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从沙漠公路来

时间:2023/11/9 作者: 地火 热度: 22988
王必胜

  我从沙漠公路来

  我们是昨天早上从塔里木油田的总部库尔勒驱车,经轮台,在一排长长的白杨绿树围拥的小院里,看了西气东送的起点,稍作停顿向塔中进发的。

  轮南西气东输工程,名声岂可了得。它从这里出发,经4000多公里,历数省,过北京,终点是上海。主人带我们到此,也许是想让我们对这些重点工程,多些接触。可是,这里就一座小院,以高科技的管道连接,“气”们都是在地下活动,也因为是高保密级单位,我们在匆匆一瞥中,与这个同我们在北京生活的人们有着“天然”联系的管道们告别,几位全副武装的保安,列队在操练,目送着我们远去。我忽然想到,西气东输工程惠及京沪两地,我们从东边来,做为受益者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看那些保安的认真,有一种仪式感的守护,不免心生庄严敬重。心想北京上海到这沙漠旅游的人多多,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就是这个地方与你的生活相关,这里可能就直通着你家的灶头厨房,一根管线,连着千家万户的饱暖啊!

  车到肖塘,在塔里木河边,可见众多胡杨林,在深秋时节,绽着金黄,却也落英缤纷。同行的李佩红多次来过,也是个文友,她说这是胡杨最后的辉煌,过几天可能就没有叶子。也是的,胡杨叶子稀疏地挂在顶端,时有风起叶片坠落。树下泥土因不久前过水之后如水泥灰色,落叶在上,看去如泥塘中飘起的一层金黄浮萍。我们赶路在即,只是以极快的动作,亲近了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胡杨树并没有形成规整的阵势,高大挺拔,互不关联,却整体是一大片,形成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特有胡杨群。我发现,它们是不太讲究群体性、组织化的,比起所谓大山高原上森林的其他树种,我最惊奇的是,没有陪衬,没有前呼后拥似的侍从,没有呼朋引类似的牵连和攀扶,纯粹是个体的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个人生命情态的自由绽放。因靠近塔里木河不远,水分充沛,这个季节,靠沟凹处泥土湿润沾鞋,一大片松湿的地方,大树粗壮,生长繁茂,自成体系,没有任何的围绕和牵连,没有孱弱的小树小枝们在周遭装腔逢迎,唯有那高大修长的树干主枝,自顾为雄,昂扬挺立。每每可见那些树们,相距数十米或近百米却傲然而立,哪怕樹叶落尽而树干焦黑,还是昂首天穹,不由得想到,他们的生命如此顽强,也如此宏阔伟岸而不羁。据说最长的树已有数千年,是地上生命力最强的活化石。所以,到了胡杨林,人们总是能想起那句“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颂词。而我,突然想到汉代李延年的诗:“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二顾倾人国。”这不也能表达对胡杨的一番敬意?时光匆匆,我们只能同大众旅游者一样,拍个照留个影走人。好在沿路上的胡杨时不时地有一些,还有那人工栽植的年青小树,在沙漠上也是一道风景。

  不知不觉,我们已行走在被称为“生命禁区”,入选吉尼斯世界记录,创造了众多人类奇迹的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上。当写着“塔里木沙漠公路”的牌子,横跨两旁行道树上时,因其简陋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它两旁写有“千古梦想沙海变油田,今朝奇迹大漠变通途”对联,说明了其意义所在。要不是主人们说在这里照张相吧,大家可能就忽略而过。后来,我们看到沙漠石油公路零公里的标识,则不一样,周围茫茫沙漠簇拥,让人新奇和兴奋。以后的三四个小时,我们在这条沙漠公路上穿行,见证了被当做绿色长廊、“护林生态工程”的奇迹,寻觅当年建设者们的足迹。

  是啊,你见过这茫茫沙海无涯无际的枯黄景色吗,你有过三四百公里路途上几乎没有错车,更没有行人,除了植物外,难觅生命踪迹的感受吗?你见过在沙漠的边沿上,黄沙与绿树共存,而且,绵延数百公里,还有那么多经过多年培植和挑选,成为防护和固沙最好的树木吗?当然,在这个沙漠油田,你深刻感受到的是人,这多彩多调的风景,也衬托的是一代石油人的精神情操。

