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杨贵妃,原名杨玉又名芙蓉,号太真,后世传名杨玉环,公无719年出生于岭南普宁(今广西容县),10岁左右举家迁于蜀州(今四川崇州)父亲任所,未几,父死,被叔父收养随其迁至河南洛阳任所,后又因叔父改任迁往山西永乐(今永济市),稍大,又随叔父居长安,17岁嫁与唐玄宗十八子寿王李瑁,育一子一女,22岁被唐玄宗赐号太真入观修行,5年后27岁的杨玉环被唐玄宗纳为嫔妃,不久又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便传颂开来。然而,十年后为避祸安史之乱,西逃路上杨玉环被她最至爱的唐明皇赐死于长安西面不远的马嵬坡,香消玉殒于佛前,年仅37岁,“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誓言也成了让后人嘘郗不已的绝世之唱。至此,传奇的爱情故事不幸成了一曲长恨歌!但也有人说她死于乱军之中,也有说她逃到了日本,一千多年过去了,关于她更多的故事成了史学家与平民百姓难以扯清的话题。现在,我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文伦理为出发点,用辨证的态度试着还原杨玉环,也许,对人们更加了解这位绝世无双的古代美女有所帮助。
一,杨贵妃真的很胖吗?
当然不是,这种说法是一种误传,中国历朝历代从没有以胖作为审美标准,也没有以瘦为美,审美作为一种文化是多元化的,它内函着宗教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不过,从古至今人们的审美标准应该是大同小异,对于女性来说无非以下三点: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有气质。虽然仅此三点却可以演化出各种类型的美女来,这与男人的喜好有关。勿庸置疑,杨贵妃的美与胖瘦无关,她身材必定极好,五官也极耐男人端详与注目,她所散发的气质也必定与众不同,这让她本属于大众化的美更加突出甚至达到了极致而极易被男人发现并瞬间砰然心动。李隆基与李冒父子俩这样从不缺美女的人物都为她意乱情迷神魂颠倒她有多美便可想而知了。伟大诗人杜甫和白居易都用明眸皓齿来赞叹她的美丽,并没有提到她有多丰肥,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其二》中这样与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意思是说杨贵妃如鲜花带露般美艳,就连与楚襄王相会的仙女比起杨贵妃只有断肠的份,因为有了杨贵妃再不会有男人爱她了。可叹大名鼎鼎美艳绝伦的赵飞燕只是靠浓妆才名扬后宫,而杨贵妃却是不施粉黛不着浓妆浑然天成的绝世之美。李白是能近距接触并多次接触杨贵妃的唯一的大诗人,他有多篇诗作为杨贵妃所写,字里行间充满了感叹与赞美还有不为人知的眷恋与怀念。但所有有关杨贵妃的诗作里从未提起过杨贵妃有半点肥胖。如果杨贵妃象史传的又矮又胖而且还有狐臭决不会让以豪爽著称的李白如此动情而为她长嘘短叹,再说一个又矮又胖的女人怎能够母仪天下?这玩笑开得实在太大了,除非因杨贵妃动情动心的诗人们与李隆基父子都得了花痴之疾。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所画《步辇图》里的宫女形象没一个如史传的那样有多么丰满,三围怎样怎样突出,只是面部很少有棱角的,据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唐人喜欢鸭蛋型脸,喜欢温婉的含蓄之美。可是我们不也一样最喜欢这种脸型吗?不也一样讨厌女人的乖张吗?唐人的审美标准和现代没什么两样,因为我们传承于他们。因此,杨贵妃和现代美女没什么两样:她身材修长,线条分明,皮肤紧致,眉发浓密适度,五官搭配恰到好处,性格温婉淑慧,且聪明多情有着端庄优雅气质却又充满朴素的自然气息。
