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情感小站 男生女生 毕业情结 爱情方舟 人物言论 教师文艺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绘本

时间:2018/2/24 作者: 联合凤凰 热度: 95210

  什么是绘本?百度的解释是,绘本源于日本,英文叫picture  book。又叫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学性,艺术性都特别高的书。


  孟积发一直以来不知道什么叫绘本。


  孟积发爱读书,女儿小的时候,他就读书给她听。慢慢的,女儿养成了听故事的好习惯。读的是图画书。


  孟积发对绘本的概念是不大清楚的。小朋友小的时候,妈妈就为他下载了一个叫“爱绘本”的软件,里面是一个叫路西老师讲的故事。


  小朋友非常喜欢听,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听一两个故事。


  大年初七下午,孟积发有空闲,带着小朋友到图书馆看书。


  孟积发读书时养成的习惯,是喜欢逛书店。


  高中时,家道中落,生活费都很紧张,别说买书了。可是,孟积发犹如上瘾一样,有空必去书店,到书店必购书。


  购书选择综合症就是那时留下的。


  看到一本中意的书,想买,可囊中羞涩。


  看到两本喜欢的书,想买,不知取舍,到底买哪一本。


  往往的结果是,要么带着遗憾买一本,要么最后一本也不买,选择困难综合症让他焦虑不安,要么最后两本都买,可心里又发慌,生活费怎么办?下次再也不能多买了。


  工作以后,孟积发根据需要,到书店选购图书。


  青春阅读的文学作品,看的少了。有思想的,有深度的,充满人生哲理的,孟积发书买的不多,精选精读。


  周国平的,杨绛的,……前者更容易懂,后者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淡,孟积发喜欢看,但却不容易理解。


  看过余秋雨,大气,渊博,有才气,孟积发只有欣赏的份。但对于学习写作的孟积发来说,余秋雨是不敢学的。


  张中行的书,孟积发比较喜欢,从小事当中见大道理。作者说,他喜欢鲁迅,小题目可做大文章。孟积发模仿写了几篇。


  季羡林的书,孟积发看过一些。与杨绛的文章风格相似,感觉没有杨绛的文章深刻。平淡无奇。也许,作者是学术大师,对于文学创作,还是不敢苟同的。


  孟积发读书很多,但是很杂。文学作品有之,如《国画》,如王小波的文章。教育方面的书籍有之,《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玫瑰与鲜花》。外国的教育专著有之……


  孟积发对于孩子的早起教育,也很感兴趣。


  小朋友还小的时候,孟积发就开始注意教育知识的积累。


  女儿小的时候,躺在床上,孟积发就买些彩色气球,用线悬挂在床上。彩球飘动,女儿的眼睛就随着乱转,钉住看。


  女儿长大一些的时候,孟积发就把家里的家具上写满了字,抱着女儿,读给她听。“电视电视电视,柜子柜子柜子……”每个词语重复三遍。


  孟积发还写一些小动物的名字,“狗狗狗,猫猫猫……”手指着,读给女儿听。


  有一天,孟积发又抱着女儿认字,忽然,女儿呀呀呀的叫了起来。原来,孟积发卧室的门框上,挂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雅之室。”这是孟积发给自己书房起的名字。


  孟积发喜欢读梁实秋的文章,尤其是他的雅舍小品。“雅之室”名字的由来,就是取自于此。


  孟积发有一阶段,受梁实秋的影响很大。比如,“一间房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张白纸,一支笔”,这个意境孟积发很喜欢。


  孟积发还读过恽代英的文字,也是喜欢他的意境,喜欢恽代英的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显示出一个共产党员人的坚强意志!


  梁实秋的写作影响孟积发,他喜欢梁氏的“要多用实词,少用虚词。不能转的硬转。”“要写短文,删掉不必要的东西。”


  女儿喜欢听故事,一直到读初三,放假回家,还要孟积发给她讲故事。


  爱听故事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好孩子,但一定不会是坏孩子。故事中的真善美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故事中的家丑恶也告诫着孩子,哪些东西是令人讨厌的,哪些东西是不能碰的。


  女儿喜欢听故事,喜欢阅读,初一就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一边作文。


  女儿的阅读习惯,滋润了她的精神生活,让女儿养成温婉,文静,幽默,大度,宽容的性格。


  孟积发讲故事,都是出于对文学爱好的习惯。他想把美好的东西传给孩子。


  孟积发从单纯的文字当中,领略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也是他几十年成长的经历和经验。


  对于图画书,他粗浅的认识是给孩子看的,因为它的阅读对象是孩子,所以,它们要配上图画。


  在孟积发的印象里,只有孩子——不会认字的孩子,才需要看图画书,从图画上了解内容。


  孟积发认为,大人看图画书,是不是有点幼稚?大人看图画书,是会被人笑话的。


  以前哪有这么精美的图画,以前是黑白的,是小人书。


  日本绘本专家认为,绘本适合零到一百岁的阅读。也许他说的是绘本上的绘画吧。绘画的语言是多义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赏画的人,就有一千个理解的观点。


