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唐诗意象风的赏析(其三)

时间:2019/3/27 作者: 展红阳 热度: 93323

  二、秋风中诗人的情怀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等),自能声名远播,正像三国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清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集》)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2.“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嫋嫋”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


  3.“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蜀道后期》)诗人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4.“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触景生情,刻骨的相思在煎熬着少妇的心。门前伫立等待时留下的足迹已长满了青苔,不能够轻易扫去,秋风来得早,青苔上面又盖上了落叶,怎能不叫人伤感。


  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秋歌》)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秋歌》),便是对思妇的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怪清王夫之说,“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6.“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李白《秋下荆门》)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而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恺之写信给殷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乾元三年(760)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两句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


  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即今四川西部大雪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宋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这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9.“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屈子为什么怨?怨什么?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又怎样?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江上秋风,枫林摇落,时历千载而三间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却到哪里去呼唤他的冤魂归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借来化用为诗的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这种写法,称为“以景结情”或“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水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试想,前面已经点明了“怨”,此处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将明朗和含蓄结合起来,做到空际传神,让人于言外得之,那将会何等索然寡味!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又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明钟惺《唐诗归》则说:“此诗岂尽三间,如此一结,便不可测。”清施补华《岘傭说诗》评道:“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无不肯定其意余象外、含蓄悠永之妙。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启示力的艺术。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书。戴叔伦的《三闾庙》兼得二者之长,明朗处情景接人,含蓄处又唤起读者的想象鼓翼而飞。


  10.“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明天立秋,今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明天,走向前途,该怎么办呢?他觉得明天恰同昨天。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明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这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以““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11.“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交代离别时的节令,写秋日的离愁,并用“飒飒秋风”渲染离愁别绪。


  12.“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窦牟《奉诚园闻笛》)这两句写诗人怀古伤今的悲痛,又用了两个典故。“西园”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为曹植所建,后经丧乱,曾与其会的刘桢旧地重游,感怀为诗云:“步出北门寺,遥望西苑园。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赠徐幹首》)“西园泪”即谓此。“山阳”(今河南修武)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山阳笛”即指此。用此二事写物是人非之慨是很贴切的。但这两句用典与前两句有所不同,它是融合在写景抒情之中的秋风、园苑,是眼前景;闻笛、下泪,是眼前事。但谓之“山阳笛”、“西园泪”,就赋予笛、泪以特定感情内容,限制同时又丰富了诗意的内涵。三句的“忽”字值得玩味,“披荒草访遗尘”,尚能自持,忽然洒泪,却是“闻笛”的缘故。“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思旧赋》),那如泣如诉的笛声,一下把诗人推入向秀赋的意境,使他怆然涕下。所谓“山阳笛里人”,是向秀因闻笛而感伤怀念的逝者。《思旧赋》中还说:“惟(思念)古昔以怀人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何往)”,正好借来作为“欲披荒草访遗尘”到“满目山阳笛里人”的注脚。但也不尽是怀旧而已,它包含一种不平之鸣,就是如沈德潜所说“伤马氏以见德宗之薄”(《唐诗别裁集》卷十九)。此两句用典较虚(活),前两句用典较实。其中道理,可用宋姜夔的“僻事实用,熟事虚用”(《白石道人诗说》)八字说明。僻事如用得太虚,则不易为人理会,故宜实用。“绝缨”“吐茵”之事,旁人罕用,就属僻事之列。熟事如用得过实,则未免乏味,活用则耐人含咀。“山阳笛”为人所习用,就属熟事之列。


  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14.“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这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15.“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治今河南泌阳)奉召还京,春风得意,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治今江西九江),满怀佗傺,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元稹题在驿亭的那首诗说:“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玉帐”、“银区”说明他经过这里时正逢春雪,所以白诗一开头就说:“蓝桥春雪君归日”。元稹西归长安,事在初春,小桃初放;白居易东去江州,时为八月,满目秋风,因此,第二句接上“秦岭秋风我去时”。“秦岭”泛指商州(治今陕西商州)道上的山岭,是他此行所经之地。白居易《东南行》长诗,有一段记贬江州之行,有句云:“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邗。”“三驿”,指蓝田驿蓝桥驿、商山驿。白居易谪江州,自长安经商州这一段,与元稹西归的道路是一致的。


  16.“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诗中为什么要提到渭水呢?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如今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17.“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贾岛《题兴化寺园亭》)表面是写秋后将出现的园景,实则指出了聚敛定要出现的后果;以“种花”拈连“栽刺”,拟聚敛定有的可悲下场,自然而又贴切。最后一句,蕴藉含蓄,讽喻之意,溢于言外。


  18.“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读书为何无用?有才学为何不能见用于世?这两句诗遒劲悲怆,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忧愤情怀。“辽海”指东北边境,即唐河北道属地。从元和四年(809到元和七年,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唐宪宗曾多次派兵讨伐,屡战屡败,弄得天下疲惫,而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如故。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由于战乱不已,朝廷重用武士,轻视儒生,以致斯文沦落,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末句的“文章”指代文士,实即作者自己。“哭秋风”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伤时事、哀悼穷途的文士之悲。此与屈原的“悲回风(“回风”即秋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九章·悲回风》)颇有相似之处。时暗君昏则文章不显,这正是屈原之所以悲回风”、李贺之所以“哭秋风”的真正原因。


  19.“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诗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像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无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


  20.“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李贺《南山田中行》)三句诗吸收古代民间歌谣起句形式,运用了“三、三、七”句法。连出两个“秋”字,语调明快轻捷;长句连用两个叠音词,一清一浊,有抑有扬富于节奏感。读后仿佛置身空旷的田野,皓月当空,秋风万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虫声轻细,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


  21.“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李贺《开愁歌》)两句写景。秋风萧瑟,草木干枯,傍晚时分,寒气袭人,路旁的花树呈现出愁惨的容颜。很显然,诗人把自己的心理因素融和在外界的景物之中,使外在景物增添了生命的光彩,带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


  22.“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温庭筠《赠少年》)诗的大意是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如果认为诗中的“客恨”只是一般的离愁别恨,那还未免皮相。清代徐认为温庭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而庵说唐诗》卷六)。这小诗确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子的愁肠了。“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它是借意,不可呆读。


  23.“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无名氏《杂诗》)从前一句看,这位旅人故乡必在函谷关以东。“函关归路千馀里”,从字面看只是说回乡之路迢遥。但路再远再险,总是可以走尽的。这位旅人是因被迫谋生,或是兵戈阻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流落在外不能归家呢?诗中未说,但此句言外有归不得之意却不难领会。暮色苍茫,角声哀怨,已使他生愁;加之秋风又起,“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朱筠《古诗十九首说》),这就更添其愁以至“一夕秋风白发生”。李白名句“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是用白发生长之长来状愁情之长;而“一夕秋风白发生”则是用白发生长之速来状愁情之重,可谓异曲同工。诗人用夸张手法,不直言思乡和愁情,却把思乡的愁情显示得更为浓重。“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这就是诗歌艺术中的含蓄和蕴藉。诗人虽未显露词意,却创造了一个具体的“意象世界”,让人沉浸其中去感受一切。诗句语言清畅,形象鲜明,举措自然,又可见含蓄与晦涩,和卖弄决不是同一回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