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依旧吹得沿途的树叶簌簌作响,阳光透过各形的枝叶在地上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缝隙间的阳光明亮刺目,一改午日的慵懒,在往来行人的发梢、肩头、指尖调皮的舞蹈。热热的风扑打在脸上,时刻在提醒着酷暑的时节尚未结束,而又夹杂着初秋的微凉。
就在这样一个时节,夏花步入了她梦寐的大学校门。一身蔚蔚蓝的校服衣裙,白色修长的领带,规整不失少女俏楚的可爱,校服裙摆随风拂过,勾勒出姣好的身体曲线。高高的马尾,脸侧鬓发随风起舞,女孩五官不算精致,但平静的面容,微扬的嘴角,无一不现显露出女孩此刻的快乐,一如既往的信心,以及前所未有的美好希冀。
拖着行李箱一路迈步进入大学校园,将眼前所见的一切与在脑海中勾勒出的“大学”一一核对,一一重叠,朴质不失雅致的楼房,林立整齐的校园树木,开阔自然的大道,平静无波的湖水......,夏花在心底一一念过,紧闭双目掩饰不住喜悦激动的心情,不禁脚步加快,生风一般奔跑起来,箱底的双轮呼呼划过唱起了愉快的歌谣。夏花的微笑奔跑引来了路人的纷纷侧目,这活跃跳动般的音符似乎为这规律、寂静、乃至沉闷的氛围增添了一剂强有力的节拍,一抹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
夏花踏着风奔跑,伸出手臂满怀深情的拥抱她的大学,似乎想急切奔赴久违的恋人的怀抱,或许旁人无法理解,但这一切对于夏花来说,却是一段记忆深刻,非同寻常的旅途征程。
尤记得,选择这条道路时的艰难,朋友的不理解,亲人的不看好,家人的不支持。艰难的开头仿佛早已预示着这条道路从始至终的不简单。在端庄得体、大方优雅、手执矜带的书香女儿中疯狂地追逐着裸体神像维纳斯,在传统的家族理念中无疑有悖伦理道德,无疑引起轩然大波。也许是一种信念的支持,亦或是潜伏于小女孩内心深处的执拗与任性,毅然选择了“艺术”的道路,但夏花又不同于其他的一时之气,她深切的感知内心的召唤,想以行动与作为来证明她为自己的青春做了一次无悔的抉择。。。。。。
一路来,可以说欢声笑语相随,忧伤哭泣相伴。人生百味,应是任何人都不会也不可能将之避免,夏花深悟这一点。在这一场奔赴艺术的鸿程中,从好奇、接触、陌生、困惑、困顿、郁闷忧伤乃至悲哀,直到顿悟、欣幸、进步、停滞、再到困顿、郁闷、忧伤乃至悲哀......夏花当真感觉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漩涡,无休止的循环,也带来了身心的疲惫。
永远也忘不了集训时期的那段日子,远离家乡,远离家人,远离老师,也远离鲁迅,远离ABC,远离马克思,远离SinX......所有这些,对于每日来的功课,夏花告诉朋友:“每日吃吃画画,画画吃吃,昨晚作梦只吃不画,一觉醒来只会吃不会画。”日日不间断的训练,日日不改变的周程,即将面考的压力,优劣差次的对比悬殊,经常会有不给喘息的空隙。“最不愿与人争,现实面前不得不争。”夏花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流下了来集训时的第一滴泪。“阳光照进来好温暖,不是反射角,入射角,空气闻起来好清新,不是CO2,O2,同学们好可爱,没有人是第一名,没有人是第一千名。”写下这句话,夏花流下了来时的第二滴眼泪。
背着黑黑的“甲板龟壳”,拖着黑黑的颜料画具,一身五彩,满头十光。张皇、无措地在陌生的都市辗转的艺考旅程令夏花至今难以忘记,冬日的凛冽,拥挤的公交,晕眩的烦恼,结果的在意,时时不在绷紧夏花的神经。犹记得和伙伴考试回归的一路,累的睡倒在公交车,在颠簸之中,在拥挤之中,在睡梦之中闻到家乡泥土的气息,尝到久违了的妈妈做的菜,嗅到了被弃之已久了的书香气息,还有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到站了,公交停下,将这几个“小乞丐”丢置在站牌底下再继续向前行驶,夏花背靠着身后的垃圾桶,瘫坐在地上大吐不止。睁开朦胧依稀的眼眸,面前灯火辉煌,繁弦急管,忙碌的车辆川流不息,在这原本热闹的氛围里,夏花的眼神却是呆滞、迷惘而又冷漠的。下起了雨,伙伴们拉扯起她去到避雨的地方,一路一行,深深浅浅,哭着的、大笑着的、奔跑着的,夏花边挪动着自己的步伐,边在想着,疯了,疯了,都疯了。这是第一次夏花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了怀疑,不是因为信念不够坚定,而是有了质疑牵绊了支撑信念的柱梁。同时似乎是问别人,也似乎是问自己,为什么?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想起73年的没有忧愁,忆及84年的毫无保留,到了九十年代有了个自新的追求,每天都在问自己够不够······”“我们开始学会欣赏哪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漂亮,然后为那一张薄纸而拼命,所有资本都是赌注,亲情友情爱情在背后一字排开,一切代价在所不惜。”“假如明天没有要求······”念过这些,听过,唱过,夏花流下了来时的第三滴泪。
虽然只是三滴泪,却汇聚了夏花满心海的汪洋,波浪一滚滚竞相涌来,将一颗年轻赤诚的心高高的掀起,又重重的抛下,拍打着心中的礁石,浪花四溅,重刷了内心的荧屏,水光旖旎,模糊了一切,让心对外面的世界看不真切。所以原本自信天真的夏花,问起了千万人问过的她曾一度不理解的“奇怪”问题:未来在哪里?
