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大化”诞生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地火 热度: 26970
冷树新

  1955年,我来吉林“三大化”(当时正在建设的化肥厂、染料厂、电石厂)报到时,还没有江桥,是坐船过来的。整个江北是一片荒芜的原野,道路中间长满杂草,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我们住在用秫秸做骨架,里外抹上泥土的草棚子里,还是两层通铺,人称“秸秆楼”。上下班没有交通工具,也没有几个骑自行车的,绝大多数都是步行。

  当时,一切工作都是白手起家,而上万名的建设大军,为能参与建设新中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基地而充满了自豪。

  我在肥料厂建筑工地任技术员、工长。当时,建设序幕刚刚拉开,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汽车、马车载着各种建筑器材日夜奔忙,工地上的广播喇叭声、混凝土搅拌机声、挖土机的隆隆声、汽车的轰鸣声,汇成了一曲悦耳的交响乐。这动人的旋律惊飞了栖息在老槐树上的乌鸦,吓跑了杂草丛中久居的野兔,驱散了昔日的疮痍和荒凉。

  不久之后,这片荒原上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群生龙活虎的青年工人,24小时吃住在现场,白天黑夜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他们那不怕苦难,浑身流汗,热火朝天的干劲令人震撼。

  很快,63米高的造粒塔建成。1957年4月18日,化肥厂召开誓师大会,大家纷纷表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保证高质量、高水平,为“五一”出肥料而奋斗!

  1957年4月27日下午两点,开车组长下达硝铵车间接受硝酸的命令。28日零时,中和工段设备开始运行。制造硝铵的溶液从中和器的出口喷射到再中和器里,浓度较高的硝铵溶液,再用高压泵送到60多米高的结晶塔顶端。再经过一次蒸发,浓度达到98%以上,温度达155~160摄氏度时,若开动造粒器,就会像变魔术似的喷出结晶颗粒状硝铵肥料了。人们都在等待着这一结晶颗粒的到来……

  突然,结晶塔上的操作台被浓雾淹没了,伸手不见五指,人们有点不知所措。杨浚厂长镇定自若地说,大家各就各位,仔细检查自己岗位上的管线、阀门……发现是真空阀门忘开了。打开阀门,烟雾立刻消散了。

  4月30日4时15分,当硝铵溶液在蒸发器里不断循环提高浓度,达到工艺条件时,车间主任下达造粒命令……这时,塔上塔下,人们翘首以待。是呀,谁不想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劳动结晶啊!硝铵结晶颗粒终于像珍珠般地纷纷撒落下来了。人们手捧着这硝铵肥料,犹如掌上明珠,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结晶塔吐出肥料来啦……这硝铵肥料播撒在希望的田野里,1斤就可增产5至6斤粮食啊!

  之后,高级染料厂也生产出阴丹士林染料,亚洲最大的电石厂也生产出电石等产品……

  这3个化工厂,从1954年始建,5年计划用3年半时间就建成并一次投产成功了。

  1957年10月25日,是吉林化工区最有历史意义的喜庆日子,这一天3个化工厂开工生产了!《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这一庄严使命成为吉化的初心和永远的追求。

  这一天,在吉林龙潭影院隆重举行开工大典。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首先致词。他说:“正当我们欢庆我國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的时候,吉林三大化工厂提前完工并投入生产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重大胜利。”

  薄一波副总理和苏联代表团的贵宾们首先来到吉林肥料厂,几千名职工夹道欢迎。薄一波副总理对工人们说:“你们厂是颗种子,化学肥料这朵花要开遍全国。”接着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薄一波副总理开始剪彩,两个工人把红色的工厂大门徐徐推开了,也推开了新中国肥料工业史的第一道大门。

  当各位贵宾来到肥料厂造粒塔旁边的成品车间时,苏联代表团团长伊万诺夫在长长的运输带上抓一把肥料对化工部彭涛部长说:“肥料还好,颗粒很整齐,颜色也洁白。”大家都呈现出幸福的微笑。此刻每个人的心头都涌动着千言万语,这是新中国的一颗掌上明珠!

  当天下午,彭涛部长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烈欢迎中,在染料厂门前举行了剪彩仪式。接着,在电石厂门前,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剪彩。

  这一天晚上,皓月当空,金风送爽,成为人们狂欢之夜。开工筹委会举办了戏剧和电影晚会、盛大的露天舞会,还有庞大的秧歌队。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前诞生的新中国“三大化”,人们尽情地齐首高歌,声入云霄!

  今天,当我们登上美丽的松花江畔的龙潭山,向北眺望,在青山碧水环绕中,塔罐林立,管道纵横,高耸的厂房鳞次栉比,气势壮丽的现代化工业映入眼帘;入夜,万盏塔灯竞相绽放,与天上星河交相辉映,宛如晶莹剔透的璀璨明珠,镶嵌在松花江畔。那披着薄雾的蛇盘山伸出臂膀,拥抱亲吻着新中国化学工业史上的这颗掌上明珠。

  它是那样迷人!肥料厂63米高的造粒塔顶天立地,100米高的白钢烟囱,像一支如椽巨笔,在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电石厂30米高的石灰炉高高耸立,直插云霄。涂着各种颜色的管道,像条条巨龙穿行于3个化工厂,绵延“化工城”数十里……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图景,那么壮美,那么瑰丽!

  它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昔日松花江北岸荒芜的景象。往日的烂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松花江上修筑了大桥,全国第一座电子制控的热电站耸立在松花江畔。原来的土城子也彻底改变了面貌。吉林市江北百货大楼、文化宫、新华书店都建起来了。这里已高楼大厦林立,成为繁华的街市,被人们誉为“化工城”。

  今天,它不断续写着新的诗篇。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吉化产品从初期的236种到1150多种,被誉为“中国化工百科全书”。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超过1000亿元,取得科研成果近800项,为全国各地输送各类人才6万余人,成为我国化学工业人才的摇篮。

  新时代,新起点。吉化将继往开来,不忘初心,续写新的荣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