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维吾尔语是“眺望”的意思。千百年前,当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台地上的人们给自己的家园命名的时候,他们在眺望什么?或者,他们希望眺望到什么?
他们面前,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叫孔雀河。不用说,他们望见了那清澈碧蓝的河水里映现的春花与秋果;他们的身后,是巍峨的天山,在那洁白晶莹的雪峰里隐藏着望不尽的神秘;他们的头顶,是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白云,那里面可以盛装多少思绪和梦幻?他们在眺望,眺望到了这一切,然而我想,他们的目光并没有就此止住,他们一定还在眺望另一处地方,一处更为辽阔雄奇的地方。那里,他们的目光难以望到尽头。
那是一片黄沙的瀚海。
那里叫塔克拉玛干,是地球上仅次于撒哈拉的第二大沙漠。
库尔勒就依伴着它,它傲然地坦现在人们面前,谁也不能对它漠视轻慢。眺望这片广袤的沙海,那里有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河流蜿蜒曲折,滋养着世代生息于流域内的各族民众,人们将她称为“母亲河”。然而,伴随着岁月流逝,滔滔不息的河水却日见消瘦,终于有一天,黄沙掩埋了“母亲”的裤脚,慈爱的“母亲”再也走不动了,流尽最后一滴无奈的泪水,便疲惫地在跋涉的路上断流了。与“母亲河”相依相偎的是胡杨,这些铁骨铮铮的雄气男儿,在“母亲”的泪水洒尽之后,曾顽强地抵御着干旱和风沙的摧残,而到最终,只留下宁死不屈仰天长叹的身影。在瀚海腹地,曾有着密布的河渠、水塘和浩淼无际的湖水,河水的分岔处是热闹的城堡,而在某个残阳如血的黄昏或者再也听不见鸟叫的清晨,城堡里的最后一户居民,牵着骆驼,驮起家当,沉重的脚步踩踏着已经干涸的湖底沙砾,满腔悲凉地远走他乡。如今,展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一片“火洲”,年降水量通常为零,年蒸发量却高达2600毫米,炎炎夏日里,这里地表温度常在70℃以上!而那座城堡的遗址则被人们称作“东方庞贝城”,只能供人们去凭吊,去遐想了。
被岁月风蚀的塔克拉玛干成了“死亡之海”。
人们却还在凝视眺望,眼里含着悲凉和苦涩,当然也含着期盼。这眺望的目光越过时空,穿越千年。
期盼什么?
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有着极大的兴趣,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遗址,许多外国的或中国的探险家、考古学家发掘到了汉时的官方文书和五铢钱,晋代手抄本《战国策》,还有晋唐钱币、汉锦丝绸以及多种文字残简。这些形形色色的罗布先民的文化遗存,都曾引起世界轰动,甚至为罗布泊的确切位置在哪里,还曾引发德国人、瑞典人和俄国人之间旷日持久的论战。此外还发现了由佛塔、佛寺、烽燧、汉屯田水利设施和唐代吐蕃古堡组成的米兰古城遗址。但中国人的抱负决不仅仅局限于此——那只是在刨寻历史的陈迹,他们期待着一种新的发现,一种改变眼前这片大漠现状的方式、途径和对策,一把开发这个地方的金钥匙。他们的心里装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这种梦想,在20世纪将近结束的时候,让人们看到了将它变为现实的前景。
中国人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巨大的油氣田!
