公鸡,因其啼声过响,怕受邻居指责,在采用各种手段禁声失败后,最终将三只公鸡先后杀死的事件。看似平实无奇的语言中,蕴含了巨大的张力,鸡、笼、阳台、人的背后皆有所隐喻,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以及荒诞感,引发读者对人类社会与人性进行反思。

  首先,谈谈叙事的艺术性。这“记”,首尾呼应,叙事完整。

  起首写一个人在阳台上来回踱步,心绪不宁,引发读者阅读的好奇之心。接着,写如何因为其啼声过响、警告无效、先后杀死了三只鸡的完整过程。在此过程中,这个主人是如何担心鸡给自己捣乱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心惊肉跳”、“生怕”、“只得”,看得出主人是受了怎样的煎熬,于是为下文训鸡、打鸡、踢鸡直至杀鸡作了非常合理的铺叙,最后,这鸡就是不得不杀的。结尾,视角再次落回到人,在无所事事中虚伪地怀念被自己杀死的三只鸡。

  其次,说说修辞之妙处,鸡、阳台、笼子等都有隐喻。

  表面上看,就是因为三只鸡的啼声过于响亮,在多次警告后,它们依然屡教不改。我们可以想象,故事中的“人”是如何使用手段来教训这些鸡的。在出现“打”、“踢”之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已经对着这些鸡们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警告、训斥,这是非常有场景感的,这个故事在想象的过程中不断被充实完整。

  当好语好言劝说无效,只能动用武力了。这个武力又特别有意思,请注意,这里作者用了类比——将作者教训鸡的手段与政府排斥异己的手腕相提并论;请再进一步看看这个主人的武力——“用书打”,看样子,主人就是一介书生,书生拿着书不读,反倒拿来打人,哦,不,是打鸡。反讽的意味先于此冒出,“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打人或者打鸡的。再与上面一呼应,这个反讽就更强烈了——这手法与“政府排斥异己的手腕”是如出一辙啊!特别平实的语言中,特别平淡的叙述中,这一强烈的冲击力已经悄悄击中读者了。

  特别值得玩味的地方是,“而今天下太平”,这个人却“处在统治的空档”。荒诞感是否油然而生?天下太平,难道不是这个在阳台上踱来踱去的人所热切盼望的吗?这背后,作者所要揭示的深意,是否能够读出一二来?故事发生的特定空间是阳台,将视线拉远,来看看在阳台上的这个人,是不是如同在一个笼子里?他在一个怎样的笼子里呢?被权力控制了的、强化了的、异化了的空间里,多么可怕!尤为可怕的是,他的怀念多么令人恐怖——“虚伪”地怀念,将敌人一样处决了的鸡比喻为朋友,不是一个更大的荒谬吗?

  拟人化的手法还是非常明显的,鸡并非仅仅是鸡,这鸡非常有个性。它们是热爱生活的,因此总是“长啼”;它们是善于学习,积极向上的,所以总是不停“矫正嗓音”;它们是勇敢的,所以“屡教不改,不畏暴力”;它们又是非常正义且有民主意识的,所以会“抗议”会“前赴后继”;这是多么勇敢的鸡!作者在描写鸡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对它们的同情以及歌颂表露无遗。

  再次,玩味一番语言,平实中不乏幽默。

  看看鸡们的表现,抗议、前赴后继,就非常生动,个性鲜明。看看人的行为举止,“剔着牙”,无所事事的样子马上就浮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对于鸡与人的态度,也十分鲜明地立在了读者的面前。“夕阳抚摸空空的阳台”,夕阳是否也在叹息?对人性的反思,在这些词句中,慢慢弹射出来,引人深思。

  镜前

  常常不由自主走过去
  想透过它看清自己,看清
  自己的生活
  里面的人朴素、向善
  愿意坐下来,跟我仔细谈谈
  而我只是站着,坐不住
  稍一转身
  欲望便挤走了灵魂

  范夕波评点:

  诗人站在镜前,“想透过它看清自己”,“里面的人朴素、向善/愿意坐下来,跟我仔细谈谈”,真实而又虚幻、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击中“我”,可“我”稍一转身,种种欲望便“挤走了灵魂”,在生活的夹层挣扎起伏不断突破寻求平衡的“我”让世间人性中最宝贵的“朴素、向善”品质组成的最纯洁最美好的“灵魂”挤走了,只剩下欲望裹挟的空壳。多少世人如此,被匆匆的生活现状裹挟、挤压乃至扭曲,苦于生计奔波,没时间好好谈谈,好好“看清自己”,就到了暮年,这是多么无奈、可悲的事啊!古今中外,多少人看不清自己,只看别人的不是、过失,这恰恰是他们人生真正失败、毫无作为、一生碌碌无为、虚度光阴的根症所在!这首平中见奇、令人深思、撼人心弦的好诗,让我感受到诗人不着痕迹足见功力的魅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