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经》品读(六)

时间:2016/10/14 作者: 中元 热度: 95004

《诗 经》品读(六)

中 原

 

篇之四十八:《桑 中》

男欢女爱或者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生是痛苦的,爱情是稀释人生这杯苦酒的糖块。我们的先民很纯朴,“思无邪”,敢爱敢恨,热情奔放,无所拘束,纯真可爱。不像后世礼教束缚下的人们,人心不古、男盗女娼、遮遮掩掩、树碑立传、自欺欺人。

 

篇之四十九:《鹑之奔奔》

此诗简略。以鹑、鹊起兴。鹑色不纯,鹊强有力。暗指无良之兄、无良之君,德行不好,霸道逞强。

 

篇之五十:《定之方中》

此诗记述和歌颂卫国中兴之主卫文公,不辞辛劳选址建“国”、教民稼穑、正己率人、振兴发达的故事,是卫国的一篇历史史诗。可作为历史体裁来阅读。

 

篇之五十一:《蝃 蝀》

不要把写诗神秘化了,所谓写诗主要是言之有物,不要无病呻吟。至于语言,阳春白雪也可,夏里巴人也可。就像这首诗最后一句,“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你看这个女人,破坏婚姻的规矩。太没有贞节,像这样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天命呀!这可不就是大大的白话吗?写诗不是拼词,不是玩文字游戏。写诗就是抒情,就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一定的形式,当然应追求最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文字语言,既是一种载体,也是一种工具而矣!

 

篇之五十二:《相 鼠》

将人、鼠对比。老鼠本来就已经令人厌恶的了,将人比做鼠已经是一种羞耻,何况连老鼠都不如的呢?那就“不死何为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厌恶呀!人从来不吝惜用最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同类!当然,人间这样的同类往往又不胜其烦!

 

篇之五十三:《干 旄》

为政者当揽天下人才而用之。这首诗写得就是国君礼贤下士,感动了这位“人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该如何报答领导的赏识呢?言下之意就是出谋划策、积极作为、努力工作!然而,眼下一些狭隘的领导,还不如一个封建社会的诸侯,他们不要人才要奴才,对一些正直有个性,工作上有主见、敢担当、勇于创新的人才,一味打压,边缘化,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用有意无意的种种挑剔对待他们,甚至使他们蒙受许多不白之冤,捏造或放大他们的缺点,大造不利于他们成长进步的舆论环境。而对于那些心中怀着不可告人目的的小人、奴才,则纵容他们到处造谣生事,诬蔑贤人君子,坐取渔翁之利。如此,一个单位的风气必坏;如此,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必然受到严重挫伤;如此,我们的事业必然受到损坏。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为政者”当切实要引以为戒啊!要真正做到以虚怀若谷之心、海纳百川之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亲近耿介之士,远离奸佞小人,则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

 

篇之五十四:《载 驰》

本诗写一个大义凛然的烈女子——许穆夫人,在家族遇到重大危难之时,不顾流言蜚语,重重羁绊,毅然返回卫国,帮助处理政务的故事。许穆夫人的言行与拘泥礼法、行事卑微的许国大夫们形成鲜明对比。

 

篇之五十五:《淇 奥》

这是一首赞颂诗。诗中的主人公——卫武公,年高德劭,犹如茂盛修长的竹林,不但刻苦研讨,有高深的学问,而且衣着华丽,气宇轩昂,品德高尚,待人和蔼宽厚,又非常幽默,善于把握分寸,这样的“仁人君子”真是令人终生难忘啊!

