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爱恨长江依

时间:2023/11/9 作者: 鹿鸣杂志期刊 热度: 27785
何亚兵

  生也长江,死也长江。在6000多公里的长江两岸,那亿万年间的不息逝水,曾蕴育了多少生命,就淹没过多少生命。所有的生命有如无足轻重的尘埃,有如缠绵悱恻的水草,爱也长江,恨也长江,爱恨长江依。

  1983年的夏天,藏在母亲孕肚里即将出世的我,根本读不懂大人们的焦急与惶恐。一连多天的大雨将池塘和洼地全部淹没,大水眼看就要漫进村子里的所有房屋。这时候,千百年的洪水记忆让所有安稳待命的动员失效,家家户户开始将那些箱柜家当向高地转移。于是,在这名为双溪的小镇即将被洪水淹没之前,我随母亲还有挑着家当的父亲来到了外婆所在的山村,一直住到洪水退去。长江方静,酷热又至。我就在这水火未济的时分出生了,似乎一开始就与长江有了某种难以言明的缘分,若即若离又难舍难弃。

  当然,书本里面的长江是有如母亲一样和蔼慈祥的。从地理层面来说,它灌溉了一方水土;从文化层面来说,它催生了长江文明;从历史层面来说,它是政治主战场;从发展层面来说,它是经济大动脉。于是,每一个在长江边上成长的孩子,都会为自己生于这方水土、享有这份文明而骄傲和自豪,以仰视和崇敬的视角,一厢情愿地膜拜长江,这是对历史的臣服,更是对发展的祈盼。

  是的,未曾见识过长江的洶涌,又哪里知道江水的无情,又如何能真切感受到史册里频仍出现的江洪肆虐、哀鸿遍野的分量。哪怕父亲曾在夏夜“讲古”中以沉痛的口吻念叨,1954年的江水如何滔滔,整个家族在避退高地之前,无奈将土屋前后打通,以期躲过几无幸免可能的毁家之劫,都不能让我生起对长江的一丝敬畏。那时,我还不知道,在此之前的安徽省会是安庆,枞阳县治是双溪。而因着这场洪水,省会搬走,县治撤离,最终改变了我们本是县城人也是省城人的命运。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以至于每到夏季梅雨时分,我会格外惧怕江水。在我12岁的时候,村里一年青妇人不知为何抛夫别子,独自到了旁邻铜陵市郊的江畔,在纵身跳江之前,脱下了衣服鞋袜叠好,并留下了一张写着家庭地址的纸条。经过无数波折,妇人的遗体被打捞运回,停放在我们上学必经的路旁稻床(打麦场)上——风俗里,在外意外去世的人不得回家——初夏的雨后,骄阳火热,几台大鼓风机吹着,也不能阻止那浓浓的异味。我们只能绕路远走,落荒而逃,但在梦里都逃不开早被传得无法辨别的是非,据说妇人死状颇惨,在被鱼虾攒食后又因打捞而钩损,这惨烈的景象成了我们的梦魇。以后几年里,每到夏季雨落河涨,我就心怀畏惧,总会担心江水泛滥,成为鱼鳖之餐。

  可是,又绕不开长江。在长江沿岸的土地上,每一条溪流,每一洼河塘,都是源于长江,它们从几千年前起,就或大或小、或有或无地汪在那里,映照着人们的生或死。有水在的地方,就必然有人家,沿河而居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在自来水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吃水、浣衣、洗澡、灌溉都有赖于它,而长于其中的菱茭、莲藕、芡实、鱼鳝,更成了土地之外老天爷最大方的恩赐。没有一方水面是闲潭,乡下过日子容不得一片空地,哪怕是在无法种植禾苗的水泽里。即使后来通了自来水,那水还是熟悉的长江水,很有一种“同饮长江水”的浪漫,只是那时的我们不懂,也无法欣赏,甚至还为家门口的河塘日渐荒芜而颇感遗憾,日子好了,就没多少人愿意精心侍弄和费力清淤了。

  你若试图远离长江,它又总会在无意中走近你,如影随形。初中时离家远,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吃饭。吃饭的时候,我们会不辞路远,翻过大埂,来到离校数里的双溪河,河上偶有船过,河畔芦苇丛生。那时并不知道双溪河通达长江,只是莫名地为河水会一浪一浪地拍打岸堤而感到惊奇。就着河水清洗饭具,也会试着引诱水中的鱼虾。一只无辜的小鱼不幸被捕,在教室窗台的一只玻璃瓶里观摩了一下午的课。听课的间隙,我望着那种老式钢筋隔断的窗户,还有在玻璃瓶里压抑得无法呼吸的小鱼,竟然大逆不道地想起了小学课本里的小萝卜头,放学时赶紧将小鱼放生在学校周围的沟渠里。或许,在鱼儿据说只有7秒的记忆里,这左右碰壁的一下午只是一段离家远走的时光,它却不知道,有时一走可能也就是整段人生,譬如后来离乡而居的我们。

  真正见识到长江的威力是在1998年的暑假。那一年的洪水突破了1954年的水位。其实,在江淮一带的每一个夏天,长江都是不折不扣的主角。干旱时需要它拯救,发洪时需要它慈悲。它不像我们房前屋后的河塘,可以任由你使唤,所有的收获与毁灭,都要看它的心情。洪水来了,沿江的每一家一户都要出人出力,日夜到堤坝上守护。在不是特别危险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小孩也要跟着上去,挖土装袋——按指令在长江大堤外侧五百米以内的池塘都得填实,以防止溃堤。当然,我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主要还是大人们和穿着草绿军装的子弟兵。那些士兵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各地方言,却个个虎虎生风、一个顶俩,一声号子,数十斤的土包一扛就是几袋,然后奔跑着送往各处,这样的景象在长江沿岸的各个堤段存续了很多年,一种年青绿色洪流与千年长江洪流的对抗,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他们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

