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唐诗意象风鉴赏(其十二)

时间:2019/6/21 作者: 展红阳 热度: 273503

  


  十二、风和其他意象叠加,组合成新的混合意象。


  (一)风丝


  1.“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春望》)唐代的东都洛阳(今属河南),是仅次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即据此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朝帝王为了享乐,皆频幸东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阳七次。上元年间,他下令于天津桥北,跨洛水兴建上阳宫,雕甍绣闼,金碧辉煌。武则天更改东都为神都,终其一朝,除回长安住过两年外,均在此度过。她营造明堂,扩建宫苑,将上阳宫修葺得更加豪华富丽,作为自己的寝宫。开元年间,玄宗也曾五次来洛阳,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说,洛阳城繁华热闹之际,正是唐帝国全盛之时。安史之乱,洛阳两遭兵燹,破坏严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天宝以后,帝王不复东幸,旧日宫苑,遂日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


  (二)风露


  1.“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刘禹锡《踏歌词四首》其三)《踏歌词》四首,是刘禹锡学习民歌体写作的一组小诗。此是四首中的第三首。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


  (三)风头


  1.“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四)风雪


  1.“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崔涂《初渡汉江》)这首写风雪渡江的诗,用极古简的笔法,绘出一幅饶有情致的图画。“习家池”乃襄阳名胜之一,为汉侍中习郁所开。晋代名士山简外出嬉游,每到此池游玩,置酒辄醉。“习家”,这里用来泛指主人,同时也恰是本地风光。上句不言“主人”或“酒家”,而言“习家”,是十分有味的。它不仅使诗中情事具有特殊地方色彩,而且包含浓厚的怀古情绪,一种“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的感慨油然而生。怀着这样的心情,所以他“初渡汉江”就能像老相识一样“为报习家多置酒”了。何以不光“置酒”而且要“多”?除因“夜来风雪过江寒”的缘故,而联系前文,还有更深一层涵义,这就是要借酒杯一浇胸中块垒,不明说尤含蓄有味。这两句写得颇有情致,开口就要主人“多置酒”,于不客气中表现出豪爽不羁的情怀。


  (五)风尘


  1.“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郭震《古剑篇》)宝剑在太平年代虽乏用武之地,也曾为君子佩用,助英雄行侠,以显示自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3.“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遗》)这是高適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高適和杜甫早在开元末年就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又同样落魄不偶。安史乱起,高適在玄宗、肃宗面前参预重要谋略,被赏识,境遇比杜甫好得多,曾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璘的叛乱。由于“负气敢言”,遭到内臣李辅国等的谗毁,被解除兵权,留守东京。乾元二年(759),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年底,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適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馈赠粮食。上元元年(760),高適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这时,高適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聚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到了上元二年人日这天,高適写了这诗,寄到成都草堂。“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哪会知道今天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呢?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4.“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高適《封丘作》)高適早年闲散困顿,直到天宝八载(749),将近五十岁时,才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中第后,却只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大失所望。这首诗就作于封丘任上。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衷曲。“乍可”两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怎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呢!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5.“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者,战乱侵寻也。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啊!“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怎能不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还是没法子回到洛阳啊!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


  6.“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送李端》)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惟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现在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何时才能相会呢?“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六)风雨(可见意向雨之赏析文字)


  1.“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山间俯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適《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4.“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5.“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6.“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风雨》)


  7.“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李商隐《杜思勋》)


  8.“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李群玉《火炉前坐》)


  9.“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马戴《灞上秋居》)


  10.“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钱珝《江行无题》)


  11.“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于武陵《劝酒》)


  12.“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湘驿女子《题玉泉溪》)


  (七)风云


  1.“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嵲屼当安之。”(李白《梁甫吟》)《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风云”句,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2.“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诸胥。”(李商隐《筹笔驿》)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县北,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出兵伐魏,曾驻此筹画军事。大中九年(855)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这首咏怀古迹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颂其威名,钦其才智;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不过本篇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大要有三:议论以抑扬交替之法,衬托以宾主拱让之法,用事以虚实结合之法。“猿鸟”句,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军中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


  (八)风色


  1.“黄风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汉)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


