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春风唤醒的村庄

时间:2023/11/9 作者: 地火 热度: 24190
胡岚

  “拜克日·艾散,考上四川大学了!”这个喜讯翻过院墙穿过巷道,风一样的速度,传遍了博斯坦托格拉克村的角角落落。也就怪了,那天连地上的石子都沾上喜气,柔软得不像往常那么硌脚了,空气也粘着甜香的味道。每一个碰见的人都会把这个消息转述一遍,就像说自家儿子的事情一样顺嘴。

  这可是博斯坦托格拉克村从未出现过的大喜事!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述了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村落,村民与世隔绝,过着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般的农耕生活。博斯坦托格拉克村的人们曾经也是这样,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的人竟然不知道什么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对于一个已经106年历史的节日竟然闻所未闻。

  从山里到库车县牙哈镇有近30公里的路程,路两边是荒芜的戈壁和壁立的山崖,车轮上翻滚着尘土,越走地势越开阔,两边的山崖也愈加陡峭。一层一层的青色和土红色岩层圈清晰可见,山体险峻沟壑密布。路是顺着山势延伸的,全程都是戈壁石子路。坐上越野车要在戈壁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行驶40分钟才能到牙哈镇。对于以步当车,要到镇上采购生活用品的村民,出去一次有多么艰难。

  村庄地处三面环山的低洼,村民们30多年以来一直生活在山里,除了放羊、养牛、种地,既看不到汽车的样子,又听不到火车的声音,没有灯光声色的诱惑也没有现代生活的气息。一直过着天亮放羊,天黑睡觉的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样,行走最远的地方就是库车县城。风一年一年地吹着,树一年一年地黄了又绿。这里的流水、这里的树木,见证着年轮也见证着他们世代的生活。村民们就这样生活在原始落后的山谷,赖以生存的350亩耕地全部都在山坡上,由于气温偏低,种植技术受限,只能种植一季冬小麦,亩产仅为150公斤。

  风带来植物的种子也带来外界信息的冲击,一夜春风唤醒了常年封闭的生活。

  “我们这样过了一辈子,不能让孩子也这样,2007年我从住了30多年的山上搬了下来,在戈壁上自己盖房子,为了孩子上学,再苦我也愿意。”合力且木说。刚搬来村里没有水,打水要到别的村里去。天上是亮晃晃的太阳,太阳下是满目的砾石,连盖住地面的植物都没有。虽是这样,但是去牙哈镇方便了很多,毕竟从山里走出来了。

  生活的变化和人生的梦想,一直让人们在希望中创造生活。他们没有忘记过去的贫困,也珍惜现在的日子。有了水源,他们在庭院里种植葡萄、无花果、夹竹桃、大叶海棠……这是一个爱树如命的民族,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居住下来时首先要种上几棵树,然后才是盖房子。新修的院子,一定要先把种葡萄的池子挖好预留出来。他们把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绿色植入生活,以此表达对生活最朴素的爱。

  2014年塔里木油田公司“访惠聚”活动住村点入住博斯坦托格拉克村,从修路、打井、修电开始,为村民开创现代文明的居住条件。大路通畅了,村民们很方便地到牙哈镇采购日常生活用品,电灯照亮了村民的黑夜,电视拉近了他们与世界的距离。住村组就像春天的风点亮了村民的眼睛,让他们看到新奇的世界,看到都市文明生活的繁华。

  从前因为经济资源匮乏,村民半农半牧,有的靠零星外出打工、劳务输出等收入维持基本生活,勉强温饱。2015年,人均年收入才1250元,困难家庭30户共115人。住村工作组来了以后,给村民送化肥,提高产量;建成46座标准化牛羊圈,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完成农家生态旅游的硬件设施建设,自主创业基地计划已投入运行,30户困难户已脱贫7户,年底将脱贫16户以上,实现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到2500元,年底将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村庄生活与其说是与土地、庄稼、牛羊和家园的情结,不如说是在劳动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满足、愉悦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更是对落后生活方式的一种摒弃和对先进生产技术的学习和继承。村庄生活的发展变迁,凝聚着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对家族的发展和传承。就像农民饲养家畜,投入辛苦和情感才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滋养出牵挂和怜爱。住村组在村里的每一个日出日落,和每一个家庭,都在日常茶饮和劳动耕作里凝聚成了一家人。

