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爱情故事 单身一族 网络情缘 友情故事 都市夜思 围城内外 感悟亲情 异乡生活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亲情的故事(第二十二章)

时间:2018/9/3 作者: 蓝欧 热度: 95341

  第二十二章 成都之行记


  1985年刚刚立秋,淑贞被淑杰找去,姊妹俩乘车来到陈旺彩工作过的农场。


  原来江州国营农场的干部对淑杰说:“你说话的口音太重,态度蛮横,你家陈旺财平反的事,我们跟你妹妹说,然后你妹妹再说给你听。”。


  马主任对淑贞说:“你姐夫平反的事有点眉目了,我们将派2个人去永州地区履行手续。”。


  淑贞说:“我可以跟你们同行吗?我在那边有个兄弟,10多年没见面了。”。


  马主任说:“可以的,农场给你买火车票。”。


  陈大根也想回四川老家,四个人一起踏上了南行的列车。在北京火车站候车大厅里人流涌动,他们将要换乘另一列火车,淑贞刚刚上了一趟厕所,发现同行的人不见了,她环顾左右,他们在距离自己20多米远的地方排队,中间隔着2排沙发,淑贞急忙踩着沙发过去,这时候两个执勤的民警立刻过来制止,淑贞大吼一声:“我要丢啦?!”。两个民警楞了一下,淑贞已经站在人流里,排队检票了。3天以后,火车抵达了成都西站。


  陈大根首先陪同刘淑贞来到了书礼家,自己独自赶公交车走了。淑贞见了弟弟和弟媳妇一家人,高兴的心情不用说了。


  刘书礼一家人住在一处废旧的机关大楼,位于锦江沿岸。书礼告诉淑贞,他们家原先住的地方上个月发生洪涝灾害,家里淹了,被紧急转移到这个地方。


  淑贞说:“你要早点告诉我,我就是借钱也要给你寄过来。”。


  书礼说:“三姐这份心意我领了,我们现在每家每户都领到了救济粮和被褥,饿不着冻不着。”。


  刘书礼的太太叫祝娟,比书礼大4岁,和书礼在一个单位,是车间的统计员,大高个,年轻的时候是篮球运动员。书礼刚刚到公司,就听说祝娟是个寡妇,带着一个4岁的孩子。孩子名叫黄亮,在3岁的时候一次患感冒引发了中耳炎,就再也听不见这个世界的任何动静,用大夫的话叫“失聪”。书礼很同情她,想帮助她。祝娟告诉书礼,她的丈夫是个消防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在烈火中英勇献身。


  在六十年代,人们对英雄人物都很崇拜,书礼发自内心地想和烈士家属重新组成家庭,他把这个想法跟工会干部说了,领导对书礼肃然起敬,表示支持,单位的同事都送上了祝福。在1965年国庆节那天,书礼和祝娟幸福地结合在一起。婚后,两个人相敬如宾,祝娟陆续生下了刘晖和刘伟。


  书礼家的房子是由一间办公室改建而成,一进门是个厨房和客厅,里屋是个大房间,放着两张双人床和一个大衣柜和两个书桌。书礼跟同事借了一张折叠床放在客厅里,他对淑贞说:“三姐这次来的不巧,我们原来的房子垮掉了,明年搬新家喽。”。


  第二天早上,书礼和淑贞来到了离他们家不远处的门头房,黄亮开了个电器修理部,店铺只有六七平米,里面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电器,有电饭锅,电风扇还有录音机,淑贞说:“亮亮真了不起,会修理家电。”,书礼说:“已经干了五年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书礼和他比比划划,亮亮朝淑贞笑着点头,还主动地找个凳子递给她。


  经过几天的接触,淑贞觉得四川说得话简直和外语差不多,听不懂。每到这个时候,她就问书礼,书礼翻译给她听:“你弟媳说,二姐和三姐一点不一样,二姐每次来,把屋头收拾得巴巴适适的,做完饭,也不吃就走了;三姐每天什么活都不做,拿着笔不停地写。”。


