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根据风的性质,风的意象有清风、和风、凉风、悲风、斗风、暗风、惊风、峭风、烈风、泠风、狂风、猛风、疾风、长风、长飙风、翻风、灵风、馀风、信风、回风、微风、细风。
(一)清风:“”(《》)
1.“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清风明月”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的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送狄宗亨》)到宋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的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一别就是十来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2.“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那清风朗月可以不花一钱尽情享用,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该是何等潇洒、适意!
3.“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殿诸学士》)有时清风也吹进这令人烦闷的翰林院,他不由地走到廊下,靠着栏杆,悠闲地吟叹长啸。这两句也是写翰林院的闲逸无聊生活,但进了一层,提出了仕不如隐的想法,明显地表露出拂意欲归的意向。
4.“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这首诗以接近散文的笔法,古朴的语,直陈其事,不用譬喻,不用寄托,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共诉,酒脱疏放,别具一格。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块垒不平。“纤云四卷”两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如文的小序: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
5.“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寺题门楼》)贞元十九年(803),京畿大旱。韩愈因上书请宽民徭,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令。永贞元年(805)遇大赦,离阳山到郴州(治今湖南郴州)待命。九月,由郴州赴江陵府(治今湖北荆州)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诗中深沉地抒发了他对仕途坎坷的不满情怀。“我来”二句,是叙事,亦是写景,写出了秋雨欲来的景象,给人一种沉闷和压抑之感。欲扬先抑,诗意推起一道波澜。
(二)和风:636“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元结《欸乃曲五首》其二)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时任道州刺史)因军事诣长沙都督府,返回道州(治今湖南道县)途中,逢春水大发,船行困难,于是作诗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道路云”(诗序)。“欸乃”为棹声。“欸乃曲”犹船歌。从长沙还道州,本属逆水,又遇江水上涨,怎么能说“宜夜行”呢?这样写,是正因为实际情况不便行舟,才需要努力和乐观的缘故。诗的前两句将二月湘江之夜写得平和美好,“春水平”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和风”写出了春风的和煦,“满月”写出月色的明朗。诗句洋溢着乐观精神,深得民歌之神髓。
(三)凉风:
19“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王勃《咏风》)战国楚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馀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馀味”之所在了。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
84“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上句写“凉风”,下句写“蝉鸣”。这些景物,表现出秋天的景象,恰好扣住题目的“感秋”。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旅况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怎能不“益悲”呢?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情之难抒,在于抽象。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往往一字不用。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感凉风、闻蝉声面“益悲”。这种写法,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而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觉得诗人的率真,诗风的明朗。
269“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诗人是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的。“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秋月”相呼应。“吴越”,泛指江、浙一带;远望吴越,点出登楼的目的。从“夜寂”、“独上”、“望吴越”等词语中,隐隐地透露出诗人登楼时孤寂、抑郁、怅惘的心情。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写“望”中之景的。
335“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南游岳阳(今属湖南),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坐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504“凉风起秋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李璘事长流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喧,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
1207“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李商隐《宫辞》)这首宫怨诗,抓住宫嫔最切身的得宠失宠的问题,写出她们的悲惨命运。以失宠者的口吻警醒得宠者。《花落》即《梅花落》,是乐府横吹曲中笛曲名。“樽前奏《花落》”,谓伴侍君王宴饮作乐。南朝梁江淹《拟班婕好咏扇》诗云:“窃恐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君子恩未毕,零落在中路。”婕妤,宫中女官名。班婕妤曾得汉成帝宠幸、后又失宠。诗中以班婕妤自比团扇,用凉风一至,团扇被废,喻君恩断绝。此诗末句即用《咏扇》诗意,意思是说:你不要那么得意地在君王的酒宴前演奏《梅花落》了,你自己不就是一朵会凋零的花吗?凉风近在殿的西边,你不久也将儿一样被它无情地吹落的!《花落》语含双关,既指曲名,又暗指花被凉风吹落,隐喻得宠者之恩宠难恃。这首诗通篇全用议论。由于比喻、双关运用得极其巧妙,就使它在议论中含着形象,所以读来意味深长,比起明白直说,含蕴有味。清纪昀称此诗“怨诽之极而不失优柔唱叹之妙”(《李义山诗集辑评》),正是指出了此诗含蓄的特色。