  沙漠公路,乍一看去,路况与城市的道路没有什么不同。路是标准的泛青黑的柏油路,大概可并行四五辆车,据说有10米宽的路基。两旁划有白线为界,中间是黄色的隔离线,清晰得像是新画上去的。两旁的沙梁绵延,行道树灰色中泛青,还有每隔四五公里有一个小房子,有一段是大片白茫茫的雪白的盐碱地,像是一片海滩,这变化丰富的沙漠公路景象,构成了我们初来乍到的人,一幅全景画图。荒凉而艰苦,顽强而韧性,这两句恐怕是最好的表达了。

  同行的油田朋友说,这条沙漠公路是从1993年开始修建,经两年半的时间完成。北起肖塘,南到和田的民丰县与315国道相接,全长522公里。因是“死亡之海”上修建公路,防沙固沙,养路护路,比修建它还要困难。果然,技术难题经历了“在沙漠公路建设的同时,同步建立了‘前阻后固的机械防沙体系”,可是,机械防沙体系已经超过设计年限,九成以上的阻沙栅栏和八成以上的固沙草方格基本失去防沙作用,而在10年后的2000年8月,投资2亿的沙漠公路护林生态工程, 经3年的努力,终于建成。所以,这条沙漠公路是创造出了两个奇迹。其一,20年前,投资10亿人民币,被称为突破了生命禁区,在世界第二大沙漠上修建的最长沙漠公路;其二,10年前,投资2亿人民币,用高科技把这条公路建成了全国沙漠护林生态工程。栽上了总体宽度72到78米,总面积达3128公顷的林带。林带是以抗逆性极强的柽柳、沙拐枣、梭梭等优良防风固沙灌木为主。这个工程钻打水源井114眼,从地下抽取高矿化度的水,提供了养护路边林带的水源。就是我们不多远就可见一个个红瓦蓝墙的标准式的小房子,被当做夫妻水井房。

  因为这些顺序编号的水井房,不时出现,我们很有兴趣,可多是关门闭户,沿途寻找,进了第31号的那间。大门敞开,里面传来电视声音。听有人来,一个小青年出来迎接,问他在这里多久了,答没几天,说是帮助试验太阳能的仪器。真是难为他,看上去也就20多岁,孤独地守在这个地方,问他生活方便吗,他说还行,我们看了有几棵土豆白菜,好像还有几只鸡在外面遛达。同行的王处说,这个房是夫妻工房,他们应招在4月初来,工作到10月底,一眼井负责三四公里的树林养护。他们每天都要巡视几趟,主要看护水管是不是通畅。夏天,沙漠气温高,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可想而知。我们进屋一看,房子约有十五六平方米。屋后是水泵间,从这里打出水后,分别从供水干管,往支管,再到毛管输送,让路边的生态林,得到充分的护养。我们仔细地看了在屋旁沙丘上的这些输水管,黑黑的是橡皮做的为主干,一些小的好像是塑料质地,铺展和悬挂在沙地上,像蚯蚓长蛇,长长细细的,在沙土上蜿蜒伸长。据说,这长达400多公里的路旁,这些像人体血管一样的生命通道,连起来,可以达地球一周,不知这种说法有没有得到证实。但,沙漠公路两旁的树木,能够存活且守护着公路的畅通,这些管子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我们没有见到夫妻工友们,听说他们多是从外地,比如,山东四川河北等地招工过来。在这里一年长达六个多月,与沙漠为伍,与孤单相伴,守护林木,这是一种多么韧性的坚持。

  置身于此,你的呼吸你的思维甚至于你的心境,都会随着现场诸多景物和设施,而引起你的好奇,或者,充实你的知识,丰富你对石油人的了解。可以说,在这条沙漠公路上的行走,不仅为你的体验增加了内容,也为你的生命感悟和精神认同提供一个新的历练。

  车行左前方,看到一个临路的山坡上,黄沙上面呈现一片奇特的风景。那里没有一棵树,只是用网状的黄色苇子,铺设了一块块方格子似的十分规则的图,像是南方农田收割后的庄稼茬,或者,像是一方偌大的沙漠良田,种上了什么树种,其面积有一个篮球场大小。令人震惊的是,上面耸立着14个大字:“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直逼人的视觉。记得,这是塔里木油田的一句掷地有声的口号,从一些材料中曾经读到过。我不知道是何时由何人创造总结出来的,但是,当这句油田人引以为自豪的标志性口号,深入人心,流布广远,我们感谢创业者们奉献的同时,也不能不为这生动简洁的概括,而心生敬意。王处说,这段沙丘的保沙法是过去刚开拓沙漠公路时的技术,现在改为生态工程栽树种树,为了让人们记住创业的历史,在这块沙丘上保留了原貌,并把这14个字书写在上面。老远看去,字体巍峨,词语震撼,我不得不佩服石油人的创意。