  (九)风浪


  1.“卜得上峡日,秋江风雨多。”(安邑坊女《幽恨诗》)明杨慎认为:“诗盛于唐,其作者往往托于传奇小说、神仙幽怪以传于后,故其诗大有绝妙古今一字千金者。”(《升庵诗话》卷八)随后他“试举一二”时,第一例就是这首《幽恨诗》。此诗作者姓名已佚,旧说荒诞,多谓“仙鬼”。其实依据诗作本身与有关传说,大致可以推定,诗中主人公当是巴陵(治今湖南岳阳)一带的女子,诗的内容是抒发“幽恨”之情,诗的情调颇类南朝小乐府中的怨妇诗。诗句开篇就写一个占卜场面。卦象呈示的很不吉利:上峡之日,秋江必多风浪。这里谁占卜?谁上峡?均无明确交代。但,读者可以想象:占卜的是诗的主人公——一位幽独的女子,而“上峡”的却不是她自己(否则峡中风云,无须卜而后知),应该是与她关系至为密切的另一角色。从“幽恨”二字可以推断,这个角色或是女子的丈夫。那人大约是位“重利轻别离”的商贾,正从巴陵沿江上峡做生意去。上水,过峡,又是多风浪的秋天,舟行多险。这位巴陵女子的忧虑,只有李白笔下的长干女可相仿佛:“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澦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长干行》)一种不祥的预感驱使她去占卜,不料得到了一个使人心惊肉跳的回答。这两句旨在写事。


  (十)风波


  1.“‘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五)我国的旧诗中,间有相互问答之词,如《诗经·齐风·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兰芝与使君的对白。但数量少得很,一般都是作者一人在作独白。尤其在一首绝句中,限于字数,要包括双方的问答,的确是不简单的。李白这一首诗,不但有主客双方的对白,而且除了人、地以外,还辅以说话时的手势,奕奕如生,有声有色。


  “郎今欲渡”四字,就证实了津吏未举手东指以前,李白就先已提出了“欲渡”,这一手法就将李白所说的话,包括在津吏的话中,不必再加明写,而自然知道是对白,因此笔墨上就非常凝练,非常精约。“郎今欲渡缘何事?”句中称李白为郎(郎在唐代除了女性称其爱人以外,一般也用来称呼少年),可见那时李白年龄还不大,而津吏则已是老人。津吏问李白缘何事而渡江,言外之意,有可省即省之意,反映出李白当时急于渡江的那种神情。这个问题还没有等李白答复,接下来就从上句的“海云生”,下出了结论,说:“如此风波不可行”。“如此风波”四字好像风波已成为事实,其实海云初生,哪有江风江浪立即接天而来之理?这里,这样说法,一则可见津吏对于观察天象积有经验,颇具自信;二则显示老人的善良心情,如老长辈一般地用命令式来肯定他的“不可行”。


  2.“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从诗意判断,这首诗应作于淮上(今江苏淮阴)。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亲友都还留在广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又不见渡船,看来当天是无法再走了。他一个人踟蹰在河边,天正下着雨。淮阴地属楚州,东滨大海,极目望去,这雨幕一直延伸到大海边。“风波”两句轻轻点出“离想“三字,像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


  3.“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二首》)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风波”两句,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像柔弱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折;又像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


  4.“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宵向水悬。”(李频《湖口送友人》)这是一首送别诗。“湖”,指洞庭湖,诗人即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全诗大半写景,不见伤别字面,只是将一片离情融入景中。“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此写洞庭湖的景象,并非实写,而是由“洞庭船”引发的想象,故而在时间上并不承上,“暮”、“雪”不见了。两句是说,洞庭湖波翻浪涌,奔流不息,入夜,则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洞庭湖是浩瀚而美丽的,然而诗人此写并不是出自对洞庭奇观的激赏,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因而,他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而有关星河高悬的遐想,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诗人的这种情思同样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孤舟离人和洞庭景象这前后两幅画面的巧妙组接来加以体现的。