  村民们心里是豁亮的,他们由衷地表达对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的祝福,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服,对走出去学习技术的人的钦佩,对通过劳动致富表现出足够的骄傲。他们用手中的针线,表达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激之情。不惜花3个月时间一针一线,绣上习近平主席头像、绣上写有“同心共筑祖国梦”的十字绣大牌匾,表达内心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展望,用针线织进对未来生活的盼头和干劲——感谢党的好政策,提供创造新生活的机会,也感谢石油人为村庄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说起暑假3天的夏令营生活,初三的学生艾孜买提·艾买尔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去年8月份,塔里木油田公司住村组把村里读小学、初中的17名孩子组成“博斯坦夏令营”。住村组的同志们带孩子们参观了库尔勒市科技馆、巴州博物馆、塔里木油田公司石化厂和石油生活小区。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走出乡村走出库车,坐在油田专门接他们的班车上,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说陌生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到库尔勒,第一次走进大城市,说熟悉是因为林立的高楼、喧哗的人流、穿梭不息的车辆是他们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当这一切真实地出现在眼前,他们眼里分明闪着激动的光,原来通过努力读书就可以改变生活。参观了科技馆,看到机器人娴熟的表演,光电变化的声控世界带给他们梦幻般的感觉,原来科学的世界是如此的神奇。在巴州博物馆他们看着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感受人文历史的发展变化,真实的可感可触的世界向他们敞开了知识的大门,拉近了他们与现代文明的距离。

  还记得在石化厂参观时,五年级的佐合热·阿西木认兴奋地说道:“原来家中田地里施的化肥,都是油田上的叔叔阿姨们生产出来的,我以后也要当一名石油工人。”他们忘不了穿过一座又一座桥,站在孔雀河边静静地眺望城市的风貌时带给他们幼小心灵的震撼。也忘不了在石油展览馆,当讲解员阿姨得知他们出来的机会是如此珍贵,耐心地一遍又一遍给他们科普石油知识,生怕这些陌生而专用的名词讓年幼的他们听起来困难。更忘不了站在等比例模拟的塔里木盆地大沙盘前,看着沙漠腹地一个又一个像明珠一样的油田,石油工人通过长长的集输管道把气输送到更远的南疆及遥远的上海时带来给他们的惊讶。长长的沙漠公路穿越贫瘠和荒芜,把闭塞落后的乡村和外部世界连通起来。面对着立体的地质构造图,看着大小不同的钻头,他们惊叹不已,原来石油人是用这样的钻头才把地底下的石油打出来,原来石油并不是像水一样在地底下流动的。

  他们明亮的眼眸被知识的火花冲击,被外面的世界照亮。17名孩子就是17棵小树,17只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汲取着石油人对他们的爱心,3天时间不足以让一棵小树变得茁壮,也不足以让一只雏鸟展翅高飞,但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却可以让梦想生根发芽,让思想丰盈,让他们的眼界不再只局限于家乡的戈壁和贫困的村庄。

  教育家怀特说,教育不是为了教人谋生而是教人创造生活。用知识充盈心灵,点燃希望的火把,让他们把暂时的家庭困难当作学习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让他们明白努力学习知识才是改变人生和命运的途径。他们背负着17个家庭的梦想同时也是他们身后家族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梦想的种子一经播种,势必也会在戈壁滩上勃然生长,用知识武装的头脑一定会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春天总是在雨后绽放生命的色彩,如今的博斯坦托格拉克村,绿色一年比一年丰茂,住村组带来的愿景,是盛放在荒凉戈壁上最动人的景色。

  (原载《地火》2017年第2期,节选自散文《戈壁,那一片绿色的火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