  到下午3点多,经5个小时的行程,拐进一个标识醒目的门脸,两旁树木茂密,渐有人气了,猜想是到了目的地。自上了沙漠公路一路走来,这才有脱离了主干道的第一次拐弯,通过一个工地,就到了一个树木繁密的院落,“塔中作业区”,几个大字横写在一个楼门上,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实话说,从早上出发,一直到来之前,我都不知目标何往,因为昨天认识的油田党群工作处的王处和李女士一路作陪,客随主便,没有要求也没有打听,况且这不断变幻的自然风景,让我们无暇顾及其他。再说了,即使告诉了这个地名,纸上谈兵,我们也无法把它与现在的景象联系起来。当在这个沙漠腹地里找到一个绿洲式的驻地时,当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四层高的楼房时,我感觉,一路风尘仆仆,与它,有如一个情人式的约会。

  正因如此,在一份介绍塔中作业区(注:也有当做塔中油田)的资料上,我认真地阅读这样的介绍:

  随着塔中4、塔中16、塔中10油田和塔中6凝析气田等一批油气田的陆续发现,1996年6月,塔中作业区成立。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塔中油田,是我国首座现代化沙漠大油田。10多年来,先后有500多名大学生来此建功立业,开创了“稀井高产,少人高效”的油田建设与管理之路。累计生产原油超过2000万吨,天然气40多亿立方米,创产值400亿元以上,属全国同类油田最高水平,被中国石油评为“高效开发油田”。作业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13年来,塔中作业区依靠以水平井、丛式井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和以“五全管理”为代表的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稀井高产,少人高效”之路。这个拥有逾200万吨原油年产能力的作业区,正常生产运行人员仅80多人,是我国东部同等规模油田用工人数的十分之一。

  塔中作业区现有职工110人,平均年龄28岁,另有生产承包商员工325人。这些人就是沙漠腹地方圆9000平方公里工作区域的主人。

  塔中,那片林木

  到达塔中,才知这个地方虽小,却颇有内涵,且不说,她在塔里木沙漠油田的位置,而这特殊的环境下石油人的拼搏,也会把她的知名度传扬开去。

  可不,关于塔中,除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沙漠公路,把它与世界相连,让它在沙漠腹地,成为一个世人瞩目的石油作业点之外,还有,它为中国石油的贡献,是独特,而永载史册的。

  这就是塔中1号井和塔中水平1号井。

  21年前,塔中是一片茫茫沙海,1号井经过3年物探,1年钻探,于1989年10月19日,在茫茫沙海奏响了“第一声春雷” 。有一篇《沙海里的第一声春雷》的文章写道:

  “1989年10月19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1井,进行中途测试,20时23分,一股强大的油气流从3582米的地层深处呼啸而出。顷刻间,油气化作火龙染红天际。

  出油了,出油了!井场上,人们狂呼着,跳跃着,呼喊声和喷油声交织在一起,许多人忘情地抓一把黑色的原油抹在脸上,他们用安全帽敲击出旋律,欢畅地放歌。那一夜的激动和泪水连同塔中1井喷油的重大喜讯,迅速传遍祖国大地。

  塔里木石油物探人得知塔中1井出油的消息时,当天深夜1点多,石油物探人敲锣打鼓到会战指挥部报喜,他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1983-1986年,他们经历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经3年,完成19条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地震测线,全面了解了塔里木盆地的地质构造格局,在沙漠腹地的中央隆起带发现塔中1号巨型构造,并在构造高点上定下了充满期望的塔中1号井位。

  10月31日,塔中1井再次测试喷油。

  1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批示:发现这样的油田,真是雪中送炭,对整个国民经济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支持。

  11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消息。

  ……

  在塔克拉玛干这个世界第一大流动性沙漠中组织沙漠石油钻井,不仅面临一系列的工程技术难题,也面临极端恶劣的生存难题……夏天,人们要在高达40多度气温和70多度地表温度环境中,还经常遭遇沙尘暴的袭击,长期在沙漠腹地工作还引发了身体倦怠和脱发等问题,可以说,投身塔中1井现场的每个人,都经受了许多艰辛和困难。经过160多个日日夜夜辛勤工作,塔中1井终于安全、优质、快速地钻达目标层……它是塔里木石油勘探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揭开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油气开发的序幕。”