二,杨贵妃的爱情。
公元735年春,17岁的杨玉环应邀参加李瑁姐姐的婚礼与李瑁邂逅,李瑁对她一见钟情,在李瑁生母武惠妃的张罗运筹下迅速成为寿王妃。据说二人婚后非常恩爱。李隆基见了这个美丽端庄明眸皓齿的儿媳以后也是心潮澎湃,他感叹自己身为至高无上的帝王却从未享受过如此美丽绝伦的女孩子,之前怎么就没遇见呢?而杨玉环对李隆基颇有好感,毕竟李隆基是主宰万事万物的君王,而且是一位有魂力有作为的君王,他一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开元盛世,他不光在政治上有雄才大略,他还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音乐家,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了。但是,杨玉环对李隆基的好感决不是爱慕而是仰慕是对君王图腾般的崇拜。然而,杨玉环在李隆基摆布下还是顺从地变成了杨贵妃,从此,她名扬天下,。至于她与李瑁我想并没有什么弥笃的感情,同时对大她三十多岁的李隆基更不会有感情可言,她一生唯一的爱情应该发生在与大诗人李白之间,然而,这种爱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李白为她醉卧长安八年终被李隆基扫地出门,离开长安后的李白一改豪放诗风写下了诸多缠绵怀伤的诗句。其中《长相思》最为出名,诗中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摧心肝。不信妄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这个美人很显然是指杨贵妃,只有杨贵妃与他相隔云端,身份相差悬殊,也只有杨贵妃与他接触最多,年龄上也相差不算很大,一个才子,一个佳人,吟诗作对,相互倾慕,秋波传情,演义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不过,李隆基不愧是千古一帝,他没有降罪李白,公元751年李白被变相逐出长安,李杨爱情到此为止。然而那种情愫却一直缠绕在二人心中,李白为爱情留下了千古绝唱,杨贵妃为爱情抚花哀伤醉生梦死。“以色事他人,终归不得好。”李白的诗句成了预言,在李白被逐出长安五年后,处处都不遂李隆基之心的杨贵妃被李隆基借兵变之名赐死于马嵬驿。
二,李隆基为何处死杨贵妃。
李隆基大杨贵妃三十四岁,杨入宫时李隆基已是花甲老人,无论从精神还是肉体上他根本无法满足正值芳华的杨贵妃正常的需求,更何况后宫还有三千怨女,他唯能给予和满足的只能是虚荣。然而,当铅红褪去虚荣比起迟来的爱情在一个己经成熟的女人心里又算得了什么呢?任何诱惑都一文不值了,它再也遮掩不住女人心中对爱情的渴望!如果说杨贵妃以色相事李隆基是所谓的为国尽忠,那么她后来与李白的情义绵绵以及李白被逐之后的抚花托思,醉酒哀叹便是对君王的大不敬,心之所思易表于形,久而久之李隆基感到了他所钟爱的女人没了以前的味道,这时的李隆基己是古稀老人,他除了多疑和残忍之外已是江郎才尽了。除了李白更让他对杨贵妃不满的是安禄山,李白只是一文弱书生逐出长安就是了,而安禄山却是重兵在握的两镇节度使,当安禄山与杨贵妃的事传的沸沸扬扬,再无一丝豪气的李隆基象平常人家的窝馕男人一样选择了忍气吞声却把所有的恨都算在自己的老婆身上。恨,来自于深深的爱,李隆基的爱是真实的,但却又是赤裸裸的占有,当他听信了安禄山竟是为了杨玉环起兵反叛的传言,他想到了带杨玉环逃走,然而,当王师屡屡兵败叛军势如破竹的战报频频传来,他渐起杀心。为什么?带上杨玉环自已不成了叛军追击的唯一目标吗?留下杨玉环让其被安禄山掳去,自已一世英名岂不被天下耻笑?为己安全为己名声只能让她玉碎不能瓦全。于是,李隆基指示高力士授意护驾西行的禁军统领陈怀礼诬杨氏兄妹乱国先杀杨国忠后杀杨玉环。
