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家大门,穿过一片连雾树林,再过一个椰子园,就到了口路了。在口路的旁边,有一棵老海棠树,过年后,树上开着数不请小白花,到了暑假,就挂了密密麻麻的黄色果子,我们叫海棠谷。
口路就是通往村外的路口。
小时候,孩子们经常相伴到学堂去。天还没亮,他们就在口路大喊起来:阿黄,上学去啰!我还没起床,他们已经到了门口。
海南人注重礼节,就算是贵客,也要在口路稍等一下,等主人去接才得上门的。
那年我姐出嫁,我父亲在南洋,我是老大,当然是家里主人。但是我贪吃,八音都吹吹打打在口路了,我还在客厅里吃八角糕呢!母亲一叫,我急急忙忙跑出去,他们已经等了一个时辰。后来给母亲训了一顿,说让人家久等了,是美有礼节的。
口路一年封两天时间。正月初三是漏赤口,每年这一天,我早早跑道口路放了一串鞭炮,表示大年过了,可以开口了。这是本地的风俗习惯。按本地的习俗,大年初一初二,是不准走村串户的,只能在村子里走走,把口路封住,就是不让邪气来袭。到了初三,鞭炮一响,就可以出行了。现在,鞭炮还照样打,但初一初二不准出游的习俗没有了。
每次回家,走到口路时,心情都有些激动:到家了!前年回家,那棵老海棠树没了,椰子园没了,口路也不知道在哪个方向了,一条水泥路一直修到了我家门口。我感到有些迷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