在困惑无助的时候,夏花如同迷路的羔羊,曾想着跟随着萤火虫的光亮找寻来时的路,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小虫带入了更深的丛林。这时候,它开始思念故乡的月亮,思念母羊。没有人告诉它,它的选择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夏花在脑海里刷新着自己的记忆存储,找到了一位熟悉的师长的身影,胖老张曾对她说过:“败也要败得漂亮,正如在职场上,宁可头戴光圈的递上辞呈,也不要灰头土脸的被开除。或许你的心累了,那就让它累吧,身体再往前走走,或许身体也累,那就倒下休息吧,或许走着走着沿途怡人的风景让内心的沉重反而转为甜蜜的负荷,那么心也就休息够了。”忆及此,夏花的嘴角咧了咧,勉强、苦涩、而也多了丝丝欣慰。夏花深知自己不是智者,无法看透未来,却又知道一蹶不振就此放弃心有不甘,无法做到大叫一声:“我一定可以!”就继续猛钻,能做的,不放弃,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时也企盼着下一步,下下一步,下一秒,下下一秒,会出现神奇的希望的曙光。
紧接着,高考,填志愿,下划分数线,等待录取通知书。简短的几个词,简短的几件事,倾尽了多少读书人的心呵!纠结、苦闷、焦急、艰辛,对于夏花来说,是折磨!永远忘不了,等待命运前一刻在房间的 踱步,手握鼠标全身的颤抖,急切想要知道结果却又在服务器瘫痪无法进入之后大松一口气,在得到恩师带来的被录取的喜讯时,毫无防备的在大厅嚎啕大哭,与众人的大笑之间显得格外突兀。现在忆起来忍不住笑话起当时的自己。
如今站在大学校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睁开双眼,希望的眸子里满载晨曦的碎光,轻轻一眨,如数散落。
当一切都趋于平静之后,夏花不禁反思起过往,深知过去的那些令她彷徨无助甚至绝望的并非是苦痛和劳累,亦或是挫折或失败,而仅仅是因为自己纯粹的梦想被强行掺入了“杂质”,多了“色彩”,多了“功利”,多了“不单纯”的目的。忍受不了体育的目的不是锻炼是加分,钢琴的目的不是音乐是过级,画画的目的不是美术是考学。但她也明白了自己接受了的原因,梦想与现实是有区别的,终究不是生活伤害了诗意,而是诗意伤害了生活。“我厌恶俗世,但我不否认我是一个俗人。”这是夏花来大学的第一篇日记的开篇语,也把它作为了18岁成人礼的礼物赠言。
她还异常清楚地记得,自己在九溪山谷涧里大声地表达着自己的决心和希望,“我要上湖美!”
“我——要——上——湖--美!"
