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经》浅析【一】:祭祀与浪漫情怀

时间:2019/1/31 作者: 短刀客 热度: 85624

  根据希腊神话记载,亚提士被瑞婀追求,最后在一棵松树下自毁阳身,狂呼而死。为纪念这一爱情故事,松树便演化为『植物祭祀』的由来。然而,有关祭祀的话题,在西方社会看来在是平常不过,但中国原始社会体系中却找不出类似宗教精神。直到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九歌』里‘东君形象’才或多或少有形而上性质的神祗关联。其中最易错识眼辩的是扶桑一词。扶桑见于『九歌』和『离骚』,东汉文学家王逸有云「扶桑,日所拂木也」;南宋理学家朱熹云「扶桑,木名,日出其下也」。然不论扶桑具指何物,扶桑归根只是臆想的植物,难以担当“祭祀”重任。


  《诗经》里有一个比较接近『植物祭祀』的例子,即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憇。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到这所述,中国文学才正式具有与希腊神话相似的『植物祭祀』一说,归结历史,是由于当时百姓崇敬召公,甘棠作为植物也从现实的形象被赋予人性特征的象征色彩。


  再说,关于《诗经》中浪漫情怀的寄托,可见《国风·桧风·隰有苌楚》一篇,原文:“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它是一首纯粹意义上的颂歌,此中‘反复’修辞法的运用,更合乎唱奏形式,只是类似这番浓厚浪漫色彩的表达,在『国风』里并不多见。这点在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的诗作「水仙」中却可以找到相对的互衬。都有借助浪漫主义的手法,试图挣脱社会约束,力图摆脱苛税或者揭示现实某面丑陋之能效。


  值得注意的是,《诗经》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所表达的文学内质是“入世”。上述「甘棠」与《国风·桧风·隰有苌楚》这类带有“宗教象征”或“极度的浪漫主义情怀”在《诗经》中则属于个例的篇幅。总而概之,《诗经》里,草木大多只是古人创作时,为了“押韵,协韵脚”之类的用途,而用来衬托所阐述内容的艺术手法借用,当然草木在协助和扩大文艺创作时所赋予的象征,深化主题意境层面还是或些有所意义的。〖未完待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