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乾师纪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鹿鸣杂志期刊 热度: 27050
赵丰

  这个世界很大,像一个把握不住的万花筒

  这个世界很小,只需要记住一个名字就好

  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我就像个盲人在摸象

  这个世界智者很少,我就像一个孩子在寻找

  师者,像一把草长在每个人生的河边

  师者,像一把火温暖每个生命的心苗

  多年以后,走过繁花烂漫的花花世界

  我渐渐知道向往原来就是一棵草,很小

  原来向往的种子是你的那份清贫和坚贞

  我知道这不是对伟大的向往,只是一颗心

  在一个秋天的午后,对着向日葵的向往和尊敬……

  —— ?杨 挺

  何老师属于那种精瘦麻利、气宇轩昂类型的人。他个子不高,脸庞黑瘦,嘴角旁一圈整齐的胡子,俨然鲁迅的形象。他的眉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折,一双小眼晴,透视出来的却是一片大世界。他不像范老师那样一下课就紧关门户,而是敞开门,让风进去,也欢迎学生进去。房间的凳儿不够坐,他就让我们坐在他的床上。他虽没当班主任,却能报上来每个学生的名字。有时候,我们就觉得他和我们是无话不说的朋友。话匣子一打开,他就会问你家在哪儿,父母亲干什么工作,身体可好。之后就问我们的理想,将来想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聊得高兴了,他会抚摸着某个同学的脸,咧开嘴巴哈哈大笑。

   何老师是乾县当地人,操着一口方言,且幽默风趣,让我们觉得无比亲近。哪个同学有了什么想不开的事情,都会拿到他那儿,让他解解思想上的疙瘩。他这样一比方,那样一点拨,世上的事情都会从迷雾中清晰起来。课堂上,他发现那个男同学身体不舒服,他会停止讲课,让那个男同学躺在他的床上,并去叫来校医。每次考试后,他把古代文学成绩最差的几名学生叫到他的房子,问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并给他们补课。青春的岁月里,他宛若慈父般地关怀着我们。

  乾师的后墙外就是田野。晚饭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去田野里散步。那会儿,如果看见他在校园里转悠,就叫上他一起去田野散步。一路上,他时而回答着我们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时而对我们讲述着生活里的笑话。五十出头的人了,走起路来比我们还欢。散步回来,他会到路旁的小摊上请我们吃一碗乾县的豆腐脑,如果我们抢着掏钱,他就生气地说:去去去,滚一边去!老师挣着工资,凭什么你们掏钱?

  对我们来说,无论课内课外,他都是一个可敬可亲的老头儿,可以称得上忘年之交的朋友。

  何老师讲课易动感情。我记忆最深的是他讲授《谭嗣同》时的悲愤,讲授《鸿门宴》时的慷慨。讲到谭嗣同英勇就义时,他把教科书朝讲桌上狠狠一掷,琅琅有声道:“嗣同者,民族英雄也。后世之人焉能不为其壮举悲泣乎?”他说完“之乎者也”后就掩饰不住地从眼角溢出泪来。讲到《鸿门宴》中“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目,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时,何老师模仿樊哙的表情,双拳紧握于两肋,眉毛竖起,双目露出凶光,足足两分钟他才放松了表情,振振有词道:“樊哙者,英雄壮士也。刘邦之难岂能不避乎?”说毕,他伸开双臂,手心朝上摊于讲桌上。

   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他喜欢讲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的古文,每讲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时,他就用“之乎者也”进行评价,句式相同,成为一种模式。几个月过去,同学们便暗地以“之乎者也”称呼他。

   “‘之乎者也’上街去了”。

  “瞧见没有?‘之乎者也’今天换了双新鞋。”

   “‘之乎者也’病了,今天古代汉语课不上了”。

   不知怎的,何老师知道了学生对他的称呼,在一次讲完荀子的《劝学》后,他慷慨激昂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岂能戏耳乎?”他炯炯有神的目光扫射着整个教室。内愧的男生们各个低下了头,为其不恭内疚。其实,何老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伟大着呢,只不过偷偷拿何老师的幽默法自我幽默罢了。

   何老师扫视着教室里的学生,瞬间,目光由严厉渐渐变得温和,用手击着讲桌道:

   “什么之乎者也,我把它颠倒过来,也者乎之!听清了没有?”他重重地重复了句:“也者乎之”!

   他那浓重的关中方言再次回荡在教室时,不知哪个男同学憋不住笑了起来。全班同学愣了片刻,随之反应过来,瞧着他嘴角四周黑茬茬的胡子,齐刷刷地答道:“听清了,爷这胡子”!

