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白起挖了一个坑(外二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地火 热度: 27057
王玉青

  公元前257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著名军事家白起引剑自刎,一代名将自此烟消云散。

  人生固有一死,但死法却有不同。想当年这个赫赫有名、杀人无数、被后世誉为“战神”的一代名将,没有死在千军万马、血流成河的对敌战场上,最终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岂不可悲可叹?

  太史公之《史记》对白起专门作了记载。白起是典型的行伍出身,他从最低级的武官做起,因为屡立战功,升至国尉,最终做到了大良造这样的官职,还被授予了武安君的封号。

  翻开白起的战绩,不能不令人惊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攻韩、魏于伊阙斩首24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13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2万,攻韩于陉城斩首5万。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而后实施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此役不仅造就了白起的一世英名,同时也诞生了被后人贻笑大方的纸上谈兵的赵括。

  白起一生经历大小战争70余次,竟然无一败绩,令人扼腕称奇。他征战沙场30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他带兵来战吓得望风而栗。《史记·蔡泽列传》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在刀头上舔血的战国时代,一个人能做到这一步,简直有些匪夷所思。因此被后人赞誉为“战神”一点也不奇怪。

  有人专门替白起做过一张杀人账单,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白起所经历的战争,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歼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这一条,也是当时最有效的一条原则。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城池是要靠人去守卫的,国土同样要靠人去守卫,把人杀了,再多的国土资源又有什么用?可能白起在长平之战后犹豫过,但也许是从不再发生战争,彻底摧毁赵国有生力量的角度考虑,他决定挖一个大大的坑,一夜间杀人的坑,足以放进去赵国40万投降士兵身躯的坑。于是一夜之间,? ? 赵国40万士兵中只剩下240个未成年的孩子回去了,其他人从此尽成白骨一堆。

  后世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做过考证,整个战国时期战死的人数,经白起亲自指挥的战斗,杀死的占据二分之一,不能不说白起的手上沾满了战国士兵的鲜血,用血流成河比喻也不夸张。尤其是坑杀赵军40万,更让人不寒而栗。因此有人又把他称为“人屠”“杀人魔”。

  充盈着“战神”的美誉和“人屠”“杀人魔”的贬斥,集毁誉于一身的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功劳积累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也正是从此开始,挖了人生一个大坑之后的白起,开始了他人生的下坡路。本打算乘胜追击再建功勋的白起遭遇了人生的一场暴风雨。在他围攻邯郸之时,韩赵的离间计发挥了作用,秦相范雎开始嫉妒白起的功劳,担心白起成功之后位居白起之下,于是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其后,在秦王不断发动的战争中,因为意见不和,多次不听诏命,即便范雎去请,白起依然称病不应诏。秦王恼怒之下,将其免去官职降为士兵,贬迁出咸阳。白起自然心中郁闷,怏怏不服,颇有怨言。得到消息的昭王在别人的蛊惑和自己的极度不满情绪中,决定让白起去黄泉之下。于是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

  白起手抚长剑,自言自语:“想我白起一生征战沙场,立下不世功勋,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老天爷呀,我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你为何这样对待我,让我落得如此下场?”思索良久,白起终于幡然悔悟:“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自杀。

  白起把自己人生的结局确定为挖坑造成的,是耶非耶?从白起个人的角度讲,也许是对的。他悔悟自己由于挖坑杀了40万人,这是天谴;挖坑坑了别人,上天也用另一种坑——让你用杀别人的剑来杀死自己,这岂不是自坑?

  翻阅战国历史,用计谋和策略甚至卑鄙下流的手段来对付所谓的敌人,哪一个不是在挖坑?哪一个不是在设计好圈套让别人往套子里面钻?只是表现得突出不突出,坑挖得大与小,显性或是隐性罢了。

  白起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真正的原因,却是白起只知道带兵打仗、建功立业,不知道谋身自保。他不明白,他在前方浴血奋战,身后却射来了一支支冷箭。功高让秦相范雎嫉妒,怕白起超越了自己免不了阴风冷雨;功高震主的古训也免不了让秦王坐立不安;再加上白起面对秦王动不动提不同意见,当历史证明自己的意见正确,还居功自傲、发泄牢骚和不滿,这怎么让秦王不恼?在秦国连吃败仗需要白起出山时,白起仍负气屡屡拒诏,这时已把命赴黄泉的坑在逐步挖大了。应该说,白起的死,这个坑也是他自己挖的,只是他至死都没有弄明白而已。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伍子胥、李牧不能免,白起自然也难免,也逃不过这个人生的劫数。