  书礼用普通话对祝娟说:“我三姐没有念过书,不然肯定是个大干部。”。


  祝娟说:“二姐,批话多;三姐老练。”。


  书礼说:“三姐,白天出门不要走远了,叫弟媳妇有空带你出去耍。”。


  刘淑贞九岁做童工,没有念书,后来参加的扫盲班学习,她认识的字大多数是退休以后学的。关于退休工人的工资待遇国家有明文规定:1985年起,对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特殊群体,他们享受百分之百的退休待遇。可是,工资科长李明把这些人分成几类人:家里子女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比如律师,公务员,起码是个大夫的,给办。他的大笔一挥,在档案上写几笔,妥了。有个工友老孙,年轻的时候在淑贞一个班组,她也想办百,可是她的档案只有两个字“无职”。她满不在乎,对淑贞说:“咱俩后半夜2点去厂长家敲门。”。淑贞说,她不好意思那样做。老孙夜里自己在厂长家门口敲了一个小时门,被厂长搀扶着进屋,给她做了夜宵,天亮了老孙才离开了。随后厂长明确指示:把老孙的档案改一改,先给她办百。淑贞只好托人找科长,李明对那个人说,“就她家里那帮孩子,给他办了,也富裕不了。”。


  经过厂领导的批准,工资科先后办了两批百分之百,就到市里的劳动局锁口了。江纺共有100名因为档案问题没有办百的退休工人,只办理了30人。许多人还蒙在鼓里,刘淑贞就是其中之一。为此,她每天都给厂党委写信,后来经过核实,厂领导收到3封来自成都的信。


  话说小哥俩刘伟和刘晖,一个17岁,一个20岁。他们每天放学回来,先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等书礼回来开始做饭,饭菜很简单,米饭和青菜。吃过饭,书礼把脏衣服泡上,拿出两张电影票,递给祝娟,自己准备出去买菜。


  淑贞说:“三弟,为什么晚上买菜呢?”。


  书礼说:“姐,小贩快要收摊了,菜就半价处理了,能省不少呢。”。


  祝娟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做,她带着淑贞去电影院,那天放映的是故事片《特急警报333》,两人回到家里,书礼已经洗好了衣服。


  书礼看见淑贞进屋里,想跟姐姐唠嗑,只听他说:“三姐,这回出远门,带了多少钱?”。


  淑贞说:“书礼,我来之前,潘丽给我20块钱,潘霞给我50块钱。”。


  书礼说:“其他几个孩子呢?”。


  淑贞说:“你说俺家老三,成天念叨钱不够花,自己找了对象,两人住宿舍。我就跟她要五块钱,她说我心狠,我又还给她了。”。


  书礼接着问道:“你两个儿子,学海和文海怎么样了?”。


  淑贞说:“老大叫学海,自从他爸爸死后就一直气我,他上班了不交生活费,还挑饭。”(方言:嫌伙食差)。


  书礼说:“你没把他撵出去撒?”。


  淑贞说:“这个崽子,他爸活着的时候就要把他腿砸断,我不让。他太难管了!你说俺两口子都不是坏人,怎么出了那样的孩子。老潘当民兵班长的时候,我就嘱咐他,别打人,咱家儿子将来还不知道咋样呢?”。


  书礼说:“文海现在还念书吗?”。


  淑贞说:“文海学习用功,我不让他念了,我供不起了,潘敏和学海都不给我钱,我退休金50多块钱,能花到月头就不错啦。”。


  书礼说:“文海挺可惜的。”。


  淑贞说:“你家两个儿子学习怎么样?”。


  书礼说:“两个娃比较落教(方言:懂事,听话),大的今年高中毕业了,我就让他报名参军,出去锻炼锻炼。小的今年秋天读高中啦。”。


  姐弟俩正说着,祝娟开始铺床了,淑贞见状连忙说:“弟,早点休息吧。”。


  又过了几天,连绵的细雨终于停了,天空出现了彩虹。


  书礼对淑贞说:“二姐的事情办得咋样了?”。


  淑贞说:“二姐夫平反的事情办成了,她的退休金也能办下来。”。


  书礼说:“那样的话,太好了!三姐,我家里还有60块钱,正好够买一张火车票。”。


  书礼把姐姐送到火车站,临走的时候说:“三姐好不容易来一次,正赶上这种情况,我没有照顾好你,路上多保重啊!”。


  淑贞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在那个拥挤的车厢里连个休息的座位都没有找到,她只好把包袱放在过道里,人坐在上面,一路颠簸着,饿了就啃一口干粮。


  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尽管淑贞很辛苦,但是她看到弟弟一家人面临着巨大的自然灾害都顽强地挺过来了,她心里感到欣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