  音乐是上帝的语言,绘画呢,应该是耶稣的语言,多而善且美。


  绘本的好处,就是绘画的力量更重于文字的力量。这也正是幼儿也能看的原因。父母读给他们听,而他们,可用智慧的眼睛,观赏画图。


  孟积发昨天在图书馆,才真正的了解绘本的概念。


  用专业绘本的标准,世面上流行的好多图画书,并不是真正的绘本。他们只能是图画书。


  真正的绘本,是手绘出来的,带有浓浓的个体色彩。他不是标准的图画书,不是电脑插图,是文学创作中的“这一个”,是有个性的,是有个人风格的,是有代表作的。


  图画书,小人书的人物是千人一面的,是没有个性的,是工业品,是复制出来的。而绘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个性。就是特色。


  在孟积发的眼里,绘本的图画,有的给人感觉太幼稚,孟积发是不大喜欢的。但是,兴趣是无所谓好坏的。兴许,小朋友就喜欢呢!


  一本书上说,绘本是二十一世纪阅读物的中间力量。


  孟积发经过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零零年代,二十一世纪初。漫长的岁月,让孟积发深深感到,阅读的习惯,与阅读的趣味,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孟积发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的人文关怀的阅读里,九十年代的西方热潮奔涌而来。九十年代是孟积发阅读空白的年代。


  什么意识流,后现代……等名词流行时,孟积发是排斥的,他的阅读兴趣,犹如消化不良的胃,缺少动力,不能接受。


  零零年代,孟积发阅读的书籍屈指可数,主要是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还有一本台湾心理学家的影响孟积发三观的小书。


  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第十六个年头。风气是从二零一二年开始的,中国历史发生了剧变。


  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孟积发的思想,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孟积发如中世纪的教徒,到这时候才明白,地球是围着太阳转,月亮是围着地球转,而他们三个自身也发生自转。


  孟积发睁眼看世界,从耀眼的阳光,转向太阳照耀下的影子里。


  孟积发把从书本中读到的真善美,假丑恶,转到了观察现实中的这一切。


  他真切体会到了社会的冰冷的现实,什么叫无情,什么叫冷酷,什么叫世态炎凉,什么叫人情冷暖。


  打虎拍蝇的现实,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让孟积发发现,太阳底下,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黑暗。


  孟积发身边的人和事,也让他真切感受到这黑暗的一切。


  侯艾金的不人本的管理,李魁生的贪婪和下作,还有这些人人狗狗的狐假虎威,都让孟积发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新的认识。


  社会真的变了。


  小到一本小书。比如绘本——从画画书,从小人书,变成了绘画和文字结合的绘本!!


  绘本,一个全新的阅读。


  有论者认为,绘本适合和孩子一起读。对于幼儿,适合抱着一起读。


  孟积发认为,不必强调一种阅读方式,抱着孩子一起阅读,固然很好。读给孩子听,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孩子自己阅读也是一种好的方式——孩子终究要学会自己读书。


  绘本的功用不一样,从亲子阅读角度,还是一边看一遍读比较好。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和孩子一起阅读也很不错。


  再大一点的孩子,让他自己边看边读,也是好好的方式。


  对于日本绘本专家说,大人也可以阅读,孟积发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他没有什么观点。但是,孟积发臆想,专家的意见,可能是从绘画的角度来说的。从文字的角度,稍微有点浅易。


  孟积发家的小朋友,喜欢看绘本。有一本丑小鸭的绘本,小朋友都能背下来了。那是一本能说话的书,用点读笔可以听,爸爸妈妈都可以讲。最后,小朋友也会讲了。这是小朋友学会的第一个绘本故事。


  小朋友不仅喜欢听绘本故事,还喜欢看绘本故事。最后认字,也是从绘本开始的。


  孟积发有时鼓励小朋友,你要是学会认字,你就能看好多的书,阅读好多的书,了解很多的事情,获取很多的知识。


  这样说,一是太劳累没时间讲故事给小朋友听,二是鼓励小朋友好好读书认字。


  孟积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幼儿园里,小朋友学画画,最后签名成了问题。孟积发教小朋友写自己的名字。


  有一次,小朋友对孟积发说,爸爸,我把名字画好了。


  在小朋友的眼里,他不知道什么是写字。幼儿园里只教画画,所以,小朋友说名字写好了,就是把名字画好了。


  孟积发对于小朋友的书写没有强求,都是随他自己画的。


  比如写数字1234567,1,小朋友一定要写出头的。4是从后往前画的。5是从横的最后往前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