(四)悲风:1163“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李商隐《梦泽》)对生活现象挖掘愈深,概括就愈广,作品就愈具普遍意义,因而也就愈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和联想。这是文艺创作和鉴赏的一条规律。这是诗人途经梦泽一带的时候,因眼前景物的触发,引起对历史和人生的联想和感慨,而写下的一首诗。梦泽,这里约指今湖南北部长江以南、洞庭湖以北的一片湖泽地区。大中元年(847)暮春,作者由长安赴桂林途中曾经行这一带。这首诗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首句写望中所见梦泽荒凉景象。茫茫湖泽荒野,极目所见,惟有连天的白茅。旷野上的悲风,吹动白茅,发出萧萧之声。这旷远迷茫,充满悲凉肃杀气氛的景象,本来就很容易引起人们怀古伤今的情感。加上这一带原是楚国旧地,眼前的茫茫白茅又和历史上楚国向周天子贡包茅的故事有着某种意念上的联系,因此,在诗人脑海里就自然而然地映现出一连串楚国旧事的叠印镜头。而变得越来越清晰的,则是平常最熟悉的楚宫细腰故事。楚灵王好细腰的故事,先秦两汉典籍中多所记载。诗人在选择、提炼这些历史传说材料时,选取了比较典型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马廖传》)的记载,但范围却由“宫中”扩展到“满城”,为害的程度也由多饿死”变成“葬尽”。这当然是为了突出“好细腰”的楚王这一癖好为祸之惨酷。但“葬尽满城娇”的想象却和眼前“悲风动白茅”的萧索荒凉景象分不开。今日这悲风阵阵、白茅萧萧的地下,也许正埋葬着当日为细腰而断送青春与生命的女子的累累白骨呢!眼前的景象使诗人因历史想象而引起的悲凄之感更加强烈了。楚王的罪孽是深重的,是这场千古悲剧的制造者。但如果只从这一点上立意,诗意便不免显得平常而缺乏新意和深意。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对这场悲剧有自己独特的深刻感受与理解。这两句诗为下文写诗人集中表现这种独特的感受做了很好地铺垫。。
(五)斗风:961“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元稹《连昌宫词》)百官的仪仗队避开歧王李范、薛王李业,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车行轻快迅速。写出了安史之乱前,连昌宫昔日的繁华盛况,突出主题思想。
(六)暗风:956“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治今四川达川)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上面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元九初谪江陵》)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在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就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于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是的,像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七)惊风:925“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公元805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治今广西柳州)、漳州(治今福建龙海)汀州(治今福建长汀)、封州(治今广东封开)和连州(治今广东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战国楚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细细。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日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已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八)峭风:735“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孟郊《秋怀》其二)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怀》就是在洛阳写的一组嗟伤老病穷愁的诗歌,而以这第二首写得最好。在这首诗中,诗人饱含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怨,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冷露”二句,形象突出,语言精警,虚实双关,寓意深长。字面明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实际上,诗人是悲泣梦想的破灭,是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这是此二句寓意所在。显然,这两句在语言提炼上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如“滴”字,写露喻泣,使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又如“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转侧痛心之状,都是妥帖而形象的字眼。
(九)烈风:430“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载(752)秋天登慈恩寺塔写的。慈恩寺是唐高宗作太子时为他母亲而建,故称“慈恩”,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塔是玄奘在永徽三年(652)建的,称大雁塔,共有六层。大足元年(701)改建,增高为七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这首诗有个自注:“时高適、薛据先有此作。”此外,岑参、储光羲也写了诗。杜甫的这首是同题诸诗中的压卷之作。“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诗一开头就出语奇突,气概不凡。不说高塔而说“高标”,使人想起晋左思《蜀都赋》中“阳鸟回翼乎高标”句所描绘的直插天穹的树梢,又想起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句所形容的高耸人云的峰顶。这里借“高标”极言塔高。不说苍天而说“苍穹”,即勾画出天像穹窿形。用一“跨”字,正和“苍穹”紧联。天是穹窿形的,所以就可“跨”在上面。这样夸张地写高还嫌不够,又引出“烈风”来衬托。风“烈”而且“无时休”,更见塔之极高。“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二句委婉言怀,不无愤世之慨。诗人不说受不了烈风的狂吹而引起百忧,而是推开一步,说自己不如旷达之士那么清逸风雅,登塔俯视神州,百感交集,心中翻滚起无穷无尽的忧虑。当时唐王朝表面上还是歌舞升平,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对烈风而生百忧,正是感触到这种政治危机所在。忧深虑远,为其他诸公之作所不能企及。
(十)泠风:331“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李白《登太白峰》)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可谓踌躇满志。可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这种心情就反映在《登太白峰》一诗上。“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形象是多么自由轻快,有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境界异常开阔。诗人飘飘然有出世之思。“愿乘泠风去”,化用《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语意。但这里用得灵活自然,并不显出斧凿痕迹。诗人满怀豪情逸志,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向着明月靠近飞升,幻想超离人间,摆脱尘世俗气,意境高远,想象奇特,形象瑰玮,艺术构思新颖,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全诗高潮所在的部分。
