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老赵和老郑都退休了。闲着无事,常在一起吹牛侃趣。
一日,两老头又聚在一起侃开了。
“老赵呀,退下来了,感觉成天真无聊啦——”老郑先开了囗。
“可不,看着别人忙碌的样子,还真是羡慕呢!”老赵接过话来说道。
老郑叮着老赵,“眼下,赶海之风遍地吹,吹得镇上到处是海水味啦……”
“是哟,我那小子也跟着停薪留职赶海去了!唉——”老赵无赖地长叹一声。
“我说呀老赵,咱们也学着年轻人赶赶潮流吧?”
“都老了,还能赶什么潮,跟不上潮喽!”
老郑凑近老赵:“没听说吗,退下来了还有余热呢!咱们也赶着献点余热吧。”
老赵看向老郑,“说得是,可这城不城,乡不乡的地方,有哪样余热可献?”
“咦——这可不是你的真心话吧?前几天还吵着要去城里带孙子呢。”
“怎说呢,还是少操心的好,有时,做人也真是贱啦!闲不得,一闲下来,就瘦了一大圈。”
远处,吹来一股香味,裹着阵阵热气,缠绕着忙碌的人们。
老郑吸了吸鼻子,又盯着老赵,“我说老赵呀,你那一手厨师手艺还在吧?”
“丢不了,我收藏得好好的呢!”老赵笑着说,“怎么嘴馋了,打起我的主意来啦? ”
“我琢磨着,咱俩合伙开一间早餐店如何?只是早上营业,中下午还是休息。”
“怎么开?地点、投资,材料,还有营业执照,麻烦事多呢。”
“这些我都想到了,地点选在学校门囗,你亲家那间门面不是还空着的吗?至于营业执照,我女婿就在工商部门,好办。”老郑想想又说:“投资和盈利嘛……”
老赵接过话题,“投资对半开,至于盈利就不管了,只要过得愉快就行!”
两老头此时一拍即和,随后开心地筹划着。
不几天后,学校对面的路边,悄悄地多了一家早餐店。里面忙碌的正是两个半老头子。他俩分工合作,老赵掌勺,围着灶台; 老郑助理,忙前忙后。
每天清晨,烟气与水雾缭绕,碗筷干净整齐地摆放在桌上。
店门口,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叽叽喳喳的声音。
“爷爷,我要一碗米粉。”
“老爷爷,给我来碗鸡蛋面条。”
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来,老人一碗又一碗地装。吃的人津津有味,做的人乐在其中,都戴着满意的笑容。待学生走后,两老头又忙着收拾碗筷,清洗、消毒、烘干……一早上的功夫,中午又恢复了平静。
然时间久了,也惹出了些麻烦事。自从他俩营业后,附近的几家早餐店,生意差了许多。为了拉回食客,降低价格,增加数量等等,甚至于拉起了人脉关系。
俩老头也不去争论,自顾自的跟往常一样。家长学生还是挤满了小店。有人就好奇啦,想调查个中原因,俩老头究竟为啥那么有吸引力?
学生说:“老爷不扣我们的钱,还挺大碗的。”
家长说:“这里饮食卫生,让人放心。”
甚至还有人建议,把时间延长到下午。俩老头还是只做早餐。
老赵说:“我们不是为了多攒钱的。”
老郑也说:“就是想用这事,引起人们搞好餐饮卫生!”
人们明白俩老头的用意后,纷纷投去赞赏的目光。自然,他俩的生意就越来越好。
回应果然就有了。附近几家餐馆里,也跟着注重每一小点卫生细节,有的还打出了卫生饮食的招牌,并逐渐扩展到了整个小镇上。
俩老头会心地笑了。等到年底结账,嘿,还挣了不少呢。
“老赵,这钱,你看——”
“还用说吗,捐给希望工程吧!”
哈哈……嗬嗬……店里传出爽朗的笑声。
赞(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