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积发中午在单位签过到以后,就返回了家。
中午是午练值班时间。上午十点四十五下班,孟积发在办公室休息了一会。从上学期开始,课不多,下午都是比较空闲,孟积发有午睡的习惯,就把下午空余时间作为休息的时间。
十一点三十五,到食堂用餐。湖畔中学的食堂,有专门的教师食堂,中午是四样菜,一个汤。俗语称,四菜一汤,吃到中央。是从标准执行的。
今天中午四个菜分别是鱼、藕、豆腐和丸子。汤是青菜鸡蛋汤。
孟积发吃了碗米饭,光盘行动,吃光喝光,喝了半碗汤。
孟积发有个经验,就是吃过饭以后,再喝一碗汤,容易把胃撑起来,让人不舒服。
所以,孟积发喝汤时,就把汤的量减了一半,只喝半碗,稍微滋润一下。
有专家提倡饭前喝汤,孟积发按照方法,施行了一段时间,饭量是减少了,但是,肠道不舒服。后来就不了了之。
养生之道,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孟积发的经验,午餐也不要太饱。都做到七分饱最好。
吃过饭以后,孟积发来到教学楼。班级在四楼,孟积发现在楼梯口看手机,学生一个个过来问好。有几个还到孟积发跟前和他聊了一会。
十二点十分,午练开始。
教室里有几位老师,一位是班主任,一位是数学老师。
孟积发进入教室后,分别和两位老师打了招呼。他们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来,物理老师来辅导。提了要求。
孟积发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监督学生做作业。
有两个学生打瞌睡,孟积发示意边上同学提醒他。
有两个女生在照镜子,用眼睛余光瞟着孟积发,看见孟积发看她们,不好意思地把镜子收起来。
有一个男生,胖胖的,在吃龙眼。手放在桌子底下,剥好了,乘孟积发不注意,就迅速放进嘴里。
孟积发只当没看见。
这个班级是个艺术班,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学生都比较活跃。管理难度大于普通文化班。
孟积发管理的原则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班规班纪,自有班主任执行处理。
孟积发处理学生就是大声训斥。或者处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惩罚。对于体罚学生,孟积发是牢记底线的,从不触碰。
学生跟孟积发无距离,喜欢和孟积发聊天。
午练时间是从十二点十分,到一点十分,正好一个小时。
孟积发在十二点五十的时候,想找数学吴军老师,想和他商量一下调一节晨读的事情。
新学期开始,高二年级的午练晨读重新安排。
孟积发有一节晨读课,被排在星期日早晨。
孟积发看到后,心里有点不爽。这个贝大全怎么回事?怎么又这样排值班呢?
孟积发打算抽空找一下贝大全。
上学期,排晨读午练的时候,就把孟积发的晨读排了一个在星期日。
孟积发找了几个同事,打算调一下。因为特殊情况,他周末时间根本不好安排在南湖。
孟积发硬着头皮,找几位同事商量。第一位是班主任林正,说不好调,给出的原因是周末事情多。多数不在单位。
孟积发又找另一艺术班班主任付刚,付也说不好调,原因是周六大值班,周日要处理家里事情。
孟积发从付刚话音中,听出他对林正的不满。
因为班级管理的分歧,两人面和心不和。孟积发要调的晨读正好是林正班的,所以,付刚是不愿意的。
孟积发没办法,又查课表,看哪位同事能方便调一下。
于是,找到了吴军老师。吴军是外地人,因为女朋友是南湖县的,所以,毕业以后,就跟着女朋友一起到了南湖。
孟积发找到吴军,说明来意,问吴军方不方便。
吴军面有难色,说就一个周末,想多休息一下。
所以,委婉的对孟积发道,孟老师,实在不好意思,您看别的老师好不好调一下。
孟积发无语。感叹年轻人不懂得尊重老年人。
要是自己年轻时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哪有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干事情的心理。
孟积发感叹一番。无法。
怎么办?忙中出昏招。在高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孟积发找到了年级主任,罗干。
说明情况,罗干笑着道,现在都排好公布了。年级也不好重新安排了。你没有提前跟我说,你提前说,我肯定会考虑的。你看哪位老师方便的,你们自己调一下。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孟积发无语。
回到办公室,孟积发冷静以后,思考办事的流程,感觉自己太急躁了。问题一定要思考清楚,再去办理。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贸然出手,哪有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道理?
话又说回来,同事答应和你调,那是情分,不和你调,那是本分。尤其是现在社会人情淡薄,只唯上,不会讲情分的。
人民日报刚不久出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善待你的单位。
其中说道,单位从来不是按照年龄来排位的,只是按照职务高低来排序的。
敬畏的是职位和权力,而不是年龄和资格。
孟积发深有同感。
孟积发从内心修炼来检讨自己。你看不惯别人,说明你的修养不够。为什么看不惯别人?因为你心里有你自己的主意。你认为只有你是正确的,别人的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孟积发对人情世故越来越有更深切的体验。
对《红楼梦》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更是奉为圭臬。
更加感到自己缺乏对社会和人情世故的了解。
心情冷静一段时间以后,孟积发找到老同事朱润东,孟积发把情况一说,老朱说道,可以。
朱润东周末有一节第二晨读,孟积发和他调过以后,他能两节连起来上课。而且,周末,老朱还有补课。所以,可以考虑调一下。
孟积发遇到工作的上的困难,一般反而不好意思向老同事老朋友张口。因为什么呢?和孟积发年龄差不多大的老同事,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学校工作压力大,家庭琐事麻烦多,孟积发如何开得了口?