  (十一)风帘


  1.“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李商隐《银河吹笙》)李商隐的爱情诗里,《银河吹笙》并不常为人们称引,但它颇有一点特异之处,值得重视。乍一读来,只觉得此诗不太好懂。李商隐诗有时由于比兴过于深曲,或用典冷僻,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可是,这首诗没有什么隐喻手法,最后一联用了王子乔缑山骑鹤仙去、湘灵鼓瑟、秦女(弄玉)吹箫三个典故,也很习见,文字并不艰深。而一句句连下来读,仍觉词意不很明白:一会儿说他年梦断,一会儿又说昨夜鸟啼,不知哪里的“月榭故香”,却同眼前的“风帘残烛"挂上了钩,实境与假想混杂一起,给人以迷离惝恍的感觉。其实,掌握了诗人心理的变化,诗的脉络还是不难找寻的。“月榭”二句大意是,由于忆念往事,从前与爱人相聚的故园台榭,就闪现在脑海里。园中那一树繁花,想来已被近日雨水催发了,芳姿是多么可爱呀!刹时间,幻景消失,只剩眼前风帘飘拂,残烛摇焰映照帘外一片清霜。


  (十二)风檐


  1.“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李商隐《二月二日》)大中五年(851)春夏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同年七月,他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书记,于九月上旬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趋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幕府生涯。“三年从事亚夫营”,到写这首诗时,他在柳幕已经第三个年头了。


  两句诗回应“江上行”,写新滩流水在羁愁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春江水涨,新滩流水在一般游春者听来,自然是欢畅悦耳的春之歌,但在思归不得的天涯羁旅者耳中,却像是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其之声,在不断撩动自己的羁愁,所以有“新滩莫悟游人(作者自指)意”的嗟叹。本是听者主观感情作怪,却说“新滩莫悟”,曲折而有致。冯浩说:“悟字入微。我方借此遣恨,乃新滩莫悟,而更作风雨凄其之态,以动我愁,真令人驱愁无地矣。”可谓深得其旨。李商隐许多抒写身世之悲的诗篇,往往以深沉凝重的笔调,绮丽精工的语言,着意渲染出一种迷蒙悲凄的环境气氛。这首诗却别具一格。它以乐境写哀思,以美丽的春色反衬凄苦的身世,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写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收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十三)风笛


  1.“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带),自己则北向长安。“数声”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杯土之障黄流,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出,更使得这一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十四)一帆风


  1.“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晚唐时期,日本因唐朝国内动乱,于文宗开成三年(838)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随遣唐使舶来华学佛求经的请益僧和学问僧,此后便改乘商船往来。唐朝的商船船身小,行驶轻快,船主又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和航海经验,往返中国与日本一般只需三昼夜至六七昼夜,而且极少遇难漂流。这导致日唐之间交通频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时代更加容易(见日本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三章《遣唐使废止以后的日唐交通》)。敬龙便是这些僧人中的一个。他学成归国时,韦庄为他写诗送行。”船行大海中,最怕横风暴雨,大雾迷航。过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风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够到达的,也往往要在数十日或者数月的艰苦航程之后。这些往事传闻,韦庄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顺利。用一个“到”字先祝他平安抵达家乡;“明月”示晴,排除雾雨;“帆风”谓顺,勿起狂飙。——行程中不生灾障。“谁”字先垫出“与师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顺风再为挑明,并使风”“月”得“谁”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风”、“月”与“师三者,连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畅之情;另一方面,又结合“到”字,说“共到”,使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陪同直抵家乡。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饶有诗意。诗人如此祝愿,也并非仅仅由于主观愿望,故作安慰语。它是有客观事实作基础的,这就是晚唐时日本与中国之间,海上航行相对地便利与安全的事实。它印入了诗人心底,写出来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诗句。


  (十五)一笛风


  1.“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杜牧在宣州期间经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两句诗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这样长期保持着这幅面貌吧?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十六)落花风


  1.“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十七)屏风


  1.“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清溪行》)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而风景名胜又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台县,像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泻入长江。李白游清溪写下了好多有关清溪的诗篇。这首《清溪行》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人行”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宋胡仔云:“《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苕溪渔隐丛话》)


  2.“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杜牧《屏风绝句》)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他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是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两句诗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4.“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韩渥《已凉》)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透过门前的阑干、当门的帘幕、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阻障。布局以外,景物吸引我们视线的,还有它那斑驳陆离、秣艳夺目的色彩。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创造了合适的氛围。


  主人公始终没有露面,她在做什么、想什么也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却不由得使人生发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意念。面对这幅画图,我们的主人公难道不会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思索吗?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门前帘幕低垂等,表明暑热已退,秋凉方降。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在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怎样的波澜呢?


  (十八)风景


  1.“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练的好诗。“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地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读到这里,我们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十九)风日


  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