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贺知章回家见到的是什么人?

时间:2017/9/17 作者: 有只羊 热度: 80118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妇孺皆知的七言绝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句浅显易懂,多数地区将其纳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影响广泛而深远。直白的语言,简短的文字,加上一位长胡子老头和几位孩童在一起对话的活泼又有情趣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


  也许正是因为浅显,这首唐初大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被我们给曲解了,而且直到今天还积重难返。


  问题在于诗中对“儿童”两字的理解。我们一直把一千多年前的“儿童”当做今天的“儿童”即小孩儿,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这里的儿童其实是“儿时的童伴或者同伴”,也就是说是指的和作者一样年纪的老人而非小孩。眼下有一个词可以比较准确地与之对应:发小。


  理由如下:


  一,从语言要素构成上分析。如果说这首七言绝句除了“儿童”之外,其他二十六个字都是单音词,即每个字都是独立的一个词,包括“少小”,指的是年龄不大的意思,与年纪很大的“老大”相对。乡音指的是家乡的口音,鬓毛指的脸部两颊上的毛,何处指什么地方。这在古体七言绝句诗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不但上下句在结构上无法对称,意思表达上也难以体现。


  二,从意境上分析。贺知章是三十七岁考中进士离开家乡,直到八十六岁告老还乡,回到浙江萧山老家。这首诗正是书写的回家的见闻和感受。前两句是写他自己的现状,后两句是写别人眼中的他。试想,如果是在街上嬉戏的小孩看到一位眼生的老头,双方不认识是正常的,小孩的天性对其不理不睬也是正常的,根本没有必要强调“相见不相识”;退一步说,即使小孩关注这位陌生的老头并与其搭话,也一定是好奇的眼光和语气,与其搭话不会是“笑问”,更不可能称呼“客从何处来”,一定是按照当时的称呼习惯,应该是“翁”或者“叟”。“笑问”的只能是成年人;称呼“客”,也只能是成年人对成年人。


  三,从语言结构上分析。“相见”“相识”中的“相”字,很多人误认为是互相的意思,其实不对。这两个“相”都是“单相”,即一方只对另一方,另一方无法反过来。现在我们说的“互相帮助”是你帮我我帮你的意思,在“口耳相传”中的相就是“单相”的意思,即通过第一个人的口说,第二个人的耳朵听,然后第二个人再口说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用耳朵听后,再口说给第四个人。这个顺序无法颠倒过来。作者在这里之所以提出相见不相识,看见了我但不认识我,正是因为此前“少小”的时候是很熟悉的朋友,现在不认识了所以才惊奇。如果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当然不可能认识他,他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之所以强调这里的“相”是“单相”,是因为尽管对方不认识作者,但作者是认识他们的。试想,一位离开家乡半个世纪的老人,经过长途跋涉,生前终于从中原回到了家乡。在他记忆中,年轻时的好友的印象一定是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谁原来长得什么样子,现在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还在人间?由于事前做过无数的功课,到家乡后第一眼看到谁,会认出谁,对于作者来说是首先要解决的。但对于家乡人来说,即便是原来最好的朋友,对他的突然出现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所以也根本不会将眼前突然出现的老头与几十年前的老朋友联系起来,所以也才有了最后一句问话“客从何处来”。


  四,从诗的立意上分析。作者作为从政半个世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叶落归根,初回家乡,触发其感情的人和事会很多。比如,同样是《回乡偶书》,其中另外一首: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很显然,这首诗是回到家乡,安顿住生活以后所写。变的是自己的人生,不变的是周边的环境。两首诗前后对比,如果仅仅是初回家乡看到一群嬉闹的小孩,对于这位久经时事的老人来说,根本不至于引起他“偶书”的欲望。


  尽管如上所述,我们对该诗的误解如此之大,时至今日还引不起我们的怀疑和重视,笔者臆测,一则,诗中描写的一位老翁与一群小孩的故事现场感实在太强,对比也太强烈,二则,历代对该诗配画的插图更强化了这种认知。


  2017年9月5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