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时 节
南山富水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节这天,阴沉了大半日,终于至下午酝酿出一场如酥小雨来。给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一丝神奇的魅力!这场雨,来得可正是时候!
听老辈人讲,清明时节,要下雨才好,因为“亡人”是不走干路的!实际上,“亡人”要不要雨还是其次,倒是地里的庄稼眼巴巴盼下雨要得紧!
记得有“清明青半山”的说法,意思是到清明时节,山上草木大都开始绿了。今年春早,放眼山上早已是一片翠绿了。
茶园里到处都是人,大都是老老小小。有佝偻的老妇人,有稚气未脱的女娃娃,也有丰腴的小媳妇。他们用一双灵巧的手,从树上一片片摘下,再细心地将嫩绿的新茶轻轻地丢进竹篓。紫阳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茶乡,有诗为证:“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
下午,上山挂清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结对的。他们踏着满是青草的野径,找寻自己逝去的亲人。不多时,只见坟头上挑起三三两两的“清明吊子”,有白纸的,有彩色的,也有塑料的,迎风飞舞,煞是好看。想想清明吊子的“吊”当有吊念之意吧。也偶有那么一两观野鬼孤坟,破败零落,草长雉栖,许是年代久远,或是子孙无继,又或是时过境迁,早已无人照料了!
可是,雨一下,天就突然变冷了许多。正是“冻桐子花”的时节。
第二天,天放晴了。晴空如洗,阳光明媚。
等我到家时,母亲嗔怪道:“早都上了坟了,怕你们工作又忙有耽搁,一时回不来。······”说着,递给我一个青黑的馒头。我啃了几口,感觉涩中微甜,清香可口,一股浓浓的野菜味儿!“清明菜!······”是它,多少年了!
院坝边上的老枇杷树,抽出了嫩绿的新枝,弹珠般的小果子,毛茸茸的攒满枝头;青杏已有小指头大小,羞涩地将自己藏在嫩叶底下。
菜园子里也很热闹,蓬蓬勃勃十分爱人!豌豆开满紫红色的小花,已爬上了矮篱笆,疯长着。胡豆结满了鲜嫩的豆荚。正旺相的是莴苣棵子。只有新栽的黄瓜秧子,还抬不起头来,打着蔫儿!
走上山坡,放眼四顾,是一片绿色的汪洋。田野里,油菜花已快开尽,只余些许残花随风摇曳。对门山上开满了火红的杜鹃花,野地边还有几树白色的桐花。燕子在低空里欢快地掠过,鸟儿在绿荫里高歌。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心旷神怡!
勤劳的农人们一刻也没有空闲,抢着墒情播种春玉米。
时下年轻人大都出门去了,山里农家清净得很!走了几家,都是关门闭户。可以看到竹笆上晾晒着椿芽儿、蕨苔儿。屋檐下的鸡栏里圈着一群可爱的小鸡雏。
突然,一阵清风拂过,空中的杨花漫天,飘飘洒洒,飞舞如雪。让人感叹一些生命还在生长,另一些生命却又要不知要流向何处?
祖父的坟园里茅草荆棘丛生,高高的坟头上铺了一架野蔷薇,嫩叶繁花,色白如雪,一朵紧挨一朵,蓬蓬勃勃,宛如一个巨大的花圈。唉,死者长已矣!就让这洁白的鲜花来纪念我的先祖吧!
当夜晚降临的时候,小山村十分寂静。能听到一种似乎是秧鸡的啼叫声,在有些寒气的夜空里回荡。但我总疑心那是关雎鸟或者杜鹃什么的。富水河还没有涨,但那哗哗的流水声,不舍昼夜的流着,总是让人忍不住思考······
2013年4月5日写于汉阴南山富水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