(十一)狂风:309“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这首诗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春天,李白从充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今属山东)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了这首送别诗。“狂风”两句,平空起势,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可谓神来莫测之笔,而且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诗人因送友人归京,故思及长安。他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神奇、别致、新颖、奇特,写出了送别时的心潮起伏。“狂风吹我心”,不一定是送别时真有大风伴行,而主要是状写送别时心情激动,如狂飚吹心。至于“西挂咸阳树”,把我们常说的“挂心”,用虚拟的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咸阳”实指长安,因上两句连用两个“长安”,故此处用咸阳”代之,避免了辞语的重复使用过多。这两句诗虽因送别联类而及,但也表达出诗人的心已经追逐友人而去,很自然地流露出依依惜别的心情。
1115“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叹花》)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狂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本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本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十二)猛风:267“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一)李白早期创作的诗歌就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真率。他这种艺术特色的形成得力于学习汉魏乐府民歌。这首诗,无论在语言运用,还是在艺术构思上,都深受南朝乐府吴声歌曲的影响。“猛风吹倒天门山”,“吹倒山”,这是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天门山由东、西两梁山组成。西梁山位于和县以南,东梁山又名博望山,位于当涂县西南,“两山石状巉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江南通志》),形势十分险要。“猛风吹倒”,诗人描摹大风吹得凶猛:狂飚怒吼,呼啸而过仿佛要刮倒天门山。紧接一句,顺水推舟,形容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于瓦官阁。”猛烈的暴风掀起洪涛巨浪,激起雪白的浪花,从高处远远望去,“白浪如山那可渡”?“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其三、其四)。沿着天门山长江江面,排山倒海般奔腾而去,洪流浪峰,一浪高一浪,仿佛高过南京城外江边上的瓦官阁。诗中以“瓦官阁”收束结句,是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瓦官阁即瓦棺寺,又名昇元阁,“前瞰江面,后据重冈,……乃梁朝故物,高二百四十尺”(《方舆胜览》)。它在诗中好比一座航标,指示方向、位置、高度,诗人在想象中站在高处,从天门山这一角度纵目遥望,仿佛隐约可见。巨浪滔滔,一泻千里,向着瓦官阁铺天盖地奔去,那汹涌雄奇的白浪高高腾起,似乎比瓦官阁还要高,真是蔚为壮观。诗人描绘大风大浪的夸张手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猛风吹倒天门山”,显然是大胆夸张,然而,从摹状山势的险峻与风力的猛烈情景看,可以说是写得活龙活现,令人感到可信而不觉得虚妄离奇。“白浪高于瓦官阁”,粗看仿佛不似,但从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上看,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像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语言也像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十三)疾风:448“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叙写在初冬十月、十一月之交,诗人上路情形,有所见,也有所闻。
(十四)长风:
23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长风”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则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240“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更为广阔。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戌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318“长风万里送秋雁,可以对此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眺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长风”两句突作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558“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曹霸是盛唐著名画马大师,安史之乱后,潦倒飘泊。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杜甫和他在成都相识,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写下这首《丹青引》。这一天,玉花骢牵至间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
(十五)长飙风:106“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有三首涉及音乐的诗。一首写琴(《琴歌》),以动静二字为主,全从背景着笔。一首写胡笳(《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以两宾托出主,正写胡笳。这一首写觱篥,以赏音为全诗筋脊,正面着墨。三首诗的机轴,极容易相同,诗人却写得春兰秋菊,各极一时之妙。这首诗的转韵尤为巧妙,一共只有十八句,依诗情发展,变换了七个不同的韵脚,声韵意境,相得益彰。人们只懂得一般地听听而不能欣赏乐声的美妙,以致于安万善所奏觱篥仍然不免寥落之感,独来独往于暴风之中。“长飙风中自来往”这一句中的“自”字,着力尤重。
(十六)翻风:595“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短歌行》是乐府旧题,称“短歌”是指歌声短促,这里可能指音调的急促。王郎是年轻人,称“郎”,名不详。司直是纠劾的官。代宗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一家从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出三峡,到达江陵(今湖北荆州)。这诗当是这年春末在江陵所作。二句承上,用奇特的比喻赞誉王郎。豫、章,两种乔木名,都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诗中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摇动时,可以动摇太阳,极力形容树高。又说鲸鱼在海浪中纵游时可以使苍茫大海翻腾起来,极力形容鱼大。两句极写王郎的杰出才能,说他能够担当大事,有所作为。
