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南一片山区里有着这么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是一个呈长方形的院子,由几间青砖砌成的房屋组成,房屋上铺着密密麻麻的绿瓦,阳光在上面参差不齐地跳跃着。堂屋面向南,房两边各有一个宽大的木灵窗户,糊着翠绿的窗纱,正中间便是两扇木门,门上贴着两张古朴朱红的门画。院子西边,有压水井,有葡萄架,还有几盆花;院子东边,是两间比堂屋规模小点的房子,也是青砖绿瓦;院子南边靠大门处,有一棵枣树,靠南墙还有几棵杨树。时值春天,枣树吐了芽,开出了一朵朵嫩黄清香的花儿。杨树长了叶,高大伟岸得像院子的保护神。大门外有一条不宽但很清澈的河流,远看着像一条衣带,向着不远的青山,蜿蜒开来。整个院子沉浸在一片春光明媚、古雅静谧的氛围里。
在这个院子里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无儿无女,但她身体仍然很健朗,像山丘上的芨芨草一般,顽强地活着。她很少跟人打交道,每天也就是倚在门旁边向远处望望,似乎是在盼着什么人回来,又像在探听什么消息,但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在盼着谁、想什么,她也从未向人提起过。
老太太的房里也很朴素,墙上只挂着几张素雅的画,按梅兰竹菊的顺序贴着,上面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给房间增添了些古旧的气息。只是在她靠近床的窗子前挂着一串别样的东西——檀香珠。每天没事时,她就坐在窗边凝望着它们,脸上泛着幸福而又忧愁的神采。那串檀香珠,有的已经陈旧发黄,有的尚清香圆滑。这不是一时半会串成的。每到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老太太都要颤微微地打开那串檀香珠下面的节,小心翼翼地从下面再重新串一个,把它系好,最后再在下面打一个结,防止珠子滑脱。“一颗,两颗,三颗……六十五颗,唉,有这么多颗了吗?唉,都六十五颗了。”她喃喃地边数边说,看着檀香珠串儿已经快耷拉到了地上,她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知道她以前手没有那么皱,眼也没有那么花。她又陷入一片回忆里。
那还是抗日战争的年代,她还是一个大姑娘,在山区里出名的勤劳能干,又手巧善歌,而他呢,强壮英武,为人又正直坦诚。他们从小儿相识相知。她为他更加灵气,他为她更加善良。绣鞋谁绣得最好,要数她;砍柴谁砍得最多,要数他。但后来,他却要去当兵,参加抗日了。临走时,他给了她一盒带眼儿的檀香珠。她含着泪接了,送给他一双亲手纳的布鞋,上面还各绣着一朵金色的菊花。末了,她鼓起勇气说:“你放心去吧,我会等你回来。”他风趣地说:“没事干的时候,你就数数这些小玩意,数着数着,我就回来了。”她只觉得他好笑可爱。她就站在山这头,一直望到他走到山那头。月亮升起来,她才怀抱着那盒檀香珠回了家。就从那一年开始,每年中秋节,那圆圆的月亮升起来、家家吃月饼的时候,她就挑亮油灯,用一根红线,默默地穿一颗檀香珠,然后在下面打好一个结,挂在窗户边墙上的铁钉上。一年又一年,这成了她不敢忘却的功课。她相信他的话,她相信,这么穿着穿着,他就会活生生地回来,没想到就这样一等就是六七十年。
日子一天天过着,她也依旧一天天盼着。
终于有一天,一个八十多岁的身穿军装的老军人,拎着一个包,悄悄地走进了老太太的家门,后面还跟着几个军装笔挺的年轻军人。猛看到这么几个人,还是军人,老太太眼一亮,心里扑通扑通地跳起来。那个老军人亲切地问老太太:“请问您就是王秋菊大姐吗?”老太太没想到还有人会认识她,很激动,连声说:“是啊是啊……”接着,老军人从包里拿出一双布鞋,每只鞋上赫然绣有一朵金色的菊花,他又问:“这个,您还记得吗?”老太太看到鞋,看到菊花,想起往事,有点失态了,“记得,怎么不记得呢?他怎么样了?”她不免声音发颤、老泪纵横了。老年军人先不回答她的问题,让她先平静下来,他自己不免又抽泣起来,一字一顿地说:“王大姐啊,李连生大哥是我们排长,我们是抗日时的战友,我们很尊敬他,而他现在早已经不在了啊,很久年前,他被鬼子包围了……后来,我们联系他的家人,打听了许久,才知道您还健在,这次我们来,就算给你报个信儿吧……”抽抽噎噎地说着,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沓钱来递给老太太。老太太虽然耳朵有点聋,但仍听了个十之八九,她听完如雷轰电掣一般,多少年来一直支持着她的力量好像突然消失了,她双手颤抖着,手中的小手绢儿不住地拂拭着自己脸上的眼泪。她一直感觉着他还活着,不知道哪一天还会安全地回来,他们还会好好过日子,种良田、养家畜,把一切都做得顺顺当当、井井有条,没想到他竟先去了。他死了吗?他真的死了吗?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亲切的话儿还在自己耳边回荡,“没事干的时候,你就数数这些小玩意,数着数着,我就回来了”。一切宛然如昨,然而如今却分在天涯海角。她再说不出话来,唯有流不尽、擦不完的泪啊……