   何老师一愣,转眼就明白过来,一只手捂住黑茬茬的胡须,朗声大笑起来。

  三个女子一台戏

  

  我们的班主任是戚老师,中等个儿,白皙的脸上挂着一副眼镜。他教现代文学,喜欢钻研,妙笔生花。常常,我们就在哪本语文教研杂志上看到他写的文章。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每节课,他的板书像是提前设计好了似的,工整漂亮,一目了然。

  戚老师管理班务很有一套。班上四十几个同学,他一口就能报上来谁是哪个县的,谁有什么爱好。早上出操、学校的集会,我们班总是第一个排列好队伍。学校每次卫生检查,我们班都是优秀。

  戚老师也有生气的时候。他生气时嘴唇会紧紧抿起来,眯缝着眼。每当他用这副表情走进教室,同学们便晓得戚老师生气了。

  戚老师可就是对班上的八个女生很头疼?或者说很无奈。

  我们班的八位女性公民,男生们称八姊妹。对于占绝对优势的男性公民来说,这八姊妹是装饰品。八个女生都不在一个县,分别来自乾县、礼泉、泾阳、高陵、三原、淳化、旬邑、彬县。也许上乾师前各自在同乡找不到竞争或斗心眼的对手,云集乾师后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年龄最小的当数礼泉的朱小姐。年龄小就喜欢撒娇,一不遂心就哭鼻子,时常见她的两个眼圈红通通的,有点儿“林妹妹”的味道,可不像林黛玉那般瘦,红里透黑的脸蛋表露出健康。

   漂亮点的要数高陵的冯小姐。说实话八姊妹中称得上漂亮的是零票,相对来说冯小姐还过得去,因此用词是“漂亮点”。她的缺点是黑,如果白些那可以打80分。黑也列入美,比如冯小姐就被称为黑牡丹。女人一漂亮便有了骄傲或者撒娇的资本,这不难理解。

   功课学得最好的要算泾阳的贾小姐了。贾小姐其实不白,模样也最差,个儿矮,且不苗条,走路的姿势很不雅观:罗圈腿。丑女人爱学习,唯有学得出色些才能弥补先天的不足,于是贾小姐就很勤奋,晚自习下了,教室的灯熄了,她就坐在自制的煤油灯下看书写字,早上一个人躲在操场一角面壁记忆。这样她虽然孤单不合群,可学习成绩每次在全班都进入前五名。这样,贾小姐在八姊妹中自有价值,每次考完试公布成绩时免不了几分得意。

   其他五个女子也各有特色。三原的陈小姐温柔中带着刚强;乾县的胡小姐穿戴讲究,脾性倔犟;淳化的那位小姐记不起姓名了,却永远记着她的活泼善良,男同学拆洗被褥她喜欢帮忙;彬县的丁小姐内向腼腆,极少说话,回答老师的提问声音似蚊子叫,老师需走下讲台站在她身边方能听清;旬邑的那位小姐也忘了姓名,只记得留着条粗壮的辫子拖在腰后。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的第四天,戚老师虽还没有公布成绩,但同学们都通过各种渠道晓得了各自的考分。

   这天的晚自习铃一响,班长海燕点了名,唯差朱、冯、贾三位小姐。五分钟后,贾小姐面带怒容进了教室,重重地在凳子上坐下,脸伏在桌面上。她坐在第一排,于是全班同学就看见了她的肩膀一抖一抖。十分钟后,冯小姐手捂着脸进来,明亮的灯光下依稀可见她指缝间涌出的泪珠。又是五分钟过去,只听得教室门被“通”地一声撞开,朱小姐眼泪汪汪地闯进教室,在桌前坐下后就不停地抽泣。

   全班同学都停止了读书写字,或者不解皱眉,或者无聊笑。教室里寂静极了,是进校以来最安静的一个晚自习。安静就孕育着热闹。朱小姐由小声呜咽变成嚎啕大哭,冯小姐也委屈地一噎一噎地哭,贾小姐仿佛更委屈,哭声中还带着哨音。

   全班同学由惊愕变为开心,再由开心变为惊愕,教室似炸了营般喧闹。班长海燕也没辙,于是出了教室去找班主任戚老师。

   几分钟功夫,戚老师进了教室,其他同学都寂静下来,只剩下三位小姐的哭声。戚老师一句话也不说,紧抿嘴唇,嘴角鼓起两个大包,眉头挽成一个疙瘩,右手不停地扶眼镜。他站在讲桌前聆听着那调子不同的哭泣声,一会儿上嘴唇含住下嘴唇,一会儿下嘴唇噙住上嘴唇。他就用那样的表情在讲台上站了足足五分钟,分分秒秒都是那样漫长,仿佛我们走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全班同学心跳着,可是表面上都在看着书,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瞥着戚老师,等待着戚老师严厉的批评。可谁知道,等那三位小姐停止了哭泣,戚老师却一句话也没说,而是转过身去,用粉笔在黑板正中央写下了七个潇洒的字:

  三个女子一台戏

   什么标点也没用,戚老师就大步走出了教室。朱、冯、贾三位小姐望了一眼那七个字,从桌斗里取出书来。这时,下晚自习的铃声响了。

  戚老师用长久的沉默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征服了那三个女生,也征服了全班学生。那令我们心惊肉跳的几分钟,永远扎根在了我们的心底。

   据说,戚老师让贾小姐帮忙统计了全班同学各科的成绩,朱、冯两小姐排名最后,她俩疑心是贾小姐做了手脚故意加错了分数,于是晚饭后在女生宿舍由吵骂发展到撕扯。

  从那天之后,八个女生奇迹般地和好了,再也没有公开闹出过什么矛盾。

  毕业那天,全班同学与戚老师合影之后。戚老师又自己掏钱,和每个同学分别合了影。听说,只要他当了班主任,学生毕业时都会这样。

  时光荏苒,乾师那张全班同学的合影照也许不见了踪影,但我们班的许多同学,至今都珍藏着与戚老师拍下的那张照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