  我那时很是瘦小,被安排负责装土,说白了就是牵好袋口,让挖土的大人能够快速地将土块送进袋里。这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一看就会。朝着土块抛来的方向撑开袋眼,这时候双手是需要协调的。一手尽可能地往上拎,不然袋子就可能崴下去;一手尽可能地往前张,不然土块就可能掉到外面。很简单,时间长了却也很吃力,站也不是,蹲也不行,那腰必须半直半弯着。好在一袋土装满的时间并不长,间隙的松动可以舒缓一下腰肢。有时候我会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浪翻一浪滚的江水,江水就是在这样的起伏里愈演愈烈的,那充沛的后劲让人惊心动魄。江水翻滚需要堤坝阻挡,我们疲惫起伏的心情也需要。在那种环境下,不能让江洪决堤的信念成为阻止每个人偷懒的心灵堤坝。

  最终大堤守住了,江心洲却被放弃了。泄洪的发令枪响起,房屋和庄稼都被滔滔江水淹没在底。站在被泥水浸漫的大堤上,看着一片洪水汤汤、江天茫茫,不知怎么地就会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没有人能说得清已经有多少年,在随着长江情绪好坏的波动里,有多少人选择了留下,又有多少人选择了离开。留下的人,享受了恩赐,也就必然要承受威胁;而离开的人,则只能在记忆里默默怀念。

  后来,在高考前的那个短暂假期,不知怎地就与一位同学临时决定,骑着自行车沿着长江大堤一路赶赴县城,漫无目的也毫无因由。骑到一半,我们就后悔了,彼时的大堤正在进行彻底的整修,一路上每隔几百米就有打桩机在钻孔,然后在深深的孔洞里浇灌钢筋混凝土,这让曾经驻守大堤的记忆变得愈发鲜明。时不时下来搬车而过,使得我们的骑行变得支离破碎。那沿途的江水明晃晃地刺眼,似乎在嘲笑我们承受不了高考前夕的重压,嘲笑我们谁也没有率先说出口的回头打算。于是,几十里的路程几乎花了我们一天的时间,傍晚只能在县城的小旅馆投宿。这是我们第一次以一种近乎逃离的方式,离开那个生活了很多年、学习了很多年的地方,怀着一种未知的情绪奔向不确定的远方,即使还是没能走出被称为家乡的县城,没能遠离曾在枕畔轻唱睡眠曲的瑟瑟江水。但我们知道,我们终会离开。

  离开,还是绕不开长江。大学是在江城芜湖的一所师范大学,每次来回路过都必经铜陵长江大桥。从车上向桥下看去,那江水浩淼,不能细看,就像一个人在水边定睛久了,总会有一种被水涡吸引,然后生出一种进去一瞧的古怪念头,而这悠悠长江之下,又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大四时在贵池中学实习,因为离家近,每到周末都直接搭乘轮渡到桂坝,然后再坐三轮回家。在那简陋的轮船上,可以近距离地俯察长江。被风吹皱的江水是清澈的,照亮了世俗人心,很是亲切。那些曾经平常的日子,在一船家长里短的乡音里,显得格外记忆如新。

  更多的时候,人们越畏惧什么,越喜欢谈论什么,比如在车上常会听到有人车祸丧生,在船上常会听到有人溺江而亡。一个在前天夜晚赌博赢了几十万,然后在兴奋醉酒后临时生起去九华山朝拜念头的男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小姨子,在凌晨大雾的指引下直接将车从桂坝的轮渡码头开飞进了长江……这样的故事让人恐慌,偏又在一片啧啧声里诱人竖耳细听。这时再看那江水,就莫名觉得不再清透——船快要靠岸了。回家的路有千万条,每一次来回总会听到不同的故事,每一次经过总会生发不同的感触,或许就是这来回起伏的情绪交织,最终裹挟包融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后的很多年,当离乡回家时,却再也找不到这样一条让人深刻的路了,即使一路几度经过长江,比如南京长江大江、润扬长江大桥、镇江汽渡……

  毕业后我到了江苏工作和定居。在这个号称“江淮之水都汇于此”的龙川(江都古称)小城,我常常会到南水北调的“源头”(当地景点)看看,坐在引江水利枢纽公园的条石上,遥望奔腾的长江之水在这里休养生息,在这里回望故乡。滚滚江水被浩大的水利工程押解圈禁,终于得成上善大道,从一排排雄浑的闸口里轰隆隆涌流出来,显得格外让人放心,也让人充满力量。所有参观的游客都不再畏惧,他们必定知晓这江水肆虐四方、任意闯荡的历程,曾经有多少敬畏留存心上,此刻就会有多少欣慰爬到脸上。是的,所有记忆的指向都是正反相成的,当初越是想着离开、渴望走远,如今就会越是想着回归、渴望靠近,譬如故乡。

  汤汤一水间,切切不得语。间隔着时空的距离,脑海里总会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想起那曾无数次在畏惧与渴望中慢慢走近又渐渐远离的长江,想起那如旧日老友一样轻轻起伏波动吟唱着熟稔旋律的浪花。好像注定了一样,我们在江边生长,转了一圈又一圈,走了一年又一年,还是回到江边,从未舍得放下,从未真正远离。直到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开世界,终会魂依长江,就像长江流域无数过往的先民们。

  几十年间,对长江的爱恨绵绵,早已默默升华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在更为深远和广袤的时空范围里,整个长江流域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里日新月异变化着,一百三十多座大桥跨江而过,无数城镇因江而兴,无数居民因江而富,曾经野性难驯的长江变得愈加温顺、愈加慈悲,也终将成为历史转变的忠诚守护者和民族复兴的最佳见证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