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潭》是我为数不多的看了又看的一本书,这其间的哲理,每每读来,我都能从中获求一种心境的平和。学生时代,最喜“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它一度作为自己空间的个性签名。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更是成为我一直以为来的座右铭。然而可惜的是,这样的真境界,我在经历铅华洗尽之后,依然未能企及。
是啊,“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物我两忘”“宠辱皆忘”的心境似乎只存活在那些圣人的世界里,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在巨大的染色缸里,我们不知不觉变得浮躁功利市侩了。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兴许在白天忙碌的节奏里,我们忘记思索出发的目的,只知道一味地往前奔跑,欲望也像一条狗,死死地追着你。我们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忘了好好看看身边的人,忘了和自己说说话。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若有的此等情怀,“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亦有智者风范。可是又有多少人在迷途中依然踉踉跄跄,作茧自缚?
其实会生活的人,悟生活的人“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一直很羡慕这种云淡风轻的人,“不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而他们又不是众人眼里的“异类”“奇葩”,“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这样的人火候刚刚好,就如“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便成恶境矣。”
“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一直觉得做一个有趣充实的人,是难能可贵的。生活中固然有无尽的琐事包围着你,但我们很多时候就被这种琐碎、无聊、困顿、欲望吞噬了自己,变得不像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快乐。胭脂水粉又何如?锦衣玉食又何如?外表的光鲜亮丽都敌不过内心一颗空虚的心。所以我觉得人啊,总得有点兴趣爱好,得让自己变得有趣,得和有趣的人相处,否则生活就是寡淡无味的。
工作、家庭,生活里的方方面面都在把我们的激情一点点磨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自己喜好的事情里,慢慢燃起那丧失殆尽点点激情。只是思索一番,我还没找着我爱的是什么。也许从大千世界的奇妙当中,可以找到一丝慰藉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毕竟,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不知不觉,秋意凉了,试着去放空心灵,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当然,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让身体行走在路上,那就“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