  我引用以上这么多文字,实在不忍让这个创造了人类石油史奇迹的塔中1号井,令那些亲历者的现场描绘,少了更多的读者。在那些为之奋斗的所有石油人,包括先期的物探,后来的钻探,以及后期的管理者,这诸多的亲历者确切地說也是催生婆们心中,这“第一声春雷”是一句多么有深意的词。用其来形容它的诞生和问世,足见其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在我看来,这个1号油井,如同石油人尤其是塔中油田人身边的一位“英雄”。读这些朴实的语句,你受到感染的同时,怎能不让它们有更多的人去分享?

  可惜,我们没有能到塔中1号井现场,但还算有幸,塔中另一个标志性的“英雄”:水平1号井,我们来了。

  从外观看上去,多平常多平淡啊,一块大石头二米长、一米多宽,石头上阴刻“塔中水平一井”带点魏碑风的字,并用油漆描红,底座上也刻有几行说明,是2008年10月立的——

  “塔中水平1井(TA-17-H4)是塔中4油田402高点上的一口重点开发井,也是塔里木油田第一口水平井。该井由1994年4月16日开钻,同年11月8日完钻,完钻井深4298米,垂深3610.39米、水平段长507米。1995年1月1日开始试采,初期日产原油1250吨。”

  这眼井历史功效是,一,国内最深,难度最大的一口井,历时202天22小时钻进,创出了——水平井垂深、斜深、造斜点井深、95/8"技术套管下深、5"割缝筛管下深5项全国纪录。二,它是当时全国单井产量最高,日产千吨的油井。

  一块平坦的地方,铺上了水泥,灰色的支架护卫着红色的阀门,纵横有十多个,而管道直通3600多米深的地下油气,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水平井的全貌。壮实粗矮的井架,也不高大,并没有多大气派,如若不是那块醒目的石碑昭示,这个英雄式的油井,会被周围鲜亮高大的井架,甚至那中国联通的无线转播塔,所忽略的。悠悠16年,它像一位高龄的产婆,默默地为人类奉献。据说,好几位中央领导人都来此瞻仰过。

  我不想用什么辉煌、伟大、创业、突变等等字眼,来评价油井的主人们十多年的业绩,也不想用人们提供的常规数据来说明它的不平凡成就。这也许是沙漠气候环境中摔打出来的质朴的塔中人,不太喜爱的。但是,在这个朴拙的水平1号井面前,我说,它如同君子国中的伟岸丈夫。当然,因为有了这塔里木人的那股精神,才会有这个傲然而立的水平1号井。

  沙漠里的任何一种景观,都将成为人们的深刻记忆。

  现在,我们来到这作业区不远处的沙漠山梁上。这里有一尊雕塑,形状如古代兵器的斧或钺。说是为了纪念当年这里艰苦创业的历史修建的。问及这个像一把拆下其柄,有如巨型斧头(寓意巨斧“开天辟地”)斫立在基座上,是何用意,油田的主人们也没有说清楚,我想只是一个象征物吧,或者,在沙漠上以斧钺之器,这些古老原始的工具,与自然争雄,又与自然合一,也算表达一种朴素的自然观,要不,它的基本色泽也像土黄沙丘一样,放在这个荒漠中,寄托人们对过往精神的一个纪念。

  不过,这里可是一个绝好的观察点。从这个稍高的山梁上,往前看,塔中作业区的全貌尽收眼底。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几处红墙青屋,几处林木掩映,几处科技试验塔和耸立的井架,也有几处圆形的反应堆式的球状金属体,还有远处的大型沙漠运输车阵,高耸的油井架,都让这个莽莽荒漠上有了生机。特别是那丛丛簇簇的树木,无疑是这死亡之海里的生命吟唱。是的,自1990年代初,这里开始物探,经过20年,在沙原沙丘上,建成了一个集工作、生活于一体的场所。两排建筑分别是我们下榻的沙漠石油职工公寓,有相当标准的住宿条件,再是对面办公楼里,有员工的文体活动室,学习会议室,饭堂住宿,这里职工是免费的自助。我们在大楼里参观,不经意地看了当天的伙食,多达十多样菜,几样主食,配有水果和汤。同行的徐兄还有点羡慕地说,比我们晚上在星级宾馆吃的不差啊。