 

篇之五十六:《考 槃》

对该诗的理解至少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爱情诗:该诗是描写梦境的恋歌。诗中描写了在梦中与心上的人儿相会之地,心上的人儿俊美高大,十分可人。梦醒之后作者独言自语,仍然半幻半真,对恋人许下一句句贞贞誓言。另一种认为是隐士诗:正如古代一些考证者所认为的,这首诗是讽刺国君无道,贤人“退而穷处”的诗。该诗创造了一个清淡闲适的意境,文字省净,辞兴婉惬,趣味幽洁,品味其诗真觉山月窥人,涧芳袭袂,一种怡然自得之趣流于字里行间。后人甚至认为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由来有自,当以此诗为鼻祖。

由此,可以看到作者的本义因时代久远已不可考。历代以来,文人学者无不“武断”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时代的要求,在自觉不自觉中改变了诗的本义。当然,在我看来,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一首诗或一篇文艺作品,其真正的生命力价值恐怕正是在这样一个“变色龙”的适应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始终一成不变,不能适应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观,反而生命力不长。想起尼采的话:什么叫历史?历史为现世服务,历史的解释权在现代的人,历史的价值或者不在于真实无误,而在于有助于更好地服从于解决现实问题。信然!

 

篇之五十七:《硕 人》

此诗写美人神态。尤其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为千古绝句,历来为文人叹为观止。也可知绝佳的东西并非按惯常思维走,有时另辟蹊径,反而效果会更好。如这首诗在描写美人形态时,一般文人无非在衣着打扮、皮肤身材上用笔墨、费思量,追求极致。而这首诗的作者却抓住人物的神态用笔,笑写“倩”、眼写“盼”,一倩、一盼,活脱脱将个活灵活现的美人跃然纸上。

 

篇之五十九:《氓》

这是一首弃妇控诉的诗。采取叙述写实的手法。按照时间的顺序,述说自己从心有所属、明媒正娶,到婚后忙碌操劳却不被丈夫理解、关爱、体谅,反而忘恩负义、惨遭遗弃、受到耻笑的可悲下场,最后发出一声长长的、无可奈何地哀叹,成了千古的失败婚姻的绝唱!

 

篇之六十:《竹 竿》

此诗写得随性,无他。因竹竿而起兴寄意,远嫁之人,回忆故园悠闲地垂钓,快乐地嬉戏,更加思念亲爱的父母兄弟!

 

篇之六十一:《芄 兰》

此诗系调情诗。女子主动挑逗刚刚成年的男子:“你呀!虽然佩了这佩了那,表示你成年了。但你却不敢和我亲近,不了解我对你的一片深情。看你那走路一摇一晃的神情,装什么正经?!”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到底该诗的本义是什么?年代久远,大家也都只是猜测,各圆其说而矣!

 

篇之六十二:《河 广》

思念家乡,水宽不是宽,地远不是远。山重水复、路远地偏,都不是问题,因为衡量的尺度是心呀,只要心儿相近了,万水千山也近在咫尺!这就是在外游子的共同心声!古今莫不如此!

 

篇之六十三:《伯 兮》

本诗写妻子思念远征的丈夫。这在《诗经》中颇有几首。思念丈夫而无心修饰打扮,思念丈夫而痛心疾首,思念丈夫而种下忘忧草,但忧愁就是挥之不去!

 

篇之六十四:《有 狐》

阅读这首诗,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狐”在古代代表的意思。如果把这里的“狐”理解为“狐狸精”------淫荡女子的话,则是在告诫那些自控能力差的男子们,小心上当啊,防止陷入不道德的泥沼不能自拔。如果把“狐”理解为到处沾花惹草的雄性淫棍的话,则是向那些良家女子发出警告,要她们多加提防,防止成为其魔掌下的牺牲品。“无裳”“无带”“无服”岂不是更容易为这些无恶不作的采花大盗掌控?!

至于,有的注家说此诗因“狐”起兴,狐狸慢悠悠的走,衬托男子无室无家的苦痛(以“裳”“带”“服”喻家室)。对于这种解释,我是感到有些牵强附会的,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篇之六十五:《木 瓜》

你赠我木瓜(木桃、木李)等绵薄之物,我回赠你琼琚(瑶、玖)等贵重礼品。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永盟示好,永结同心嘛!这和“投桃报李”不是一回事。

(未完待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