现在,当我们沿着横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驾车飞驰的时候,眼前的奇迹和心头的惊喜会不断涌来。第一个奇迹便是这沙漠公路,这是全世界铺筑在流动沙漠中的第一条等级公路,据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设计这条公路的时候,请了国内外很多专家科技攻关,研究和实验怎样坚固路基,最后还是塔里木的石油人研究出一种“固基薄面”的办法,克服了这道史无前例的难题。沙漠公路全长522公里,南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大缩短了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通往南疆的路程,同时又是塔中等油田开发和建设的交通干线。公路两旁是两道绿色长廊,这是石油人与中科院,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开发的防护林生态工程。在寸草不生的流动沙漠里植树造林谈何容易?塔里木石油人采用滴灌技术,沿公路开掘了数百口深水井,铺设粗细各种管线连接起来,比几个万里长城还要长。正是这些艰辛努力,滋养了沙漠中的绿色生命,为塔克拉玛干披戴上一条绿色项链。
塔中,顾名思义便是塔克拉玛干的中心了,塔中油气田的发现更是一个让人激动的奇迹。为在塔里木找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石油人历经五上五下,直到1989年第六次开赴塔里木,展开大会战,随着塔中一口高产油井的出现,建设高产油田的梦想才变为现实。后来,这口井被命名为塔里木油田“功勋井”。在距离功勋井不远的一处沙梁上,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弘的雕塑—— 一把巨大的石斧。世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创世纪传说,在东方创世纪传说中,盘古乃太古首出御世之人,手执一把石斧,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神于天,圣于地,日月星辰、山川大河、草木金石皆由盘古死后的躯体变化而成。中国石油人不正像盘古一样么?那矗立在大漠中的井架,是他们的钢铁筋骨,那滋养着绿色生命的清流,是他们汗水的汇聚,那油是他们的血液化成的,那气,正是他们感天动地的长啸!
现在,被誉为“沙漠花园”的塔中油田,在当年会战时栽种的红柳、梭梭、沙拐枣等,已有两三米高了,那根已经深深扎进大漠深处,它们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大漠的风暴再也不会拔起它们,火洲的干旱再也不会让它们枯萎。自然,深深扎进大地,永远也不会枯萎的还有石油人顽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
2004年底,一条全长4000多公里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完工,开始商业化运营。当我们在上海、在北京,轻轻转动旋钮,开始工业生产和家居炊事时,那让我们将铁块化为钢水,将生米做成熟饭的能源便来自塔里木那个叫做轮南的地方,这是西气东输工程的首站。其实,气的源头更远,更靠西,是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雅丹地貌中一个叫做克拉2的气田。雅丹地貌是历经亿万年陆海变迁又经无数世纪水雕风磨才形成的独特地貌,鬼斧神工,充满梦幻、神秘和恐怖。这里没有飞鸟,没有虫豸,荒蛮宛如火星。一座现代化的特大气田就在这片洪荒中拔地而起。当初建设克拉2的时候,与中国石油合作的外国公司说最少需要24个月,后来合作没有成功,中方自己干,15个月完工投产,令外国公司大跌眼镜。克拉2的建成不啻为上海人、北京人的福祉,气龙出天山,当“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号角吹响时,它证明了中国人为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所具备的豪迈决心和强大能力。
在塔里木油田展厅里,我看到两张大照片,是从一个位置、一个角度拍摄的城市全景图,一张摄于1990年,一张摄于2004年。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城市,不加说明,谁也不会相信这都是库尔勒,一张是14年前的库尔勒,一张是今天的库尔勒。14年,大漠里的红柳和芨芨草也许只长高了尺许,城里人的一件外套也许尚未穿旧,但库尔勒却从根本上改变了模样,旧照片上的旧房老街荒河滩杳无踪迹,眼下的库尔勒,满城梨香,满城繁花,满城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满城优雅的魅力和活力。一身盛装的孔雀河柔情地从城市中穿过,她是一条河,更是库尔勒人休闲观景的一个大公园。在全国卫生模范城市的荣誉榜上,库尔勒榜上有名,而综合经济实力则已跻身中国百强县(市)之列,在西部地区位列第一。
眺望,千百年的眺望,库尔勒人终于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而这一切,也只是个开始,当初为库尔勒命名的先人们,他们不敢期望、连想也没想过的东西,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肯定会接连不断地映进今天库尔勒人眺望的目光中。
赞(0)
最新评论