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经典图酷 听听音乐 星座常识 娱乐新闻 影视在线 文学动态 幽默笑话 影视评论 原创剧本 励志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美日动画各唱各的调!

时间:2006/3/28 作者: 逝者 热度: 341174
   近日有部日本动画电影的故事是这样演的:
 
 
日本动画“蒸汽男孩”主角被迫离乡,以打倒坏人为目标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曼彻斯特有户人家祖孙三代都是发明家,爷爷造出一颗“蒸汽球”,蕴含无尽蒸汽能源,但因投资财团想运用在武器用途上,于是将球寄回家给孙子,要孙子妥善保护,以免落入财团之手。结果财团派员到孙子家中大闹一场抢夺蒸汽球,孙子被迫离开家园,躲避追捕…(然后当上了男主角!)
 
  还有一部美国动画电影的故事是那样演的:
 
  洗碗机器人跟机器人太太组了一个幸福家庭,邮购了一个机器人小孩,机器人小孩看电视里播出发明家造福机器人世界,因此立志要当个服务众人(机器人)的发明家。等机器人小孩长大后(事实上是改装成熟型的零件),发现洗碗劳工的父亲饱受资本家老板的欺负,于是决定离开家园到大都市寻找发展的机会,希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回到故乡,光耀门楣…(这样也当上了男主角!)
 
 美国动画中,主角从小立定志向,长大主动离家发展

  首先,我最疑惑的,就是那部美国动画电影讲的是“我一定要成功”的少年奋斗故事,一点也不惊险,却取了个“机器人『历险』记”的片名;那部日本动画电影里的男主角少年东窜西逃,危机四伏,反而取了个“蒸汽男孩”的励志型片名。或许这跟本文想探讨的意涵不尽相同,但却透露出一种巧合--美日的动画电影有着明显不同的差异化。
 
美国动画 真正动画
 
  许多人分辨美日动画电影差异,最常举的例子是--美国动画的人物分分秒秒都在动,日本动画的人老是皮笑肉不笑,说话时只有两片嘴唇一开一合。有人因此称美国动画才算是真正的“动”画。
 
  这当然是美日动画的不同,特别是在“技术”跟“资本”两件事上。倒不是美国动画现在倾向于3D CG制作,用到了计算机技术,感觉就比较先进,技术比较高明。事实上,现今所有动画制作即使仍采用传统赛璐璐画片,过程中也需扫瞄进计算机里做数字处理,2D还是得仰赖“计算机作图”(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而是在创作理念上,美国动画几乎否定了2D动画技术继续存在的经济性,通盘改走3D技术。
 
  而日本拥有庞大的2D赛璐璐片作画的产业规模,除了若全面废弃过于可惜之虑,日本动画师对手绘图具备3D CG所缺乏的浓郁“笔触感情”仍情有独钟,因此一贯路线都采行双向折衷的方式--尝试将2D赛璐璐作画与3D CG做最完美的融合。过往日本动画拚命往此重点着力,但未见惊人突破,直到国际动画大师大友克洋的新作“蒸汽男孩”,将2D作画技术与3D CG技术完美结合,终于让日本动画的走向展露一丝希望的曙光。
 
作品完美 代价也高
 
  可惜,这种完美成果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历时9年、耗资24亿日圆(日本动画史上耗资最钜)。过往日本动画知道方向却无力完成的原因,就在于“难有第2个24亿资金”!这反而是美国动画电影发展最有利的条件--资本雄厚。随便一部美国3D CG动画电影投资的基本额度是两千万美金,大约可以拍出3部“蒸汽男孩”日本动画。而且这还是指“普通”美国3D CG动画的投资。
 
 
美式动画里,强调个人独善其身最后功成名就
 
  不过,以上两点都是偏向产业面部分,美日动画电影的差异从文化面来看,更是有趣。
 
  请再回头看看文章开头的故事简介!美国动画的主角是从小立定志向,长大后主动决定离乡背井到大都市打拚,然后成为大英雄衣锦还乡的逻辑;反观日本动画故事的主角,多是从小遭受打压,自幼被迫离乡背井,从此立志报仇雪恨,之后历经千辛万难,终于习得一身本事,打倒坏蛋,维护世界和平。
 
文化差异 基调不同
 
  美国动画电影希望教导小朋友从小快乐成长,长大后扬名立万;日本动画电影则告诉小朋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仇报仇,维护世界正义,人人有责!
 
  并非哪种故事结构比较优秀,而是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基调就有明显的不同,西方世界着重独善其身,东方社会偏重兼善天下。社会风气与思想就这么根深蒂固直接渗透进动画创作的架构里,然后反映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同时也说明了,为何卖座的美国动画到了日本,未必是票房保证。同样的,日本动画大师(如宫崎骏)的得意之作,即使拿下了奥斯卡奖,也无法在市场上有所斩获。
 
  最有趣的要算台湾了,美国动画电影在台轰动卖座,而青少年却普遍着迷日本动画,两种不同风格的动画都可以在台湾扬名立万。或许,这要归因于台湾的固有社会思想没那么强烈吧!
 
   【作者:Jo-Jo】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