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中秋节 国庆节 春节 冬至节 端午节 七夕节 清明节 元霄节 重阳节 情人节 圣诞节 愚人节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清明的记忆

时间:2006/4/1 作者: 鬼者 热度: 90270
    清明节,伴着纷纷细雨,伴着爬上了树梢的柳芽儿,伴着盘旋于上空,寻觅着合适的地方衔泥做窝的小燕子,以及那下地耕地的老农们,缓缓向我们走来。啊,新的一年的春天真的就这清明的雨点中来了。这清明的雨点虽然细小零星,但却勾起了我有关清明的许多深刻记忆。
 
    我知道伴着清明而来的纷纷细雨,就是我们思念先烈的泪水。尽管没有泪飞顿作倾盆雨,但那绵绵的思念之情却表达的淋漓尽致。记得小时候,我每年都要和同学们一起去给革命先烈扫墓,我总是代表同学们向先烈宣誓: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也记得,这一每年一次的扫墓活动,在文革时期每当作封建迷信活动禁止了。我更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天安门广场,也正是这一天暴发了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自发性的悼念已故总理周恩来的活动,也曾记得当时的悼念诗文被当作反革命诗抄被层层审查明令禁止。
 
    其实,清明时节的祭墓活动,由来已久,大盛行于唐代。《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祭祖、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祭品,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有一首唐诗描写当时的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唐诗人韦庄曾有《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到墓前祭奠先人。出于对先人尊崇怀念之情,祭墓时人们皆先剪除荆草,修整陵木,添土培坟,故而称之为妇墓.古代扫墓的景况,在许多古籍中都有具体、生动的记载描绘。《帝京景物略》述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樽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此种风俗,至今不衰。甚至于一些不便扫墓的人家,往往入夜在通衢大道吊慰亡灵,焚烧纸钱。传说,冥间鬼魂也需吃饭穿衣,故而阳间的亲人要烧些冥钱,以供亡者日用之需。
 
    当然儿时的记忆里,也少不了玩耍游戏之事。清明时逢阳春三月,正是一年四季中的大好时光。我虽然生长在农村,也免不了有着亲近大自然的强烈欲望。每年的这个时节,老师们都特意组织同学们一起去山上春游。还要让我们注意观察,回来写作文。家乡那高高的山峰,那绿地毯似的麦田就这样年复一年地牢牢记在我的脑海里了。
 
    老师常常会春游的时候给我们讲一些传统故事传说,比如,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以及画作所生动描绘的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远足的故事。
 
    说到清明,不能不提荡秋千,因为那也是我们家乡过清明节的一个习俗。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恒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现在,在许多旅游风景区,甚至于一些休闲度假村,也都搞起了秋千,让人们在腾空飘荡中过一把飘若如仙的“秋千瘾”。
 
    参加工作后,单位里除了继续组织一些给先烈扫墓活动外,还经常组织一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拔河又称牵钩。这也是一项传统的清明节体育项目。早在唐朝宫中就十分风行。《新唐书》「中宗纪」记载:景龙四年(七一○)清明节,唐中宗「令中书省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於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唐玄宗时,也曾多次举办拔河之戏。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据王谠约一一○○左右 的(唐语林)卷五描述:「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观者莫不震骇」。据说拔河有祈求丰收的意味。(随书)「地理志」下:「俗云以此 牵钩 厌胜,用致丰穰」。清明时值春耕播种的时节,因此拔河的游戏,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提倡。
 
    像有人一样,我也喜欢在清明节放风筝。风筝,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有位公输般,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南北朝时期,梁正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招来援军救驾。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唐代诗人高骈写有《风筝》一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入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了。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历来爱到文学家的传唱。《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早在清朝时,风筝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穷居著书”时,细究风筝扎糊之法,还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翼燕、双鲤、彩蝶、螃蟹、宠妃、双童等四五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和工艺。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妨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纫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今又到清明节,迎着和煦的春风,正适宜于郊外放风筝的好时机。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与小儿一起牵线放风筝的情景。就在郊外的小山坡上,我与儿子牵着线,一次次地将亲手扎制的风筝放飞到蓝天上。儿子那时不过四五岁的样子,他那铜铃般的笑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现在小儿已长大成人,远在上海自己独立生活,可我手的线还牢牢地攥在手里,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时不时地要拉一下,让他记住这里还有他的家,还有他的大后方,让他更加放心地去干事业。在这清明节到来之时,我祝愿我家这只“小风筝”,能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展开坚硬的翅膀,在广阔的蓝天上飞得更高更远......
 
(林贵春 地址:山东五莲解放路146号邮编:2623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