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词谱律析之二)
林克胜
《江南好》《梦江南》《梦江口》《望江南》《双调望江南》
《曳脚望江南》《望江梅》《望蓬莱》《江南弄》《江南柳》
《归塞北》《谢秋娘》《春去也》《安阳好》《壶山好》《南徐好》
《思晴好》《步虚词》《步虚声》《归来曲》《梦仙游》《秋千索》
《中秋月》《庾楼月》《逍遥令》《叩叩词》
(前言:积十三载之功,撰成《诗词格律详解》一部,共分三卷:《诗律详解》《词律综述》《词谱律析》。前二部已与商务印书馆签约,年内出版。第三卷《词谱律析》60万字,选140常用词调,以名家名篇立谱,从平仄韵律、整体布局、内容情调、填写要点诸方面详加解说。现选部分篇章,与同好者交流。)
【本调序语】
据《考正白香词谱》载:“原名《谢秋娘》乃唐李德裕为谢秋娘而作。其词久逸,以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第一首末句云:‘能不忆江南’,故名。此外亦名《春去也》,则以刘禹锡词首句作‘春去也’耳。又名《梦江南》,《望江南》,则因皇甫松有‘闲梦江南梅熟’之句也。亦名《梦江口》。而《全唐诗》于李后主《忆江南注》:又名《归塞北》。又《古今乐录》云:梁武帝改西曲曲江南弄,七,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莲曲》,四曰《凤笙曲》,五曰《游女曲》,六曰《采菱曲》,七曰《朝云曲》。又沈约作四曲:,一曰《凤瑟曲》,二曰《秦筝曲》,三曰《阳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谓之《江南弄》,实皆《忆江南》之别名。而万氏《词律》皆遗漏未注,特补出之。”
《乐府杂录》载:“此词乃唐代李德裕镇守浙江时,为悼念爱妾谢秋娘而作,故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填词名解》亦如此说。
《填词名解》言:“古乐府《江南弄》中,分《龙笛》、《采莲》《赵瑟》《秦筝》等曲。梁武帝、简文帝、陈后主、沈约、吴均诸人咸有其作。《望江南》盖仿于此。”
此词调名颇多。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名声大噪,便多以《忆江南》名之。唐时为单调,至宋始为双调。因写人较多,句篇佳句多,故名称也多。除上述所言,单调者还有,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名《望江南》。李煜词名《望江梅》。双调者:王安中词有“安阳好,曲水似山阴”句,名《安阳好》。张滋词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句,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仲殊词有“南徐好,鼓角乱云中”句,名《南徐好》。黄公绍词有“思晴好,去上竹山窠”句,名《思晴好》。董以宁词有“章台女,叩叩结新欢”句,名《叩叩词》。张先词名《江南柳》。宋自逊词名《壶山好》。范成大词名《步虚词》。刘晨翁词名《双调望江南》。侯善渊词名《归来曲》。高道宽词名《逍遥令》。丘处机词名《望蓬莱》。《太平乐府》名《归塞北》。纳兰德性词名《秋千索》。袁九词名《曳脚望江南》。
【选解提要】
《考证白香词谱》对此调之定格,较《钦定词谱》确切,《从句型辨析到句法特征之解说,皆很细致精当。读传统谱书,须有辨识,盲从则误入迷途。
【附例】
《白香词谱》只以白居易词一体为谱。《钦定词谱》列有3体。《词律辞典》,按 27字、28字、29字、35字、54字、55字、59字等多种格式,划为8体。大体上看,常格只单调27字、双调54字二体。冯延已词为变调另体。选 代表性6例于下。
1、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单调,27字,5句3平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2、李煜《忆江南·怀旧》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3、温庭筠《梦江南二首》(与白居易词同体)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4、欧阳修《望江南》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曾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过,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苑,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双调54字,上下片各5句3平韵。此即单调重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
(双调54字,上下片各5句3平韵。此即单调重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
5、苏轼《忆江南·超然台作》(与欧阳修词同体)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万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6、冯延已《忆江南》(双调“平仄错叶体”)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附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今年瘦。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