  商鞅之死

  记住商鞅,是因为中学历史教材中曾经为他大书特书了一番。教材中所载其死因是没有了秦孝公的支持,得罪了贵族利益集团,导致守旧势力诬告所害。

  近读《史记》,仔细研究了一番商鞅其人,也就有了些许想法,对商鞅之死的原因有了别样的思索。

  商鞅本不姓商,原是卫国国君的远方后代,姓公孙,名鞅,年轻时曾在魏国丞相公叔座的手下当侍从官。丞相公叔座曾经向魏惠王推荐卫鞅,要么重用卫鞅,要么杀之。但魏惠王并不认可公叔座的建议,反而认为公叔座病糊涂了,既没有重用卫鞅,也没有杀掉卫鞅。

  丞相公叔座死后,恰逢秦孝公举国招贤,卫鞅于是入秦并 “走后门”,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觐见了秦孝公。初次觐见秦孝公的卫鞅,并没有像后来的诸葛孔明与刘备会晤一样,一番《隆中对》便令刘备顿觉相见恨晚。卫鞅的第一次面试以失败告终,他的高论让秦孝公昏昏欲睡,根本无法听进去只言片语。秦孝公为此还斥责引见人景监:“你介绍来的人是个说话不着边际的人,这种人怎么能用呢?”卫鞅不甘心就此罢休,他请求景监帮忙五天后再次觐见。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帝道、王道、霸道进言中,秦孝公的思想开始松动。终于在第四次晤对中,秦孝公不仅听进去了,还不自觉地向卫鞅靠拢,生怕哪句话没有听清楚,不知不觉膝盖都到了座席的前段。就这样,一连几天的强国之术论谈,说得秦孝公龙颜大悦,甚至有意犹未尽之感。

  于是,秦孝公决定重用卫鞅,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确定了变法的命令。为了取信于民,卫鞅使出了一记怪招,他让人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杆子,以五十金的悬赏奖励给了把杆子扛到国都北门的人。于是,卫鞅的变法就此开始。

  新法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新法实施的第一年,不但有上千人跑到国都上访,反映新法不好,而且连太子也犯了法。卫鞅此时显示出了他强硬的一面,在不能处罚太子的情况下,他处罚了太子的老师,还给太子的老师脸上刺字。对那些对新法说三道四的人,将他们全部迁到了边境和偏僻的地区。

  深得秦孝公信任的卫鞅被封为大良造,还派他率兵包围了魏国的安邑,使魏国的安邑投降了秦国。接着,秦国大修咸阳,建造了豪华的宫殿,秦国都城也因此搬迁到了咸阳。卫鞅并没有因此罢手,他整顿风化,聚小邑为县,开阡陌封疆,平赋税,统一度量衡。新法实施第五年,秦国就大大富强起来了,就连周天子都派人给秦孝公送来了祭祀用的肉食,表示承认他是天下的霸主,各国诸侯也都来向秦国朝拜称贺。

  秦国称霸的第二年,卫鞅再次向秦孝公建议先伐魏,然后再东下控制诸侯国,进而成就帝王之业。得到秦孝公认可的卫鞅开始了伐魏的征程。卫鞅以会盟为名,骗取了魏国带兵将领公子卬的信任,在会盟酒席上,卫鞅抓获了公子卬并进攻魏军。群龙无首的魏军自然一触即溃,魏国不得不割地求和,还将国都迁到了大梁。此时的魏惠王如梦初醒,后悔当年没有听从丞相公叔座的话而杀了卫鞅,才导致了今天将要覆国的局面。

  立下大功的卫鞅自然也受到了秦孝公的青眼有加,破魏凯旋的卫鞅被秦孝公封赏了於、商的十五邑之地,给他封号为商君。商鞅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商鞅在秦国为相变法十年,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这十年,是商鞅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十年,是他纵横捭阖、立下莫大功业的十年。这十年,商鞅的人生事业达到了巅峰,权力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秦孝公对他的信任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也正是在这十年中,商鞅为自己埋下了车裂而死的种子和祸根。

  商鞅之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封建贵族的利益。商鞅不死,他们的利益无法保证。因此,诬告、打击报复是他们经常会使用的手段。但是,商鞅之死是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其一、秦孝公之死使商鞅失去了生存的基礎。秦孝公不死,即便有贵族们的打击报复,但是由于秦孝公的信任,他们无可奈何。秦孝公死,商鞅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后台支持,迅速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再加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历史习惯,商鞅还能在相位上坐稳吗?

