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下令拆毁了这座文明古城?又有誰在悲痛地哭泣这文化的断层??歌唱者歌唱着美丽的破灭,悲怆者哭泣着不可再回的曾经。伟大来自于群体茫然的冲动所带来的欢欣鼓舞,渺小出自于个体独断的智慧所带来的黯然神伤。而你,记录下了这个曾经的存在,光影的留恋从此不再清明。
看照片,忽然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当然,那想起的人里,一定会有梁思成与林徽因先生的;那想起的事里,也一定会有大跃进的光芒普照的。
在我们文化里,“反思”这个词是比较匮乏的,甚至是不能碰触的。因为我们不敢,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去反省自己的过去。所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这不堪的追究。偶尔短暂地碰触一下,最多也只有伤痕的流记,而没有心底的惭悔,更不要说发出灵魂深处的呐喊声音。这个流记,带着某些难以言说的苦楚,也只能是——某段记忆的回放与某段经历的描述,它无法触及更深一层次的自我惭悔和诚意的道歉,救赎也往往寄托在某个神样的祷告词中,去寻觅自我安心的当下此在。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还真不知道这个答案,估计就是在我们的血液里缺少某类检讨因子成分吧。号称君子心理者是不敢过多追究已经过了去的曾经,他时常安慰自己,这些由不得我来说,把它交给时间吧,时间会做出准确的判定。况且,那些过了去的,都已成为历史。历史是胜者的历史,无论你怎样去解读,除了胜者想要留青时间的需要,就是时间在间断中抹去污浊的痕迹。
时间又怎么会去解读这一切?在时间的虚无性中,又是誰第一个启动这个传记??他,以及随他之后的后来者,真的会挤进时间的缝隙中,毫无遗落地去明查当初的那个经历嚒???
做个傻瓜吧,经常会这样要求自己的。白痴是比较幸福的,至少感觉蛮幸福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