(十七)灵风:1146“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这是一首性质类似无题的有题诗。意境扑朔迷离,托寓似有似无,比有些无题诗更费猜详。题内的“圣女祠”,或以为实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圣女神祠,或以为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观。后一种说法可能比较接近实际。不过,诗中直接歌咏的还是一位“上清沦谪”的“圣女”以及她所居住的环境——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如丝春雨,悄然飘酒在屋瓦上,迷濛飘忽,如梦似幻;习习灵风轻轻吹拂着檐角的神旗,始终未能使它高高扬起。诗人所看到的,自然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景象。但由于细雨轻风连绵不断的态势所造成的印象,竟仿佛感到它们“一春”常飘,“尽日”轻扬了。眼前的实景中融入了想象的成分,意境便显得更加悠远,诗人凝望时沉思冥想之状也就如在目前。单就写景状物来说,这一联已经极富种韵,有画笔难到之妙。不过,它更出色的地方恐怕还是意境的朦胧缥缈,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暗示。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引萧闲语云:“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这梦一般的细雨,本来就已经给人一种虚无缥缈朦胧迷幻之感,再加上高唐神女朝云暮雨的故,又赋子“梦雨”以爱情的暗示;因此,这“一春梦雨常飘瓦”的景象便不单纯是一种气氛渲染,而是多少带上了比兴象征的意味。它令人联想到,这位幽居独处,沦谪未归的圣女仿佛在爱情上有某种朦胧的期待和希望,而这种期待和希望又总是像梦一样地飘忽、渺茫。同样地,当我们联系“何处西南待好风”(《无题二首》之一)、“安得好风吹汝来”(《留赠畏之》)类诗句来细加体味,也会隐隐约约感到“尽目灵风不满旗”的描写中暗透出一种好风不满的遗憾和无所依托的幽怨。这种由缥缈之景、朦胧之情所融合成的幽渺迷蒙之境,极富象外之致,却又带有不确定的性质,略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这是一种典型的朦胧美。尽管它不免给人以雾里看花之感,但对于诗人所要表现的特殊对象——以为本身就带有虚无缥缈气息的“圣女”来说,却又有其特具的和谐与适应。“神女生涯原是梦”(《无题二首》之二)。这梦一般的身姿面影、身世遭遇,梦一般的爱情期待和心灵叹息,似乎正需要这梦一样的氛围来表现。
(十八)馀风:282“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李白《临路歌》)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汉严忌《哀时命》中有“左祛(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严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挂住的究竟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十九)信风:167“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玄宗开元五年(717)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770)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735),晁衡乘船回国探亲。临行前,玄宗、王维、包佶等人都作诗赠别,表达了对这位日本朋友深挚的情谊,其中以王维这一首写得最为感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要说的意思只开了一个头便立即带住,让读者自己去思索、联想、补充、丰富。《新唐书?东夷传》云:“日本使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这里“日”字双关,兼指太阳和日本国。试想,航海者就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随风飘流,不是艰险已极吗?不作正面描绘,只提供联想线索;不言艰险而艰险之状自明,不说忧虑而忧虑之情自见,正是这两句诗高明的地方。
(二十一)回风:45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揭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二十二)微风:
53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761年。此为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器的闲适心情。“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濛濛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水泡),鱼常上浮而念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惟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惟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叹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
1284“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荫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二十三)细风:768“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王建《江馆》)在唐代诗人中,王建是擅长素描速写的著名作手。他熟练地运用各种形式,创作了一幅幅上自宫廷禁苑下至市井乡村的风物风情画。这些作品,都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首题为《江馆》的五绝,就是一幅清新的江馆夜市的素描。唐代商业繁荣。中唐以来更有进一步发展。不但大都市有繁华的商业区和笙歌彻晓的夜市。连一般州县也设有商市,甚至在州县城以外的交通便利地点也有形形色色的草市、小市。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说到,江淮地区的草市,都设在水路两旁,富室大户,多住在市上。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小市”,大概就是这类临江市镇上的商市;所谓“江馆”,则是市镇上一所临江的旅馆。诗里写的,便是诗人夜宿江馆所见江边夜市的景色。客馆临江,所以开头先点出环境特点。“水面细风生”,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的景象。但因为是在朦胧的暗夜,便主要不是凭视觉而是凭触觉去感知。“生”字朴素而真切地写出微风新起的动态,透露出在这以前江面的平静,也透露出诗人在静默中观察、感受这江馆夜景的情态。因为只有在静默状态中,才能敏锐地感觉到微风悄然兴起于水面时所带来的凉意和快感。这个开头,为全诗定下一个轻柔的基调。第二句“菱歌慢慢声”,转从听觉角度来写。菱歌,指夜市中歌女的清唱。她们唱的大概就是江南水乡采菱采莲一类民歌小调。“慢慢声”,写出了歌声的婉曼柔美,舒缓悠扬。在这朦胧的夜色里,这菱歌清唱的婉曼之声,随着阵阵清风的吹送,显得格外清扬悦耳,动人遐想。如果说第一句还只是为江边夜市布置了一个安恬美好的环境,那么这一句就露出了江边夜市温馨旖旎的面影,显示了它特有的风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