  其二、过分招摇使商鞅成为攻讦的目标。商鞅做丞相后,每次出门总要“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力士保镖跟随”,全副武装的兵士前呼后拥。这样招摇过市,自然免不了被人攻讦。而相比之下曾经帮助秦缪公强秦的百里奚为相六七年中,曾经为秦国也立下了大功,他“三置郑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身为秦国宰相,但他走路不坐车子,夏天不打伞,出入京城从没有车马跟随,更没有全副武装的警卫人员。商鞅的过分张扬,也就无怪乎人们去攻讦他了。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拥护,当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百里奚就是商鞅应该学习的好榜样。

  其三、严刑峻法得罪了太多的人,失势之后就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商鞅变法之时,不但对一般人员严刑峻法,而且对将来要继位的太子也头上动土。太子犯法固然不敢处罚,但他对太子的老师进行处罚,还在太子的老师脸上刺字以羞辱太子。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后来犯法,他还割了公子虔的鼻子。商鞅只知刑罚而不知赏赐,只知讨秦孝公的欢心大修咸阳的宫殿楼阙,却不知体恤百姓。即便后人,也知道在依法办事的同时,也要讲人情,商鞅却一味地使用酷刑,得罪了太多的人。不仅王公贵族不满意,就连老百姓在他逃难时也不予收留,连住宿的客店都不敢接纳,可见商鞅个人在老百姓心中也没有地位。民心既失,何谈支持二字?

  其四、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意见。商鞅在变法之初,对上访人员的反对意见自然难以接受,但他仗着秦孝公的支持,强力推行新法可以理解。但是,当变法得以实施,百姓接受了新法,那些曾经反对新法的“上访户”转而说新法好时,他却说这些都是扰乱国家秩序的刁民,把这些人强行迁到边僻之地。老百姓谁也不敢再议论新法了。熟读史书的商鞅难道不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一个不让老百姓说话的人,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吗?

  赵良曾经为他献计献策,劝他要学聪明点,要谦卑有礼,要注意言行,要实施德政取得人心,要急流勇退让出权位和富贵,要为民办事为民谋利,要尊老爱幼,否则秦孝公一死,百姓和秦国中要出来收拾他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的灭亡就像一翘脚就看得见的事情那么简单。但这些逆耳忠言商鞅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于是,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抓捕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其五、不知进退,是加速其死亡的另一原因。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的事例太多了。商鞅位极人臣,功劳不可谓不大,如果商鞅能够学聪明点,及早退出权力的巅峰,把封赏之地还利于民,可能会有个好的下场。但他既做不到像百里奚那样的谦虚克己,也没有急流勇退的权力观,对于权势和权力的留恋,也导致了他死亡加速。

  论功劳,商鞅是伟大的,他为秦国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一个立下汗马功劳、建立了不世功勋的人,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颂扬和称赞,没有人感激他,就连逃命之时小店主也因为商鞅曾经确定的规矩不敢收留他。商鞅死后,举朝文武无人怜悯,百姓甚至争食其肉。一个人做人做到了这个地步,实在可悲。

  诸葛亮的另一面

  在我老家南阳,诸葛亮是和张仲景、张衡、范蠡齐名的,分别被称为“智圣”“医圣”“科圣”“商圣”。人一旦被称为圣,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试想,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圣人”的有几位?孔夫子可以称为圣人,杜甫可以称为圣人,李白则被誉为仙人,张仲景被称为圣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有着非同常人的成就,用当下的话说,就是相当的不一般。而我以为,和那些大家都认同和尊敬的圣人们来比,如果称诸葛亮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大概更符合其身份和威望吧。

  我无意否认诸葛先生杰出的成就,但如果仔细推敲,去掉一切神化的光环,认真研读《三国演义》,把诸葛先生请下神坛,也会在他光环下面找出一点点的“小”来。

  先说其用人。应该说诸葛先生是一个高手,会量才而用,并且驾驭得顺风顺水。但若要找出一点瑕疵来,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在马谡、魏延、关羽等人的使用上。

  先说马谡。马谡系诸葛亮的好友马良的兄弟,马良死后,委托诸葛亮予以照顾。马谡本身也有才名,懂得一些兵法,再加上和马良的关系,后来和诸葛亮相谈甚欢并引为知己。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专门和诸葛亮交代“此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然而诸葛亮在北伐时忘了刘备的临终遗言,以至在关键的街亭之战中,用了像赵括这样喜欢纸上谈兵的马谡,导致了北伐失败。窃以为,这是古人和现代人在用人上的一种通病:用人喜欢用自己的人,喜欢某人就用某人,不喜欢的人则要么不用,要么只使用而不重用。