从此,人们很少再见到老太太。又不知过了多少天,人们才发现老太太去世了。她穿戴整齐、面容安详,像熟睡一般,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串檀香珠。有人说老太太一辈子有些遗憾,有人说老太太得到了解脱。唯有她手里的那串檀香珠,兀自闪亮,散发着幽香。
在这个院子里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无儿无女,但她身体仍然很健朗,像山丘上的芨芨草一般,顽强地活着。她很少跟人打交道,每天也就是倚在门旁边向远处望望,似乎是在盼着什么人回来,又像在探听什么消息,但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在盼着谁、想什么,她也从未向人提起过。
老太太的房里也很朴素,墙上只挂着几张素雅的画,按梅兰竹菊的顺序贴着,上面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给房间增添了些古旧的气息。只是在她靠近床的窗子前挂着一串别样的东西——檀香珠。每天没事时,她就坐在窗边凝望着它们,脸上泛着幸福而又忧愁的神采。那串檀香珠,有的已经陈旧发黄,有的尚清香圆滑。这不是一时半会串成的。每到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老太太都要颤微微地打开那串檀香珠下面的节,小心翼翼地从下面再重新串一个,把它系好,最后再在下面打一个结,防止珠子滑脱。“一颗,两颗,三颗……六十五颗,唉,有这么多颗了吗?唉,都六十五颗了。”她喃喃地边数边说,看着檀香珠串儿已经快耷拉到了地上,她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知道她以前手没有那么皱,眼也没有那么花。她又陷入一片回忆里。
那还是抗日战争的年代,她还是一个大姑娘,在山区里出名的勤劳能干,又手巧善歌,而他呢,强壮英武,为人又正直坦诚。他们从小儿相识相知。她为他更加灵气,他为她更加善良。绣鞋谁绣得最好,要数她;砍柴谁砍得最多,要数他。但后来,他却要去当兵,参加抗日了。临走时,他给了她一盒带眼儿的檀香珠。她含着泪接了,送给他一双亲手纳的布鞋,上面还各绣着一朵金色的菊花。末了,她鼓起勇气说:“你放心去吧,我会等你回来。”他风趣地说:“没事干的时候,你就数数这些小玩意,数着数着,我就回来了。”她只觉得他好笑可爱。她就站在山这头,一直望到他走到山那头。月亮升起来,她才怀抱着那盒檀香珠回了家。就从那一年开始,每年中秋节,那圆圆的月亮升起来、家家吃月饼的时候,她就挑亮油灯,用一根红线,默默地穿一颗檀香珠,然后在下面打好一个结,挂在窗户边墙上的铁钉上。一年又一年,这成了她不敢忘却的功课。她相信他的话,她相信,这么穿着穿着,他就会活生生地回来,没想到就这样一等就是六七十年。
日子一天天过着,她也依旧一天天盼着。
终于有一天,一个八十多岁的身穿军装的老军人,拎着一个包,悄悄地走进了老太太的家门,后面还跟着几个军装笔挺的年轻军人。猛看到这么几个人,还是军人,老太太眼一亮,心里扑通扑通地跳起来。那个老军人亲切地问老太太:“请问您就是王秋菊大姐吗?”老太太没想到还有人会认识她,很激动,连声说:“是啊是啊……”接着,老军人从包里拿出一双布鞋,每只鞋上赫然绣有一朵金色的菊花,他又问:“这个,您还记得吗?”老太太看到鞋,看到菊花,想起往事,有点失态了,“记得,怎么不记得呢?他怎么样了?”她不免声音发颤、老泪纵横了。老年军人先不回答她的问题,让她先平静下来,他自己不免又抽泣起来,一字一顿地说:“王大姐啊,李连生大哥是我们排长,我们是抗日时的战友,我们很尊敬他,而他现在早已经不在了啊,很久年前,他被鬼子包围了……后来,我们联系他的家人,打听了许久,才知道您还健在,这次我们来,就算给你报个信儿吧……”抽抽噎噎地说着,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沓钱来递给老太太。老太太虽然耳朵有点聋,但仍听了个十之八九,她听完如雷轰电掣一般,多少年来一直支持着她的力量好像突然消失了,她双手颤抖着,手中的小手绢儿不住地拂拭着自己脸上的眼泪。她一直感觉着他还活着,不知道哪一天还会安全地回来,他们还会好好过日子,种良田、养家畜,把一切都做得顺顺当当、井井有条,没想到他竟先去了。他死了吗?他真的死了吗?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亲切的话儿还在自己耳边回荡,“没事干的时候,你就数数这些小玩意,数着数着,我就回来了”。一切宛然如昨,然而如今却分在天涯海角。她再说不出话来,唯有流不尽、擦不完的泪啊……
从此,人们很少再见到老太太。又不知过了多少天,人们才发现老太太去世了。她穿戴整齐、面容安详,像熟睡一般,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串檀香珠。有人说老太太一辈子有些遗憾,有人说老太太得到了解脱。唯有她手里的那串檀香珠,兀自闪亮,散发着幽香。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