  这里要说的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塔中沙漠植物园,距塔中作业区只有一箭之遥,是来作业区的一个参观点。是啊,在这个干涸的沙漠上,种养任何植物都是向极限挑战,都是向自然抗争。据说这是世界唯一建在沙漠腹地的植物园:

  “塔中沙漠植物园建在塔中4油田联合站前器材库北侧,南北长330米、东西宽200米,占地面积99亩,引种数量在150种左右,现实际已引入163种。植物引种区包括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主要植物种类园区(包括柽柳、沙拐枣、胡杨3个专类园)、荒漠珍稀植物引种区、乡土植物引种区、荒漠经济植物引种区、荒漠观赏植物引种区、盐生植物引种区、沙生植物引种区、引种预留区8个园区,并建立引种驯化过渡区、展示区等。植物园建成后,将成为沙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

  我们来时,许多树种只是一个干枯的树干,色泽也变得有些灰暗沉重,难以区分。说是植物园,更像一个植物培育地,如同内地的大菜园似的,分畦分畴,阡陌有致,有高大的乔木,但多是矮小的灌木,有许多我们闻所未闻的树种,深秋时节,因为沙漠水分的流失和气温的下降,而变得枯萎。

  晚上,在会议室,我们同十多位年轻的员工座谈,坐在这些70后、80后大学生员工面前, 听他们表达在这块荒凉的沙漠上贡献青春,寻找人生理想,诉说立志立业立家的经历,得知他们大都是从都市转辗于这个荒凉的沙漠,平凡周而复始地工作,他们经历了思想的波动,也收获了许多,有了坚定的目标,包括爱情。我们很受感动。他们或从库尔勒、乌鲁木齐过来,从重庆、西安来,学石油学工程也学经济学其他专业,或者老家在富庶的江南、遥远的北国,他们用略带稚嫩的腔调,说起在塔中生活的快乐和收获,虽有不甘,但是油田的温暖,塔中的情意,让他们成为这里的坚守者、事业发展的骨干。无论是说长说短,他们脸上多挂着诚实,充满期待。我注意到,一位小女生,好像姓王,说她的家就在库尔勒油田总部,是几代石油人,她的选择也是家里的大事,她主动来到这里,离家四五百公里,她自信這种选择会对自己成长有利。

  短短的个把小时,听他们简单地表达,我们只是倾听,尤其是我。其实用不着这种形式的倾听,如果在其他场合,在内地或一二线城市,我会拒绝这种召集一堆人对某些话题公式化地表达一番的做法,可是,这是在沙漠,一个切实的真诚的有点赤裸的场所,一个可以让精神和灵魂得以净化和提升的环境,一个你有可能不明白和不懂,但会有新知和新闻充实你的场所。比方,你看到那恶劣的气候和物象,那白茫茫的盐碱地和黄莽莽的沙丘,你会有对这样条件下的生命给以极大的尊重,对于那些付诸的努力,获取的收获,你会珍视。当你进入到这样的一个环境里,看到这一抹抹红色的工装,装点着青年男女们昂扬激情,为了石油,为了当今十分重要的能源,为了事业,或者为了自己的一点人生设计,这样的含辛茹苦,这样的脚踏实地,你会受到感染。你会赞同,你会认同,你会重新审视和面对诸多人生问题,甚至会有思想和精神的升华。

  置身沙漠,最让人敬意的是树,最让人难受的也是树,当下,在许多城市的现代化改造中,树木都已成为改造的牺牲品,生态成了金钱的附庸,大树飘零,草木毁弃,比比皆是。当我们畅行于这荒漠中,我对于这生态环保工程,也说是公路行道树的绿色工程,表示极大的敬意。那块与塔中作业区有着供求、试验栽植关系的沙漠动植物园,更让我看到了一个发展前景。因为有这方植物园的培植、试验,沙漠公路生态工程会壮大发展;而有了愈发完备、坚实而强大的沙漠公路生态工程,塔中油田,这个塔里木油田的希望之星、巨子,也会变得前程无限。

  因为有这样一片希望的园林,因为有一群有希望的年轻人。

  (原载《中国作家》2011年第8期,收录时有删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