  在魏延的使用上,诸葛亮则犯了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定终身的错误。魏延在蜀国的连年征战中,功劳不可谓不大,智谋不可谓不高,但就是因为在长沙之战后留给诸葛亮的第一印象,诸葛亮便认定魏延脑后有反骨,当场就要杀了魏延。虽然在劝阻下没有杀,但这第一印象已经决定了魏延的悲剧。不管魏延在以后的战争中如何殊死搏杀,如何屡献奇谋,如何屡立战功,始终改变不了诸葛亮的看法。在以后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中,始终是只使用不重用,稍有小错,轻则予以训斥,重则动辄要杀头。这第一印象,不仅铸就了魏延的命运,而且对蜀国的发展而言至少是损失了一员很有能力的大将,要不到了最后,也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再说关羽,能力不可谓不强,而这个能力太强的关羽有着桀骜不驯的一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能力却不听话。关羽因为有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光荣历史,所以养成了目空一切、视天下英雄如草芥的骄傲自大的性情;再加上和刘备同生共死、桃园结义的特殊关系,即便是有超强军事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诸葛亮,也觉得难以驾驭。更何况关羽动不动在背后对诸葛亮的指挥发牢骚说怪话,甚至当面也敢顶撞,这样的人才对于作为领导的诸葛亮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碍于刘备的面子又不能不用,但放在身边有这样一个刺儿头,你说烦不烦心?就连史无前例的赤壁之战中,关羽在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都敢在华容道私下放走曹操,让诸葛亮恼不恼火?

  于是,明知道这个有能力、有关系背景、又骄傲自大的关羽去镇守军事重镇荆州极不合适,但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也是勉为其难。谁愿意自己眼前整天有一个刺儿头在那里给自己挑毛拣刺,对自己说东道西,弄得自己老大不痛快,还不敢随便处理收拾他,心里的憋闷可想而知,因此还不如把他打发远一点,眼不见心不烦。所以把像趙云、黄忠这些既听话又有能力的人留在帐前听候调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是把不适合镇守荆州的关羽留在这样关键的岗位上,才为西蜀和东吴之间埋下了祸根,导致从来不把东吴放在眼里的关羽被吕蒙白衣渡江,大意失荆州走麦城,也导致了蜀吴后来的一场火并。如果诸葛亮把既能干又听话的赵云放在这一位置上,估计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吧?

  以上种种,可以说是诸葛亮在用人上的败笔。

  从做事上来评价诸葛先生,可圈可点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但若要找出一点瑕疵来,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比如在荆州的问题上,一个“借”字就让我们引出许多感慨。

  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之后,东吴挟得胜之兵,在周瑜带领下要攻取南郡以及荆襄等地,并与刘备相约,若东吴攻取不下,再由刘备去攻取。在周瑜与曹兵前方浴血奋战时,诸葛亮却派人悄悄乘虚而入,袭取了南郡以及荆襄等地。

  试想,人家在前方浴血奋战,你却从山上下来摘了桃子,抢夺了人家的果子,放在谁身上能高兴起来?这能说诸葛先生做事厚道?

  及至后来,东吴屡次派鲁肃去和刘备集团交涉,希望能交还荆州,诸葛亮却以种种理由一直“借”而不还,把个老实厚道的鲁肃忽悠得团团转,夹在孙刘两家之间两头受气,两头不是人。两家的祸根由此而生,双方的战争伏笔也由此埋下。

  笔者以为,正是诸葛先生在荆州问题上的不厚道,还三气周瑜而导致其死亡,使两方的积怨越来越深;再加上派关羽镇守荆州,在东吴主动示好、摇起婚姻合作的橄榄枝时,关羽却以一句“吾虎女焉能嫁犬子乎”彻底激怒了孙权,导致了西蜀和东吴之间决裂,战争爆发。

  关羽死后,刘备怒火攻心,发动了攻打东吴的战争,最后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彝陵之败,动摇了刚刚建立的西蜀政权的根基,刘备也因此一病不起,呜呼哀哉。虽然后来诸葛亮独撑危局、苦心经营,但在他死后,西蜀集团很快土崩瓦解,成为最先被消灭的政权。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是用人和做事的高手。圣人先贤告诉我们: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诚信。即便是圣人也有瑕疵。假如诸葛先生能够在用人上更缜密一点,做事上不急功近利,再厚道一点,我想后来的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局面。

  以上仅仅是一家之言。作为一种想法和观点,仅供读者一晒,千万别当真。笔者也无意去打什么笔墨官司,仅此而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