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韩寒的犀利、真实,从他的生活中我懂得了故乡是我们永远的眷恋,为人处事的原则,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不同的国度会有相同的情结。《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让我懂得了青春的真正含义,我们总要长大,总要离开象牙塔筑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父母的肩膀很安全,可他们总有老去的那天,我们总要学会一个人面对。因此,青春,注定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沿途的风景或许很美,但在我们没发现以前会面对许多的困难,挫折,会受伤,会心痛。也许,这也是它被称作青春的原因和理由。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韩国的大学教授,无形中勾起了我对学校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尽管我已回不去了。书中很多观念是新颖别致的,他把一生比作一天,而把人从生到死按八十年算,一年折合成一天就是十八分钟。感觉很新奇。生活中老生常谈的是一天之计在于晨,目的让我们珍惜大好时光,从未听说过按时间计算的。照他这样算我们刚毕业在时间上是七点左右,正是做准备的时候,和现实比较一下也真是这样,倒觉得一切都不晚,只要我们怀着年轻的心。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只有中国人的字典里才会出现古人的训诫,这次虽没把全书看完却发现他处处引经据典,给人警醒,除了称呼上的不同,其他的都是相似的,也许文化有时真的没有国度。看他写高中生时,我就在想这不是在说中国吗,百万大军过独木桥,一心一意奔着名牌大学去。大学生活也是如此。虽然我没能在好的学校学习我也知道有考不完的证书,好不容易积满的学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箭派”与“纸船派”的分析对比。前者目标明确信心满满,却不知变通,大有一头撞在南墙上弯也不转的倾向。后者则恰恰相反,优柔寡断,徘徊迷茫,想法变的比翻书都快,缺少信心,当我看到后者时,都怀疑是不是在说我,就在几天前我还问同学我适合做什么,书中也有这种情况。现在想想真的有点可笑,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不敢也不愿意称认,需要别人的支持和指点,真的不想再这样做了。
好长时间没去崇拜谁了。是从职来职往中知道刘同的,喜欢他清秀的外表,不是很帅但很酷;喜欢他深沉的表情,有力的动作;喜欢他犀利而幽默的语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忧郁、伤感。对于明天迷茫,看不到方向。是他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让我知道谁的青春都迷茫,那怕他现在多么的成功和优秀。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忧郁、伤感,总想一些有的没的把自己整的特累,有时真觉得是自我折磨,对于明天也总是迷茫不知所措,看了之后慌乱的心稍稍平静了,或许这是自我安慰。但,我真的接受了。
不止一次想,大十岁就好了,压力不会那么大,工作不是那么难找。看了刘同的经历之后懂得了,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时代可以不同,关键是要有一颗向上的心…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心依然在路上…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箭派”与“纸船派”的分析对比。前者目标明确信心满满,却不知变通,大有一头撞在南墙上弯也不转的倾向。后者则恰恰相反,优柔寡断,徘徊迷茫,想法变的比翻书都快,缺少信心,当我看到后者时,都怀疑是不是在说我,就在几天前我还问同学我适合做什么,书中也有这种情况。现在想想真的有点可笑,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不敢也不愿意称认,需要别人的支持和指点,真的不想再这样做了。
好长时间没去崇拜谁了。是从职来职往中知道刘同的,喜欢他清秀的外表,不是很帅但很酷;喜欢他深沉的表情,有力的动作;喜欢他犀利而幽默的语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忧郁、伤感。对于明天迷茫,看不到方向。是他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让我知道谁的青春都迷茫,那怕他现在多么的成功和优秀。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忧郁、伤感,总想一些有的没的把自己整的特累,有时真觉得是自我折磨,对于明天也总是迷茫不知所措,看了之后慌乱的心稍稍平静了,或许这是自我安慰。但,我真的接受了。
不止一次想,大十岁就好了,压力不会那么大,工作不是那么难找。看了刘同的经历之后懂得了,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时代可以不同,关键是要有一颗向上的心…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心依然在路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