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面虽然不大,可近来兴起的画像热袭卷着小县城,大有不可阻挡之势,似乎要挤垮照相馆的生意。
来这里画像的人还很多,画像师傅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于是,便招来我这个徒弟帮忙。
一天,师傅和来画像的人聊了起来。
“朋友,你是教师吧?”师傅边画像边与客人交谈。
“何以见得?”客人有些惊讶:“我的穿着寒酸吗?”
“不是。你身上有一股子书生味。”师傅回答道。
“哦,详细说说……”
“说话不急不燥,举止不轻不浮,更主要的,你那么清瘦的脸上透着精神气!”师傅看了看客人:“哦,对了,刚放学吧?看,你的衣服上还带着些粉笔灰呢。”
“师傅好眼力!”客人由衷地赞赏。
说话间,一幅画像便在纸上栩栩如生。客人拿了画像,满意而去。
师傅在前面画像,我则在后面练习。师傅常给我一些题目:“画位款爷吧……”
我老实地完成作业。照师傅的指导,画人物像要符合人物身份,抓住区别于别人的关键处,方才传神!
于是,我画的款爷,肥头大肚,油光亮发,腰包鼓涨……
师傅看了哈哈一笑:“有点像,不传神!”
我疑惑不解。师傅又说:“外表像还不行,得有大款的精气神:眼神要有劲,抬腿要偏高,走路要大步,举止要豪爽……”
接着,我又画当官的:神采奕奕,西装革履;画办事员:手拿公文包,风尘扑扑;画农民工:头戴安全帽,紫铜面色……
可是,师傅看后还是摇了摇头:“否矣否矣,站不稳,立不起!画人要画神,神是人的灵魂,抓住其神,方显灵魂!”师傅摇头晃脑地说:“你的画不外乎是表面能看得见的罢了。”
我很好奇地问:“师傅,怎样才能画出神与魂呢?”
“这个嘛,就举个例子吧。”师傅想了想,指着画面:“就说当官的吧,既有西装革履,也有朴实无华的,可人家手中有权,啥时都有一种临驾于人之上的神态,眼光里透着锐气,举止有分寸……至于农民工吧,常年日晒劳作,风吹雨淋,皱纹会早早地爬上额头,眼角总是拉得长长的,似乎时时在观察着天气的变化……”
“哦——”我听得入迷,好像明白了什么。原来,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距呀!难怪画像的时候要抓住特点,才能传其神、感其人。
“懂啦?”师傅见我凝神不动,说道:“好好学着吧,学问多着呢!”我认真回味着师傅的话,突然间脑海里闪现出一幅画:“师傅,您的形象——就是老师!”
“是吧?师傅——就是老师嘛,古时叫先生。”
“瘦瘦的,戴着老花镜,举止文雅,善于观察,能看透人心,说话有学问……”我喃喃自语,喋喋不休。
“哈哈——汝子可教矣!”师傅说着,点头微笑。看着师傅那老花镜快掉了下来,我也跟着嘿嘿傻笑着。
不知不觉间,一幅师傅的画像跃然纸上……
赞(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