对于年轻的同事,孟积发的观点是,年轻人,没有多少负担,帮个忙,调个班,填个空,应该是没问题的,耽误不了事情。所以,正是有这种想法,有了事情,孟积发才会向年轻同事开口的。
孟积发接到老朱回的信息,非常激动,回道,感谢老兄的支持和理解。老朱回道,你我兄弟之间,不用客气。
孟积发心道,老同事就是老同事,老朋友就是老朋友!几十年的交情,这就是体现。能理解,能帮忙。什么是友情,这就是!
午练快下课了,孟积发到隔壁班级,吴刚已经离开教室了。
孟积发快速下楼,到保卫科签到。签过到以后,看见吴刚在办公楼底逡巡,孟积发连忙走过去,道,吴老师,和你商量个事,你看方便不方便?
吴刚道,孟老师您说。
孟积发道,我有个晨读,想和你调一下。
吴刚道,是星期几的晨读?
孟积发道,我和看了一下课表,发现你星期二有一节晨读,星期日有一节是二晨读,我想和你调一下周二的晨读。我帮你看周二的晨读,你帮我看周日的第一晨读。
吴刚道,周二的晨读啊?~周二我有课,跟晨读是连上的,要不这样,你帮我看周三的晨读。
孟积发道,行,你看那个方便,都可以。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看周三的晨读,你帮我看周日的晨读。谢谢你啊。
吴刚道,孟老师,不客气。
问题解决了,孟积发心下踏实了。
为了这些课,孟积发心烦意乱。工作中,都是这些和教学无关的事情,最麻烦人。
可这就是现实生活啊。游刃有余,八面玲珑,运筹帷幄,尽在掌握之中~对于孟积发来说,都是奢望。
孟积发深感能力的不达。还得修炼,修心,强大的内心。修外,泰山崩塌而面不改色。主持人李咏道,主持人强大的内心素质,就是说要‘不要脸’!
孟积发和吴刚边说边走出湖畔中学东大门。到门口,各自有事离开。
孟积发签到的时候,就发现吴刚在观察,怎么能出单位大门。
小高考期间,语数外的课都停了。吴刚是数学老师,值过班,签过到以后,下午就没事了。坐班,也没有课备。
孟积发签过到,正好借调晨练之际,和吴刚一起走出单位大门。吴刚也正好有个伴一起出去,心里更有底些。
湖畔中学管理制度,有一项就是每天上午下午签到按指纹。
中午一点的时候,走读生到校,教师可以签到了。签过到之后,下午没有课的教师,就乘机离开单位,回家或者做些别的事情。
单位管理有时紧,有时松。管理紧的时候,保卫科就严格执行学校要求,签到后不许离开单位。
管理松的时候,保卫科值班同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老师签过到就离开,他们只装着没看见。
孟积发和保卫科的同志聊天时,他们说,单位制度,要么不执行,要执行,你就一视同仁。有几个领导从来不签到,想走就走,想来就来。你这样,怎么能服众呢?
孟积发赞同他们的观点。
孟积发是执行单位规定的好同志。有事情,他都是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的。上学期,家中老人孩子事情多,请了不少假。
有时临时有事,孟积发也学着偷偷溜走。跟做贼似的。
孟积发觉得,在单位坐班,正好读书写作备课。还无人打扰。
魏书生道,拿着公家发给我的工资,利用上班的时间,锻炼我自己的身体。我何乐而不为?
所以,除了有事,孟积发很少上班期间外出。
孟积发和吴刚分开后,驾车回到家。
家中很冷清。家里前两天被大姐孟楠楠打扫干干净净。物件摆放的整整齐齐。
孟积发略感疲惫,又一时睡不着觉。心中烦躁。
烧了壶开水,喝了一碗。
电视没有好节目。
孟积发把穿了好长时间的棉袄,放到洗衣机,到了一瓶盖洗衣液。
阅读杜军校长的书《践行教育的信仰:一个校长的思与行》读的是第三章,管理的智慧。
书中写到,“少一点管,多一点理。
《辞海》中“管理”的定义是:“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预期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可见,管理的对象是人。
如果我们把“管理”二字拆开来研究。管是管人的行为,管中见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让行为形成习惯;理是理人的思维,理中见引领。
我认为校长应该了解学校的制度、教师的特点。少一点看管,多一点引领。通过引领培育思维,让思维影响思维,最终发展成为可持续的学校文化。”
孟积发深以为然。
2018.3.2上午于湖畔中学联合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