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走上了讲台

时间:2025/5/6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466
  1971年8月底我接到大队聘请我当民办教师的通知,9月1日到学校报到,当天被分到应公分校当三年级的班主任,担任同年级的语文、数学和美术课的教学工作。当天报到,当天上课,兵贵神速。

  我是1968年高中毕业的。由于在政治运动中站错了队,犯了“错误”,刚回乡时,我的思想包袱很重,头都抬不起来,我决心夹着尾巴做人,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老老实实的“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争取大队干部和群众重新看待我。我参加了多次劳动强度很大的水利建设,每次都拿到“五好战士”的奖状,后来我当了渔民,也是埋头苦干,哪里危险哪里上,两年后,大队干部已经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我了。我没想到,由于因公负伤,得到大队领导的照顾,安排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竟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建华山小学是我的母校,我在这里读完6年的小学,现在,我竟来这里当老师了。1966年以前,这所学校是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1960年,六年级一个班竟有10多名学生考上了文昌中学第一届试验班【第一届试验班招四个班,共200人】,在当时,轰动了整个文昌县。两年后,我从这所小学毕业,也考上了文昌中学。

  当我来到这里当民办教师的时候,这所学校已经风光不再了。由于动乱,学校差不多停课了两年多的时间,教室破烂不堪,校道两旁的草儿也差不多都长到校道中间了,学校里荒无人烟。1968年底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学生才回到学校上课。后来的几年里,学校又成了政治运动的场所,大搞开门办学,教育和教学工作受到冲击,学生没有得到正常的教育,教育质量越来越差,好几年来都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县重点中学。

  当时我们学校的规模很大,有700多名在校学生,72年办初中班以后,学生人数多达1000人左右,教师也增加到了40多人【现在建华山小学仅有在校学生300余人】。除了总校以外,学校还办有应公、南港、北港、港南等几个教学点,也叫分校。我被分到应公分校教三年级。

  应公分校有3个教师,教一二三年级三个班,我们都是“全能教师”。我不但要上语文课,还要教数学,甚至还要上体育、音乐、美术等,3个教师都要当班主任。我当班主任的那个班几乎都是我们村里的孩子。我才20岁出头,比他们大不了多少【许多孩子八九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动乱耽误了他们整整两年的时间】。

  我报到的第一天直接从总校来到应公分校,跟那两个老师打过招呼后,上课的钟声就打响了,我连坐也没坐一下就走进了课堂。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坐在下面的都是我村里的弟弟和妹妹们【五十年代是中国的生育高峰期,村子里都是孩子】,我比他们大不了多少,我觉得很好笑,因为都是同一个村里的人,大家都彼此熟悉,我用不着介绍就向他们上了课。

  教学用的课本是新编的,66年前的那一套教材都被当作封资修全给砍掉了,课文后面也没有什么思考题和练习题,甚至连汉语拼音也没有了。除了领袖语录外,课文全都是报纸上的,都是政治性很强的文章。课前我根本就不用备课,上课不过是多读几遍,好歹我还读了10年书,课文上的字我都认得。读完课文后就叫学生抄写课文,抄完一遍又叫学生再抄一回。我不敢多讲,讲多了怕出政治问题。

  当时动乱刚刚结束,林彪和江青一伙人正在台上,他们大批智育教育,宣扬“读书无用论”,提出“宁长社会主义的草,不栽资本主义的苗”的谬论,从校长到一般教师,谁都不敢提智育教育,更不敢去实践。按照学校的要求,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我留给学生的作业很少,有时甚至都没有给,期末也没有考试,学生好象是来学校玩的,他们没有一点负担。这些对我们这些刚上来的年轻教师来说,感到很轻松,没有一点压力。可是后果就很严重,几十年后跟这些学生见面时都觉得很难堪,他们都埋怨我,说我当老师没尽到责任,没教会他们什么东西,他们这批学生没有一个考上大学。我说我们当老师的是按上面的指示来做,革命大批判是主课,上级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谁敢另行一套?你们考不上大学,别埋怨我,那是你们没赶上好的年代。

  我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抓学生的纪律方面,只要学生听话就行。当时学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根本没心读书,只想冲冲杀杀。学校不敢抓智育,老师更不敢抓学生的学习,都害怕被扣上“智育第一”的帽子,因此上课放任自流,课堂纪律松弛,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我刚来时,也想让学生学到一点东西,但是看到其他老师并没有把学生的功课放在心上,因此也放弃了原来的念头,不抓课堂教学,只抓学生课后的活动,只要学生不出乱子就成了。当时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学校也成了政治运动的场所,社会上搞什么,学校也搞什么。什么革命大批判啦,什么开门办学啦,什么批林批孔啦,什么批反击右倾翻案风啦,只要你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就是有成绩,就出了名,学校就在你这个班里开现场会,你就会受到上级的表扬。

  当时学校连学期工作计划都没有制订,也不叫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期做什么,怎么做,没有教育教学目标,也没有具体措施,从校长到一般教师都心中无数。其实学期工作计划订出来也没有用,上面的指示、通知一发下来,你的工作计划就成了一张废纸。上面的指示你必须无条件服从,立即执行,稍有违抗就通报批评,就就地免职。那时县里的公社的指示、通知多如牛毛,有时一天几个,搞得下面的学校晕头转向,忙得团团转。上面的指示都是叫搞运动的,没有一个是搞教学工作的。

  当时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校长的上面是贫管会,他们的权力大得很,连校长都得听他们的指挥。学校校长简直成了生产队队长,一点自主权都没有。大队要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革命大批判会,忆苦思甜大会,都叫学校停课去参加,目的是壮大声势,增加会场的热烈气氛。

  一到农忙季节,或是农业学大寨的大会战,学校就更忙乱了,学生和教师都成了劳动力,五六年级学生一放假就是一两个礼拜,整天在地里劳动,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