(双调59字,上下片各5句2仄韵、2平韵。《词谱》按:“《阳春集》冯词二首,前后段俱两平两仄四换韵,实与唐宋《忆江南》本调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
【谱例】 【谱式】 【句型提示】
江南好, 平平仄,
风景旧曾谙。 平仄仄平平。 (五言律句,一不拘)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七言律句)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平仄仄平平。(平起平收,与上句对偶)
能不忆江南! 平仄仄平平。(五言律句,习用“独句”)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之一
【标谱说明】
《钦定词谱》以白居易词立谱,第4句第3字为平声不变,第5句第1字平声不变。《白香词谱》以李煜词立谱,第4句平仄不拘,第5字可平可仄。今依白谱定之。(详见下文第2项解说)
【本调律析】
(1)常格有单调小令和双调令词两种。单调27字5 句3平韵,以白居易词为正体,附例2、温庭筠词也属此格。双调为单调之重叠,54字10句6平韵,上下片结构完全相同。附例3、欧阳修词及附例4、苏轼词属此。附例5、冯延已《忆江南》,为“平仄错叶体”,《钦定词谱》以为应属另调。
(2)此调格局简明:句式按字数排序为“三,五。七,七。五。”每片皆由1个三言句、2个五言句、2个七言句构成。其各句之平仄变格,也十分有规律。
第1句三字,平起仄收,其第2字可平可仄。
第2句与第5句(末句)格式相同,皆为“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的五言律句,其第1字不拘平仄,变化与五律同。如例词中用平者有“风何其摇肠因诗酩”,用仄者有“早恨独酒竹”,足见其可平可仄。
但第5句有个突出特点:习用“独句”,处于全篇结尾,给人一种扎实落稳之感。这是本调特色之一。
第3、4句为两个七言律句其平仄格式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恰为七律中的一联。其变格规律也悉如七律,即第1、3字皆可不拘平仄。如例词中第1 字“日郡水过斜试半且醉晓”等用仄,“春山吴休青”等为平;第3字“江双空千超春新香黄”等用平,“月枕一不脉故苦”用仄。足证其皆为“一三不拘”。
这两句沿习七律项联格式,也习用对偶。
单调词中如白居易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湿头。”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温庭筠词“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双调词中如附例4、欧阳修词“身似何郎曾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才伴游蜂来小苑,又随飞絮过东墙。” 附例5、苏轼词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皆句法、词性对仗工整。可说这是此调最鲜明特色,别具韵味之所在,名家也都在这两句上多下功夫。
(3)对各句平仄变化,《白香词谱》言之极详:“此词首句为三字句,第2字虽注可平,但与第2句之第1字有相互关系。若首句第二字用平,则次句第一字当以用仄为称,反之亦然。唯 以音节论,则首句第二字自以仄声为佳。如皇甫松作“兰烬落”,温庭筠作“梳洗罢”,吴文英作“三月暮”,皆是也。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唯 首句第二字既已用仄,则次句自当用平为宜。第三句则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三字平仄可不拘。亦有注第六字可平者,实非。若使作平,则成为“平仄仄平平仄”,是为《贺新郎》中有之耳。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其第一三字亦可作仄。实则这两句句法,即与平起七律中之项联无异,故作者多用对偶,格律较为工整。白居易词云‘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刘禹锡词云‘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挹露似沾巾’,皆其例也。第五句句法,与次句同,第一字可平。”
清嘉庆年间舒梦兰所著《白香词谱》录谱100调,皆收唐以迄清代各家名篇为例而立谱。在此基础上,后有陈栩、陈小蝶二人之《考正白香词谱》,于每谱之下,对句式平仄变化及句法特征皆有较详注解。体例简明扼要,考正严谨,不乏独到见解。
即如此调,《钦定词谱》等 一些谱书,将第4句之第3字定为用平不变,第5 句第1字亦定为不变,则不符常规。而《白香词》谱皆以为可变,辟析合理。
(4)附例中冯延已《忆江南》,从句式结构到用韵,皆与常格差别很大。其用韵特点,上片先从入声韵起,转到平声韵,下片又转用去声韵,最后回叶上片的平声韵。这种平仄转换,前后交错相叶的用韵格式,称为“平仄错叶格”,与《忆江南》本格甚殊。这与同调而句式略有变格者不同。其所用乐曲当与此调有别,应属不同词调,而非同调之别体。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