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西十里有座山名为和尚山,山上有间庙名为和尚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此僧在佛法方面颇有研究,若干年后已博大精深。一日来乡间传法,其佛理感动天地,于是天花乱坠,锦雨连降。自此和尚山佛光普照,山下黎民百姓也岁岁雨顺风调,年年雨顺。
岁月无情催人老,老和尚涅槃之际,告示民间,寻一有佛缘之人接任其位。但所选之人需通过“四室”考验。何谓“四室”,世人不得而之。此种传统如此时代传下去,转眼间,已传过二十九代,飞驰光阴已将和尚庙带到了今日之繁华社会。山还是那座山,庙还是那个庙。此时,和尚庙早已名震海外,世人景仰之情与日激增。
又一日,二十九代住持起床,对镜久观自知离大去之日不远。于是仿效祖师所为。得知此事后,当地一知名报社主动提出免费为其刊登招聘广告。内容是:和尚山和尚庙急招住持一名,四十岁以下男性均可面试。
在审美疲劳、缺乏思考的社会,此事当然不会等闲视之。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各大媒体用大篇幅竞相报道此事。旅行社也想借此狂捞一笔。
次日,奇热。和尚山人头跻跻,游人如织,众人皆想一观招聘盛况。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看破红尘世间种种,诚心理佛者。
老和尚满面红光,正襟安坐,双目微闭,两手合施,偶尔睁眼扫视人群。如此几番后,三小时已过,再观所剩者不过百人。老和尚起身左观右瞧,见众人中有十人颇有佛缘。便叫这十人来到一空室。空室四壁由天然岩石组成,四面各有一道大门。门高三尺,宽二尺,为纯钢精治而成。四门者:东权门、西利门、南华门、北空门。
老和尚示意他们先入东门。门开处只见紫光刺目,寒气袭人。十人入内后,东权门哄然而下,将十人关入室内。片刻后室内传出怪声,怪声中似有哭声、吵声、闹声、说话声,声音虽清晰可闻,却无一人能听懂。众人皆奇之。纷纷把目光投向老和尚,只见老和尚正闭目养神,口中念念有词。
约十分钟后,东权门缓缓升起,一股紫气将四人冲出,众人皆惊,何不见另外六人?再观出来的四人,个个昏头转项,如大醉初醒。有人问起门内之事,四人皆无言以对,只言方才一梦,梦醒后便忘了梦中之事。
众人议论之际,只听西利门内有怪声传出,怪声中似有金落地声、银碰撞声、玉挤压声,虽清晰可闻,却无一人能分清。众人皆怪之。纷纷把目光投向老和尚,只见老和尚正闭目养神,口中念念有词。
不知何时,西利门哄然而起,门内金光刺目,银色逼人。又有三人随光而出,三人无不东倒西歪,手皆成抱物状。有人问起门内之事,三人皆无言以对,只言方才一梦,梦醒后便忘了梦中之事。
不久后南华门内传来声响,歌声、舞声、音乐声、娇笑声、闲哭声不绝如耳。如歌厅舞池般。片刻后南华门开,见两身肥体胖官员模样之人衣衫不整的走了出来,有人问起门内之事,二人皆无言以对,只言方才一梦,梦醒后便忘了梦中之事。但见自己丑态,无不捂脸躲开摄像机镜头。
北空门打开后,没有立即关上,只见有一人在里不停的走着,向一疯子在室内不停的打转。众皆疑之,纷纷涌入北空门。待众人走进室内方见眼前有一条通天大路。路稍斜,直指西天,路之长之宽众人不得知,只茫然跟随众人向前方一高牌走去,想一探究竟。不知走了多长,终于见到高牌全貌。上书:欲海无边,回头是岸。再想往前,已不可能,高牌挡住所有去路。众人回头,但见一钢门,一空室,一和尚。方才之路已不知所踪。
就在大家议论之际,老和尚已立地成佛,乘鹤西去了,十人中最后一个留在北空门里的中年男子自然也就成了和尚山和尚庙第三十代主持。
新任主持上任后大兴改革,广布佛法,并大开四室之门以供游人参观。不三年,和尚山已有庙宇十余间,弟子近百人。又三载,和尚山被批为省级风景区。再三载,和尚山下高楼林立,酒店遍地。又三年,传说在四室之下挖出一石碑,石碑上书:化腐朽为神奇,返复杂以简单。三日后,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前来考古。又三日后,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和尚山出土一碑,应在五千年之前。五千年前尚无文字,莫非外星人?导演这样想,三月后一部科幻片面世了,轰动余音未歇,又传和尚庙下出土大批六千年前的文物……。
三十代主持站在新盖和尚庙顶层,看着绵绵不绝的游人香客。接过侍者奉上的红酒,细细的品尝起来。
《招聘住持》全文1692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