回声响彻了整个山涧,把山神吵醒了,所以上湖美了。夏花这样想,若是在没有经历之前,可能结果不会是这样。可能是“我要上武大,要上中南财经政法大,要上中央民大,要上上海交大,乃至清华北大。夏花想,那时候山神听闻这些不是被吵醒的,是笑醒的。
他笑什么呢,他笑这个孩子的梦想是喊来的。但因为梦想不卑微,夏花并不因为自己的不自量力而感到羞耻,反而因为自己的敢于作梦而为自己的勇气鼓掌。直到后来,她将目光放近,心放近,目标变得清晰而谦逊,夏花也会为自己的谦逊而鼓掌。生活仿佛因为自己给自己的鼓励而变得简单了许多。
午后的阳光有了一种慵懒困意的美丽,惺忪着梦呓的双眼,校园花开,花香将心事熬成经久淡雅的芬芳。隽永的秋冬气息在时光中弥漫,夏花吐息,原来青春、艺术、梦想、从未离开过。
在大学的日子,夏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安宁与祥和。每天为了喜欢而去做。捧着书穿行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任朝夕阳的光芒洒落在身上,夏花多想永远这样温润的生活。在安适的氛围里,夏花想到了曾经的老师同学,曾经的很多很多。掂量着“舍不得”三个字在心中的分量。所以在大学的第一个教师节夏花的问候通过话筒传递给了每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在夏花的心里,他们是自己青春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看见夕阳下的树叶被镀上金光,看见树叶在风中固执的摇曳,看见脱落的树叶随风起舞飞扬。拾起一枚,夏花怅然凝视着那颗大树,默默道曾经的那句话:树叶的离开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不挽留?你我的离校,是人生的催促,还是青春的不停留······?身形硕大,风趣幽默的老张,谈吐风雅,学识渊博的先秦老师,热情奔放知性美感的红梅老师,和睦慈祥乐于言笑的年级主任······他们像一缕缕和煦的暖风轻轻拂过夏花的人生,明媚而难忘。在这条路上,原本同在一列车厢,走着走着,他们便在夏花人生的一个驿站下车了。她趴在车窗口,一个劲地用目光追逐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而列车员却在一旁不停的提醒着她,“该关上窗户了,该关上窗户了。”于是窗户被关上了,而列车依旧向前不停的行驶着,又去到下一站,再次迎接她爱的和爱她的人们。
夏花想到了父亲,那个缄默、稳重、能够深切感受到他的爱而他却从未说出口的那个逐渐老去的男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的鬓角开始出现了缕缕的斑白。夏花尤记得父亲爱上了校园周边的一家小面馆,再送他上大学的那一天,就做了那家面馆的回头客,夏花记得父亲坐着的那个位置以及他埋头吃面的憨憨的样子。那个时候,夏花深刻的明白自己如花的青春是父亲一天天老去的代价换来的。把父亲送上车眼看着车子越走越远,那一抹花白在眼前呼啸而过,刺痛了夏花的眼,又想起朋友韫椟送她的《目送》了,龙应台在书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就是目送着他渐行渐远,并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夏花的眼睛湿润了,她吸吸鼻子,将双眼转向天空,让流出的泪水回流至眼眶。低头凝视者着手中的落叶,她有多想拿着它回到大树面前,挖一个小坑洼,将叶子埋进去,以此安抚叶子,它既是化为尘土也依靠着大树,以此安慰大树叶子从未离开它的怀抱。但她又知道,不可以,叶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要追逐的梦想,而大树的希望也是叶子的远去寻觅属于自己的天空,哪怕知道代价是离开它身边。念及此,夏花松开了握着落叶的手让它随着风,打着转儿,跌跌撞撞的飞去风吹的方向,那个不知名的远方。或许这样才是彼此最好的选择。
夏花愣神之际,一个身着休闲装,身背蓝色双肩包的男生骑着单车向他迎面驶来,擦身而过的瞬间,男孩微笑示意,对上她的眸子,清澈,明亮,如湖中月亮涟漪阵阵中微透清凉。夏花的脸扉红了红,绽开笑靥以示回应。看着男孩远去的身影,夏花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不甚明朗的面容,那个清风,淡雅,不乏孩童天真的男孩子,那个总是宠溺的拍拍她的头,告诉她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的大哥哥,夏花能够感觉到有他在的地方,天空当真变成了软软的棉花糖,就算塌下来也不会怎么样。哪怕那种奇妙温馨的感觉已经离开的太过遥远,但依然仿佛能够触摸到那温柔宁静的容颜。初恋的懵懂与青涩,没有回忆,没有忧伤,仿佛一首华丽的小提琴曲,点燃了夏花对平静,安稳,一切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她对男孩的爱如同她对生活,青春,人生,乃至生命的艺术的爱,至真至善至美至纯……
无疑,夏花热爱艺术。似初生的婴孩不愿放开母亲的手,似新生的草木不愿离开阳光的照耀,似干渴的旅者不愿放下绿洲的希望。是那样的迫切,那样的亟不可待。而在夏花的世界观中,艺术的领域是宽泛的,在她的认知里,维纳斯的雕像是美的,维纳斯的画像是美的,歌咏维纳斯的音乐是美的,书写维纳斯的字体是美的,撰写维纳斯的文章更是美的。因此,在夏花的眼中,雕塑、绘画、音乐、书法、文学一切精神食粮全然是艺术的包含。由此而生的,人的言谈,行为,生活更有甚者万物本身的存在就已是极大地艺术表现。徜徉在这美的海洋之中,夏花感受着生命的完整,因为艺术,因为梦想,青春由此绚烂绽放。
在这独特的艺术氛围当中,夏花渐渐受其熏陶,感知到《蒙娜丽莎》永远迷人的神奇微笑,拉斐尔笔下圣母的纯洁和圣子的纯真,米勒《拾穗者》描摹的底层人民的艰辛,丢勒以绘画母亲操劳积虑的真实面貌引起观者厌恶的情绪,告诉世人画的美并不在于描绘客体对象的美,王冕的《墨梅图》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古风情结,油画《父亲》沉重如山的父系情节,雕塑《祖国——母亲》的威仪与正义的感召。你欣赏江南佳人温婉风姿的时候,又怎能不忆起那巾帼不让须眉的红颜?