但是杨玉环不肯就死也不肯求饶,她怒斥众人把祸国之名强压到自已头上,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君王的安排,自己从未插手祸乱朝政,何罪之有?说到伤心之处不禁泪珠盈盈。于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梨花一枝春带雨。这是杨玉环留给后人最后的美丽形象。。其实,杨玉环是可以不死的,但她最终没有求饶,因为她终于看透了李隆基的嘴脸,什么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都是骗人的!什么都没有皇位重要!那美丽的真实的爱情此生此世也无法拥有了,因为爱人此时此刻也是生死未卜,这红尘还有什么依恋的?不如早早轮回来世一切从头再来吧!她请求礼佛被恩准,当高力士差人执行皇命时发现杨玉环早已撞死佛前多时了。没人敢宣扬杨玉环被逼死的真相,这才有了杨玉环死于乱军的说法。白居易在《长恨歌》有这样的诗句: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杜甫在其《哀江头》中写道: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至于东渡日本的说法纯属后人因可怜这位美丽的贵妃一厢情愿的猜想与妄断。
其实,杨玉环之死也算是咎由自取,以媳事公节操不保,重用杨氏亲戚犯了嫔妃大忌,贪图享乐以色忠君而不知体国,也正应了乐极生悲那句老话,就象一块被人掷向高空的宝玉无论再怎样光芒四射终究不经摔,落地的那一刻粉身碎骨早早己被注定了。倘若不去做那耀眼的玉石而永远只做一块具有定力的磁铁粘吸在普通的铁块上何来死于非命的结局?但埋怨毕竟不全是一种恨,更多的则是对她一生的悲悯与感叹,历史不能再重新来一次,以后也不会再有此悲剧的发生,因为时代在变迁,悲剧时代悲剧人生,杨玉环在那个时代没有错,只是她生不逢时。
三,杨玉环名字与故乡之谜。
杨玉环在正史上的名声没有摆脱红颜祸水的嫌疑,所以关于她的记载不够客观也不够全面。她本名单字玉,幼时人呼之玉奴,及笄人呼之玉娘,后被李隆基赐法号太真,入宫后因乳名芙蓉又被宫女们称着芙蓉仙子,喜沐浴,故有芙蓉出水的传说。玉奴,玉娘及芙蓉之称皆有来头,都是当时对不不同年龄和身份的女子的溺称,至于何故被史作家称着玉环便不得而知了。汉唐时称又高又壮的人为环伟,环,圆形状,无非是粗壮的意思。那么,玉加一个环字不就是说杨玉不再是可爱无瑕的小玉奴,窈窕迷人青春依依的玉娘而是一个大腰便便徐娘半老的女人吗?为什么她不再美丽了呢?中国人盖棺定论的恶习造的孽!环字只是一种丑化,但却无意错传了唐人以胖为美的信息,误导了中国人喜欢道听途说的劣性。诗歌的创作与史书的编写完全是两种概念,诗人的感情是真实的,他不会丑化美丽,他们都没有用杨玉环这个带有污辱性的虐称,也包括那些趋迂奉承的政治诗人。
至于杨玉的故乡之说更带有颇深的讽刺意味。杨玉得势之时故乡有三:广西,四川,山西。等到杨玉含怨成了替罪羊竟没了故乡,以致史官们也跟着乱写一通。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杨玉又成了有利可图的香饽饽,她的故乡又变成了三个,世人何故如此势利也?其实,广西容县应该是她幼时生活过的第一故乡,至今她故乡村头还有她被删封为贵妃后人们为她立下的石碑,据考古古学家们考证,那石碑的确是唐代的东西。第二,杨玉有爱吃荔枝的嗜好,这种饮食上的习惯是区域性的不可逆的,而当时只有岭南盛产荔枝,故此判定广西容县是她的故乡无疑。
四,其他。
有人传言杨玉在老乡高力士的帮助下碾转几千里回到广西老家,从此隐姓埋名,从此佛案千卷安享余生。这种传言靠不靠谱尚无需论,就她心灰意冷伴佛过的生活是不可取的,遭经变故唯爱于心,既然能在故乡隐姓埋名,怎不可学那卓文君与爱人一起埋名于市野?在马嵬之变后,噩讯传来李白病到,稍好他欲投军平叛,无奈半路上旧病复发,从此一厥不振,几年后(公元762年)李白在思念中与世长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