于书法,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纸砚是舞台,满载生命的律动。楷书当如泰山稳立,行书当如凛冽之风,草书当如龙飞舞动,或放浪形骸,或不拘于世,或温良如玉,或矫健飞扬。夏花的书法是爷爷亲笔传授,与一撇一捺之中,尽情享受书法的灵动。
夏花一直认为,这世间最有情的最能慰藉灵魂的,当属音乐。那种悠扬婉转,深澈清远的旋律,在时间的河岸上漂浮,大美到无言。可以让纷乱的心绪在瞬间沉静,亦可让平静的心湖荡起美丽的涟漪,人与音乐是雅客相逢。许多熟悉的歌曲总是会在不经意的刹那穿越纷繁的风景,翩然来到我们身边。在夏花的心中,真正动人心弦的音乐并非是霓虹幻彩那样闪烁虚浮,也不是要像东方明珠那般璀璨夺目,而是一份纯净的爱,朴素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感动,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首来回弹唱的弦歌,夏花在歌声中学会了尊重与被尊重,每个人经历了山高水长的流年依旧可以做到不改初衷,就是对歌者最纯粹的肯定。那首弦歌,是在百媚千红的春光里独守一色,是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独觅一人,是在弱水三千的领域中独取一瓢饮。寂寞时,会如影相随,迷惘时,会不离不弃。任岁月匆匆,唯有音乐,似一树开在时光水岸的繁花,安静于现实一隅,春秋轮回,凡来尘往,永不凋谢。
夏花喜欢一句话,一个感情细腻的人可以把整个世界变得丰富起来。夏花对文字的热衷倾向于巫婆杜拉斯对写作的热衷,大声的呐喊,温柔的低语,因为欢喜或幸福,因为绝望或孤独。写作的杜拉斯是燃烧的威士忌,疯狂、热烈、陷落、沉醉。夏花爱看书,欣然理解安意如,三毛笔下流淌着的浅浅的忧伤与感动,品研白落梅笔下的哲理禅思,纳兰词的清新之风,满带朝露的湿润,青草的气息,正如徐志摩所说的“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催漫山的荼蘼非尽。”对《红楼梦》的追逐,夏花曾写道“潇湘沐婵娟洒泪,怡红迎西风长吁,渣滓浊沫是须眉,江山不及美人美,木石有缘姻无缘,金玉良缘又谁怜。”在黛玉含恨而终,宝钗身着凤冠霞帔在红头巾下嫣然而笑之时,夏花深知“空对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真正内涵。果然,“尘埃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者,独宝玉而已。”看到的是现实的悲凉与人的悲哀。
在安静的大学里,夏花饱含着对艺术的热忱,在每一幅画作中寻觅情感,在每一座雕塑上感受震撼,在每一字帖上感知水墨中国的灵动,在每一本书上摸索心灵的家园。夏花感觉梦想正在起飞。
人生的终点,不是在山水踏尽时,亦不是生命结束时,倘若心中有满腔的热情以及一弯淡若清风,自在安宁的明月,又何惧人生迷离、艰难困苦?正如夏花所说,艺术与梦想就是一杯珍藏时光深处的佳酿,让所有热衷的人在如歌的岁月中交换杯盏,沾唇即醉。
《相逢是歌》中说“岁月流去无语,却留下许多有声之歌,供你我深深回忆。”那么,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微笑,让温暖的人生,腾飞的青春拥有如花的幸福。当真做到生如夏花之绚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